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淨水機衝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9:11:0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淨水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淨水機衝洗裝置。
背景技術:
反滲透淨水機的工作原理是:原水通過預處理後進入RO(Reverse Osmosis,反滲透)膜,經RO膜處理的純水進入壓力桶或者水龍頭,濃水通過濃水管排出。
傳統的反滲透淨水機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通過淨水機的控制程序衝洗RO膜。目前市場上的反滲透淨水機衝洗模式單一,不能適應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水質的需求,同時也不能適應同一水質地區淨水機濾芯的維護需求。
針對現有技術中淨水機衝洗模式單一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淨水機衝洗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淨水機衝洗模式單一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淨水機衝洗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初始設置模塊,用於根據原水水質設置對應的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調整模塊,用於根據產水量調整衝洗頻率和衝洗時間;衝洗模塊,用於根據所述衝洗頻率和所述衝洗時間進行淨水機衝洗操作。
進一步地,所述初始設置模塊包括:檢測單元,用於通過水質智能檢測器檢測原水中的溶解性固體總量TDS值;設置單元,用於根據所述TDS值設置對應的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產水量記錄模塊,用於通過純水流量計記錄產水量。
進一步地,所述調整模塊,還用於隨著產水量的增大,對應增加或降低所述衝洗頻率,以及對應增加所述衝洗時間。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原水水質的檢測和產水量的檢測,實現了淨水機衝洗模式的自動調節,使淨水機衝洗模式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水質要求。通過這種可變的衝洗模式,RO膜產水通量減緩速度明顯下降,提高了淨水機的回收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機衝洗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淨水機衝洗裝置,如圖1所示的淨水機衝洗裝置的結構框圖,該裝置包括:
初始設置模塊10,用於根據原水水質設置對應的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
調整模塊20,連接至初始設置模塊10,用於根據產水量調整衝洗頻率和衝洗時間;
衝洗模塊30,連接至調整模塊20,用於根據衝洗頻率和衝洗時間進行淨水機衝洗操作。
本實施例通過原水水質的檢測和產水量的檢測,實現了淨水機衝洗模式的自動調節,使淨水機衝洗模式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水質要求。通過這種可變的衝洗模式,RO膜產水通量減緩速度明顯下降,提高了淨水機的回收率。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初始設置模塊10包括:檢測單元,用於通過水質智能檢測器檢測原水中的TDS值;設置單元,用於根據TDS值設置對應的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基於此,可根據不同的原水水質設置對應的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使得本實施例的衝洗方案能夠適應不同水質。
上述裝置還包括:產水量記錄模塊,用於通過純水流量計記錄產水量。上述調整模塊20,還用於隨著產水量的增大,對應增加或降低衝洗頻率,以及對應增加衝洗時間。基於此,能夠實現根據記錄的產水量隨時調整衝洗模式。
對於初始設置模塊10中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的設置,以及調整模塊20中衝洗頻率和衝洗時間的調整,本實施例提供了兩種優選實施方式。
第一種:
根據TDS值設置初始衝洗頻率為間隔x小時衝洗一次,設置初始衝洗時間為b秒;
如果產水量<500L,則衝洗頻率為間隔x小時衝洗一次,衝洗時間為b秒;
如果500L<產水量<1000L,則將衝洗頻率調整為間隔x+c小時衝洗一次,將衝洗時間調整為b+d秒;
如果1000L<產水量<1500L,則將衝洗頻率調整為間隔x+2c小時衝洗一次,將衝洗時間調整為b+2d秒;
如果1500L<產水量<2000L,則將衝洗頻率調整為間隔x+3c小時衝洗一次,將衝洗時間調整為b+3d秒;以此類推;
其中,上述TDS值與x、b、c、d的值相對應;x>0,b>0,c和d為實數。下面舉例說明TDS值與x、b、c、d的值的關係:
如果TDS值<200ppm,則x=10,b=10,c=0,d=5;
如果200ppm<TDS值<500ppm,則x=10,b=15,c=﹣0.5,d=5;
如果500ppm<TDS值<1000ppm,則x=8,b=15,c=-1,d=5;
如果TDS值>1000ppm,則x=6,b=30,c=﹣1,d=5。
當然,以上只是舉例說明,對於x、b、c、d的具體取值,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二種:
