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煤煙塵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21:12:56 1
淨化煤煙塵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淨化煤煙塵系統,包括:導流煙囪、引風機、空氣壓縮機、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烘乾間、壓縮廢物間、消毒除雜間、提檢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流煙囪是由兩個以上煙囪管連接構成;所述的煙囪管的連接部分,採用鎖扣鎖緊;所述的導流煙囪的頂部與煙道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潔環保、除塵效果極佳的、不佔用地上空間的優點。
【專利說明】淨化煤煙塵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淨化煤煙塵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煤的成份包括有機質和無機質,構成煤炭的有機質的元素主要是碳、氫、氧、氮和硫等,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氫、氧是煤炭有機質的主體,佔95%以上;煤中的無機物質含量很少,主要有水份和礦物質,它們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質量和利用價值。
[0003]電廠、煉鋼廠、焦炭廠等都是用煤量交大的企業,煤炭在燃燒過程都要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放射性飄塵、氮氧化物等。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溫室效應。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給環境造成的危害是當今世界性的嚴重問題,其結果是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人畜生活受到危害。特別是直接燃燒煤炭所造成的環境危害更是觸目驚心。這些物質會直接危害人畜,導致機體癌變,產生酸雨,形成溫室效應。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初期,由於大量燃燒煤炭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釀造災難的典型例子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倫敦由於大量燃用煤炭等化石燃料,有霧都之稱,在1952年一次煙霧事件中,死亡人數達4000人,1962年一次死亡人數達750人。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清潔環保、除塵效果極佳的、不佔用地上空間的淨化煤煙塵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淨化煤煙塵系統,包括:導流煙囪、引風機、空氣壓縮機、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烘乾間、壓縮廢物間、消毒除雜間、提檢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流煙囪是由兩個以上煙囪管連接構成;所述的煙囪管的連接部分,採用鎖扣鎖緊;所述的導流煙囪的頂部與煙道連接;所述的導流煙囪順次與置於地下的引風機、空氣壓縮機、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烘乾間、壓縮廢物間、消毒除雜間、提檢室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的空氣壓縮機、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及烘乾間均設置有觀察室,便於工作人員觀察煙氣處理的情況;所述的壓縮廢物間、消毒除雜間及提檢室設置有試驗室,用來檢驗經過淨化處理的物質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所述的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的四壁鑲嵌有高光度玻璃牆,其底部設置有沉澱池,最大限度的降低煙塵等雜質的殘留,經過沉澱的汙水,可以進行循環使用。
[0006]煙塵從煙道,經導流煙囪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進入到空氣壓縮機中,將煙塵進行壓縮後導入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中,進行水霧降塵,透過觀察室,觀看煙塵水霧的效果,如果煙塵過多,則加大水霧量,反之則降低水霧的供應量,經過沉澱含有水分的煙塵由管道進入烘乾間,將煙塵的80%的水分烘乾,由壓縮廢物間的壓縮機將其壓縮成塊狀後,進行消毒處理,提檢出符合要求的成品,至此工作完成。提檢出的成品送至化學廠加工、提煉成橡膠,化纖等製品。[0007]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潔環保、除塵效果極佳的、不佔用地上空間的優點。
[0008]【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流煙囪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導流煙囪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2]【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0014]圖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其顯示了淨化煤煙塵系統,包括:導流煙囪
2、引風機3、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烘乾間6、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提檢室9,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流煙囪2是由兩個以上煙囪管連接構成;所述的煙囪管的連接部分,採用鎖扣I鎖緊;所述的導流煙囪2的頂部與煙道連接;所述的導流煙囪2順次與置於地下的引風機3、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烘乾間6、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提檢室9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的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及烘乾間6均設置有觀察室10,便於工作人員觀察煙氣處理的情況;所述的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及提檢室9設置有試驗室11,用來檢驗經過淨化處理的物質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所述的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的四壁鑲嵌有高光度玻璃牆,其底部設置有沉澱池12,最大限度的降低煙塵等雜質的殘留,經過沉澱的汙水,可以進行循環使用。
【權利要求】
1.淨化煤煙塵系統,包括:導流煙囪(2)、引風機(3)、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烘乾間(6)、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提檢室(9),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流煙囪(2)是由兩個以上煙囪管連接構成;所述的煙囪管的連接部分採用鎖扣(I)鎖緊;所述的導流煙囪(2)的頂部與煙道連接;所述的導流煙囪(2)順次與置於地下的引風機(3)、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烘乾間(6)、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提檢室(9)通過管道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煤煙塵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氣壓縮機(4)、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及烘乾間(6)均設置有觀察室(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煤煙塵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縮廢物間(7)、消毒除雜間(8)及提檢室(9)設置有試驗室(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煤煙塵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供地下霧雨循環處理系統(5)的四壁鑲嵌有高光度玻璃牆,其底部設置有沉澱池(12)。
【文檔編號】B01D47/06GK203425658SQ201320129791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0日
【發明者】劉振強 申請人:劉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