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內孔測量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20:52:51 1

本發明涉及測量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大直徑內孔測量工具。
背景技術:
在實際使用中,由於內測百分尺的常用測量範圍為Ф5mm~Ф75mm,三爪內徑千分尺的常用測量範圍為Ф6 mm~Ф100mm,內徑百分表的常用測量範圍為Ф10mm~Ф450mm,內徑百分尺的常用測量範圍為Ф50mm~Ф5000mm,因此在生產加工、質量檢驗過程中,對於Ф450mm以上的大孔內徑尺寸就只能使用內徑百分尺進行測量。
內徑百分尺在大孔測量時存在以下不足:
(1)內徑百分尺在測量時,是利用外徑千分尺調整到所需測量的尺寸後,放入被測內孔的直徑方向,將千分尺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並調整微分筒,且須在取出百分尺後才能通過讀取微分筒數值計算出測量尺寸。
(2)由於內徑百分尺上沒有測力裝置,測量壓力的大小完全依靠檢測人員的手感和經驗,同時由於所處崗位的不同(如生產偏緊、質檢偏松),容易出現測量結果偏差的現象。如用力過大,還易加劇測量面過早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內徑百分尺測量壓力的大小完全依靠檢測人員的手感和經驗的不足,提供一種不需要憑手感的大直徑內孔測量工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直徑內孔測量工具,包括外徑千分尺、調整部分、測量部分和顯示部分。所述調
整部分和顯示部分都與所述測量部分相連。
所述調整部分包括調整套、鎖緊套和伸縮部分。所述調整套與所述測量部分的底部螺紋連接並通過所述鎖緊套鎖緊。所述調整套的底部設有第一調整套接入端。所述伸縮部分與所述第一調整套接入端螺紋連接。
所述測量部分包括主筒體部分、測量筒、測量杆、彈性部件、平衡塊和定位銷。所述彈性部件套設在所述測量杆的上部。所述測量杆的頂部設有第一測量頭。所述測量杆設置在所述測量筒內且所述測量杆的頂面高於所述測量筒的頂面。所述測量筒的底部與所述主筒體部分螺紋連接。所述平衡塊通過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主筒體部分內且所述平衡塊與所述測量杆和顯示部分相連。所述顯示部分設置在所述主筒體部分上。所述調整套與主筒體部分的底部螺紋連接並通過鎖緊套鎖緊。
所述顯示部分包括表墊杆、夾表筒、百分表和夾箍。所述夾表筒設置在所述主筒體部分的頂部。所述表墊杆設置在所述夾表筒內並與所述平衡塊相連。所述百分表設置在所述夾表筒內並通過所述夾箍夾緊,且所述百分表的底部與所述表墊杆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伸縮部分包括第二測量頭和內徑百分尺。所述第二測量頭設置在所述第一調整套接入端的頂部。所述內徑百分尺與所述第一調整套接入端螺紋連接且所述內徑百分尺與所述第二測量頭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伸縮部分包括伸縮杆,所述伸縮杆的頂部與所述第一調整套接入端螺紋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筒體部分包括主筒體、測量筒接入端、夾表筒孔、第二調整套接入端和定位銷孔。
所述測量筒接入端和夾表筒孔設置在所述主筒體的頂部。所述第二調整套接入端設置在所述主筒體的底部。所述定位銷孔設置在所述主筒體的側面。所述測量筒接入端、夾表筒孔都與所述第二調整套接入端相連通。所述平衡塊通過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主筒體內。所述測量筒與所述測量筒接入端螺紋連接。所述夾表筒設置在所述夾表筒孔內。所述調整套與所述第二調整套接入端螺紋連接並通過所述鎖緊套鎖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測量杆上部橫截面直徑小於所述測量杆下部橫截面的直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測量筒上部的內橫截面直徑小於所述測量筒下部的內橫截面的直徑。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發明使用者在測量時不需再憑手感,就可以直觀、即時、準確地檢測出大孔內
徑的準確尺寸。
