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1:35:5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河豚毒素在海洋生物中分布廣泛,是致使人類食用海產品中毒的常見原因之一。目前,河豚毒素需要專門的檢測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夠進行檢測,這些方法往往在特定的實驗室內進行,檢測成本高、周期較長,滿足不了相關機構快速篩查檢測的需求,市場上目前還沒有一種便捷高效的河豚毒素的快速有效的篩查方法。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裝置期望該方法可以應用於河豚毒素的快速篩查工作,以促進誤食河豚毒素中毒的診斷和治療。目前的快速凝膠法存在需要專業的培訓,需要高要求的實驗環境,並且需要額外實驗器材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可以應用於河豚毒素的快速檢測篩選工作,以促進誤食河豚毒素中毒的快速診斷和治療。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包括:快速檢測卡、滴管、15mL刻度離心管;
試劑盒內部由左至右依次擺放快速檢測卡、滴管、15mL刻度離心管,快速 檢測卡由卡槽固定於盒內最左側,滴管和離心管由位於試劑盒底部的卡槽固定,滴管置於盒內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還採取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快速檢測卡是由膠體金塊製成,盒內有一份10片。
所述滴管為一次性滴管。
所述的15mL刻度離心管內含10ul冰乙酸液體層。
所述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還包括一支樣品管、一支陽性對照管、一支無熱原採樣瓶和三支無熱原移液管;所述一支樣品管、一支陽性對照管、一支無熱原採樣瓶和三支無熱原移液管依次排列在15mL刻度離心管右側並固定在試劑盒底部的卡槽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可有效應用於河豚毒素的快速檢測篩查工作,以促進誤食河豚毒素中毒的快速診斷和治療;本實用新型為去離子水等對河豚毒素沒有幹擾的樣品設計的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反應在30分鐘內完成,無需稀釋待測樣品,無需稀釋工作標準品,是方便、快捷的河豚毒素檢測方法,不需要專業的培訓,不需要高要求的實驗環境,並且不需要額外的實驗器材,本系列產品也適用於生命科學研究中各種樣品的河豚毒素快速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結構示意圖;
圖中:1、快速檢測卡;2、滴管;3、15mL刻度離心管;4、樣品管;5、 陽性對照管;6、無熱原採樣瓶;7、無熱原移液管;8、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該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包括:快速檢測卡1、滴管2、15mL刻度離心管3;
試劑盒內部由左至右依次擺放快速檢測卡、滴管、15mL刻度離心管,快速檢測卡由卡槽固定於盒內最左側,滴管和離心管由位於試劑盒底部的卡槽8固定,滴管置於盒內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還採取如下技術措施:
所述快速檢測卡是由膠體金塊製成,盒內有一份10片。
所述滴管為一次性滴管。
所述的15mL刻度離心管內含10ul冰乙酸液體層。
所述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還包括一支樣品管4、一支陽性對照管5、一支無熱原採樣瓶6和三支無熱原移液管7;所述一支樣品管、一支陽性對照管、一支無熱原採樣瓶和三支無熱原移液管依次排列在15mL刻度離心管右側。
從包裝盒內取出檢測卡和一次性滴管,置於水平清潔桌面上,在檢測卡上標記待測樣本編號。用一次性吸管吸取提取液,滴加兩滴於加樣孔中,十分鐘後讀取結果。如果是陰性結果,說明樣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低於10ng/g,待測品 合格;如果是陽性結果高於10ng/g,則待測品不合格,含有河豚毒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可有效應用於河豚毒素的快速檢測篩查工作,以促進誤食河豚毒素中毒的診斷和治療;本實用新型為去離子水等對河豚毒素沒有幹擾的樣品設計的海洋生物河豚毒素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盒,反應在30分鐘內完成,無需稀釋待測樣品,無需稀釋工作標準品,是方便、快捷的河豚毒素檢測方法,不需要專業的培訓,不需要高要求的實驗環境,並且不需要額外的實驗器材,本系列產品也適用於生命科學研究中各種樣品的河豚毒素快速檢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