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8歲未成年觀後感
2023-07-27 07:26:08 1
28歲的你,是否還記得17歲時讀過的書、許下的承諾、懷揣的夢想還有陪伴的人;17歲的你,是否會期待28歲時將走的路、經歷的故事、看過的風景還有身邊的他。
28歲未成年觀後感一:
12月9日,由張末執導的奇幻愛情電影《28歲未成年》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28歲未成年》實時票房已超千萬,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
根據票務平臺數據,該片點映評分高達9.1,在同檔期影片中極為搶眼。尤其是片中主演倪妮在17歲與28歲之間的自由切換,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同時對這個角色多層次的解讀也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認可。
看點一:雙「謀」聯手再續前緣
《28歲未成年》作為「謀女兒」的處女作,在宣布女主角由「謀女郎」倪妮出演時就引起了熱議。張末作為張藝謀的女兒,曾經擔任過《金陵十三釵》的副導演,也就在那時與倪妮結下了緣分。而此前倪妮也曾表示過,張末導演28歲時見證了她第一次當演員的時刻,而她的28歲則見證了張末導演的處女作。從《金陵十三釵》到《28歲未成年》,五年的時間裡兩人都經歷了各自的成長與蛻變,此次再次合作,令人備受期待。
看點二:口碑撐場!倪妮上演「反差萌」演技獲贊
《28歲未成年》講述了28歲的涼夏身陷糟糕的感情生活不能自拔,意外「心智」重返17歲,並在17歲涼夏的幫助下認清自己、找回初心的故事。此次倪妮在《28歲未成年》裡突破自我,展現雙面演技穿越「大小涼夏」兩個靈魂。在此前的點映活動中,該片不僅收穫了高口碑,倪妮的演技也獲得了媒體和影迷的一致好評。她不僅將17歲小涼夏的青春活力扮演的惟妙惟肖,更將28歲大涼夏的成熟優雅刻畫的入木三分。有觀眾在點映觀影后表示:「喜歡倪妮的表演,大涼夏的謹慎小涼夏的瘋狂都很有特點」。還有觀眾表示:「劇情緊湊,笑點自然,富有想像力,立意深化的可圈可點。漫畫風格的分鏡和色調唯美的攝影令影片增色不少,充滿青春文藝氣息」。
看點三:倪妮「放飛」自我為角色豁出去
此次在電影《28歲未成年》中,倪妮不僅突破自我一人分飾兩個角色。在此前發布的預告片中,更是可以看出倪妮此次「放飛」自我,挑戰了「拉肚子蹲馬桶」的戲份。倪妮不顧形象的「犧牲」更是為電影增添了笑點,成為本片的亮點之一。很多觀眾在點映後都表示對這場戲的印象十分深刻,「倪妮真的是豁出去了,很多場戲真的是笑點十足,展現出了喜劇的天賦」。
看點四:「大小涼夏」情歸所屬引期待
《28歲未成年》不僅有奇幻穿越的題材吸引觀眾,影片中,倪妮與霍建華、王大陸兩位男神之間的感情戲也讓人備受期待。28歲的大涼夏深愛著男友茂亮,17歲的小涼夏愛慕著機車少年嚴巖。此次更是打破以往三角戀的固有模式,女主角在「一見鍾情」和「十年男友」之間搖擺不定。幾位主創糾葛循環的情感讓人感到十分疑惑,擁有兩種心智的涼夏最終會選擇誰,著實讓人難以預料。
看點五:倪妮百變造型讓你看花眼
為了很好的區分電影中「大小涼夏」這個角色,電影在拍攝時就對「大小涼夏」在造型上面做了很大的區分,讓人能一眼看出角色性格的不同。無論是17歲時青春張揚的造型,還是28歲時優雅大方的造型,倪妮都能輕鬆駕馭。而在影片中「大小涼夏」百變的造型也被大家稱為:「集合起來簡直就是一場時裝秀」。相信此次將時尚潮流融入到電影中,會給觀眾們帶來不一樣的觀影感受。
28歲的你,是否還記得17歲時讀過的書、許下的承諾、懷揣的夢想還有陪伴的人;17歲的你,是否會期待28歲時將走的路、經歷的故事、看過的風景還有身邊的他。12月9日,讓我們一起回到17歲,找回失去的曾經。
