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郭富城合照(一場演員的接力)
2023-07-22 17:21:34 2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有人在評論區說過這麼一句話。
大意是,任誰都沒想到,最後居然是郭富城接了梁朝偉的班。
他指的是演技表現,也能感受到他的感慨。
畢竟,按照大眾印象,在郭富城還不曾顯山露水的時候,劉青雲、任達華、吳鎮宇等人就是香港影壇叱吒風雲的演技派標杆人物,他們也都是杜琪峯的御用愛將。
梁朝偉更是虎踞山林,一覽眾山小。
兜兜轉轉多年,郭富城儼然成為了港片品質的代言人,更兼演技躍升頂層。
而他本來應該是一個偶像派。
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
這樣一個轉折。
有跨度十八年的六部堪稱滿分的作品為證。
2000年,《花樣年華》。
這部電影拿獎無數,包括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第51屆德國電影蘿拉獎最佳外語片、第1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第37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也包括張曼玉的金像、金馬雙料影后,和梁朝偉的坎城、金像影帝。蘇麗珍和周慕雲的故事,王家衛其實在片頭就用一句話講完了,「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簡單。
時間從來不會停留,從呱呱墜地、到漸漸成長,及至青春蓬勃,再到成人的流年。
而花樣年華,只在你尚未老去之前,因心動而在,在每次的擦肩,也在那一聲聲「周先生」、「陳太太」間,在每次眼波的流轉、眉梢的風情下,和著黃昏的路燈、與夜雨的風聲。
這也就是王家衛的電影鏡像,他就像一個孤獨的哲人,遊走在人心深處,再以詩意的筆觸,將思考與所得呈遞於大銀幕。
三十六歲的張曼玉,與三十九歲的梁朝偉,演繹了一段舊時光裡的心動與情怯、惆悵。
張曼玉的旗袍,梁朝偉的油頭,欲語還休和心事暗藏。
只可模仿,不可逾越。
2002年,《無間道》上映。
這是一部橫掃金像獎和金馬獎的商業警匪電影。
梁朝偉有個特別強悍的地方,是可以將商業電影演出文藝類型的氣息。
比如這部《無間道》。
劉偉強有個疑惑,「《無間道》其實是一部很商業化的電影。商業電影很難拿獎,然後不知道為什麼,《無間道》就有很多獎拿。」
其實就是因為裡面有了梁朝偉,他憑藉自己的表演,升華了電影的主題。
「無間道」是一種輪迴寓意,「三年又三年」只是時間的表象,底下潛藏的孤獨、驚懼、不安與未來的不可測度,這種無休止的折磨會令人出現自己都難以掌控的變化,但僅僅是這樣,並不足以將《無間道》推上神壇。
打個比方,主創團隊精心繪製了一條龍,其色彩、造型皆栩栩如生,但猶缺點睛,而片中黃警司墜樓時,梁朝偉那個混雜著哀傷、痛苦、茫然和絕望的眼神,就變成了最後一筆,令「宿命與輪迴」的主題噴薄並衝霄而起。
當然,這裡的剪輯手法也相當高妙,梁朝偉在訪談時還專門談到過,往事片段的回閃與節奏控制,加強了影片的渲染力,更能令觀眾動容。
但如果缺了梁朝偉的眼神,就如菜餚無鹽,空留形色。
2006年,譚家明帶來一部《父子》。
這部電影是曾志偉投資,邀請十七年未曾出手的譚家明導演出山。
譚家明與王家衛,被很多人稱作師徒,但譚家明拒絕蓋章,但二人風格,雖然一個不羈問道,另一個質樸寫實,水準卻同在頂級。
這部電影亦橫掃了昔年的金馬獎和金像獎,堪稱拿獎無數,也是郭富城職業生涯中第一部巔峰之作。
故事和大家的常規認知反其道而行。
