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20:11:41 1
專利名稱: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具體地說,涉及熱繼電器與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輔助電路之間的插入式組合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熱繼電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實現對電路或電機的斷相和過載保護,一般同交流接觸器組合使用,其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即將熱繼電器主電路1、3、5接至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2、4、6中,輔助電路95、96分別接至交流接觸器的控制電路A2、14中,當電路和電動機出現斷相和過載時,熱繼電器動作,輔助電路95、96斷開,使交流控制線圈A1、A2釋放,斷開主電路,對電路和電機進行保護。
以圖1的交流電動機為例,電機M未投入運行前,接觸器KM的控制線圈A1/A2未通電源,主電路觸頭1/2、3/4、5/6、13/14處於斷開狀態,熱繼電器FR的輔助觸頭95/96處於閉合狀態。操作開關SB2、A1/A2接通電源,1/2、3/4、5/6、13/14閉合,M接通電源運行,FR流過M的工作電流,SB2釋放後,M進入正常工作。當主電路或M出現斷相或過載時,FR因流過的電流發生變化而動作,輔助觸頭95/96斷開,控制線圈A1/A2被切斷,接觸器斷電釋放,KM主電路斷開,電機M斷電,停止運轉。
熱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之間的電路連接分獨立式安裝和插入式組合安裝。圖2為獨立式安裝的連接示意圖。如圖所示,熱繼電器21的進線端子插入一匹配的獨立基座23的一側端子內,基座端子23的另一側用導線24再同交流接觸器22相應端子連接。該種連接方式,由於熱繼電器21和交流接觸器22之間的連接,必需具備過渡導線24和一個獨立連接基座23,導致連接結構複雜、材料耗費大,且體積較大、連接的可靠性差。
為此,國內外採用了另一種插入式組合安裝方式,該種安裝的示意如圖3所示,熱繼電器31的端子311、313、315直接插入交流接觸器32的對應端子322、324、326,兩者之間不需要過渡導線。其中的端子311、313、315對應圖1中的熱繼電器主電路1、3、5,端子322、324、326對應圖1中的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2、4、6。
上述的插入式組合安裝方式,表面上看似解決了獨立式安裝方式存在的結構複雜、材料耗費大,且體積較大、連接可靠性差的問題,但熱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之間的連接電路有主電路、輔助電路二種,目前的插入式組合安裝僅僅應用於熱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之間的連接,而輔助電路部分仍然採用外接線方式,即不完全組合安裝,因此並沒有實際解決獨立式安裝方式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熱繼電器與交流接觸器的組合安裝結構,以克服現有安裝結構部件數量多、結構複雜、材料耗費大,且體積較大、連接可靠性差的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熱繼電器與交流接觸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包括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相連;與進線端子對應數量的出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輔助觸頭端,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第一輔助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以及一個輔助接口,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與第一輔助進線端子相通,與熱繼電器的常閉輔助電路和交流接觸器的控制電路相連。
採用上述結構的組合安裝結構,不但能實現主電路之間的組合連接,而且能實現與交流接觸器的控制線圈——交流接觸器的常開自鎖觸頭——熱繼電器的常閉輔助觸頭的直接連接,連接十分方便。節省了連接導線,省工、省時、省料、操作方便、線路連接可靠,用戶使用也很方便,有較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該組合安裝結構還包括第二輔助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以及一個輸出接口,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能實現交流接觸器輔助電路同控制電路廣泛的電氣相連。
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設有嵌線槽。
設在蓋板上的嵌線槽內設有容納輔助進線端子的端子孔,該輔助進線端子也能實現同交流接觸器輔助電路端子插入連接,同樣能方便地實現上述的主電路——輔助電路——控制電路之間的連接。
該組合安裝結構還包括接線通道,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該接線通道可實現熱繼電器輔助電路或控制系統同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連接的導線直接貫穿通過。
圖1是熱繼電器同交流接觸器組合使用時的電路原理圖;圖2是現有熱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之間的電路連接採用獨立式安裝的示意圖;圖3是現有熱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之間的主電路連接採用插入式組合安裝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的熱繼電器的結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組合安裝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熱繼電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圖4至圖6,並結合圖1,給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予以詳細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功能、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熱繼電器與交流接觸器的組合安裝結構,主要改進設置在熱繼電器及其蓋板上。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的熱繼電器的結構圖。如圖所示,並結合圖1,該熱繼電器40為三極熱繼電器,其上設有進線端子411、413、415、輔助進線端子417、419、輔助觸頭端435、436、438、437、輔助接口434、出線端子422、424、426以及輸出接口428。進線端子411、413、415,設在所述熱繼電器40的蓋板上;該進線端子411、413、415對應圖1中的主電路1、3、5,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2、4、6相連。與進線端子411、413、415對應數量的出線端子422、424、426,設在熱繼電器40上,對應圖1中的主電路2、4、6。輔助觸頭端435、436、438、437,設在熱繼電器40上,與圖1中的輔助電路95、96、98、97對應。兩個輔助進線端子417、419,設在熱繼電器40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417、419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輔助接口434對應圖中417端子並與之相通,實現了圖1中的A1/A2、13/14、95/96的連通。輸出接口428與端子419相通,能實現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和控制系統的電氣相連。
上述結構的熱繼電器40,可以僅設一個輔助進線端子417。這種情況下,輸出接口428可以省略。
另外,如電氣需要,417/434同419/428可以調換使用。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組合安裝示意圖。熱繼電器50通過進線端子501、503、505,輔助進線端子504、524直接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51中,形成插入式組合安裝。
圖6是圖5中的熱繼電器的結構圖。參閱圖5和圖6,該熱繼電器50與上一個實施例中的熱繼電器40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輔助進線端子504、524與進線端子501、503、505並非排列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輔助進線端子504、524形狀也不同於進線端子501、503、505。熱繼電器50的蓋板上設有嵌線槽506、507,嵌線槽506、507內設有容納輔助進線端子504、524的端子孔。在熱繼電器50的蓋板上還設有接線通道508,作為用戶預留接線通道,一般是留給用戶,產品出廠前不設置連接導線。該接線通道508的作用如前所述。
前面提供了對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領域內的任何技術人員可使用或利用本實用新型。對該較佳實施例,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基礎上,可以作出各種修改或者變換。應當理解,這些修改或者變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適於與交流接觸器組合安裝,該結構包括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相連;與進線端子對應數量的出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輔助觸頭端,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其特徵在於,該組合安裝結構還包括第一輔助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以及一個輔助接口,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與第一輔助進線端子相通,與熱繼電器的常閉輔助電路和交流接觸器的控制電路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組合安裝結構還包括第二輔助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以及一個輸出接口,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交流接觸器輔助電路通過該輸出接口同控制電路電氣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設有嵌線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嵌線槽內設有容納輔助進線端子的端子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組合安裝結構還包括接線通道,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繼電器的組合安裝結構,適於與交流接觸器組合安裝,該結構包括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主電路相連;與進線端子對應數量的出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輔助觸頭端,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第一輔助進線端子,設在所述熱繼電器的蓋板上,該輔助進線端子插入所述交流接觸器中,與交流接觸器的輔助電路相連;以及一個輔助接口,設在所述熱繼電器上,與第一輔助進線端子相通,與熱繼電器的常閉輔助電路和交流接觸器的控制電路相連。採用上述結構的組合安裝結構,不但能實現主電路之間的組合連接,而且能實現與輔助電路的連接,連接十分方便。
文檔編號H01H45/00GK2870148SQ200520048159
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8日
發明者樊旺國, 楊伯傳, 金相林 申請人: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