艾渝出席Collision詳解未來城市生活(艾渝出席Collision詳解未來城市生活)
2023-07-07 17:47:16 2
4月21日,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受邀作為核心主講嘉賓參加全球科技峰會Collision,與數萬名科技界、商界精英分享了城市科技(Urban Tech)對城市形態的重塑和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對社會生活結構的改造等城市數位化、智能化話題。艾渝認為,未來城市AI CITY將會是一座具有自我感知、自主決策的智能化城市。城市居民將享受城市主動提供的千人千面的服務,甚至會與人進行自主化交談,還可以成為人類的朋友。這樣一座與人產生情感共鳴的、頗具有感染力的智能城市將會給城市的結構、業態帶來巨大的變革;同時,這座城市還將對人的心理格局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
作為全球性的科技盛會,Collision被業界稱為「科技界的奧林匹克」,每年會吸引全球超過四萬名參會者與會。今年,Collision邀請到眾多科技界、商界領袖發表主旨觀點,其中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Biz Stone、PayPal執行長Dan Schulman、IBM總裁Jim Whitehurst、Salesforce執行長Bret Taylor、Sidewalk Labs執行長Dan Doctoroff、Arm執行長Simon Segars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貝克漢姆、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等都帶來了他們對於未來科技的預判與思考。包括亞馬遜、YouTube、TikTok在內一千二百多家全球性科技企業通過大會發布其最新產品及戰略。Collision的特色之一是主打年輕化的科技向內容,其邀請嘉賓所在領域橫跨科技、文化甚至娛樂界,由此引發「跨界對話的思想碰撞」。此次Collision選取特斯聯AI CITY作為「創變者」板塊的首要發布內容,體現出全球科技界在以AI、IoT、5G、大數據為代表的新科技風暴時代,對智能新經濟領域的持續關注。
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受邀參加全球科技峰會Collision
科技重塑未來城市形態的三重表現
艾渝表示,作為一種依託於AIoT技術的全新城市級智能化產品,AI CITY對城市形態的重塑主要體現在對城市物理形態、城市產業生態以及城市居民心理格局三方面的正向影響。
1)城市物理形態重塑
通過對AI、IoT、大數據、雲計算及機器人技術的引入,AI CITY的物理空間將得以延展甚至重塑。在數字孿生背景下,基於智慧機器人技術的硬體設施將融入城市,成為新的城市物理基礎之一。ICT技術的全面介入,將讓城市建築成為擁有自主意識的生命體,進而通過自主決策提供基於超級智能終端的城市服務,豐富城市既有的物理形態。城市實體將超脫於冰冷固化的鋼筋混凝土,通過與時空和人的和諧共處體現自身的魅力與感染力。以智慧辦公場景為例,同一個房間,可能白天是滿足商務辦公需求的辦公室,晚上,伴隨著建築體對功能需求的智能化分析,城市硬體的自主化布設會將其轉變為休閒娛樂空間。
未來城市智能硬體自主化改變城市物理格局
2)城市業態升級
AI CITY作為一種城市級智能化解決方案,從誕生之初就立足於通過對城市軟硬體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引導城市各場景中的產業鏈路升級,最終促進城市整體的經濟動能向智能經濟轉型。以新零售場景為例,直播基地未來將會是AI CITY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隨著AI CITY在目標城市逐一落地。AIoT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打通直播場景中的用戶連接節點,創造去中心化場景的「場找人」模式。其通過流動的場景重塑城市中人與人的連接方式和敘事形態,進一步降低零售場景的參與門檻,提升零售經濟的活躍性,讓更多的人和主體參與其中。與此同時,與之相關的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工廠等解決方案的落地,又反過來促進城市的配套設施、人才結構、綜合城市服務向智能經濟傾斜,進而帶動城市整體產業生態實現智能化轉型。
3)居民心理格局正向影響
