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23 18:11:31
本發明涉及一種蠶絲面膜,具體涉及一種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大,肌膚乾燥而導致皮膚缺乏水分的問題逐漸增多,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緊、脫皮、洗澡後發癢等,因此需要加強皮膚的日常護理保養。面膜是皮膚護理中的重要內容,針對各類皮膚特點定期敷用面膜,可以使油性皮膚脫脂,粗大的毛孔得到收斂,乾枯皺褶的皮膚恢復光澤,暗瘡皮膚的炎症得到抑制。面膜使用後使皮膚顯得清爽、光滑和潔白細嫩,這是因為當面膜塗敷於皮膚時,面膜與皮膚產生親和力,隨著面膜的逐漸乾燥,膚溫升高,血液循環加快,皮膚繃緊而張力加強,皮膚分泌的皮脂和水分反滲於角質層,使表皮柔軟舒展,毛孔本能張開,面膜中的有效成分滲入皮膚被其吸收,同時面膜與皮膚緊緊相連,當清除面膜時,皮膚上的老化角質、毛孔內深層汙垢亦被同時帶下,使皮膚清新乾淨。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蓋在臉部的短暫時間,暫時隔離外界的空氣與汙染,提高肌膚溫度,皮膚的毛孔擴張,促進汗腺分泌與新陳代謝,使肌膚的含氧量上升,有利於肌膚排除表皮細胞新陳代謝的產物和累積的油脂類物質,面膜中的水分滲入肌膚表皮的角質層,皮膚變得柔軟,肌膚自然光亮有彈性。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具有補水保溼功效,同時能有效滋潤肌膚,溫和無刺激的面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及其製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
優化地,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上述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的製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部分水、配方量的2,3-丁二醇和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加入第一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的條件下繼續加入配方量的維生素c、透明質酸和燕麥β-葡聚糖,形成均一的溶液;
(b)將剩餘的水加入第二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50~80℃的條件下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羥乙基纖維素、水解蠶絲、黃原膠和生物糖膠-1,使物料分散均勻;
(c)在攪拌條件下,趁熱將步驟(b)的產物加入步驟(a)的產物中並冷卻至室溫,繼續加入配方量的蘆薈葉提取物、馬齒筧提取物、雪蓮花提取物和苯氧乙醇,過濾後將濾液附著在面膜層上即可。
優化地,所述步驟(a)中,使用的水為配方量的30~50wt%。
優化地,所述步驟(a)和步驟(b)中,水採用的是經過純水消毒系統處理並經水質檢測的自來水。
優化地,所述步驟(c)中,所述過濾採用目數為200~1000目的濾布。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精選馬齒、雪蓮等多種植物提取物與水解蠶絲形成的保溼配方,為乾燥日曬等原因變得粗糙乾癟的肌膚補充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深入滲透角質層,鎖住水分,令肌膚水潤通透,保溼時間更長,令面容煥發自然光彩,留住青春歲月;水解蠶絲含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屬多孔性物質,透氣性好,能遏制水分蒸發,使表皮角質層柔軟,毛孔擴大,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對面膜中營養液的吸收作用,達到增進皮膚生理功能的效果;其與人體蛋白相似,所以不排斥,不過敏,容易吸收。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分:水60~80份、2,3-丁二醇3~8份、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5~10份、蘆薈葉提取物0.5~1份、生物糖膠-11~5份、燕麥β-葡聚糖0.5~5份、馬齒筧提取物2~5份、透明質酸0.1~0.5份、維生素c0.5~2份、水解蠶絲5~15份、羥乙基纖維素5~25份、黃原膠0.5~2份、雪蓮花提取物0.5~5份、苯氧乙醇0.1~0.5份。