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8:49:01 3
專利名稱: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冷設備,尤其是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
背景技術:
傳統傳統滿液式冷水機組由於始終不能有效解決壓縮機回油、製造成本高和工藝都複雜,這樣造成了: 1.傳統滿液式冷水機組在中國只有大型中央空調機組,不能使用在小型機組上;2.傳統滿液式冷水機組系統中,蒸發器內製冷劑走殼程,冷凍水走管程,這樣造成了系統冷媒充注量過大,如果出現洩漏冷媒會汙染環境,造成大氣層破壞的影響,或者如果殼程進水,壓縮機吸氣吸入水份後造成壓縮機損壞;3.傳統滿液式在壓縮機排氣口與冷凝器中間加油分離器,那麼在長期使用中造成因油分離器不能完全分離油,造成長期積存於蒸發器殼程中,造成回油不急時,壓縮機因油少所以導致損壞或燒壞;4.為解決壓縮機回油,那麼很多機組使用引射泵、電磁閥控制,但由於引射泵成本比較高且在工藝方面比較複雜,所以導致因連接點多,造成故障點多,給後製造及運輸途中造成洩漏,給生產廠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冷量大、製冷效果更好、回油效果好且節約成本、方便操作、系統不易堵塞、更方便保養維護的滿液式冷水機組。本發明解決其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包括氣體壓縮機、與氣體壓縮機出氣端相連通的冷凝器、與冷凝器的排出口和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相連通的熱交換器,冷凝器的端部設有冷卻水進出口,熱交換器的底部出水口與一水泵相連通,在冷凝器的排出口和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分別與熱交換器相連通的中間還連通有一汽液分離裝置,所述汽液分離裝置分別與冷凝器的排出口、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熱交換器的進液口、出氣口相對接連通,在冷凝器的排出口與汽液分離裝置之間設置有一節流裝置。所述熱交換器的進液口與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部相連,進液口伸出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面預定的高度,汽液分離裝置的上部設置有左右相對錯開的擋板一、擋板二,熱交換器的出氣口與汽液分離裝置的上部位於擋板二的下面位置相連,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通過吸氣口與汽液分離裝置的頂部相連,冷凝器的排出口與汽液分離裝置的下部相連。上述技術方案可有以下的改進方案。所述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部設置有液位鏡。所述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部設置有磁鐵。所述節流裝置為手閥。所述冷凝器的排出口與節流裝置之間設置有乾燥過濾器。所述氣體壓縮機出氣端與進氣端之間設置有壓力控制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滿液式小型機組採用冷媒自身重力,形成液態製冷劑走蒸發器管內流動,全部浸泡在水箱內使蒸發器內冷媒有效的與負載交換熱量,以達到冷媒吸熱放冷由液態轉換成汽態的一種物態轉化,達到製冷的目的;2.本發明滿液式機組可以廣泛適用於小型制冷機組,且製冷量大,製冷效果更好;3.在考濾到徹底解決回油問題,除在壓縮機排氣口與冷凝器中間加油分離器外,無需引射泵,在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部設計回口,即熱交換器的進液口,靠壓縮機本身吸氣的抽吸力來達到回油的目的,這樣節約成本,方便操作;4.在汽液分離裝置的底部設置磁鐵,以過濾在系統中的金屬等雜質,這樣就有效解決系統堵塞的問題;5.在汽液分離裝置的上部設計有擋板,使有效的阻止液態冷媒進入壓縮機吸氣口,有效防止壓縮機液擊,保護了壓縮機。本發明結構精簡,設計合理,方便保養維護。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冷水機組循環系統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汽液分離裝置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圖2,本發明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包括氣體壓縮機1、與氣體壓縮機I出氣端11相連通的冷凝器2、與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和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相連通的熱交換器3,冷凝器2的端部設有冷卻水進出口 21,熱交換器3的底部出水口 31與一水泵4相連通,在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和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分別與熱交換器3相連通的中間還連通有一汽液分離裝置5,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分別與冷凝器2的排出口22、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熱交換器3的進液口 32、出氣口 33相對接連通,在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與汽液分離裝置5之間設置有一節流裝置6。所述熱交換器3的進液口 32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相連,進液口 32伸出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面預定的高度,汽液分離裝置5的上部設置有左右相對錯開的擋板一 51、擋板二 52,熱交換器3的出氣口 33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上部位於擋板二 52的下面位置相連,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通過吸氣口 13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頂部相連,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下部相連。