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楊玉環:她只是個貪玩兒的女子

2023-07-16 03:22:38

唐玄宗,這個歷史擁有女人最多的皇帝,真正寵幸的女人卻並不多,幾萬個女人在深宮中青春凋落寂寞壓抑地老去,所以唐代詩人元稹有詩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似乎在任何事情上,唐玄宗都喜歡這種類似娛樂的排場,而這正表明他是一個最具娛樂精神的皇帝。比如他在梨園演戲,就喜歡扮演「丑角」,在臉上掛一小塊白玉片,後世丑角藝人紛紛效法,演戲時在臉上畫白粉塊。

  作為唐玄宗的藝術知音和精神伴侶,楊玉環將她的娛樂潛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她與唐玄宗天生一對,恰如一對神仙眷屬,攜手嬉戲人間,魚水和諧、琴瑟相調,這正是她經年被寵不衰的秘密。

  兩人初次相逢時,楊玉環剛剛22歲,唐玄宗已經56歲了。

  「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並專門寫了一首樂曲叫《得寶子》。那麼,六宮之中那麼多宮女,唐玄宗為何獨愛楊玉環呢?

  如果把唐玄宗李隆基比作一位高超的導演,那麼楊玉環就是位演技絕佳的演員,她與「李隆基導演」配合默契,十分自然地完成了從兒媳到老婆的角色大挪移。眾所周知,楊玉環先是嫁給了李隆基的兒子李瑁當老婆,五年之後,被李隆基看中,召到身邊侍寢。因此,有人說,楊玉環委身李隆基,只是懾於李隆基的權威,逆來順受,與李隆基之間根本沒有愛情。

  這有點高看了楊玉環,當時她井沒有這樣的覺悟,只是覺得這樣做特別好玩。在當時開放的大唐風氣之下,「亂倫」這樣傷風敗俗的事,還不是她重點考慮的,她考慮的是如何揣摩皇帝老頭的心思,怎樣逗他開心。

  讓楊玉環由女道士過渡到貴妃這件事,是別人給李隆基出的主意,但皇帝權力至上,也不能指定誰去當女道士,這事還要她自己申請。所以,楊玉環就寫了一個申請報告,說我自願出家,到宮中的太真觀當一名女道士。然後,李隆基批准。兩人的這場雙簧戲,有個挺正規的說法,叫「換骨」。好像這麼一來,楊玉環就從骨子裡改變了,獲得了新生。四年之後,李隆基才封楊玉環為「貴妃」,而作為自己兒媳的楊玉環早就人間蒸發了。

  楊貴妃「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除了長得美,智商高,還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和音樂家,而創作過《霓裳羽衣曲》的李隆基正是一位天才音樂家。

  在唐玄宗舉辦的宮廷音樂會上,楊貴妃出盡風頭,她簡直是個精通各種樂器的全能樂手,笛子吹得好,琵琶彈得妙,連自居易寫詩都說:「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她,還是擊磐高手,擊磐時,「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太常梨園之妓,莫能及之」。

  「多新聲」,說明她很注重音樂的原創性,說她是作曲家也毫不過分,而所有這些,並不表明,她在音樂上有何野心。

  她只不過只是一個愛玩的女子。

  她經常與唐玄宗玩骰子和冰凌。一年冬天冰天雪地,奇冷無比,屋簷下「長」出了很多長長的冰凌。唐玄宗「下班」回來,看見楊貴妃在玩兩根亮晶晶的東西,大概一時也沒反應過來,問她在幹什麼,她笑著答道:「在玩冰筷子啊!」唐玄宗對左右侍從贊道:「妃子天性聰慧,真是可愛,這個比喻真是太妙了!」

  想那楊貴妃玩這「冰筷子」時,最少已經26歲了,一般來說,這等年紀的女子哪有什麼閒情閒趣像小孩一樣貪玩!但是楊貴妃就是能將最普通的事物弄得特有滋味,這似乎是一種天生就會的本事,並不是刻意討好唐玄宗,故意裝清純扮天真。