28歲未成年觀後感二:
這些年打著愛情穿越旗號圈錢圈粉絲圈傻白甜的電影看得太多,矬子裡就真的出了這麼個大個兒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這部回來想想看其實也沒那麼好的電影還是讓我很是驚喜了一下
就拿最底線的技術層面的東西來說,這部電影的剪輯,是這些年來小妞電影中最工整最漂亮的
故事層面,有些爛俗卻保持了應有的時代審美底線和性格,和過去那些因為時代環境巨變引起的各種光怪陸離所生發的或毫無誠意或隨波逐流或甚至惡化這種混亂價值觀的電影有很大的不同
和七月與安生類似的故事內核,表達方式和藝術層次卻大相逕庭
七月與安生用看似文藝細膩的手筆描摹了一個爛俗破敗的世界觀,電影視野最終也沒能夠從時代的混亂與壓抑走出來,極力想拋開作為背景的狗血早孕愛情臭男人元素卻自始至終走在故事的核心
28歲未成年剛好相反,用明快而娛樂化商業化的節奏多方位關照了女性個體的成長與異變,故事鮮明有力,且對現下社會的反映誇張之下卻體察入微,而兩個男人卻真的成為了女主成長的背景而不是核心,最終的那個真誠而成熟的女性,愛上的其實是自己
清新、明快、小情緒、小誇張、文化藝術相關的故事背景,這些元素其實都很「日漫」,只不過片子用了中國人熟悉的情感話語來敘述,感覺張末對日本青春影視作品應該很熟悉,包括最後的水中魂交,也是日漫中常見的心理交流抽象情境的具象描寫形式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不是愛情片兒,算是情感成長和勵志片兒吧,給我的感覺在情感挖掘和格局上甚至已經超過了作為當年小妞電影標杆的失戀三十三天,有愛情呼叫轉移和人在囧途的水平了,不過相對於心花路放還是稍遜一些,不過心花路放是男性視角,和這部電影很不同,因為基礎情緒的不同,和滾蛋吧腫瘤君也不太好比較
28歲未成年觀後感三:
這些年打著愛情穿越旗號圈錢圈粉絲圈傻白甜的電影看得太多,矬子裡就真的出了這麼個大個兒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這部回來想想看其實也沒那麼好的電影還是讓我很是驚喜了一下
就拿最底線的技術層面的東西來說,這部電影的剪輯,是這些年來小妞電影中最工整最漂亮的
故事層面,有些爛俗卻保持了應有的時代審美底線和性格,和過去那些因為時代環境巨變引起的各種光怪陸離所生發的或毫無誠意或隨波逐流或甚至惡化這種混亂價值觀的電影有很大的不同
和七月與安生類似的故事內核,表達方式和藝術層次卻大相逕庭
七月與安生用看似文藝細膩的手筆描摹了一個爛俗破敗的世界觀,電影視野最終也沒能夠從時代的混亂與壓抑走出來,極力想拋開作為背景的狗血早孕愛情臭男人元素卻自始至終走在故事的核心
28歲未成年剛好相反,用明快而娛樂化商業化的節奏多方位關照了女性個體的成長與異變,故事鮮明有力,且對現下社會的反映誇張之下卻體察入微,而兩個男人卻真的成為了女主成長的背景而不是核心,最終的那個真誠而成熟的女性,愛上的其實是自己
清新、明快、小情緒、小誇張、文化藝術相關的故事背景,這些元素其實都很「日漫」,只不過片子用了中國人熟悉的情感話語來敘述,感覺張末對日本青春影視作品應該很熟悉,包括最後的水中魂交,也是日漫中常見的心理交流抽象情境的具象描寫形式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不是愛情片兒,算是情感成長和勵志片兒吧,給我的感覺在情感挖掘和格局上甚至已經超過了作為當年小妞電影標杆的失戀三十三天,有愛情呼叫轉移和人在囧途的水平了,不過相對於心花路放還是稍遜一些,不過心花路放是男性視角,和這部電影很不同,因為基礎情緒的不同,和滾蛋吧腫瘤君也不太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