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液混合反應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16 02:10:11 2
氣液混合反應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液混合反應器,包括反應槽,反應槽上端設有端蓋,端蓋上方固定有電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反應槽內部中間位置設有連接於電機的主軸,所述主軸下端連接有攪拌獎;所述主軸上還套設有中空的中心管,該中心管與主軸通過上下槳連接,可與主軸一同旋轉,所述中心管與主軸之間的間隙形成空氣自上而下的通道,在所述反應槽的下端還設有混合泵,在混合泵設有葉輪,所述葉輪也通過連接於主軸由電機驅動。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液混合反應器可以替代氣浮處理工藝中的溶氣系統、溶氣罐等多個設備的作用,一體完成氣液混合的工作,出來的氣液混合物可以直接進入氣浮裝置進行固液分離,從而簡化了處理流程,也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專利說明】氣液混合反應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氣液混合反應器。
【背景技術】
[0002] 在廢水處理中,氣浮技術其實是一種固液分離過程,只有當固態物在水中形成懸 浮狀顆粒的情況下與足夠數量的微細氣泡產生粘附、裹夾等物理現象,從而使得顆粒的比 重小於水而達到與水分離的目的。
[0003] 現有技術中一整套氣浮處理設備包含了多個設備,比如溶氣系統、溶氣罐、高效射 流氣組,而溶氣系統又包含了溶氣水加壓泵、循環水泵、空壓泵等多個設備,使得整套氣浮 處理設備造價高昂,氣浮處理工藝也相應變得複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用於氣浮處理 工藝用的氣液混合反應器,該設備替代溶氣系統、溶氣罐等設備的作用,一體完成氣液混合 的工作,出來的氣液混合物可以直接進入氣浮裝置進行固液分離,從而簡化了處理流程,也 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0005]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 -種氣液混合反應器,包括反應槽,反應槽上端設有端蓋,端蓋上方固定有電機, 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反應槽內部中間位置設有連接於電機的主軸,所述主軸下端連接有攪 拌槳;所述主軸上還套設有中空的中心管,該中心管與主軸通過上下槳連接,可與主軸一同 旋轉,所述中心管與主軸之間的間隙形成空氣自上而下的通道,在所述反應槽的下端還設 有混合泵,在混合泵設有葉輪,所述葉輪也通過連接於主軸由電機驅動。
[0007]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槳的表面與主軸的軸線方向呈45°角。
[0008]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槽的側壁上半部設有氣體進口,所述反應槽的側壁下半部設 有液體進口。
[0009]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泵上設有氣液混合物出口。
[0010] 進一步的,在所述攪拌槳的下方、反應槽內部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導流板,所 述導流板沿圓周排布,每個導流板的傾斜方向與水流旋轉方向相反。
[0011] 實用新型優點:
[0012]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液混合反應器可以替代氣浮處理工藝中的溶氣系統、溶氣罐等 多個設備的作用,一體完成氣液混合的工作,出來的氣液混合物可以直接進入氣浮裝置進 行固液分離,從而簡化了處理流程,也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液混合反應器的正視剖面圖,為圖2中C-C的剖面圖
[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液混合反應器的左視圖;
[0015]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混合泵的俯視圖,為圖1中B-B向視圖
[0016]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攪拌槳和導流板的俯視圖,為圖1中A-A向視圖;
[0017] 其中,1、電機,2、上軸封,3、端蓋,4、反應槽,5、混合泵,6、主軸,7、中心管,8、攪拌 槳,9、葉輪,10,下軸封,11、蝸殼,12、導流板,13、氣體進口,14、液體進口,15、氣液混合物出 Π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以下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9] 實施例1 :
[0020] 如圖1?圖4所示:一種氣液混合反應器,包括反應槽4,反應槽4上端設有端蓋 3,端蓋3上方固定有電機1,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反應槽4內部中間位置設有連接於電機1 的主軸6,所述主軸6下端連接有攪拌槳8 ;所述主軸6上還套設有中空的中心管7,該中心 管7與主軸6通過上下槳連接,可與主軸一同旋轉,所述中心管7與主軸6之間的間隙形成 空氣自上而下的通道,在所述反應槽的下端還設有混合泵5,在混合泵5設有葉輪9,所述葉 輪9也通過連接於主軸6由電機1驅動。
[0021]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槳8為推進式攪拌器,所述攪拌槳8的表面與主軸6的軸線 方向呈45°角,這樣的效果就是在攪拌槳8旋轉的時候,產生一個下壓力,使得液體向下流 動。
[0022]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槽4的側壁上半部設有氣體進口 13,所述反應槽4的側壁下半 部設有液體進口 14。
[0023]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泵5上設有氣液混合物出口 15。
[0024] 進一步的,在所述攪拌槳8的下方、反應槽內部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導流板 12,所述導流板12沿圓周排布,每個導流板12的傾斜方向與液流方向相反。這樣的設計使 得下流的液體和氣體得到混合,並導向流至混合泵中。
[0025] 進一步的,主軸6在反應槽上下表面的連接處各安裝有一個上軸封2和下軸封10。
[0026]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泵5的殼體為蝸殼狀,所述氣液混合物出口 15連接在蝸殼11 外端出口。
[0027]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 以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實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實 用新型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之範疇。
【權利要求】
1. 一種氣液混合反應器,包括反應槽(4),反應槽(4)上端設有端蓋(3),端蓋(3)上方 固定有電機(1),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反應槽(4)內部中間位置設有連接於電機(1)的主軸 (6),所述主軸(6)下端連接有攪拌槳(8);所述主軸(6)上還套設有中空的中心管(7),該 中心管(7)與主軸(6)通過上下槳連接,可與主軸一同旋轉,所述中心管(7)與主軸(6)之 間的間隙形成空氣自上而下的通道,在所述反應槽的下端還設有混合泵(5),在混合泵(5) 設有葉輪(9),所述葉輪(9)也通過連接於主軸(6)由電機(1)驅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混合反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槳(8)的表面與主軸 (6)的軸線方向呈45°角。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混合反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應槽(4)的側壁上半部 設有氣體進口(13),所述反應槽(4)的側壁下半部設有液體進口(14)。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混合反應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泵(5)上設有氣液混 合物出口(15)。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液混合反應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攪拌槳(8)的下方、反 應槽內部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導流板(12),所述導流板(12)沿圓周排布,每個導流板 (12)的傾斜方向與水流旋轉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C02F1/24GK204022496SQ201420456783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侯斌, 樊逸平 申請人:蘇州星火環境淨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