  傳說楊貴妃曾經「醉排風流陣」,就是她與李隆基兩個人玩還不過癮,還要領著小太監和宮女們大張旗鼓地玩。一隊是李隆基領軍的「小太監軍團」,一隊是楊貴妃領軍的「小宮女軍團」,兩隊以霞帔錦被做旗幟,攻鬥玩樂,太監與宮女嬉笑一團,推拉扭打,互不相讓,如果一方輸了,就罰用大杯喝酒。

  如此來看,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是有愛情的,兩個愛玩的人,由於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心靈上的共鳴,是他們愛情的基礎,精神上的交流,是他們愛情的升華,但「安史之亂」使得這一切全部改變。

  公元742年,41歲的大詩人李白被唐玄宗召進京城,賜了一個「翰林供奉」的虛職,唐玄宗每次攜楊貴妃遊玩,都會讓李白跟隨左右,吟詩助興。李白喝了酒後,也常為唐玄宗、楊貴妃寫詩。其中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流傳甚廣。

  楊貴妃也喜歡寫詩玩,而且還寫得不錯。有一次,楊貴妃跟隨唐玄宗到繡嶺宮(舊址在今河南省陝縣)遊玩,侍兒張雲容獻舞。張雲容輕舒羅袖,身軀曼妙,翩翩起舞,舞蹈高手楊貴妃也覺得她跳得好,詩興大發,即興寫下一首《贈張雲容舞》:「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嫋嫋秋煙裡。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楊貴妃僅有這一首流傳下來,有人說詩中「輕雲嶺上乍搖風」裡的一個「乍」字,較之後來李清照「乍暖還寒時候」裡的「乍」,具有先生之妙,的確有些道理。楊貴妃其實有寫詩的天賦,只是她是那種沉靜不下來的女子,她可不奢望當什么女詩人,寫詩也是憑一時興致,玩玩而已。

  楊貴妃興師動眾吃荔枝也是因為覺得好玩。飛騎傳送,奔走數千裡,馬死無數,而荔枝色味不變,楊貴妃認為這事特好玩,至於勞民傷財什麼的,那根本不是她考慮的,她天性好玩,很少為自己擔憂,更談不上憂國憂民了。

  其實楊貴妃對石榴的愛好也不亞於荔枝,但就因為沒有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那樣好的廣告語,知道的人不太多。「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個典故就與她的這個愛好有關。讓大臣們統統拜倒在自己的裙下,一方面是維護女人的虛榮心,另一方面,也有捉弄大臣的頑皮在裡面。

  石榴具有生津化食,軟化血管、解毒等功效,解酒的效果比較好,所以每次貴妃醉酒之後,唐玄宗都把一粒粒石榴往她嘴裡喂,大臣們看不慣這種行為,只好把怨氣發在楊貴妃身上,見了楊貴妃也不施禮,也不招呼。

  一天,楊貴妃彈琴,唐玄宗打著拍子跟著唱和,正到華彩樂章,楊貴妃手中的琴弦「嘣」地斷了,唐玄宗忙問原因,楊貴妃於是說:「聽歌的大臣對我不禮貌,連掌管音樂的神仙都有意見啊!」唐玄宗立刻拍桌子發了火:「現在宣布一條紀律,以後無論是誰,見到娘娘不跪不拜的,格殺勿論!」

  楊貴妃愛吃石榴,也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自這件事以後,那些大臣們看到貴妃娘娘駕到,便跪倒一大片,不敢看貴妃娘娘水靈靈的皮膚,不敢看貴妃娘娘閃閃動人的眼眸,只敢看裙子上盛開的一片石榴花,如火如荼,灼痛了眼睛。

