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8:21:46
專利名稱: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可自動卷收的通信線纜,而可使通信線纜確實定位於線槽中所創新的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
現今無論是使用計算機、數據機、電話或傳真機等通訊器材均免不了必須配置適當的通信線纜來相互連接,以達到電訊通聯的目的。但是,為避免過長或過多的通信線纜混亂糾結,或是過短而不符實際所需,各式通訊器材的卷線盒產品應運而生,多數卷線盒結構基本上包括有一卷線盒本體、一外殼、一通信線纜、二卷線盤以及二渦形卷簧,如此即可將通信線纜的插頭插接於相關的通信器材插座上,以提供下載的信息交流。
請參閱
圖1所示的為一種傳統卷線盒,包括有一卷線盒本體1a、一外殼2a、一通信線纜3a、兩個卷線盤4a以及兩個渦形卷簧5a,其中的卷線盒本體1a二面各設有一線槽11a,可用以容納通信線纜3a,兩個線槽11a邊側各設有一供通信線纜3a兩端的插頭31a及耳機32a伸出的線孔12a,線槽11a內側面設有一凸軸13a,凸軸13a上各設有一沿軸向設置的槽孔14a,位於兩個線槽11a內的槽孔14a則相互連通。外殼2a是由兩個殼體21a與22a構成,其連接於卷線盒本體1a兩面,用以封閉兩個線槽11a,可將組裝於卷線盒本體1a內部的通信線纜3a、卷線盤4a及渦形卷簧5a適當定位。兩個卷線盤4a的盤體41a上設有一中心軸孔42a,盤體41a兩面分別設有一彈簧固定柱43a及一卷線環44a,該彈簧固定柱43a上並設有一卡孔45a,兩個卷線盤4a是容置於卷線盒本體1a的兩個線槽11a中,且兩個卷線盤4a各藉軸孔42a鉸設於兩個凸軸13a上,使卷線盤4a可在線槽11a內作轉動。通信線纜3a,其兩端各具有一插頭31a及一耳機32a,通信線纜3a也可兩端均設置插頭31a,該通信線纜3a是卷繞成兩部份,以分別配合於卷線盒本體1a的兩個線槽11a中,且通信線纜3a中間部份可穿設在兩個線槽11a內的凸軸13a上的槽孔14a中,而使通信線纜3a兩端部份可以分設在兩個線槽11a中,通信線纜3a卷繞於卷線盤4a的卷線環44a外部47a及內部48a,且使通信線纜3a兩端的插頭31a及耳機32a由卷線盒本體1a的線孔12a伸出。兩個渦形卷簧5a定位於卷線盒本體1a的兩個線槽11a內,該兩個渦形卷簧5a的卡端51a並卡設於卷線盤4a的卡孔45a,卷線盤4a在作轉動時渦形卷簧5a即可儲存動能。
據此即可組成一卷線盒,在實際實施使用上,可利用卷線盒卷收,並容納相當長度的通信線纜3a,且能隨時予以回收的特性,使用者可將通信線纜3a的插頭31a插接在相關的通信器材上及預定通信插座上,以提供下載的信息交流。通信線纜3a兩端可從卷線盒內直接被拉出,且該通信線纜3a兩端各受盒內渦形卷簧5a作用而能持續保持有一定的回拉張力,使通信線纜3a可順利地被捲回盒內,故不致發生線體外露而相互糾結的情況發生。
另外,為利於使用者在抽取出通信線纜3a使用時避免受到卷收張力的影響而幹擾使用者,其卷線盤4a周緣設有多個卡槽46a,而鄰接卷線盤4a處則設置有一往復控制裝置6a,該往復控制裝置6a包括有一可自由擺動的擺片61a以及一可自由轉動的棘輪62a,藉擺片61a、棘輪62a與卷線盤4a的卡槽46a之間特殊的互動關係,而使通信線纜3a能藉反覆拉放動作而作固定或卷收。
然而,上述傳統的卷線盒,其通信線纜3a由槽孔14a穿入後,即直接卷繞於凸軸13a及卷線盤4a(如圖2所示),由於通信線纜3a中間部位並無予以定位,因此通信線纜3a一端從卷線盒內被拉出時,很有可能影響到另一端,即會造成另一端產生縮入的情況發生,使得通信線纜3a兩端無法保持正常的伸出長度,以致發生一端伸出過長,另一端伸出過短的情況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其可使卷線盒的通信線纜中間部位夾持定位於線槽內的定位槽中,而無被拉動之虞,因此通信線纜一端從卷線盒內被拉出時,不會影響到另一端,即不會造成另一端產生縮入的情況發生,使通信線纜兩端可保持正常的伸出長度,而不致發生一端伸出過長、另一端伸出過短的情況發生。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一卷線盒本體,其至少一面設有線槽,線槽邊側各設有一線孔,線槽內側面各設有一凸軸及一槽孔;一外殼,其用以封閉線槽;至少一卷線盤,其盤體上設有一中心軸孔,盤體一面設有卷線環,卷線環環繞於中心軸孔外圍,該卷線盤容置於卷線盒本體的線槽中,卷線盤藉軸孔鉸設於凸軸上;一通信線纜,其卷繞配合於卷線盒本體的線槽中,通信線纜是穿設於槽孔中,通信線纜卷繞於卷線盤的卷線環外部及內部,且使通信線纜一端由卷線盒本體的線孔伸出,另一端由卷線盒本體的槽孔伸出;以及至少一渦形卷簧,其定位於卷線盒本體內,該渦形卷簧與卷線盤連接;其特徵在於該線槽內側面設有至少一定位件,該定位件與凸軸之間形成有定位槽,該通信線纜由槽孔穿入時是穿過定位槽,藉定位槽夾持定位。
