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
2023-07-15 17:36:41 2
專利名稱: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尤指一種對綠化混凝土中能適合植物根系生長要求、且又相互貫通孔洞的最大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綠化混凝土是一種能長草的混凝土,是通過在一定粒徑骨料的無砂混凝土中充填特殊植物營養及鹽鹼性改造材料製成,國外研究製作綠化混凝土時,以混凝土孔隙率為20~30%作為衡量植物能否生長的指標,國內很多單位也搬用這個方法;然而實際表明,當集料粒徑較小時,孔隙率與集料粒徑較大時相差不大,但綠化混凝土上植物發芽、生長情況不好,因此單純用孔隙率衡量綠化混凝土的植物可生長性是不科學的,例如,磚頭孔隙率達30%以上,但在磚頭上不能長草,、因此,綠化混凝土應具有能適合植物根系生長的孔洞,這些孔洞之間應具有相互貫通性,以使植物根須能夠蜿蜒伸展和繁衍,有助於孔洞內土壤化學條件平衡,便於充填複合營養材料,同時能增強植被層的附著能力;所以本發明提出了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概念,其定義為綠化混凝土中能適合植物根系生長要求,且相互貫通孔洞的最大可幾孔徑;有效孔徑衡量綠化混凝土上植物能否具備生長條件的主要指標之一,但迄今為止沒有檢測的方法,為使應用單位在衡量綠化混凝土的生長性時有章可循,急待需求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填補了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檢測方法的空白,並能有效保證植物根系生長要求及孔洞內土壤化學條件的要求和充填材料的要求。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根據綠化混凝土是在保障防護安全的前提下,其構造應當具備植物的可生長性,播種的可作業性,為植物生長構造出必要的生長空間,這些空間可以容納必要的植物營養充填物,並可以使植物根系繁衍生長;同時由於綠化混凝土上植物的生長受生長期、發芽率及各種生長條件所限,還必須為補種、複種提供必要的作業條件;經實驗表明,綠化混凝土應具有能適合植物根系生長的孔洞,這些孔洞之間應具有相互貫通性,以便植物根須能夠蜿蜒伸展和繁衍,同時能增強植被層的附著能力,為此提出綠化混凝土的有效孔徑概念,並定義為綠化混凝土中能適合植物根系生長要求,且相互貫通孔洞的最大可幾孔徑,作為評定綠化混凝土可生長性的優劣;其基本的檢測方法為用一定數量、一定粒徑的標準砂均勻撒布在綠化混凝土試件表面,在振動一定時間後,根據通過試件的標準砂佔總量的百分率,來衡量標準砂貫穿試件的能力,進而衡量綠化混凝土的植物根系可生長能力,當通過試件砂粒重量佔全部重量的百分率平均超過60%時,可認為該組試件的有效孔徑合格,當通過試件砂粒重量佔全部重量的百分率平均小於60%時,即認為該組試件的有效孔徑不合格;檢測步驟1、配製標準砂將普通建築用砂清洗並烘乾後,用孔徑為4.75mm和2.36mm的標準砂石篩選出平均粒徑小於4.75mm,同時大於2.36mm的砂粒,每100g為一組,用天平稱量;2、試件製備按一定水灰比(即水重量/水泥重量)、灰骨比(水泥重量/骨料重量)製作試件,試件為圓柱形,每組三塊;試件在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不少於3天,在20℃以上溫度環境風乾24小時,達到內、外面全乾狀態;3、將試件用硬紙圍繞封閉,並用膠帶封緊,硬紙高於試件表面,以防止標準砂從四周流失,影響檢測效果;4、將試件固定在孔徑大於4.75mm的砂石篩網上;5、取預先篩分的標準砂一份(100g),均勻撒在試件表面;6、將裝好試件的篩網、接收盤與篩蓋夾緊,放在振篩機上,振篩5分鐘;7、停機後,將接收盤內的砂粒進行稱量,並計算通過試件砂粒的重量所佔全部重量(100g)的百分率,如此對三個試件進行試驗和計算,取平均值即為有效孔徑,當通過試件砂粒重量佔全部重量的百分率平均超過60%時,即為試件的有效孔徑合格;當百分率平均小於60%時,即為試件有效孔徑不合格。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方法簡捷快速的檢測綠化混凝土能否適合植物根系生長要求,能否有助於孔洞內土壤化學條件平衡,能否便於充填複合營養材料;準確的檢測出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保證綠化混凝土的可生長性。
圖1為本發明的綠化混凝土試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實施例1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實施例2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實施例3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1所示,為本發明綠化混凝土的試件結構示意圖。
如附圖2至附圖4所示,1為試件、2為接收盤、3為通過的砂粒、4為未通過的砂粒。
實施例1
附圖2為本發明的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檢測實施例1的示意圖。
