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及其AOI測試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8:34:3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AOI測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及其AOI測試機。
背景技術:
AOI(Automatic Optic Inspection)的全稱是自動光學檢測,是基於光學原理來對生產中遇到的常見缺陷進行檢測的設備。AOI是新興起的一種新型測試技術,但發展迅速,很多廠家都推出了AOI測試設備。當自動檢測時,機器通過攝像頭自動掃描,採集圖像,測試的焊點與資料庫中的合格的參數進行比較,經過圖像處理,檢查出缺陷,並通過顯示器或自動標誌把缺陷顯示/標示出來。
目前,AOI測試時,為了提高檢測效率,通常採用轉盤旋轉,轉盤上設有多個工位,進行多工位的測試,主要包括上料,檢測,取料等工位,如圖1所示,轉盤3通過驅動裝置4驅動其繞自身軸線旋轉,轉盤3上設有多個工位,比如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第一工位用於上料,第二工位用於檢測,第三工位用於檢測,第四工位用於下料。
多工位運行時,其中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都包括治具底座1且必須採用一套獨立的電機驅動裝置2並配有相應的減速機來驅動治具底座1的擺動運動,以實現相機對不同角度的拍攝,這樣造成整個轉盤承受的重量較大,所需的驅動裝置的要求較高,比如功率和轉矩,這樣就增加了驅動裝置4的製造成本,電費成本也隨之增加,同時,採用一套獨立的電機驅動裝置2和減速機,又增加了另一方面的製造成本,多套減速機和電機驅動裝置的成本較高,運行時的電費也較高,這樣不僅增加了生產製造成本,而且使用時的成本也較高;由於重量的增加,轉盤運行時穩定性差,容易產生轉盤沿軸線方向偏擺的現象。
因此,亟需一種生產製造和使用時成本較低的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及其AOI測試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該裝置僅僅採用一個驅動裝置驅動轉盤上的治具底座運動,生產製造和使用成本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包括轉盤和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用於驅動所述轉盤繞轉盤的旋轉軸線作圓周旋轉,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至少2個治具底座,所述治具底座與所述轉盤連接,用於放置待檢測的產品,所述治具底座設有第一連接件;
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連接有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所述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治具底座上設置第一連接件,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對每個治具底座僅僅通過第二驅動裝置實現運轉,而不用每個治具底座上安裝獨立的驅動裝置,大大降低了生產製造成本,同時減輕整個裝置的重量,且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節約電能,降低企業和使用者的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十」字形凹槽,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設有「十」字形凸起,所述第二驅動裝置沿所述第二連接件的旋轉軸線運動。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具體的十字形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實現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十」字形凹槽內設有導向孔,所述「十」字形凸起上設有導向杆,所述導向杆與所述導向孔配合,所述導向孔內設有緩衝彈簧。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導向杆和導向孔的配合,使得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時具有導向作用,便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的連接,同時緩衝彈簧在導向時起到緩衝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十」字形凸起上設有收納槽,所述導向杆與所述「十」字形凸起轉動連接,所述導向杆轉動後位於所述收納槽中。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收納槽,當設備停機維修時,可以將導向杆轉動收納,避免人為的碰撞,造成「十」字形凸起位置偏移。
進一步地,所述收納槽內側表面設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採用彈性材料製成。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彈性材料製成的防滑凸起,可以增加與導向杆之間的摩擦力,避免導向杆轉動後回復初始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伺服電機和滑臺氣缸,所述滑臺氣缸固定於機架上,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滑臺氣缸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體設置第二驅動裝置的結構,滑臺氣缸可以使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或分離時更加平穩且具有運動時導向的作用,伺服電機用於提供動力。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設有帶輪,所述治具底座包括與所述轉盤連接的底板,兩塊與所述底板垂直連接的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垂直連接的從動輪,所述第二連接件與所述從動輪通過皮帶連接,與所述從動輪連接的兩塊第二連接板,兩塊所述第二連接板繞所述從動輪的旋轉軸線圓周轉動,兩塊所述第二連接板之間通過擺動板連接,兩塊所述第一連接板之間設有傳動杆,所述傳動杆與所述第二連接件相連。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二連接件驅動從動輪轉動,從而可以實現擺動板繞從從動輪的旋轉軸線轉動或者擺動,可以實現不同角度的相機拍攝。