  野史筆記記載,安祿山與楊貴妃關係暖昧,通宵狎戲。據說後來安祿山起兵造反,有一個目的是爭奪楊貴妃。大凡歷史上男人發動戰爭,無外乎兩個起因,一是女人,一是權力。

  眾所周知,安祿山是靠跳「胡旋舞」發的跡。一種看法是安祿山先認了楊貴妃做乾娘,後學的胡旋舞。

  安祿山本是胡人,他原先在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手下任職,由於恃勇輕敵犯了戰術錯誤,導致大唐軍隊損失慘重。張守珪就把他送到長安,讓朝廷治罪,中書令張九齡眼睛毒,一眼就看出這傢伙有反骨,曾對人說:「將來亂幽州者,必定是這個胡人!」但唐玄宗那會兒,不知道是心情特別好,還是動了婦人之仁,對安祿山網開一面,讓他戴罪立功。

  那時候,朝廷上下都有一種偏見,認為胡人不能舉大事。安祿山為了尋找靠山,就刻意討好楊國忠,楊國忠把安祿山引薦給了堂妹楊貴妃,楊貴妃見安祿山生得勇武,認他做乾兒子,並告訴他皇上喜愛胡旋舞。於是,安祿山專門找了一個民間胡旋舞師學跳舞,五年後,終成一代胡旋舞大師。

  還有一種看法,則剛好相反,說安祿山是先學胡旋舞,後認楊貴妃做乾娘。因為安祿山本是胡人,他從小就會跳這種舞。

   贊成後一種看法。

  那一年,安祿山入朝謝恩,謁見玄宗時,為討玄宗和楊貴妃歡心,跳起了「胡旋舞」。安祿山以腳點地,隨著音樂旋轉。剛開始,他轉得較慢,但過了一會兒,他就越跳越快,最後變成了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以至於玄宗等人幾乎看不出他的臉和背,所見到的只有一個超級豪華的肚皮,跟一隻上了發條的青蛙一樣,轉個不停。就這樣一直轉了一百多個來回,隨著樂聲停止,安祿山定住了身子,面不改色氣不喘。唐玄宗不住地叫好,指著他的豪華肚皮好奇地問:「你腹中裝的什麼東西,如此龐大,跳起舞來卻又顯得如此輕盈?」

安祿山這個超級馬屁精,出口成章:「沒有其他東西,只有一顆忠於陛下的心。」玄宗被拍得舒服,頭腦一熱,喊出一聲「祿兒」,安祿山借梯上樹,認了比他小二十多歲的楊貴妃為乾娘。

  如果說安祿山與楊貴妃真的有私情,那麼,他是如何與楊貴妃勾搭成奸的呢?

  安祿山體重330斤(一說350斤),「腹垂過膝」,走路時,需要侍從「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他皮膚也黑,民間傳說,有一次安祿山喝醉了酒,變成了一個「黑豬而龍首」的怪物,因此他又被稱為「豬龍」。所以,只從身材相貌上來看,安祿山是不具備男性魅力的,他與楊貴妃最初的親密接觸,並非男女之情的吸引。

  不得不承認,安祿山是個有手段的人,他早年經商時,就會六個民族的語言。甜言蜜語,更是安祿山俘獲女人的法寶。安祿山三鎮節度使的身份,以及他的圓滑乖巧,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但要想讓皇帝的老婆「紅杏出牆」,那是走鋼絲是玩火,搞不好,腥沒偷著還得粉身碎骨,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安祿山身上,肯定還有別的什麼東西,強烈吸引著楊貴妃,使天生喜歡玩樂的楊貴妃欲罷不能,使她覺得這個胖子特別好玩。

  安祿山過完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以乾娘的身份對他進行「洗三儀式」。她讓人找來一個超級大澡盆,為安祿山洗澡,之後,又用雜色錦緞做了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然後讓宮女們將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著,在後宮花園中到處晃悠。這個彩轎類似搖籃,赤身裸體碩大白胖的安祿山在裡面享受著嬰兒的高級待遇,而他的乾娘楊貴妃,則口呼「祿兒、祿兒」取樂。