周長勝不但嗜賭如命、沒文化,還兼懶散、暴躁且懦弱,因嗜賭而借高利貸,妻子離他而去,丟掉工作、被打斷腿,轉而教唆年僅十歲的兒子行竊供自己度日,最後在兒子被抓的時候,不顧而去,倉皇逃離,但在電影的結尾,他仍然可以安享自己的生活。
對演員而言,最難的其實永遠不是表演,而是戲假情真。
在這部電影中,郭富城身上出現了一種力場,能撩動觀眾的情緒脈搏,令觀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郭富城從骨子裡透出了一種原始的爆炸力。
令電影在冷靜的敘事中張力十足。
2007年,李安的驚世之作《色·戒》上映。
電影無須多講,世界頂級的導演水準,也是梁朝偉職業生涯的最巔峰之處。
劉德華在訪談中說,梁朝偉很偉大,他還說自己無論如何都拍不了這樣一部戲,因為他永遠忘不了自己是劉德華。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放下偶像包袱那樣簡單,而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駕馭不了這個角色。
此前多次講過,論及完全內收、僅以微表情來傳遞複雜情緒的能力,幾乎無人能出梁朝偉之右,起碼來講,就現有作品而言,梁朝偉的表現可稱最佳。
電影的感覺其實很像《花樣年華》,同樣是舊上海的年代感,同樣的麻將、旗袍和闊太太,只是多了肅殺、灰暗與暗流,易先生梳著與周慕雲一樣的油頭,兩個人一樣的西裝革履,一樣的內斂表象,但靈魂卻截然不同,一個變態暴戾,另一個溫良含蓄。
我能理解郭富城曾經喊話李安,也能理解劉德華為什麼說梁朝偉偉大。
因為這樣一部電影,能令一個演員夢寐以求。
2012年,嚴浩拍了《百年浮城》。
這部電影,鏡像恢弘,布局精妙而又視野深遠。
生死、家國、遺棄與收養、半生熟與我是誰,布華泉的人生,有貧苦漁村的印痕,也有自強不息的國人象徵,尤其充滿著強烈的尋根意象與愛國情懷,令人動容。
如果以《柔道龍虎榜》為界,郭富城在其前後的演技表現真可謂天差地別。
而經過《三岔口》、《父子》、《C 偵探》一路到《百年浮城》時期,郭富城其實基本已洗盡鉛華,完全可以做到舉重若輕和神採內藏,如果只走小眾文藝電影路線,基本上已很難失手,但商業片表現還有待打磨,比如在《寒戰》中他就輸給大梁一場戲。
片末一場戲,布華泉給妻子阿娣戴上助聽器,他說,「買包花針隨路撒,找針容易找妹難,阿妹呢?」,阿娣泣不成聲,布華泉將她攬入懷抱,這個過程中,他對阿娣的打量和凝視,眼睛裡飽含著柔情與愧疚,包括最後用手撫阿娣背部的動作,都有無聲的語言在內。
很多人以為,一個成功的角色,演員可以隨意更替。
但他們不懂的是,只有作品能夠為證,因為作品來自演員的創造。
2018年,單飛的莊文強拍了一部《無雙》。
任誰都沒想到,它能與十六年前的《無間道》、六年前的《寒戰》交相輝映。
劇本因人物的多面性設計,而令劇情可恣意翻轉,這種奇詭而巧妙的敘事,在華語電影中則是首次出現。
電影橫掃金像獎,是影史上提名最多的一部電影。
郭富城與周潤發在電影中互為犄角,一個是紳士般的梟雄,另一個是複雜善變的悍匪,而所有的鏡像反轉,都盡在郭富城之手,其表演可形容為「多變的精準」。
而導演莊文強的一句評價,是「郭富城的表演超出了我和電影的需要。」
尤以「燒畫」一幕可做代表,從一個曬笑開始,從臉部、眼部因笑意而起的皺褶,到笑意斂去而眼神漸趨陰冷狠厲,再到褪去所有表情,這其間的「起承轉合」與表演的一氣呵成,令人動容,唯一能拿來對標的表演,唯有上文提到《無間道》中的梁朝偉。
二者都體現出一種極其可怕的創造能力。
郭富城藉由這部電影,完成了商業類型表演的最終淬鍊。
自此再無短板。
這是一場演員的接力。
而他們即將在電影《風再起時》中首度交鋒。
一個威名赫赫,另一個風頭正勁。
同在絕頂。
誰將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