該定位件呈圓弧板狀。
該卷線盤另一面設有一彈簧固定柱,該彈簧固定柱上設有一卡孔,該渦形卷簧的卡端卡設在卷線盤的卡孔。
該卷線盒本體的線槽內可設置有一承座,承座兩側凸伸有兩個擋片,使渦形卷簧能容置於承座與外殼殼壁之間。
該卷線盤周緣設有多個卡槽,而鄰接卷線盤處則設置有一往復控制裝置,該往復控制裝置包括有一可自由擺動的擺片以及一可自由轉動的棘輪,藉擺片、棘輪與卷線盤的卡槽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使通信線纜能藉反覆拉放動作而作固定或卷收。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技術內容。
圖1是傳統卷線盒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傳統卷線盒卷線狀態的平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的平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卷線狀態的平面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的剖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結構的剖視圖。
請參閱圖3至圖6,為本實用新型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的其一較佳實施例的各相關參考附圖,其所牽涉的結構包括有一卷線盒本體1、一外殼2、一通信線纜3、兩個卷線盤4以及兩個渦形卷簧5,其中卷線盒本體1,其兩面各設有一凹陷狀的線槽1,可用以容納通信線纜3,兩個線槽11邊側適當處各設有一供通信線纜3兩端伸出的線孔12,線槽11內側面中心處設有一凸軸13,凸軸13上各設有一沿軸向設置的槽孔14,位於兩個線槽11內的槽孔14是相互連通,線槽11內側面另設有至少一定位件15,本實施例是設有兩個定位件15,該定位件15呈圓弧板狀,其圍繞於凸軸13外圍適當距離處,使定位件15與凸軸13之間形成定位槽16。
外殼2,是由第一殼體21與第二殼體22構成,其可藉卡合方式連接於卷線盒本體1二面,用以封閉兩個線槽11,可將組裝在卷線盒本體1內部的通信線纜3、卷線盤4及渦形卷簧5等組件適當定位。
兩個卷線盤4,其盤體41上設有一中心軸孔42,盤體41二面分別設有一彈簧固定柱43及一卷線環44,彈簧固定柱43及卷線環44環繞於中心軸孔42外圍,與中心軸孔42同心設置,該彈簧固定柱43上並設有一卡孔45,兩個卷線盤4是容置於卷線盒本體1的兩個線槽11中,且兩個卷線盤4各藉軸孔42鉸設於兩個凸軸13上,使卷線盤4可在線槽11內作轉動。
通信線纜3,其二端分別設有一插頭31及一耳機32,通信線纜3也可兩端均設置插頭31,視情況而變化。該通信線纜3卷繞成二部份,以分別配合於該卷線盒本體1的兩個線槽11中,且通信線纜3中間部份穿設於兩個線槽11內的凸軸13上的槽孔14中,而使通信線纜3兩端部份可以分設在兩個線槽11中,通信線纜3可卷繞於凸軸13上及卷線盤4的卷線環44外部47及內部48,且使通信線纜3兩端由卷線盒本體1的線孔12伸出。
兩個渦形卷簧5,其適當定位於卷線盒本體1的兩個線槽11內,該兩個渦形卷簧5的卡端51並卡設於卷線盤4的卡孔45,使兩個渦形卷簧5分別與兩個卷線盤4連接,卷線盤4在作轉動時渦形卷簧5即可儲存動能。
如此即可組合成如圖4所示的卷線盒。在實際實施使用上,可利用該卷線盒卷收並容納相當長度的通信線纜3且能隨時予以回收的特性,使用者可將通信線纜3的插頭31分別插接在相關的通信器材插座上,以提供下載的信息交流。通信線纜3兩端可從卷線盒內直接被拉出,且該通信線纜3兩端各受盒內渦形卷簧5作用而能持續保持有一定的回拉張力,使線纜能順利地被捲回盒內,故不致發生線體外露而相互糾結的情況發生。
另在卷線盒本體1的線槽11內可設置有一承座7,承座7兩側凸伸有兩個擋片71,使渦形卷簧5能容置於其與外殼2殼壁之間。此外,為利於使用者在抽取出通信線纜3使用時,避免受到卷收張力的影響而幹擾使用者,其卷線盤4周緣設有多個卡槽46,而鄰接卷線盤4處則設置有一往復控制裝置6,該往復控制裝置6包括有一可自由擺動的擺片61以及一可自由轉動的棘輪62,藉擺片61、棘輪62與卷線盤4的卡槽46之間特殊的互動關係而使通信線纜3能藉反覆拉放動作而作固定或卷收。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卷線盒本體1的線槽11內側面各設有至少一定位件15,因此在通信線纜3由槽孔14穿入時,可先穿過定位件15與凸軸13之間所形成的定位槽16(如圖6及圖8所示),藉定位槽16夾持定位,使通信線纜3中間部位可分別夾持定位於兩個線槽11內的定位槽16中,而無被拉動之虞,因此通信線纜3一端從卷線盒內被拉出時,不會影響到另一端,即不會造成另一端產生縮入的情況發生,使通信線纜3兩端可保持正常的伸出長度,而不致發生一端伸出過長、另一端伸出過短的情況發生。