根據TDS值設置初始衝洗頻率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一次,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一次;設置初始衝洗時間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秒,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秒;
如果產水量<500L,則衝洗時間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秒,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秒;
如果500L<產水量<1000L,則將衝洗時間調整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e秒,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f秒;
如果1000L<產水量<1500L,則將衝洗時間調整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2e秒,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2f秒;
如果1500L<產水量<2000L,則將衝洗時間調整為: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3e秒,以及,壓力桶中的水用盡後且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3f秒;以此類推;
其中,TDS值與y、z、e、f的值相對應;y>0,z≥0,e和f為實數。下面舉例說明TDS值與y、z、e、f的值的關係:
如果TDS值<200ppm,則y=20,z=10,e=0,f=0;
如果200ppm<TDS值<500ppm,則y=15,z=10,e=3,f=0;
如果500ppm<TDS值<1000ppm,則y=15,z=10,e=5,f=3;
如果TDS值>1000ppm,則y=20,z=15,e=5,f=3。
當然,以上只是舉例說明,對於y、z、e、f的具體取值,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實施例二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淨水機包括減壓閥1、水質智能檢測器2、第一級濾芯3、低壓開關4、進水電磁閥5、第二級濾芯6、水泵7、反滲透濾芯8、逆止閥9、高壓開關10、壓力桶11、流量計12、後置濾芯13、鵝頸龍頭14、廢水比電磁閥15。
淨水機的原水通過減壓閥1進入水質智能檢測器2。原水經過第一級濾芯3、低壓開關4、進水電磁閥5和第二級濾芯6進行初步過濾。過濾水經過水泵7進入反滲透膜8,經過深層次處理的過濾水分離為純水和濃水。其中,純水之路分為兩路,一路通過高壓開關10進入壓力桶11,另一路通過流量計12、後置濾芯13和鵝頸龍頭14供用戶使用。濃水通過廢水比電磁閥15直接排出。
下面介紹淨水機的兩種衝洗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採用哪種衝洗方案皆可。
第一種淨水機衝洗方案:
(1)通電衝洗a秒;
(2)水質智能檢測器2根據檢測到的TDS值設置初始間隔衝洗時間x小時和初始衝洗時間b秒;
(3)根據純水流量計監測產水量。
產水量在0-500L時,間隔x小時衝洗b秒;
產水量在500-1000L時,間隔x+c小時衝洗b+d秒;
產水量在1000-1500L時,間隔x+2c小時衝洗b+2d秒;
產水量在1500-2000L時,間隔x+3c小時衝洗b+3d秒;以此類推。
其中,a>0,x>0,b>0,c、d為實數。
在本實施例中,水質智能檢測器2根據檢測的TDS值設置x、b、c、d的初始值。例如:若TDS值<200ppm,可以設置x=10,b=10,c=0,d=5;若200ppm<TDS值<500ppm,可以設置x=10,b=15,c=-0.5,d=5;若500ppm<TDS值<1000ppm,可以設置x=8,b=15,c=-1,d=5;若TDS值>1000ppm,可以設置x=6,b=30,c=-1,d=5。
第二種淨水機衝洗方案:
(1)上電衝洗a秒;
(2)根據純水流量計監測產水量。
產水量在0-500L時,壓力桶制滿水後衝洗y秒,壓力桶中的水用完後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秒;產水量500-1000L時,壓力桶制滿水衝洗y+e秒,壓力桶中的水用完後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f秒;產水量1000-1500L時,壓力桶制滿水衝洗y+2e秒,壓力桶中的水用完後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2f秒;產水量1500-2000L時,壓力桶制滿水衝洗y+3e秒,壓力桶中的水用完後淨水機開始制水前衝洗z+3f秒。
其中,a>0,y>0,z≥0,e、f為實數。
在本實施例中,水質智能檢測器2根據檢測的TDS值設置y、z、e、f的初始值。例如:若TDS值<200ppm,可以設置y=20,z=10,e=0,f=0;若200ppm<TDS值<500ppm,可以設置y=15,z=10,e=3,f=0;若500ppm<TDS值<1000ppm,可以設置y=15,z=10,e=5,f=3;若TDS值>1000ppm,可以設置y=20,z=15,e=5,f=3。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知,本實用新型主要實現了以下兩點:第一,淨水機衝洗模式按照原水水質設置初始衝洗頻率和初始衝洗時間;第二,淨水機衝洗模式按照產水量改變衝洗頻率和衝洗時間。
主要達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原水水質智能檢測器,淨水機可自動設置衝洗模式的初始值,使淨水機衝洗模式適應不同地區的水質要求;
2)通過純水流量計,淨水機可根據產水量自動可變衝洗模式,衝洗RO膜表面的有機膠體、無機鹽等,減緩RO膜表面結垢速度,延長RO膜壽命;
3)通過這種可變的衝洗模式,RO膜產水通量減緩速度明顯下降,提高了淨水機的回收率。
當然,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