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12:30:06 2
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將附著於電路板的任一電迴路的信號線遮藏於彼此迭接的任意兩層絕緣層之間,使行走於信號線的電信號不受到幹擾。每一電迴路、電源及系統迴路系各自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而且該等接地源系彼此互相隔離不相接,使行走於該信號線、電迴路、電源及系統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特別是指可以防治電路受到電磁波幹擾(EMI)或射頻幹擾(RFI)的困擾,及相同接地源所產生共模幹擾的困擾,使電路、電源及系統的運作更正確、更正常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電路難免會受到各種內在因素或外來因素的幹擾而影響到其運作的正確性。然而幹擾類型通常按幹擾模式不同,可分為共模幹擾(Common-Mode Interference)和差模幹擾(Differential-Mode Interference)。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共摸幹擾是信號對接地源的電位差,主要由電網串入、不同接地源之間的電位差及空間電磁輻射在信號在線感應的共態(同方向)電壓迭加所形成。共模電壓有時較大,特別是採用隔離性能差的電源供應器,輸送的共模電壓普遍較高。共模電壓透過不對稱電路可轉換成差模電壓,直接影響測控信號,造成原器件損壞〔這就是一些系統的輸出/輸入(I/O)模件損壞率較高的主要原因〕,這種共模幹擾可為直流、亦可為交流。
[0003]差模幹擾是指作用於信號兩極間的幹擾電壓,主要由空間電磁場在信號間耦合感應及不平衡電路轉換共模幹擾所形成的電壓,直接迭加在信號上,直接影響測量與控制精度。習知電子裝置的電路布署(Layout)大都是裸露於印刷電路板的表面,難以避免地會受到空間電磁場的稱合感應而造成電磁波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或射頻幹擾(Rad1 Frequency Interference,簡稱 RFI)的困擾。
[0004]此外,由於電路的信號線、電源、系統等電子負載大都共接至相同接地源,因此容易產生共模幹擾的困擾。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包含至少兩層逐層迭接的絕緣層、至少一層電路板及附著於所述的電路板上至少一電迴路,且所述的電迴路的信號線系被遮藏於彼此迭接的任意兩層絕緣層之間,使行走於信號線的電信號不受到幹擾。
[0006]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還包含至少兩組電迴路及至少兩組接地源,而且每一組電迴路系各自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而且該等接地源系彼此互相隔離不相接,使行走於該信號線及電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0007]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組供電於該電迴路的電源,其中該電源的接地線系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及電迴路的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0008]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配屬於一系統迴路,而且該系統迴路之接地端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電迴路及系統迴路之電信號不受到幹擾者。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可以防治電路受到電磁波幹擾(EMI)或射頻幹擾(RFI)的困擾,及相同接地源所產生共模幹擾的困擾,使電路、電源及系統的運作更正確、更正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1]圖2是圖1的立體組合圖。
[0012]圖3是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接地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請參閱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包含至少兩層逐層迭接之絕緣層(13) (14)的電路板(12)及附著於該電路板(12)之至少一電迴路,且該電迴路之信號線(151) (152) (161) (162) (D-) (D+) (TX-) (TX+) (RX-)或(RX+)系被遮藏於彼此迭接的任意兩層絕緣層(13) (14)之間,使行走於信號線(151) (152) (161)(162) (D-) (D+) (TX-) (TX+) (RX-)或(RX+)之電信號不受到幹擾者。
[0014]請參閱圖3所示,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包含至少兩組電迴路及至少兩組接地源(GNDl)及(GND2),而且每一組電迴路系各自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GNDl)或(GND2)相接,而且該等接地源(GNDl)及(GND2)系彼此互相隔離不相接,使行走於該信號線(151) (152) (161) (162)及電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者。
[0015]請參閱圖3所示,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組供電於該電迴路之電源(P),其中該電源(P)的接地端系單獨地與專屬的接地源(GNDP)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151) (152) (161) (162)及電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者。
[0016]本新型所揭示的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系配屬於一系統迴路(S),而且該系統迴路(S)之接地端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GNDS)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151)(152) (161) (162)、電迴路及系統迴路⑶之電信號不受到幹擾者。
[0017]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其特徵在於:系包含至少兩層逐層迭接的絕緣層、至少一層電路板及附著於所述的電路板上至少一電迴路,且所述的電迴路的信號線系被遮藏於彼此迭接的任意兩層絕緣層之間,使行走於信號線的電信號不受到幹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含至少兩組電迴路及至少兩組接地源,而且每一組電迴路系各自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而且該等接地源系彼此互相隔離不相接,使行走於該信號線及電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其特徵在於:系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組供電於該電迴路的電源,其中該電源的接地線系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及電迴路的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其特徵在於:系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組供電於該電迴路之電源,其中該電源的接地線系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及電迴路之電信號均不受到幹擾。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一項所述的一種防治電信號受到幹擾的電路結構,其特徵在於:系配屬於一系統迴路,而且該系統迴路的接地線單獨地與各自專屬的接地源相接,使行走於信號線、電迴路及系統迴路之電信號不受到幹擾。
【文檔編號】H05K1/02GK203934095SQ20142023969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2日
【發明者】黃欽雄, 黃欽基, 彭明熯, 吳宜蓁 申請人:東莞建儀醫療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