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板的底部設有轉角氣缸,所述擺動板的頂部設有轉動法蘭,所述轉動法蘭與所述轉角氣缸相連,所述轉角氣缸用於驅動所述轉動法蘭圓周轉動。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放置在轉動法蘭上的待檢測產品在檢測時轉動一定的角度,比如45度、60度或90度,對旋轉後的產品進行拍攝圖片,提高測試的準確性。
進一步地,所述治具底座的一端設有鎖合裝置,所述鎖合裝置用於限制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圓周轉動,所述鎖合裝置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平行連接的氣缸固定板,與所述氣缸固定板連接的鎖合氣缸,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有鎖合孔。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鎖合裝置和第二連接板上的鎖合孔,可以將第二連接板鎖合,使視覺測試時擺動板保持水平。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AOI測試機,包括送料裝置、上料裝置、點亮裝置、除塵裝置、檢測裝置和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述述的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5是本實用新型治具底座軸測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治具底座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之五。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第一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本實用新型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之六。
圖13本實用新型頂杆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1、12-治具底座;2-電機驅動裝置;3、13-轉盤;11-第一驅動裝置;14-第二驅動裝置;15-機架;16-第一連接件;17-第二連接件;18-伺服電機;19-滑臺氣缸;161-第四凹槽;162-第一凹槽;163-定位孔;164-「十」字形凹槽;165-導向孔;166-連接孔;171-第三凹槽;172-彈簧;173-鋼珠;174-第二凸起;175-滾輪;176-定位氣缸;177-「十」字形凸起;178-導向杆;179-收納槽;1710-防滑凸起;1711-連接杆;1712-頂杆;1713-頂出氣缸;1714-斜槽;21-底板;22-第一連接板;23-第二連接板;24-擺動板;25-轉動法蘭;26-轉角氣缸;27-傳動杆;28-皮帶;29-氣缸固定板;30-鎖合氣缸;31-從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為:實施例1: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包括轉盤13和第一驅動裝置11,第一驅動裝置11用於驅動轉盤13繞轉盤13的旋轉軸線作圓周旋轉,還包括:4個治具底座12(可以是2個,3個或者4個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限於治具底座的具體數量)和第二驅動裝置14,治具底座12與轉盤13連接,用於放置待檢測的產品,治具底座12設有第一連接件16,第二驅動裝置14連接有第二連接件17,第二驅動裝置14用於第二連接件17與第一連接件16的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17圓周轉動,第一連接件16設有「一」字型的第一凹槽162或者第一凸起,第二連接件17設有與第一連接件16的第一凹槽162或者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凸起174或者第二凹槽,第二驅動裝置14沿垂直於第二連接件17的旋轉軸線運動,通過設置具體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實現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治具底座上設置第一連接件,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對每個治具底座僅僅通過第二驅動裝置實現運轉,而不用每個治具底座上安裝獨立的驅動裝置,大大降低了生產製造成本,同時減輕整個裝置的重量,且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節約電能,降低企業和使用者的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凸起或者第二凸起174的端部為半圓形。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端部為半圓形,在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時,可以起到導向作用,同時在分離的時候,也可以起到導向作用,使得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在連接和分離時不會出現「憋死」現象。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凸起174的中部設有截面為矩形的第三凹槽171,第三凹槽171內設有彈簧172和鋼珠173,彈簧172的一端與鋼珠173連接,彈簧172的另一端與第三凹槽171連接,鋼珠173突出於第二凸起174的表面,第一凹槽162內設有半球形的第四凹槽161,鋼珠173與第四凹槽161相匹配,鋼珠173的外表面或者第四凹槽161的內表面設有一層耐磨層,可以增加鋼珠與第四凹槽之間的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彈簧和鋼珠,可以在第二連接件和第一連接件連接時起到定位的作用,定位時,鋼珠進入第四凹槽中。