精選馬齒、雪蓮等多種植物提取物與水解蠶絲形成的保溼配方,為乾燥日曬等原因變得粗糙乾癟的肌膚補充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深入滲透角質層,鎖住水分,令肌膚水潤通透,保溼時間更長,令面容煥發自然光彩;而且水解蠶絲含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屬多孔性物質,透氣性好,能遏制水分蒸發,使表皮角質層柔軟,毛孔擴大,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對面膜中營養液的吸收作用,達到增進皮膚生理功能的效果;其與人體蛋白相似,所以不排斥,不過敏,容易吸收,特別適合東方女性肌膚。而且面膜在使用時還能破乳而能夠在使用者面部形成均勻的疏水膜,這樣更能深層鎖水並且避免水份的流失。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即中鏈甘油三酯),是碳原子數為10~18的長鏈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採用常規的那些即可,如飽和辛酸甘油三酯、飽和癸酸甘油三酯或飽和辛酸-癸酸混合的甘油三酯等。
通過調整面膜的組分配方能夠進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具體為:水65~75份、2,3-丁二醇3~5份、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5~8份、蘆薈葉提取物0.6~0.8份、生物糖膠-11.5~3份、燕麥β-葡聚糖1~3份、馬齒筧提取物2.5~4.5份、透明質酸0.2~0.45份、維生素c1~2份、水解蠶絲10~15份、羥乙基纖維素10~20份、黃原膠0.5~1.5份、雪蓮花提取物1~3.5份、苯氧乙醇0.2~0.45份。
上述深層補水保溼蠶絲面膜的製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a)將部分水、配方量的2,3-丁二醇和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加入第一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的條件下繼續加入配方量的維生素c、透明質酸和燕麥β-葡聚糖,形成均一的溶液;(b)將剩餘的水加入第二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50~80℃的條件下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羥乙基纖維素、水解蠶絲、黃原膠和生物糖膠-1,使物料分散均勻;(c)在攪拌條件下,趁熱將步驟(b)的產物加入步驟(a)的產物中並冷卻至室溫,繼續加入配方量的蘆薈葉提取物、馬齒筧提取物、雪蓮花提取物和苯氧乙醇,過濾後將濾液附著在面膜層上即可。步驟(a)和步驟(b)能夠形成兩種不同性質的乳液,隨後在一定溫度下降步驟(b)的產物加入步驟(a)的產物中,這樣能夠確保它們不會產生破乳而在混合時仍能保持均勻的狀態,保證了其使用效果。
步驟(a)中,使用的水優選為配方量的30~50wt%。所述步驟(a)和步驟(b)中,水採用的是經過純水消毒系統處理並經水質檢測的自來水。所述步驟(c)中,所述過濾採用目數為200~1000目的濾布。
下面將結合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5、對比例1-3
實施例1-5、對比例1-2中蠶絲面膜的各原料組分如表1所示,其中對比例1中不含有飽和辛酸甘油三酯、羥乙基纖維素和水解蠶絲等成分;對比例2中飽和辛酸甘油三酯、羥乙基纖維素和水解蠶絲過量;對比例3中飽和辛酸甘油三酯、羥乙基纖維素和水解蠶絲過少。實施例1-5、對比例1-2中蠶絲面膜的製備方法基本上相同,只要確保加料順序和溫度(該溫度範圍內的數值對結果影響不大)範圍正確即可具體為:(a)將一半水、配方量的2,3-丁二醇和c10~18脂肪酸甘油三酯(對比例1中未加入)加入第一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的條件下繼續加入配方量的維生素c、透明質酸和燕麥β-葡聚糖,形成均一的溶液;(b)將剩餘的水加入第二乳化鍋中,在不斷攪拌、50~80℃的條件下依次加入配方量的羥乙基纖維素(對比例1中未加入)、水解蠶絲(對比例1中未加入)、黃原膠和生物糖膠-1,使物料分散均勻;(c)在攪拌條件下,趁熱將步驟(b)的產物加入步驟(a)的產物中並冷卻至室溫,繼續加入配方量的蘆薈葉提取物、馬齒筧提取物、雪蓮花提取物和苯氧乙醇,用200~1000目的濾布過濾後將濾液附著在面膜層上即可。
表1實施例1-5以及對比例1-3中蠶絲面膜原料含量表
對實施例1-5以及對比例1-2中蠶絲面膜進行性能測試,其結果列於表2中。
表2實施例1-5以及對比例1-2中蠶絲面膜的檢測數據表
保水率測試:取頂部開口的容器,向其內加入50ml水,在其開口處包裹透氣膜,隨後覆設附有上述濾液(即蠶絲面膜液)的面膜層,揭去面膜層;對容器底部進行加熱(80℃),30分鐘後測量容器內的水含量即可。使用者在使用實施例1-5中的面膜敷臉後,營養成分深入滲透角質層,能夠使得皮膚緊繃、光滑、有彈性;而使用對比例13中的面膜敷臉後,效果一般。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