上述技術方案可有以下的改進方案。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設置有液位鏡7,用於觀察監控汽液分離裝置5內的液態冷媒的液位高度。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設置有磁鐵8,用於吸符液態冷媒中混雜的金屬,過濾淨化液態冷媒。所述節流裝置6為手閥,可以調節液態冷媒的流速和流量。所述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與節流裝置6之間設置有乾燥過濾器9,用於乾燥過濾液態冷媒。所述氣體壓縮機I出氣端11與進氣端12之間設置有壓力控制器10,用於控制高溫高壓汽態冷媒的壓力,安全生產。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氣體壓縮機I經出氣端11將高溫高壓汽態冷媒送至冷凝器2,冷凝器2的側端有冷卻水進出口 21,在冷凝器2內經過冷卻水冷卻,高溫高壓汽態冷媒變成低溫高壓液態冷媒,之後經冷凝器2的排出口 22排出,流經乾燥過濾器9和手閥6,進入汽液分離裝置5內,經手閥6後,低溫高壓液態冷媒變成低溫低壓液態冷媒並沉於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汽液分離裝置5的最底層會形成冷凍油,熱交換器3的進液口 32伸出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面預定的高度,即高出冷凍油麵的高度,液態冷媒依靠自身重力進入進液口 32並流到熱交換器3的最底端,進入熱交換器3的蒸發器34的管內,熱交換器3的水箱35內為熱水或其它負載,熱水或其它負載由補水口 36進入水箱35內,補水口 36的上方設有溢水口 37,補水口 36的下方設有冷凍水口 38,液態冷媒在蒸發器34內充分浸泡於水箱35內的熱水或其它負載中間,經過熱交換後,低溫低壓液態冷媒變成中溫低壓汽態冷媒,經熱交換器3的出氣口 33回入汽液分離裝置5內,而水箱35內的熱水或其它負載經熱交換後溫度降低,再經底部出水口 31和水泵4排出循環利用,回入汽液分離裝置5的中溫低壓汽態冷媒經吸氣口 13被氣體壓縮機I的抽吸力吸入進氣端12,這樣完成整個的運作循環過程,圖1、圖2中的箭頭表示介質流向。當然,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包括氣體壓縮機(I )、與氣體壓縮機(I)出氣端(11)相連通的冷凝器(2)、與冷凝器(2)的排出口(22)和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相連通的熱交換器(3),冷凝器(2)的端部設有冷卻水進出口(21),熱交換器(3)的底部出水口(31)與一水泵(4)相連通,其特徵在於:在冷凝器(2)的排出口(22)和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分別與熱交換器(3)相連通的中間還連通有一汽液分離裝置(5),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分別與冷凝器(2)的排出口(22)、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熱交換器(3)的進液口(32)、出氣口(33)相對接連通,在冷凝器(2)的排出口(22)與汽液分離裝置(5)之間設置有一節流裝置(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熱交換器(3)的進液口(32)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相連,進液口(32)伸出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面預定的高度,汽液分離裝置(5)的上部設置有左右相對錯開的擋板一(51 )、擋板二(52),熱交換器(3)的出氣口(33)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上部位於擋板二(52)的下面位置相連,氣體壓縮機(I)的進氣端(12)通過吸氣口(13)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頂部相連,冷凝器(2)的排出口(22)與汽液分離裝置(5)的下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設置有液位鏡(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汽液分離裝置(5)的底部設置有磁鐵(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流裝置(6)為手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器(2)的排出口(22)與節流裝置(6)之間設置有乾燥過濾器(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壓縮機(I)出氣端(11)與進氣端(12)之間設置有壓力控制器(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滿液式冷水機組,包括氣體壓縮機、與氣體壓縮機出氣端相連通的冷凝器、與冷凝器的排出口和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相連通的熱交換器,冷凝器的端部設有冷卻水進出口,熱交換器的底部出水口與一水泵相連通,在冷凝器的排出口和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分別與熱交換器相連通的中間還連通有一汽液分離裝置,所述汽液分離裝置分別與冷凝器的排出口、氣體壓縮機的進氣端、熱交換器的進液口、出氣口相對接連通,在冷凝器的排出口與汽液分離裝置之間設置有一節流裝置。本發明製冷量大,製冷效果更好,回油效果好且節約成本,方便操作,系統不易堵塞,更方便保養維護。
文檔編號F25B31/00GK103175325SQ2013100969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黃愈淞 申請人:東莞市鑫燾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