實施例2: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包括轉盤13和第一驅動裝置11,第一驅動裝置11用於驅動轉盤13繞轉盤13的旋轉軸線作圓周旋轉,還包括:4個治具底座12(可以是2個,3個或者4個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限於治具底座的具體數量)和第二驅動裝置14,治具底座12與轉盤13連接,用於放置待檢測的產品,治具底座12設有第一連接件16,第二驅動裝置14連接有第二連接件17,第二驅動裝置14用於第二連接件17與第一連接件16的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17圓周轉動,第一連接件16設有「一」字型的第一凹槽162,第二連接件17為圓柱體,第二連接件的一端面設有至少1個滾輪175,滾輪175偏離第二連接件17的端面的中心設置,滾輪175與第二連接件17轉動連接,第二驅動裝置14沿垂直於第二連接件17的旋轉軸線運動,通過設置具體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實現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滾輪在連接時可以減小與第一連接件接觸時的摩擦,延長使用壽命,滾動摩擦在分離時,更加有利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的分離。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治具底座上設置第一連接件,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對每個治具底座僅僅通過第二驅動裝置實現運轉,而不用每個治具底座上安裝獨立的驅動裝置,大大降低了生產製造成本,同時減輕整個裝置的重量,且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節約電能,降低企業和使用者的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滾輪175的數量為3個,3個滾輪沿第二連接件的端面的徑向分布。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置3個滾輪,且3個滾輪沿徑向分布,保證與第一凹槽的接觸面積,傳動更加平穩。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滾輪175內設有定位氣缸176,第一連接件16的第一凹槽162內設有定位孔163。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定位氣缸和定位孔,在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連接時,定位氣缸動作,氣缸軸進入定位孔,使得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定位,避免因滾輪的轉動,造成第二連接件偏離第一連接件的第一凹槽或者滑出第一凹槽。
實施例3: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包括轉盤13和第一驅動裝置11,第一驅動裝置11用於驅動轉盤13繞轉盤13的旋轉軸線作圓周旋轉,還包括:4個治具底座12(可以是2個,3個或者4個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限於治具底座的具體數量)和第二驅動裝置14,治具底座12與轉盤13連接,用於放置待檢測的產品,治具底座12設有第一連接件16,第二驅動裝置14連接有第二連接件17,第二驅動裝置14用於第二連接件17與第一連接件16的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17圓周轉動,第一連接件16設有「十」字形凹槽164,第二連接件17的一端設有「十」字形凸起177,第二驅動裝置14沿第二連接件17的旋轉軸線運動,通過設置具體的十字形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實現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治具底座上設置第一連接件,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對每個治具底座僅僅通過第二驅動裝置實現運轉,而不用每個治具底座上安裝獨立的驅動裝置,大大降低了生產製造成本,同時減輕整個裝置的重量,且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節約電能,降低企業和使用者的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十」字形凹槽164內設有導向孔165,「十」字形凸起177上設有導向杆178,導向杆178與導向孔165配合,導向孔165內設有緩衝彈簧。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導向杆和導向孔的配合,使得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時具有導向作用,便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的連接,同時緩衝彈簧在導向時起到緩衝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十」字形凸起177上設有收納槽179,導向杆178與「十」字形凸起177轉動連接,導向杆178轉動後位於收納槽179中。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收納槽,當設備停機維修時,可以將導向杆轉動收納,避免人為的碰撞,造成「十」字形凸起位置偏移。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3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收納槽179內側表面設有若干防滑凸起1710,防滑凸起1710採用彈性材料製成。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彈性材料製成的防滑凸起,可以增加與導向杆之間的摩擦力,避免導向杆轉動後回復初始位置。