其檢測步驟如下1、配製標準砂將普通建築用砂清洗並烘乾後,用孔徑為4.75mm和2.36mm的標準砂石篩選出平均粒徑小於4.75mm,同時大於2.36mm的砂粒,用天平稱量每100g為一份,一組分三份;2、試件製備用平均粒徑為19.0~26.5mm碎石製作試件,選擇灰骨比為1∶8、水灰比0.51,試件為圓柱形,每組三塊;試件在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3天,在20℃以上溫度環境風乾24小時,達到內、外面全乾狀態;3、將試件用硬紙圍繞封閉,內部不充填任何材料,並用膠帶封緊,硬紙高於試件表面10mm,以防止標準砂從四周流失,影響檢測效果;4、將試件固定在孔徑大於4.75mm的砂石篩網上;5、取預先篩分的標準砂一份(100g),均勻撒在試件表面;6、將裝好試件的篩網、接收盤與篩蓋夾緊,放在頂擊式振擺儀上,篩搖動次數150次/分、拍擊次數75次/分,振動5分鐘;7、停機後,將接收盤2內的砂粒3進行稱量,並計算通過試件砂粒3的重量所佔全部重量(100g)的百分率,如此對三個試件進行試驗和計算,取平均值即為有效孔徑,如表1所示。
表1
該檢測組通過試件的標準砂重量佔原重量百分率的平均值為17.67%,小於60%,其有效孔徑不合格。
實施例2
附圖3為本發明的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檢測實施例2的示意圖。
其檢測步驟如下1、配製標準砂將普通建築用砂清洗並烘乾後,用孔徑為4.75mm和2.36mm的標準砂石篩選出平均粒徑小於4.75mm,同時大於2.36mm的砂粒,用天平稱量每100g為一份,一組分三份;2、試件製備用平均粒徑為26.5mm~31.5mm碎石製作試件,灰骨比為1∶8、水灰比0.51,試件形狀為圓柱形,每組三塊;試件在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3天,在20℃以上溫度環境風乾24小時,達到內、外面全乾狀態;3、將試件用硬紙圍繞封閉,內部不充填任何材料,並用膠帶封緊,硬紙高於試件表面10mm,以防止標準砂從四周流失,影響檢測效果;4、將試件固定在孔徑大於4.75mm的砂石篩網上;5、取預先篩分的標準砂一份(100g),均勻撒在試件表面;6、將裝好試件的篩網、接收盤與篩蓋夾緊,放在頂擊式振擺儀上,篩搖動次數150次/分、拍擊次數75次/分,振動5分鐘;7、停機後,將接收盤2內的砂粒3進行稱量,並計算通過試件砂粒3的重量所佔全部重量(100g)的百分率,如此對三個試件進行試驗和計算,取平均值即為有效孔徑,如表2所示。
表2
該檢測組通過試件的標準砂重量佔原重量百分率的平均值為43.67%,小於60%,其有效孔徑不合格。
實施例3附圖4為本發明的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檢測實施例3的示意圖。
其檢測步驟如下1、配製標準砂將普通建築用砂清洗並烘乾後,用孔徑為4.75mm和2.36mm的標準砂石篩選出平均粒徑小於4.75mm,同時大於2.36mm的砂粒,用天平稱量每100g為一份,一組分三份;2、試件製備用平均粒徑為31.5mm~37.5mm碎石製作試件,灰骨比為1∶8、水灰比0.51,試件形狀為圓柱形,每組三塊;試件在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3天,在20℃以上溫度環境風乾24小時,達到內、外全乾狀態;3、將試件用硬紙圍繞封閉,內部不充填任何材料,並用膠帶封緊,硬紙高於試件表面10mm,以防止標準砂從四周流失,影響檢測效果;4、將試件固定在孔徑大於4.75mm的砂石篩網上;5、取預先篩分的標準砂一份(100g),均勻撒在試件表面;6、將裝好試件的篩網、接收盤與篩蓋夾緊,放在頂擊式振擺儀上,篩搖動次數150次/分、拍擊次數75次/分,振動5分鐘;7、停機後,將接收盤2內的砂粒3進行稱量,並計算通過試件砂粒3的重量佔全部重量(100g)的百分率,如此對三個試件進行試驗和計算,取平均值即為有效孔徑,如表3所示。
表3
該檢測組通過試件的標準砂重量佔原重量百分率的平均值為77.67%,大於60%,其有效孔徑合格。
權利要求
1.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標準砂均勻撒布在綠化混凝土試件表面,振動後將通過試件的標準砂重量佔全部重量的百分率,來衡量標準砂貫穿試件的能力,進而衡量綠化混凝土的植物根系可生長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檢測步驟如下(1)配製標準砂將普通建築用砂清洗並烘乾後,用孔徑為4.75mm和2.36mm的標準砂石篩選出平均粒徑小於4.75mm,同時大於2.36mm的砂粒,用天平稱量,每100g為一份,每3份為一組;(2)試件製備按一定水灰比(即水重量/水泥重量)、灰骨比(水泥重量/骨料重量)製作試件,每組三塊;(3)、將試件用硬紙圍繞封閉,並用膠帶封緊,硬紙高於試件表面;(4)、將試件固定在孔徑大於4.75mm的砂石篩網上;(5)、取預先篩分的標準砂100g一份,均勻撒在試件表面;(6)、將裝好試件的篩網、接收盤與篩蓋夾緊,放在振篩機上,振動5分鐘;(7)、停機後,將接收盤內的砂粒進行稱量,並計算通過試件砂粒的重量所佔全部重量(100g)的百分率,如此對試件一組三個逐個檢測和計算,取算術平均值即為有效孔徑的檢測結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的檢測方法,有效孔徑是用來衡量綠化混凝土上植物能否具備生長條件的主要指標之一,其檢測基本方法是用一定數量、一定粒徑的標準砂均勻撒布在綠化混凝土試件表面,在振動一定時間後,將通過試件的標準砂佔全部重量的百分率,來衡量標準砂貫穿試件的能力,進而衡量綠化混凝土的植物根系可生長能力,以使植物根須能夠蜿蜒伸展和繁衍,同時能增強植被層的附著能力,因此提出綠化混凝土有效孔徑是衡量綠化混凝土可生長性優劣的依據,該方法簡捷、準確,快速。
文檔編號G01B21/10GK1737496SQ20051001711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8日
發明者董建偉, 婁軍海, 白國慶, 王憲國, 王暉, 張麗梅 申請人:吉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