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前開放的口岸有哪些(除香港和澳門外)
2023-07-16 04:28:02
由詩人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澳門》篇曾被改編成歌曲,曾傳唱大江南北,歌曲開頭中的「媽港」一詞指的便是澳門,《七子之歌》是聞一多用詩詞為澳門、香港、臺灣等七個被列強「租借、割讓」的地區發聲,以此讓民眾從漠然中驚醒!振興中華、收復失地!
湛江市
而這「七子」中有一個地方名為廣州灣,但此廣州非彼廣州,它是如今的廣東省湛江市,面積為1.3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2個上海、12個香港那麼大。
廣州灣地理位置極佳,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出行方便且受海洋氣候調節的影響,東處嚴寒、夏無酷熱,亞熱帶作物及海產資源十分豐富。
廣州灣對外貿易
便捷的水陸交通與豐富的資源,讓廣州灣自古以來在沿海一帶就是貿易聚集地,經濟文化發展都十分超前。然而福兮禍所依,這樣一個貿易發達、交通便利的地方,在清朝時便被列強盯住了。
1898年3月,法國以「躉煤」為藉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廣州灣」(今南三島內),同年4月,法國侵略者強佔海頭汛(今霞山區),並向內地擴張,遭到了吳川、遂溪愛國人士和群眾的抗擊,這就是有名的「廣州灣人民抗法鬥爭」。郭沫若詩句中「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在這場鬥爭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
《中法互訂廣州灣租借條約》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籤訂了《中法互訂廣州灣租借條約》,將廣州灣「租借」給了法國,租期同香港一樣長達99年。從此廣州灣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並且法國為紀念Bayard艦還將廣州灣的中心城市改名為「Fort Bayard」(白瓦特城)。
而法國的這種行為,對清朝以及廣州灣居民而言,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與屈辱,但腐朽的清政府無能,只能被列強肆意凌辱。
法軍自建武裝部隊廣州灣租界操兵
廣州灣在法國長達四十多年的管轄後,日本也想來分一杯羹,但此時的法國以經不是那個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了,在經過德軍閃擊戰之後,法國元氣大傷,已無力抵禦日軍的侵襲,便於日本在1943年2月籤訂了《共同防禦廣州灣協議》。在日法佔領下的廣州灣日漸衰落,人民也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日本籤訂投降書
所幸,在中國人民經歷14年抗日戰爭後終於戰勝了日本,將列強一一驅逐出中華大地!並於1945年8月收回了廣州灣,同時以廣州灣租地闢為省轄市,定名為「湛江市」。
作為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的廣東省湛江市,雖然同香港、澳門一樣都是長達99年的租期,但廣州灣卻提前52年回歸祖國,讓人不經感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湛江人民抗法鬥爭英雄雕塑
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後人為了紀念當初那段「抗法鬥爭」的光輝歲月,在湛江市建起了英雄雕塑,以此來提醒世世代代的湛江人,不忘恥辱,振興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