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9:54:41 1
專利名稱: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器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
背景技術:
屏蔽條也稱之為基板絕緣膜片,主要作用是為了保護LCM(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液晶顯示器顯示模組)後背基板,可以防止基板的元件被碰撞脫落,也可以避免基板與外界異物接觸而產生短路等不良現象。現有技術中主要採用的是純手工方式貼覆屏蔽條1,如圖1所示,步驟如下按照基準線3從屏蔽條1 一端對位,先進行後背基板2側邊貼覆。沿著基準線3展開向後背基板側邊推拉至另一端,貼覆完畢。最後貼覆後背基板2背面部分,即可完成。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的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提供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該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包括板狀工作平臺,工作平臺具有一用於屏蔽條吸附的工作面,工作面的兩個邊相互垂直,在一個垂直邊處設有輥軸,輥軸的軸線與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平行,輥軸的外表面高於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上方固定位置設置有定位裝置,定位裝置所定位的點落在工作面上的投影點距另一垂直邊距離,等於被貼覆屏蔽條基準線到其臨近的被貼覆屏蔽條邊線的距離。進一步,輥軸設有驅動輥軸轉動的馬達。進一步,工作平臺安裝在一平板上,平板的另一面安裝有提供平板沿輥軸的軸線方向運動的馬達。進一步,工作平臺設置有一能夠使得工作平臺和平板形成夾角的馬達。進一步,還包括有一個固定定位裝置的支杆,所述支架設置在平板上或者設置在工作平臺上。進一步,定位裝置為接觸式定位裝置。進一步,接觸式定位裝置包括有探針和感知傳感器,。進一步,定位裝置為非接觸式定位裝置。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半自動屏蔽條的貼覆裝置,該裝置可實現屏蔽條的自動準確粘貼,從而解決因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貼覆屏蔽條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結構示意圖;[0020]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底板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現有技術中的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結構示意圖,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包括一個板狀工作平臺12該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可以是矩形或直角梯形等形狀,即工作面的兩個邊相互垂直,為了方便說明下面以工作平臺的工作面為矩形,且垂直於水平面放置為例進行說明,工作平臺12具有一用於屏蔽條吸附的工作面,在工作平臺的左邊處設有輥軸裝置14,輥軸裝置14的軸線垂直於水平面,工作平臺的工作面也垂直於水平面,因此輥軸的軸線與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平行,輥軸裝置14的外表面高於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優選方案為輥軸裝置14的外表面略高於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上方固定位置設置有定位裝置 131,定位裝置所定位的點落在工作面上的投影點距工作面底邊的距離,等於被貼覆屏蔽條基準線3到其臨近的被貼覆屏蔽條邊線的距離。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採用了自動準確對位粘貼屏蔽條技術手段,大幅度地減少作業不良的發生,降低了粘條貼覆的廢品率、省時省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3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該裝置包括底板11、工作平臺12、定位探針支架13、輥軸裝置14。底板11包括平板和馬達。平板是為工作平臺12,定位探針支架13提供支撐臺面, 該馬達安裝在平板的背部提供底板上下與前後動作的動力。當然如果處於減少裝置的複雜度和節約成本,不用該馬達人工使得底板上下與前後動作也可以。工作平臺12包括一塊吸附平板和伺服馬達。吸附平板即工作面上可放置屏蔽條並具有吸附的功能,這樣可以使屏蔽條平整的吸附在工作平臺12上。而工作平臺12底部裝置一個伺服馬達,可以精確的控制工作平臺12與底板11之間的斜角運動。當然如果處於減少裝置的複雜度和節約成本,不用該馬達人工控制工作平臺12 與底板11之間的斜角運動也可以。