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22:22:16 2
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包裝端座組件包括:外部套盒,外部套盒包括外部底壁和繞外部底壁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外部周向側壁,外部周向側壁與外部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形容納腔,且外部周向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內部緩衝盒,內部緩衝盒設置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且內部緩衝盒的至少一部分穿設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本身具有緩衝結構,具有環保、易回收、易處理、承受衝擊能力好、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特別是,在外部套盒內還設置有內部緩衝盒,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
【專利說明】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產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嚴重,對包裝結構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
[0003]現有技術中的包裝結構本身不具有緩衝部,因而需要在包裝結構內填充泡沫(EPS)作為緩衝部。由於泡沫緩衝材料具有不能再回收、無法降解、材料不環保等缺點,因而極易造成白色汙染、環境汙染。並且,由於泡沫緩衝材料質地較脆,因而在儲運過程中經常由於受力而破裂,從而造成緩衝部存在使用壽命短、無法承受多次受力衝擊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和包裝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緩衝結構存在易汙染環境、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包括:外部套盒,外部套盒包括外部底壁和繞外部底壁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外部周向側壁,外部周向側壁與外部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形容納腔,且外部周向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內部緩衝盒,內部緩衝盒設置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且內部緩衝盒的至少一部分穿設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
[0006]進一步地,外部周向側壁中的一組相對設置的兩個外部側壁均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
[0007]進一步地,外部套盒還包括第一緩衝件,第一緩衝件設置在第一空腔夾層內。
[0008]進一步地,第一緩衝件包括第一緩衝板,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外部側壁連接,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第一緩衝板與外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一緩衝空間,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相對設置。
[0009]進一步地,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後與內部緩衝盒卡接。
[0010]進一步地,內部緩衝盒包括:內部底壁;繞內部底壁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內部周向側壁,內部周向側壁與內部底壁之間形成第二凹形容納腔,內部周向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穿設在第一空腔夾層內。
[0011]進一步地,內部底壁具有貫通設置的容納開孔。
[0012]進一步地,位於第一空腔夾層內的內部側壁具有貫通設置的第一緩衝孔。
[0013]進一步地,內部周向側壁包括兩組內部側壁,且每組內部側壁中的兩個內部側壁相對設置,兩組內部側壁包括:第一組內部側壁,第一組內部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位於第一空腔夾層內;第二組內部側壁,第二組內部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向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內部側壁。
[0014]進一步地,第二組內部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具有分隔缺口,分隔缺口將具有分隔缺口的內部側壁分隔為間隔設置的兩段。
[0015]進一步地,向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的內部側壁具有第二緩衝孔,第二緩衝孔位於內外兩層內部側壁的折彎連接處。
[0016]進一步地,內部緩衝盒還包括第二緩衝件,第二緩衝件設置在第二空腔夾層內。
[0017]進一步地,第二緩衝件包括第二緩衝板,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內部側壁連接,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第二緩衝板與內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二緩衝空間,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相對設置。
[0018]進一步地,內部緩衝盒還包括第三緩衝件,第三緩衝件設置在內部緩衝盒的內部底壁與外部套盒之間,且第三緩衝件與內部緩衝盒連接。
[0019]進一步地,第三緩衝件包括第三緩衝板,第三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容納開孔的邊緣連接,且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向外部底壁的一側折彎並向外部周向側壁一側伸出,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外部底壁接觸並抵接,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內部底壁之間形成第三緩衝空間。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裝結構,包括:包裝端座組件,包裝端座組件是上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包裝端座組件為兩個,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分別設置在待包裝產品的兩端;周向包圍,周向包圍繞待包裝產品的周向迴轉形設置,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和待包裝產品均位於周向包圍的內部。
