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微生物採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5:03:51 4
專利名稱:空氣微生物採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生物採樣器,具體涉及一種空氣微生物採樣器。
背景技術:
空氣中微生物主要來源於土壤、水體表面、動植物、人體及生產活動、汙水處理等,其組織濃度不穩定,種類多樣,有細菌、真菌、病毒、噬菌體等。空氣中微生物以氣溶膠形式存在,氣溶膠即固態或液體微顆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空氣中懸浮的帶有微生物的塵埃、顆粒物或液體小滴,就是微生物氣溶膠。空氣中微生物的多少是空氣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疾病防控中心監測疫情的重要數據。現有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在採樣時,微顆粒 隨氣流作用進入下遊檢測儀,易對下遊檢測儀造成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在採樣時,微顆粒隨氣流作用進入下遊檢測儀,易對下遊檢測儀造成損壞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空氣微生物採樣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包括多個進氣管、上座體、膜密封圈、膜片、進通管、微過濾殼體、多層微孔濾膜、出氣管和下座體,上座體與下座體上下布置,且上座體與下座體螺紋連接,上座體與下座體之間形成腔室,多個進氣管布置在上座體上,且多個進氣管與腔室連通,膜片置於腔室內且通過膜密封圈固定在上座體與下座體之間,進通管連接在下座體上,且進通管與腔室連通,進通管的下端與微過濾殼體連通,微過濾殼體內布置有多層微孔濾膜,出氣管連通在微過濾殼體的下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通過層層過濾將微顆粒阻隔在下遊檢測儀外,避免了為顆粒物對下遊檢測儀造成的損壞。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於生產製造。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的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包括多個進氣管I、上座體2、膜密封圈3、膜片4、進通管5、微過濾殼體6、多層微孔濾膜7、出氣管8和下座體9,上座體2與下座體9上下布置,且上座體2與下座體9螺紋連接,上座體2與下座體9之間形成腔室10,多個進氣管I布置在上座體2上,且多個進氣管I與腔室10連通,膜片4置於腔室10內且通過膜密封圈3固定在上座體2與下座體9之間,進通管5連接在下座體9上,且進通管5與腔室10連通,進通管5的下端與微過濾殼體6連通,微過濾殼體6內布置有多層微孔濾膜7,出氣管8連通在微過濾殼體6的下部。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微孔濾膜7為聚四氟過濾膜。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微孔濾膜7的層數為3層。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其特徵在於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包括多個進氣管(I)、上座體(2)、膜密封圈(3)、膜片(4)、進通管(5)、微過濾殼體(6)、多層微孔濾膜(7)、出氣管(8)和下座體(9),上座體(2)與下座體(9)上下布置,且上座體(2)與下座體(9)螺紋連接,上座體(2)與下座體(9)之間形成腔室(10),多個進氣管(I)布置在上座體(2)上,且多個進氣管(I)與腔室(10)連通,膜片(4)置於腔室(10)內且通過膜密封圈(3)固定在上座體(2)與下座體(9)之間,進通管(5)連接在下座體(9)上,且進通管(5)與腔室(10)連通,進通管(5)的下端與微過濾殼體(6)連通,微過濾殼體¢)內布置有多層微孔濾膜(7),出氣管(8)連通在微過濾殼體¢)的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其特徵在於微孔濾膜(7)為聚四氟過濾膜。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其特徵在於微孔濾膜(7)的層數為3層。
專利摘要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它涉及一種微生物採樣器。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的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在採樣時,微顆粒隨氣流作用進入下遊檢測儀,易對下遊檢測儀造成損壞的問題。空氣微生物採樣器包括多個進氣管、上座體、膜密封圈、膜片、進通管、微過濾殼體、多層微孔濾膜、出氣管和下座體,上座體與下座體上下布置,上座體與下座體螺紋連接,上座體與下座體之間形成腔室,多個進氣管布置在上座體上,多個進氣管與腔室連通,膜片置於腔室內且通過膜密封圈固定在上座體與下座體之間,進通管連接在下座體上,進通管與腔室連通,進通管的下端與微過濾殼體連通,微過濾殼體內布置有多層微孔濾膜,出氣管連通在微過濾殼體的下部。本實用新型用於空氣微生物採樣。
文檔編號C12M1/26GK202766537SQ2012205034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唐曉飛, 範忠宇 申請人:唐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