  這是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更像是一場情色暖昧的遊戲。

  有人說這是公開的調情,其實不完全是,楊貴妃還沒有公開給唐玄宗「戴綠帽子」的膽量。安祿山雖然掌握著北部邊塞的軍政實權,但安祿山的「老闆」是唐玄宗。如果楊貴妃打算傍上安祿山這棵茂盛的大樹,為自己的前程考慮,還不如專心專意傍唐玄宗「這片森林」,風險要小得多。

  史書沒有明確交代楊貴妃有無子女,看她對待安祿山的親熱勁兒,好像是沒有。安祿山的到來,正好讓她體驗了一回母子嬉戲的感覺。然而隨著時間積累,兩人的「母子情」慢慢升溫成了「男女情」。「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是自居易描寫楊貴妃與唐玄宗的銷魂場景,應該也可用在她與安祿山身上吧?

  《唐史演義》說:「祿山與貴妃鬼混一年有餘,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

  所謂「訶子」就是女人胸罩的雛形,看來,楊貴妃跟安祿山「玩火」,一不小心,還玩出一項偉大的發明,如果當時可以申請專利,楊貴妃可以大賺一把,成為頂級富婆了。

  但是,楊貴妃好像對錢財沒有特別的野心。史上,沒有見到她特別貪財的記錄,也沒有見到她對權力有著多麼瘋狂的渴望,倒是唐玄宗將她寵得無以復加,覺得不對她的家人和親戚好一點,就是對不住她,所以才會重用她的堂兄楊國忠。

  後來楊國忠逼反安祿山,保駕的御林軍遷怒於他們兄妹,給藝術家唐玄宗上演了一場譁變的大戲:不殺死楊貴妃,我們就不管你了!

  楊貴妃,不過是一個被唐玄宗寵壞了的天生愛玩的女人。楊國忠屢次提醒唐玄宗安祿山要造反,唐玄宗就問楊貴妃:「你說楊國忠說的是不是真的啊?」唐玄宗讓她在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表個態。一個是自己的堂兄,一個是自己的情夫,倒向哪一邊?遇上一般人,可就犯難了,但是難不倒楊貴妃,那時候她寵愛的一隻名叫「雪花女」的白鸚鵡死了,她就說:「雪花女死了,我哪有心情管這個啊!」

  不知唐玄宗當時的心情如何,他的廣袤沃土真的不如區區一隻白鸚鵡嗎?但是他多半沒有這樣深想過,深陷在愛情裡的老男人,昏起頭來,連皇帝也不想當了。他不知道自己與楊貴妃玩玩愛情也就罷了,要普天下的人都陪他們一起玩,只怕真的要玩完了!

  迫於巨大的壓力,已到古稀之年的唐玄宗將38歲的楊貴妃賜死。據說楊貴妃剛死,她要的荔枝就快馬加鞭地送到了,只可惜,她已經沒有口福消受了。正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不知楊貴妃頸系白綾,淚眼迷離時是否想過,她到底錯在哪裡?

同类文章
萬貞兒:心計女人獨享恩寵二十年

萬貞兒:心計女人獨享恩寵二十年

 在中國古代社會,封建帝王后宮佳麗三千、妃嬪無數乃是常態。作為後宮中的女人,要從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寵愛,實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還能獨受皇帝恩寵幾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然而萬貴妃做到了,這個生活在明朝英宗和憲宗時期的謎一樣的女人,留給了後世研究者無
驪姬——毒美人禍亂邦國

驪姬——毒美人禍亂邦國

周成王在位時,封幼弟叔虞為晉侯,傳九世進入春秋時期。春秋初年,晉國君權微弱,而國君的同宗大族曲沃莊伯及其子曲沃武公力量卻很強大。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滅晉,盡有晉地。次年,周命曲沃武公為晉侯,號晉武公。公元前677年,晉武公死,子詭諸立,是為晉獻公。   晉獻公稱得上是一位能幹的君主。他
漢長安城後宮秘道之謎