[0021]本實用新型中的外部套盒包括外部底壁和繞外部底壁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外部周向側壁,外部周向側壁與外部底壁之間形成第一凹形容納腔,且外部周向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內部緩衝盒設置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且內部緩衝盒的至少一部分穿設在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由於外部周向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因而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本身具有緩衝結構,也就是由外部周向側壁形成的第一空腔夾層,因此無需再填充泡沫等緩衝材料,從而在保證包裝端座組件的緩衝性能的同時還具有環保、易回收、易處理、承受衝擊能力好、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特別是,在外部套盒內還設置有內部緩衝盒,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還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3]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的示意圖;
[0024]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外部套盒的展開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5]圖3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內部緩衝盒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附圖標記:10、外部套盒;11、外部底壁;lla、打包孔;12a、第一插片;12、外部周向側壁;13、第一凹形容納腔;14、第一緩衝件;20、內部緩衝盒;21、內部底壁;21a、容納開孔;21b、第一插孔;21c、第二插孔;22、內部周向側壁;22a、第一緩衝孔;22b、第一組內部側壁;22c、第二組內部側壁;22d、分隔缺口 ;22e、第二緩衝孔;22f、第二插片;23、第二緩衝件;24、第三緩衝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如圖1至圖3所示,包裝端座組件包括外部套盒10和內部緩衝盒20,外部套盒10包括外部底壁11和繞外部底壁11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外部周向側壁12,外部周向側壁12與外部底壁11之間形成第一凹形容納腔13,且外部周向側壁12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內部緩衝盒20設置在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且內部緩衝盒20的至少一部分穿設在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由於外部周向側壁12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因而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本身具有緩衝結構,也就是由外部周向側壁12形成的第一空腔夾層,因此無需再填充泡沫等緩衝材料,從而在保證包裝端座組件的緩衝性能的同時還具有環保、易回收、易處理、承受衝擊能力好、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特別是,在外部套盒內還設置有內部緩衝盒20,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還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
[0029]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均採用瓦楞紙板摺疊而成。由於包裝端座組件均採用瓦楞紙板摺疊而成,因而有效避免了大量使用泡沫材料造成的汙染、增加了產品的抗衝擊性能。同時,還具有易加工的特點。
[0030]如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外部底壁11具有打包孔11a。優選地,打包孔Ila為多個,多個打包孔Ila間隔設置在外部底壁11上。由於設置有打包孔11a,因而在不降低結構強度的前提下便於工作人員提拉、搬運包裝結構,從而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操作可靠性。
[0031]如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外部周向側壁12中的一組相對設置的兩個外部側壁均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當然,也可以是兩組相對設置的四個外部側壁均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這樣使得外部周向側壁12均具有內外兩層外部側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
[0032]本實用新型中的外部套盒10還包括第一緩衝件14,第一緩衝件14設置在第一空腔夾層內。由於在第一空腔夾層內還設置有第一緩衝件14,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
[0033]優選地,第一緩衝件14包括第一緩衝板,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外部側壁連接,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第一緩衝板與外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一緩衝空間,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相對設置。當然,第一緩衝件14還可以是設置在第一空腔夾層內的彈簧等具有彈性的元件。
[0034]如圖1和圖2所不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外部側壁相鄰的另一個外部側壁連接,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插入第一空腔夾層,不僅起到緩衝的作用,還具有將兩個相鄰外部側壁連接定位的作用。由於在外部側壁的端部設置有第一緩衝板,因而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在該處的支撐穩定性和緩衝可靠性,從而延長了包裝端座組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在四角薄弱處設置緩衝結構,從而增加了對待包裝廣品稜角的保護。
[0035]優選地,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後與內部緩衝盒20卡接。由於外部側壁向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後與內部緩衝盒20卡接,因而不僅保證了外部套盒10與內部緩衝盒20的連接可靠性,還有效避免因粘接固定可能造成的工序複雜、不環保等缺點,從而保證了包裝端座組件的裝配可靠性。