定位探針支架13成「L」型,用於固定定位裝置131,其中定位探針支架13的一個杆垂直固定於底板11,另一桿邊垂直於水平面,當然也可以固定於工作平臺12,定位裝置主要用於檢測屏蔽條的貼覆位置,使得被定位裝置所定位的點落在工作面上的投影點距工作面底邊的距離,等於為被貼覆屏蔽條1基準線3到其臨近的被貼覆屏蔽條邊線的距離, 定位裝置131包括一個感知傳感器sensor與探針,探針和感知傳感器固定於垂直於水平面的杆上,其中探針在感知傳感器的下方。當底板帶動探針向下運動碰觸到背光源鋁背板時, 探針相對於垂直於水平面的杆向上運動,感知傳感器相對於垂直於水平面的杆不動,直到感知傳感器與探針接觸變亮,此時即可確定貼覆位置。當然前述採用的是接觸式定位裝置,還可以採用非接觸式定位裝置,與接觸式定位裝置不同的是,非接觸式定位裝置採用非接觸式傳感器,當底板帶動定位探針支架13向下運動,定位探針支架13上的非接觸式傳感器測量到與背光源鋁背板達到一定距離時變亮,此時即可確定貼覆位置。3/3輥軸裝置14主要是用於平整地貼覆屏蔽條。包括輥軸和馬達,當探針確定貼覆位置後,輥軸由馬達精確控制貼覆屏蔽條。馬達為輥軸提供動力。為了更方便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對該裝置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步驟1 人工將屏蔽條的保護膜Base Film撕除,並將其放至工作平臺12中吸上真空,使屏蔽條平整的放置在規定的位置上,組裝鈑金的Panel平放在該設備的前端。步驟2 定位探針支架13跟隨底板11開始下降,當探針碰觸到背光源鋁背板時, 探針停止運動,感知sensor繼續向下運動,確定貼覆位置。步驟3 工作平臺12的伺服馬達動作,將工作平臺12帶有輥軸裝置14的左側,向貼覆位置傾斜使屏蔽條頭部接觸到鈑金邊沿停止。步驟4 輥軸裝置14上馬達動作,帶動輥軸壓著屏蔽條向鈑金邊沿擠壓,吸附在工作平臺12工作面上的屏蔽條將減壓,輥軸壓著屏蔽條貼覆,裝置沿著貼覆方向運動。步驟5 最後人工只要將屏蔽條折彎貼在背板上即可完成整個貼覆工作。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採用了自動準確對位粘貼屏蔽條技術手段,大幅度地減少作業不良的發生,降低了粘條貼覆的廢品率、省時省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亦不能使修改後的技術方案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板狀工作平臺,工作平臺具有一用於屏蔽條吸附的工作面,工作面的兩個邊相互垂直,在一個垂直邊處設有輥軸,輥軸的軸線與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平行,輥軸的外表面高於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上方固定位置設置有定位裝置,定位裝置所定位的點落在工作面上的投影點距另一垂直邊距離,等於被貼覆屏蔽條基準線到其臨近的被貼覆屏蔽條邊線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輥軸設有驅動輥軸轉動的馬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工作平臺安裝在一平板上, 平板的另一面安裝有提供平板沿輥軸的軸線方向運動的馬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工作平臺設置有一能夠使得工作平臺和平板形成夾角的馬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一個固定定位裝置的支杆,所述支架設置在平板上或者設置在工作平臺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定位裝置為接觸式定位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接觸式定位裝置包括有探針和感知傳感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定位裝置為非接觸式定位裝置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貼覆屏蔽條的裝置,現有技術中的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該貼覆屏蔽條的裝置,包括板狀工作平臺,工作平臺具有一用於屏蔽條吸附的工作面,工作面的兩個邊相互垂直,在一個垂直邊處設有輥軸,輥軸的軸線與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平行,輥軸的外表面高於工作平臺的工作面,工作面的上方固定位置設置有定位裝置,定位裝置所定位的點落在工作面上的投影點距另一垂直邊距離,等於被貼覆屏蔽條基準線到其臨近的被貼覆屏蔽條邊線的距離,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半自動屏蔽條的貼覆裝置,該裝置可實現屏蔽條的自動準確粘貼,從而解決因貼覆屏蔽條採用人工對位,很容易出現貼覆不良的問題。
文檔編號B32B37/00GK202138033SQ20112012169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2日
發明者林斌, 黃燕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