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7:41:11 4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
背景技術:
馬急性胃腸炎屬中獸醫學的「白痢」、「紅痢」、「腸黃」的範疇。本病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臨床症狀主要以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中獸醫理論認為,多由於勞役過度貪飲飽食,或飼餵黴爛草料,或飲汙濁之水,以致溼熱毒邪侵入脾胃和腸內,鬱積腸內化成毒,久鬱不解,致使脾胃運化水草功能發生紊亂,升降失職,運化無權,清濁不分,而並走腸內,溼熱內結蘊蒸,腐蝕腸膜,腸胃氣血阻滯,氣血與溼熱毒邪相搏,化為膿血,而發此病也。目前,西獸醫多用抗生素加輸液療法治療本病,治療雖然有效果,但是,存在治癒慢,治癒率低的缺點;西藥有毒性,且有藥害殘留,影響馬的身體健康,會使馬此病未看好又得它病,給養馬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中獸醫則多用白頭翁湯《傷寒論》或用鬱金散《元亨療馬集》,或用芍藥湯《局方》治療馬急性腸胃炎,也存在治癒慢,治癒率低的缺點,效果也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藥源易得,價廉,治癒快,效果顯著,治癒率高的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的,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 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將黃連 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收瓶備用。服藥方法首先把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倒進一個能盛5000-8000毫升水的桶內,然後再向桶內倒進2000-3000毫升的開水,浸泡15-20分鐘,候溫一次灌服,一日一劑。治療療程,每個療程3-5天,輕者1-2個療程可治癒;重者2-3個療程可治癒。治療效果有效率100%,治癒率100%。本發明的藥物適用於溼熱、疫癧邪毒《熱毒》引起的馬急性胃腸炎,主要症狀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 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應用本發明藥物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療效明顯,療效確切,效果顯著。本發明藥物按中藥的任何加工方法還可製成湯劑。
按方中用黃連、鴉膽子、白頭翁、穿心蓮、水楊梅清熱解毒,清利腸胃溼熱,涼血止痢為主,使腸胃溼邪熱毒被清,腸胃運化水溼功能恢復,則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 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自好;輔以人莧、馬齒莧、鳳尾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止痢,故可增強黃連、鴉膽子、白頭翁、穿心蓮、水楊梅清熱解毒,清利腸胃溼熱,涼血止痢的作用,使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迅速消失;用生山楂、木香、厚樸消食化積,行氣止痛以治不食,飲水少,腹痛起臥,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因胃腸被熱毒溼邪侵傷,胃腸黏膜破爛、腫脹、出血、 疼痛,故用三七祛瘀止血,消腫止痛,而使血止而不留瘀;用甘草調和藥性,諸藥相合,相得益彰,具有清熱解毒,清利溼熱,涼血止痢,消食化積的作用,故能迅速治癒馬急性胃腸炎。本發明的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清利溼熱,涼血止痢,消食化積的功效。本發明的藥物還適用於驢、騾的急性胃腸炎。本發明的藥物機理如下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溼,清心除煩,清熱止血的功效。本品苦能燥溼,性寒能清熱,可用於胃腸溼熱所致的洩瀉、痢疾。參考,(中醫方藥學,廣東中醫學院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1973年6月第1次印刷,見1 頁)白頭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本品苦降洩, 寒能清熱,故能清熱解毒,並善清腸胃溼熱而止痢,為治熱痢有效藥物,對原蟲痢亦有良好療效。(同上,見169頁)穿心蓮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溼的功效。可用於胃腸溼熱所致的下痢, (菌痢),洩瀉(如,急性腸炎、胃腸炎)。(同上見182-183頁)人莧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本品為治痢疾之要藥。 可用於阿米巴原蟲痢、菌痢、腸炎腹瀉,消化不良,腸傷寒等。(同上,見194頁)馬齒莧味酸,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腫,止血,利水去溼的功效。主要用於溼熱洩瀉、痢疾(如菌痢、急性腸炎。(同上,見195頁)鳳尾草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溼熱洩瀉痢疾。 (同上,見196-197頁)水楊梅味苦、澀,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本品主要用於急性菌痢,對慢性菌痢、非特異性腸炎亦有效。(同上,見197-198頁)生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導滯,化瘀散結的功效。(同上,見461頁)木香味辛,微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本品用治痢疾、洩瀉。由於本品善調胃腸滯氣,因大腸氣滯則後重,氣調則後重可除。故常用於治療痢疾而見腹痛。(同上,見 479-480 頁)厚樸味苦、辛,性溫。氣香。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化溼導滯,降逆平喘的功效。(同上,見487-488頁)三七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肝、胃經。具有祛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本品即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無留瘀之弊。(同上,見527頁)生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藥性, 緩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見602-603頁)鴉膽子味苦,性涼。為涼血解毒之要藥,善治熱性赤痢(赤痢間有涼者),二便因熱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熱及腸中之熱,防腐生肌,誠有奇效。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河北新醫大學《醫學衷中參西錄》修訂小組修訂,1974年11月第1次印刷,見上冊325頁)中獸醫理論認為,馬急性胃腸炎多由於勞役過度貪飲飽食,或飼餵黴爛草料,或飲汙濁之水,以致溼熱毒邪侵入脾胃和腸內,鬱積腸內化成毒,久鬱不解,致使脾胃運化水草功能發生紊亂,升降失職,運化無權,清濁不分,而並走腸內,溼熱內結蘊蒸,腐蝕腸膜,腸胃氣血阻滯,氣血與溼熱毒邪相搏,化為膿血,而發此病也。故見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治宜清熱解毒,清利溼熱,涼血止痢,消食化積才能迅速治癒馬的急性胃腸炎。
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取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 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將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 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 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收瓶備用。服藥方法首先把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倒進一個能盛5000-8000毫升水的桶內,然後再向桶內倒進2000-3000毫升的開水,浸泡15-20分鐘,候溫一次灌服,一日一劑。本發明的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清利溼熱,涼血止痢,消食化積的功效。治療療程,每個療程3-5天,輕者1-2個療程可治癒;重者2-3個療程可治癒。治療效果有效率100%,治癒率100%。為表明本發明藥物的療效,將臨床症狀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為診斷標準確診為馬急性胃腸炎的80例患馬平均分給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分給40例,實驗組分給40例,立檔留查加以統計對比。對照組用白頭翁湯《傷寒論》治療,每日灌服1劑;實驗組用本發明藥物按上述使用方法使用之,皆以症狀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減輕為有效;皆以症狀發熱不食,倦怠無神,頭低耳耷,四肢無力,消瘦,口色紅紫,腹瀉,腹痛起臥,下痢赤白,帶血,裡急後重,糞便惡腥臭,帶有黏液,黏膜組織,膿液,肛門灼熱,小便短少、色赤黃,失水,苔黃膩,脈洪數完全消失為痊癒,統計結果表明如下表1 對照組療效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的,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 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將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收瓶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其特徵在於它還適用於驢、騾的急性胃腸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按中藥的任何加工方法還可製成湯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馬急性胃腸炎的內服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的,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將黃連30、白頭翁30、穿心蓮50、人莧50、馬齒莧50、鳳尾草50、水楊梅50、生山楂80、木香30、厚樸20、三七30、鴉膽子20、甘草20混合均勻共粉碎過300目篩的藥粉收瓶備用。本發明的藥物藥源易得,價廉,治癒快,效果顯著,治癒率高,治療馬急性胃腸炎有效率100%,治癒率100%。
文檔編號A61P1/14GK102379943SQ20111033661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2日
發明者田明軍 申請人:田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