[0036]請參考圖1,內部緩衝盒20包括內部底壁21和繞內部底壁21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內部周向側壁22,內部周向側壁22與內部底壁21之間形成第二凹形容納腔,內部周向側壁22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穿設在第一空腔夾層內。由於內部周向側壁22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穿設在第一空腔夾層內,因而保證了內部緩衝盒20與外部套盒10的連接穩定性,同時還提高了外部套盒10的抗衝擊性,且內部緩衝盒20對外部套盒10起到支撐、緩衝的作用。
[0037]如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內部底壁21具有第一插孔21b,外部周向側壁12的邊緣具有第一插片12a,且第一插片12a插入第一插孔21b內,以使外部周向側壁12與內部底壁21插接固定。
[0038]優選地,內部底壁21具有貫通設置的容納開孔21a(請參考圖1和圖2)。由於內部底壁21具有貫通設置的容納開孔21a,因而便於對待安裝產品進行定位或放置配件物品等,從而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使用可靠性。
[0039]如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位於第一空腔夾層內的內部側壁具有貫通設置的第一緩衝孔22a。由於內部側壁具有貫通設置的第一緩衝孔22a,因而有效降低包裝端座組件重量的同時還提高了緩衝結構的緩衝可靠性。
[0040]本實用新型中的內部周向側壁22包括兩組內部側壁,且每組內部側壁中的兩個內部側壁相對設置,兩組內部側壁包括第一組內部側壁22b和第二組內部側壁22c,第一組內部側壁22b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位於第一空腔夾層內;第二組內部側壁22c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向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內部側壁。由於內部側壁向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內部側壁,因而進一步提高了緩衝結構的抗衝擊性和緩衝可靠性。
[0041]請參考圖3,第二組內部側壁22c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具有分隔缺口 22d,分隔缺口 22d將具有分隔缺口 22d的內部側壁分隔為間隔設置的兩段。由於第二組內部側壁22c中的內部側壁間斷設置,因而增加了第二凹形容納腔的容納空間,並便於放置配件物品坐寸ο
[0042]如圖3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向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的內部側壁具有第二緩衝孔22e,第二緩衝孔22e位於內外兩層內部側壁的折彎連接處。由於在內外兩層內部側壁的折彎連接處設置有第二緩衝孔22e,因而增加了空氣緩衝腔,從而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緩衝性能。
[0043]本實用新型中的內部緩衝盒20還包括第二緩衝件23,第二緩衝件23設置在第二空腔夾層內。由於在第二空腔夾層內還設置有第二緩衝件23,因而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
[0044]優選地,第二緩衝件23包括第二緩衝板,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內部側壁連接,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第二緩衝板與內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二緩衝空間,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相對設置。當然,第二緩衝件23還可以是設置在第一空腔夾層內的彈簧等具有彈性的元件。
[0045]如圖1和圖3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具有第二空腔夾層的內部側壁相鄰的另一個內部側壁連接,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插入第二空腔夾層,不僅起到緩衝的作用,還具有將兩個相鄰內部側壁連接定位的作用。由於在內部側壁的端部設置有第二緩衝板,因而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在該處的支撐穩定性和緩衝可靠性,從而延長了包裝端座組件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在四角薄弱處設置緩衝結構,從而增加了對待包裝產品稜角的保護。
[0046]如圖3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內部底壁21具有第二插孔21c,內部周向側壁22的邊緣具有第二插片22f,第二插片22f插入第二插孔21c內,以使內部周向側壁22與內部底壁21插接固定。
[0047]優選地,內部緩衝盒20還包括第三緩衝件24,第三緩衝件24設置在內部緩衝盒20的內部底壁21與外部套盒10之間,且第三緩衝件24與內部緩衝盒20連接。由於在內部緩衝盒20與外部套盒10之間設置有第三緩衝件24,因而增加了外部套盒10與內部緩衝盒20之間的緩衝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了包裝端座組件的抗衝擊性能,從而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
[0048]如圖3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三緩衝件24包括第三緩衝板,第三緩衝板的第一端與容納開孔21a的邊緣連接,且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向外部底壁11的一側折彎並向外部周向側壁12 —側伸出,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外部底壁11接觸並抵接,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內部底壁21之間形成第三緩衝空間。當然,第三緩衝件24還可以是設置在空腔夾層內的彈簧等具有彈性的元件。由於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內部底壁21之間形成第三緩衝空間,因而當內部緩衝盒20或外部套盒10受到衝擊作用力時,均能夠通過第三緩衝板的移位形變以削弱衝擊力,從而保證了包裝端座組件的緩衝可靠性。第三緩衝板類似於反摺疊蝸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包裝端座組件的緩衝性能和對待包裝產品稜角的保護。
[0049]優選地,第三緩衝板是通過壓切、裁剪與容納開孔21a —體成型的。
[005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裝結構。包裝結構包括包裝端座組件和周向包圍,包裝端座組件是上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包裝端座組件為兩個,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分別設置在待包裝產品的兩端;周向包圍繞待包裝產品的周向迴轉形設置,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和待包裝產品均位於周向包圍的內部。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本身具有緩衝結構,因而有效提高了包裝結構的緩衝性能,並保證了包裝結構的承運可靠性。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分別裝配在待包裝產品的兩端,一個周向包圍繞待包裝產品的周向將待包裝產品和兩個包裝端座組件均圈圍在周向包圍的內壁之中。優選地,通過膠帶等將周向包圍與包裝端座組件固定。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端座組件具有環保、通用性好、易回收處理、緩衝可靠性高、易摺疊成型、不易破裂、成本低、實用性強,且無需粘和、打釘和開模等操作的優點。