實施例4: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包括轉盤13和第一驅動裝置11,第一驅動裝置11用於驅動轉盤13繞轉盤13的旋轉軸線作圓周旋轉,還包括:4個治具底座12(可以是2個,3個或者4個以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限於治具底座的具體數量)和第二驅動裝置14,治具底座12與轉盤13連接,用於放置待檢測的產品,治具底座12設有第一連接件16,第二驅動裝置14連接有第二連接件17,第二驅動裝置14用於第二連接件17與第一連接件16的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17圓周轉動,第一連接件16和第二連接件17均為圓柱體,第一連接件16的一端設有至少一個連接孔166,第二連接件17的一端設有至少一根連接杆1711,連接杆1711與第二連接件17一體成型或者可拆卸連接,連接孔166的軸線偏離第一連接件16的軸線,連接杆1711的軸線偏離第二連接件17的軸線,連接孔166與連接杆1711同軸設置,第二驅動裝置14沿第二連接件17的軸向運動,通過設置具體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實現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的分離或者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治具底座上設置第一連接件,第二驅動裝置用於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分離或者連接,並驅動第二連接件圓周轉動,對每個治具底座僅僅通過第二驅動裝置實現運轉,而不用每個治具底座上安裝獨立的驅動裝置,大大降低了生產製造成本,同時減輕整個裝置的重量,且裝置在實際使用時,節約電能,降低企業和使用者的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孔166沿第一連接件16的端面徑向設置。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徑向設置,可以保證連接杆與連接孔連接時具有導向定位的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孔166沿第一連接件16的端面周向設置。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周向設置,可以增加連接杆與連接孔傳動時的平穩性,不會產生偏擺現象。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實施例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杆1711的側壁設有與連接杆1711的軸線相傾斜的斜槽1714,斜槽1714內設有頂出氣缸1713和頂杆1712,頂出氣缸1713與斜槽1714底部固定連接,頂杆1712與頂出氣缸1713連接,頂杆1712與斜槽1714同軸設置,頂杆1712採用彈性材料製成。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斜槽和在斜槽內設置頂杆,連接杆與連接孔連接時,在連接杆與連接孔之間形成倒刺,增加兩者的結合力,使連接更加可靠,頂杆採用彈性材料形成,增加頂杆與連接孔內壁之間的摩擦力。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第二驅動裝置14包括伺服電機18和滑臺氣缸19,滑臺氣缸19固定於機架15上,伺服電機14與滑臺氣缸19連接,伺服電機14與第二連接件17連接。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體設置第二驅動裝置的結構,滑臺氣缸可以使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或分離時更加平穩且具有運動時導向的作用,伺服電機用於提供動力。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第二連接件17的一端設有帶輪,治具底座12包括與轉盤13連接的底板21,兩塊與底板21垂直連接的第一連接板22,與第一連接板22垂直連接的從動輪31,第二連接件17與從動輪31通過皮帶28連接,與從動輪31連接的兩塊第二連接板23,兩塊第二連接板23繞從動輪31的旋轉軸線圓周轉動,兩塊第二連接板23之間通過擺動板24連接,兩塊第一連接板22之間設有傳動杆27,傳動杆27與第二連接件17相連。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二連接件驅動從動輪轉動,從而可以實現擺動板繞從從動輪的旋轉軸線轉動或者擺動,可以實現不同角度的相機拍攝。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擺動板24的底部設有轉角氣缸26,擺動板24的頂部設有轉動法蘭25,轉動法蘭25與轉角氣缸26相連,轉角氣缸26用於驅動轉動法蘭25圓周轉動。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放置在轉動法蘭上的待檢測產品在檢測時轉動一定的角度,比如45度、60度或90度,對旋轉後的產品進行拍攝圖片,提高測試的準確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其餘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治具底座12的一端設有鎖合裝置,鎖合裝置用於限制第二連接板23的圓周轉動,鎖合裝置包括與第一連接板22平行連接的氣缸固定板29,與氣缸固定板29連接的鎖合氣缸30,第二連接板23上設有鎖合孔。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鎖合裝置和第二連接板上的鎖合孔,可以將第二連接板鎖合,使視覺測試時擺動板保持水平。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AOI測試機,包括送料裝置、上料裝置、點亮裝置、除塵裝置、檢測裝置和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述述的一種用於AOI測試的多工位裝置。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