漢長安城後宮秘道之謎

 後宮的地下秘道,是儲藏室,是防空洞,還是……小小的一條通道,卻維繫著漢王朝的政治生命,成為統治者維持權力不可或缺的道具   1956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小組離開西安,開始對2000年前的漢長安城進行考古勘探。專家小組對漢長安城的考古發掘工作進行了半個多世紀,前帝國國都的形制、布
東方海倫夏姬

東方海倫夏姬

夏姬是春秋時代的絕色美女,是鄭穆公的女兒,大約生於公元前640年或者稍晚一時候。沒人能確切描述她的美貌,她的事跡在《左傳》、《列女傳》、《穀梁》等古籍中皆有記載。   夏姬完全稱得上是「情色毒藥」。凡是沾過她的男人,無一不下場悲慘,非死即逃。夏姬一生所歷男人很多,具體數目不詳。但從史書上對
小周后:李煜不是我的天

小周后:李煜不是我的天

 女人的心機   公元961年,南唐後主李煜繼位,這位文藝上的天縱奇才,卻發現自己跟政治世界格格不入,至於哪裡不一樣,他也說不清,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他不想面對。於是他想逃回從前那個文藝世界,而青梅竹馬的恩愛妻子——大周后對音律的愛好,正好給了他一個理由。   很好的解釋,很
自甘寂寞的薄太后

自甘寂寞的薄太后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這福禍相依的辯證思想,既是對客觀真理的一種揭示,也是對人們為人處事的一種告誡。漢高祖劉邦的兩個嬪妃(戚姬和薄姬)的命運,可以說是對老子這一辯證理論的註解。   戚姬,是劉邦最寵愛的嬪妃,生了個兒子如意。劉邦活著時,她是最春風得意的了。呂后身為皇
東漢時期的皇帝女人

東漢時期的皇帝女人

西漢是中國繁榮發達、制度日漸完備的時代。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法紀凋敝,道德鬆弛,社會一片混亂。東漢王朝收拾殘局,政治上雖天下一心,歸於一統,但亂世的混亂無序依舊滲透在新的王朝的每一滴血液。亂世會產生活躍的學術、學說和思想,亂世也會造就不可一世的英雄,收拾亂世之後的新王朝更會產生一批新貴,從
真實的蕭太后:重用漢臣曾令部下勿用暗箭傷楊業

真實的蕭太后:重用漢臣曾令部下勿用暗箭傷楊業

據《文匯讀書周報》報導:景愛先生繼《歷史上的金兀朮》之後,又撰寫了《歷史上的蕭太后》(中國社科出版社出版),金兀朮和蕭太后都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著名人物,一個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名將,—個是契丹族建立的遼國皇太后。但在歷史上對他們的評價是不同的。   金兀朮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兒子,年輕時是一
美貌是罪:中國歷史上三大讓男人亡國的妖女

美貌是罪:中國歷史上三大讓男人亡國的妖女

 中國歷史上三個亡國妖女,分別是夏朝末年的喜、商朝末年的妲己和西周末年的褒姒。她們是中國男權政治話語的最大犧牲品,並且由此開始了女人亡國史的漫長曆程。此外,從西施、趙飛燕姐妹、貂蟬、楊玉環到明末的陳圓圓,儘管美貌傾城,卻多是顛覆男權的罪人,她們中的大部分被釘上恥辱柱,只有少數人僥倖成為女烈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發三國爭鬥的絕色美女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發三國爭鬥的絕色美女

 看到這個題目,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傾國之姿的西施,原名夷光的浣紗女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和肉體,使得勾踐的臥薪嘗膽名垂千古,三千越甲終吞吳。可以說,吳越爭霸的這段歷史,其關鍵人物繫於西施一人,這就是所謂的「禍國紅顏」吧!   但是,西施委身事敵的做法既非絕後,更不是空前!西施的故事發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