[005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 外部套盒(10),所述外部套盒(10)包括外部底壁(11)和繞所述外部底壁(11)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外部周向側壁(12),所述外部周向側壁(12)與所述外部底壁(11)之間形成第一凹形容納腔(13),且所述外部周向側壁(12)中的至少一個外部側壁向所述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外部側壁; 內部緩衝盒(20),所述內部緩衝盒(20)設置在所述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且所述內部緩衝盒(20)的至少一部分穿設在所述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部周向側壁(12)中的一組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外部側壁均向所述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部套盒(10)還包括第一緩衝件(14),所述第一緩衝件(14)設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夾層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緩衝件(14)包括第一緩衝板,所述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外部側壁連接,所述第一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所述第一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所述第一緩衝板與所述外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一緩衝空間,所述第一緩衝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緩衝板的所述第二端相對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部側壁向所述第一凹形容納腔(13)內翻折後與所述內部緩衝盒(20)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緩衝盒(20)包括: 內部底壁(21); 繞所述內部底壁(21)的周向邊緣設置的內部周向側壁(22),所述內部周向側壁(22)與所述內部底壁(21)之間形成第二凹形容納腔,所述內部周向側壁(22)中的至少一個內部側壁穿設在所述第一空腔夾層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底壁(21)具有貫通設置的容納開孔(21a)。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位於所述第一空腔夾層內的所述內部側壁具有貫通設置的第一緩衝孔(22a)。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周向側壁(22)包括兩組內部側壁,且每組內部側壁中的兩個所述內部側壁相對設置,所述兩組內部側壁包括: 第一組內部側壁(22b),所述第一組內部側壁(22b)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內部側壁位於所述第一空腔夾層內; 第二組內部側壁(22c),所述第二組內部側壁(22c)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內部側壁向所述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形成具有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外兩層內部側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組內部側壁(22c)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內部側壁具有分隔缺口(22d),所述分隔缺口(22d)將具有所述分隔缺口(22d)的所述內部側壁分隔為間隔設置的兩段。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向所述第二凹形容納腔內翻折的所述內部側壁具有第二緩衝孔(22e),所述第二緩衝孔(22e)位於所述內外兩層內部側壁的折彎連接處。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緩衝盒(20)還包括第二緩衝件(23),所述第二緩衝件(23)設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夾層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緩衝件(23)包括第二緩衝板,所述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內部側壁連接,所述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位置可移動地與所述第二空腔夾層的內壁抵接,所述第二緩衝板與所述內部側壁之間形成第二緩衝空間,所述第二緩衝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緩衝板的第二端相對設置。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緩衝盒(20)還包括第三緩衝件(24),所述第三緩衝件(24)設置在所述內部緩衝盒(20)的所述內部底壁(21)與所述外部套盒(10)之間,且所述第三緩衝件(24)與所述內部緩衝盒(20)連接。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緩衝件(24)包括第三緩衝板,所述第三緩衝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容納開孔(21a)的邊緣連接,且所述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向所述外部底壁(11)的一側折彎並向所述外部周向側壁(12) —側伸出,所述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所述外部底壁(11)接觸並抵接,所述第三緩衝板的第二端與所述內部底壁(21)之間形成第三緩衝空間。
16.一種包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包裝端座組件,所述包裝端座組件是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包裝端座組件,所述包裝端座組件為兩個,兩個所述包裝端座組件分別設置在待包裝產品的兩端; 周向包圍,所述周向包圍繞所述待包裝產品的周向迴轉形設置,兩個所述包裝端座組件和所述待包裝產品均位於所述周向包圍的內部。
【文檔編號】B65D81/133GK204021543SQ201420471965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李敏, 陳海燕, 彭湘華, 鄭立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