請參閱圖7,為本實用新型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各相關參考附圖,其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卷線盒本體1的兩個線槽11之間設有一貫穿的槽孔17,該槽孔17設於凸軸13的基部外圍,槽孔17兩端與兩個線槽11相互連通,使通信線纜3中間部份可穿設於兩個線槽11之間的槽孔17中,而使通信線纜3兩端部份可以分設於兩個線槽11中,因此在通信線纜3由槽孔17穿入時,可先穿過定位件15與凸軸13之間所形成的定位槽16(如圖9所示),藉定位槽16夾持定位,使通信線纜3近中間部位可分別夾持定位在兩個線槽11內的定位槽16中。
另外,本實施例為一具有雙卷線盤4的結構,當然也可設計為單卷線盤4的結構,即僅在卷線盒本體1一面設有一線槽11,且僅配合有一卷線盤4及一渦形卷簧5,通信線纜3卷繞配合於卷線盒本體1的線槽11中,且使通信線纜3一端由卷線盒本體1的線孔12伸出,另一端由與外部相通的槽孔14或17伸出,該通信線纜3由槽孔14或17穿入時是穿過定位槽16,藉定位槽16夾持定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為改善傳統卷線盒,其通信線纜中間部位並無予以定位,通信線纜一端從卷線盒內被拉出時,很有可能影響到另一端,造成另一端產生縮入的情況發生,使得通信線纜兩端無法保持正常的伸出長度等問題的不可多得的新型產品。
權利要求1.一種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包括一卷線盒本體,其至少一面設有線槽,線槽邊側各設有一線孔,線槽內側面各設有一凸軸及一槽孔;一外殼,其用以封閉線槽;至少一卷線盤,其盤體上設有一中心軸孔,盤體一面設有卷線環,卷線環環繞於中心軸孔外圍,該卷線盤容置於卷線盒本體的線槽中,卷線盤藉軸孔鉸設於凸軸上;一通信線纜,其卷繞配合於卷線盒本體的線槽中,通信線纜是穿設於槽孔中,通信線纜卷繞於卷線盤的卷線環外部及內部,且使通信線纜一端由卷線盒本體的線孔伸出,另一端由卷線盒本體的槽孔伸出;以及至少一渦形卷簧,其定位於卷線盒本體內,該渦形卷簧與卷線盤連接;其特徵在於該線槽內側面設有至少一定位件,該定位件與凸軸之間形成有定位槽,該通信線纜由槽孔穿入時是穿過定位槽,藉定位槽夾持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定位件呈圓弧板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卷線盤另一面設有一彈簧固定柱,該彈簧固定柱上設有一卡孔,該渦形卷簧的卡端卡設在卷線盤的卡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卷線盒本體的線槽內可設置有一承座,承座兩側凸伸有兩個擋片,使渦形卷簧能容置於承座與外殼殼壁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卷線盤周緣設有多個卡槽,而鄰接卷線盤處則設置有一往復控制裝置,該往復控制裝置包括有一可自由擺動的擺片以及一可自由轉動的棘輪,藉擺片、棘輪與卷線盤的卡槽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使通信線纜能藉反覆拉放動作而作固定或卷收。
專利摘要一種卷線盒線槽的定位結構,尤指一種具有可自動卷收通信線纜,而可使通信線纜確實定位於線槽中的卷線盒結構,其主要在卷線盒本體的線槽內側面各設有至少一定位件,在通信線纜由卷線盒本體的凸軸上的槽孔穿入時,可先穿過定位件與凸軸之間所形成的定位槽,藉定位槽夾持定位,使通信線纜可夾持定位於線槽內的定位槽中,而無被拉動之虞,因此通信線纜一端從卷線盒內被拉出時,不會影響到另一端,即不會造成另一端產生縮入的情況發生,使通信線纜兩端可保持正常的伸出長度。
文檔編號B65H75/34GK2442971SQ0024394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26日
發明者廖生興 申請人:廖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