城市,作為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集中展現場所,其形態的發展根本上需要契合人類的各項生存發展期待。作為面向未來的一代人工智慧新城,AI CITY對城市居民的心態的正向影響顯而易見:首先,超過90%的數位化將使得AI CITY的「五感」變得異常敏銳,城市感知人的需求成為現實。未來,可能你剛走進酒吧,機器人就會為你送上符合口味的飲料。其次,基於全面感知,城市將能為居民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服務,甚至成為每個人的「知心好友」。第三,各種跨場景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改變普通人的時間、空間觀念,衍生新的服務品類。以出行購物為例,未來,可能你的冰箱會提醒你何時該外出購物,並自動為你安排好行程路線以及預約交通工具。最終,城市的勞動力市場格局改變,驅使人類的工作、生活、生產觀念轉型。新的依託於智能產業的職業也將不斷湧現。
構建未來都市:自主決策力、感知力、感染力
艾渝認為,之所以AI CITY與傳統智慧城市在城市形態、產業生態以及居民心理格局方面迥然不同,是因為二者的數字底座截然不同。AI CITY是以智能城市運營系統為核心的全新物種,其通過「軟體 硬體 生態」的核心架構實現「operation as service(城市整體自動化運營即服務)」。之於具體個案,它將呈現出一種超越現有城市運營能力的自主決策基因,對城市生態的全面感知能力以及「科技以人為本」的可持續情懷。
艾渝解釋,AI CITY作為一種由「solution-drvien(解決方案驅動)」向「operation-drvien(運營驅動)」進階的城市智能化產品,最終將通過自身的底層架構和運轉模式實現對傳統智慧城市的全面超越。類似智慧型手機或者智能汽車,「打造以OTA為核心的軟體 硬體 生態的城市數智平臺」是AI CITY的顯著標誌。隨著AI CITY的推進,城市服務理念將由「city as service(城市即服務)」向「operation as service(運營即服務)」轉變。
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核心架構
1)軟體:集中生態系統控制功能的作業系統層
AI CITY具備統一調度、智能響應、可OTA遠程升級、千人千面的城市作業系統,如特斯聯TACOS(Terminus AI CITY OS)作業系統,讓AI CITY在軟體層面可以支撐對城市運營的全方位狀況進行實時把控,並面向每個具體城市居民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城市服務推薦。
2)硬體:為新物種量身定製的城市實體
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的硬體具有廣域連結特性,從總線到硬體、從物聯空間到存儲及運算分步等等都是為新的物種量身定製的。AI CITY將通過極具未來感的城市硬體布設更好地服務新的城市智能終端(如機器人)、無人業態(如無人零售、無人駕駛)等。以重慶AI CITY「CLOUD VALLEY(雲谷)」為例,其數據化程度達到90%,每一個節點都在產生數據,數據成為城市的生命動力。
3)生態:打造更為開放的可面向不同場景的城市生態平臺
AI CITY將通過統一數字智能平臺和功能化的作業系統,以靈活的場景適應性連結城市的不同產業和服務,創造新的商業機會。隨著智能社區、智能回收、智能防火、智能駕駛、智能消費、智能能源、智能零售和智能物流等新的智能場景和服務的接入,「operation(運營)」將取代現有的城市實體(如建築、交通工具等)成為城市服務的核心。
作為連接人類現在與未來的重要載體,AI CITY的發展對於解決當前社會緊要問題具有實際意義。以實現碳中和目標為例,預計到2030年前後,我國碳排放量到達峰值,到2060年以前,通過優化產業機構和能源結構,提升植被覆蓋率等手段,全社會將力爭完成碳中和目標。有鑑於AI CITY帶來的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一大批汙染嚴重、產能低下、可持續性差的落後產業將被智能經濟所取代;構建在AI CITY基礎上的智慧能源、智慧樓宇解決方案通過對區域能源需求的智慧化管控,將從終端層面降低能源損耗,提升能源利用率;綠色、科技的城市格局設計將為提升城市綠化率尋找更廣泛的空間和形式。隨著AI CITY在全世界範圍的不斷落地,一條智能、科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通路正在形成。
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之重慶Cloud&Valley
隨著AI CITY對傳統城市形態改造的最終完成,一個新的可自我進化的城市形態必將出現,隨之而來的則是商業模式和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未來,人們可能將對無形的城市運營服務更有概念,甚至據此形成「向城市運營付費」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