2、本發明減少了因使用者經驗不一致產生的測量誤差。
3、本發明填補了內徑百分表在Ф450mm~Ф5000mm範圍內的測量空白,提供了
一種新的大孔內徑精確測量工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剖圖。
圖2為本發明主筒體的主剖圖。
圖3為本發明主筒體側剖圖。
圖4為本發明主筒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在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至圖4,一種大直徑內孔測量工具,包括外徑千分尺、調整部分、測量部分
和顯示部分。調整部分和顯示部分都與測量部分相連。
其中,調整部分包括調整套1、鎖緊套11、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和伸縮部分。伸縮部分包括第二測量頭15和內徑百分尺。
具體的,調整套1與測量部分的底部螺紋連接並通過鎖緊套11鎖緊。調整套1通過鎖緊套11設置在測量部分的底部。調整套1的底部設有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第二測量頭15設置在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的頂部。內徑百分尺與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螺紋連接且內徑百分尺與第二測量頭15相連。
其中,測量部分包括主筒體部分、測量筒31、測量杆33、彈簧35、第一測量頭3、平衡塊37和定位銷39。
具體的,彈簧35套設在測量杆33的上部。測量杆33的頂部設有第一測量頭3。測量杆33設置在測量筒31內且測量杆33的頂面高於測量筒31的頂面。測量筒31的底部與主筒體部分螺紋連接。平衡塊37通過定位銷39設置在主筒體部分內且平衡塊37與測量杆33和顯示部分相連。測量杆33是受到彈簧35的作用力貼緊平衡塊37。顯示部分設置在主筒體部分上。調整套1與主筒體部分的底部螺紋連接並通過鎖緊套11鎖緊。
其中,顯示部分包括表墊杆5、夾表筒51、百分表53和夾箍55。
具體的,夾表筒51設置在主筒體部分的頂部。表墊杆5設置在夾表筒51內並與平衡塊37相連。百分表53設置在夾表筒51內並通過夾箍55夾緊,且百分表53的底部與表墊杆5相連。
其中,主筒體部分包括主筒體301、測量筒接入端303、夾表筒孔305、第二調整套接入端307和定位銷孔309。
具體的,測量筒接入端303和夾表筒孔305設置在主筒體301的頂部。第二調整套接入端307設置在主筒體301的底部。定位銷孔309設置在主筒體301的側面。測量筒接入端303和夾表筒孔305都與第二調整套接入端307相連通。平衡塊37通過定位銷39設置在主筒體301內。測量筒31與測量筒接入端303螺紋連接。夾表筒51設置在夾表筒孔305內。調整套1與第二調整套接入端307螺紋連接並通過鎖緊套11鎖緊。
其中,測量杆33上部橫截面直徑小於測量杆33下部橫截面的直徑,測量筒31上部的內橫截面直徑小於測量筒31下部的內橫截面的直徑。
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伸縮部分包括伸縮杆,伸縮杆的頂部與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螺紋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過程:
首先,按大孔內徑的尺寸選擇相應測量範圍的內徑百分尺和外徑千分尺量具。然後將內徑百分尺的量杆一端旋入第一調整套接入端13,並與第二測量頭15貼緊。其中,調整套1與第二調整套接入端307的螺紋連接具有一定的可調範圍。利用外徑千分尺校準好測量所需的基本尺寸。調整完成後再用鎖緊套11鎖緊。
測量大孔內徑時,內徑百分尺的測量頭不動,以第一測量頭3與內孔壁接觸並在徑向作前後左右的擺動,通過第一測量頭3與內孔壁的受力變化,沿測量杆33、平衡塊37、定位銷39、表墊杆5傳遞給百分表53,就可以通過百分表53的數值變化,確定準確的實際測量尺寸。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發明使用者在測量時不需再憑手感,就可以直觀、即時、準確地檢測出大孔內
徑的準確尺寸。
2、本發明減少了因使用者經驗不一致產生的測量誤差。
3、本發明填補了內徑百分表在Ф450mm~Ф5000mm範圍內的測量空白,提供了
一種新的大孔內徑精確測量工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