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切吹乾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15 12:29:26 1
風切吹乾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風切吹乾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上、下風切管內部均與高壓氣源相連通,上風切管的下部和下風切管的上部之間具有供工件通過的空間,上風切管的下部開設有若干個上出風孔,下風切管的上部開設有若干個下出風孔,若干個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左側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左側,若干個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右側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右側。本設計使部分上出風孔突出於下出風孔之外,對工件吹乾過程中有效避免輕質工件的漂浮現象的同時,保證工件的順利傳輸,交錯設置的上出風孔和下出風孔降低工件的破碎率,壓力調節器用於分別調節上、下的出風壓力。
【專利說明】風切吹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切吹乾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對輕質工件進行吹乾的風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風切裝置中的上出風孔和下出風孔是完全相對設置的,這樣的結構對於輕質及易碎工件的吹乾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完全相對的上出風孔和下出風孔易造成工件的碎裂,導致成品率下降;其次,易導致輕質工件的漂浮現象,也會導致工件的碎裂或墜落等,也導致成品率下降。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切吹乾裝置,其適用於輕質易碎的工件,保證工件不漂浮的同時,保證工件順利被傳輸。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切吹乾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所述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內部均與高壓氣源相連通,所述的上風切管的下部和所述的下風切管的上部之間具有供工件通過的空間,所述的上風切管的下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上出風孔,所述的下風切管的上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下出風孔,若干個所述的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左側的所述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左側,若干個所述的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右側的所述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右側。
[0005]優選地,所述的上風切管和所述的下風切管中一者通過緊固件能夠升降地安裝在一個側立板上、另一者通過緊固件固定或能夠升降地安裝在該所述的側立板上。
[0006]優選地,所述的上風切管和所述的下風切管中至少一者能夠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的側立板上。
[0007]優選地,所述的上出風孔的孔口和所述的下出風孔的孔口交錯分布。
[0008]優選地,所述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上均設置有壓力調節器。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設計使部分上出風孔突出於下出風孔之外,在對工件吹乾的過程中,部分上出風孔先對工件有一個下壓的過程保證工件順利進入吹乾區域,經上出風孔和下出風孔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依次被吹乾,在移出吹乾區域時,部分上出風孔再次對工件有一個下壓的過程,保證工件順利被傳輸,這樣,有效避免輕質工件的漂浮現象的同時,又保證工件的順利傳輸,交錯設置的上出風孔和下出風孔降低工件的破碎率,壓力調節器用於分別調節上、下的出風壓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發明的風切吹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附圖2為本發明的風切吹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3為本發明的風切吹乾裝置中的上風切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的風切吹乾裝置中的下風切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中:10、上風切管;20、上出風孔;30、下風切管;40、下出風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以下詳細描述: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風切吹乾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風切管10 (附圖3所示)和下風切管30 (附圖4所示),上風切管10和下風切管30內部均與高壓氣源相連通,上風切管10的下部和下風切管30的上部之間具有供工件通過的空間,上風切管10的下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上出風孔20,下風切管30的上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下出風孔40,若干個上出風孔20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左側的下出風孔40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左側,若干個上出風孔20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右側的下出風孔40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右側,即上風切管10的上出風孔20的開孔區域大於下風切管30的下出風孔40的開孔區域,且部分上出風孔20分別從這些下出風孔40的兩側突出。
[0013]更具體地,為了能夠適應不同厚度的工件,使上風切管10與下風切管30之間的距離可調,即使上風切管10通過緊固件能夠升降地安裝在一個側立板上、下風切管30通過緊固件對應固定安裝在該側立板上,或者,上風切管10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在一個側立板上、下風切管30通過緊固件能夠升降地安裝在該側立板上,又或者,上風切管10和下風切管30均分別通過緊固件能夠升降地安裝在一個側立板上;另外,上出風孔20的孔口和下出風孔40的孔口交錯分布,而為了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對上出風孔20和下出風孔40的相對位置進一步調整,使上風切管10和下風切管30中至少一者能夠轉動地安裝在上述的側立板上;上風切管10和下風切管30上均設置有壓力調節器,壓力調節器分別設置在上風切管10、下風切管30與高壓氣源的連接通道上,附圖中未示出高壓氣源和壓力調節器,這些屬於常規技術,此處不贅述。
[0014]本設計使部分上出風孔20突出於下出風孔40之外,在對工件吹乾的過程中,部分上出風孔20先對工件有一個下壓的過程保證工件順利進入吹乾區域,經上出風孔20和下出風孔40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依次被吹乾,在移出吹乾區域時,部分上出風孔20再次對工件有一個下壓的過程,保證工件順利被傳輸,這樣,有效避免輕質工件的漂浮現象的同時,又保證工件的順利傳輸,交錯設置的上出風孔20和下出風孔40降低工件的破碎率,壓力調節器用於分別調節上、下的出風壓力,使用者可以根據工件特性,分別調節上出風孔20、下出風孔40的出風壓力,使得該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廣泛。
[0015]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切吹乾裝置,包括上下設置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所述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內部均與高壓氣源相連通,所述的上風切管的下部和所述的下風切管的上部之間具有供工件通過的空間,所述的上風切管的下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上出風孔,所述的下風切管的上部開設有若干個與管內部相連通的下出風孔,其特徵在於:若干個所述的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左側的所述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左側,若干個所述的上出風孔中有一部分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位於最右側的所述的下出風孔在水平面內的投影的右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切吹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風切管和所述的下風切管中一者通過緊固件能夠升降地安裝在一個側立板上、另一者通過緊固件固定或能夠升降地安裝在該所述的側立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切吹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風切管和所述的下風切管中至少一者能夠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的側立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切吹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出風孔的孔口和所述的下出風孔的孔口交錯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切吹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風切管和下風切管上均設置有壓力調節器。
【文檔編號】B08B5/02GK104043613SQ201410276881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陳宏
申請人:張家港市超聲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