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壓頂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0:18:46 2
專利名稱:圍牆壓頂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圍牆頂端結構。
背景技術:
圍牆的建造中,常需要對圍牆頂端進行一定處理,使其具有較為美觀的式樣,現有的處理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通過牆磚造型形成較為美觀的式樣,二是採用現澆混凝土的 結構形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存在工藝複雜,施工效率低,且表面不易收光、收平以及觀感效果差的不足。針對上述不足,需對現有的圍牆壓頂結構進行改進,簡化其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效率,同時,也使其更容易達到整齊度要求,改善其觀感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圍牆壓頂結構,通過將壓頂模塊化,以解決現有圍牆壓頂結構施工工藝複雜、施工效率低及感觀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圍牆壓頂結構,包括牆體、沿縱向並列鋪設於牆體頂端且首位相接的多個預製壓頂,所述預製壓頂上設置有用於牆體頂端嵌入的通槽。進一步,所述預製壓頂之間留有伸縮縫;進一步,所述伸縮縫內設置有浙青麻絲嵌縫層,並由黑色矽酮膠勾縫;進一步,所述預製壓頂長度不大於I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圍牆壓頂結構,包括牆體、沿縱向並列鋪設於牆體頂端且首位相接的多個預製壓頂,所述預製壓頂上設置有用於牆體頂端嵌入的通槽,採用模塊化的預製壓頂,可將壓頂使用模具製作完成後再進行安裝,工藝簡單,施工效率高,且可有效改善壓頂的表面觀感效果;另外,通過伸縮縫軟連接,可有效防止壓頂熱脹冷縮引起清水磚牆牆面開裂;將預製壓頂的長度控制在I米以內,也可保證其重量較輕,便於進行安裝。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兩個預製壓頂相接部位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預製壓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圍牆壓頂結構,包括牆體I、沿縱向並列鋪設於牆體I頂端且首位相接的多個預製壓頂2,所述預製壓頂2上設置有用於牆體I頂端嵌入的通槽2a,通過嵌入方式將壓頂安裝在牆體頂端可使壓頂裝好後更牢固,本實施例中,壓頂為模塊化的預製件,外觀好,一致性高,可有效改善傳統工藝製作壓頂不易收光收平的缺點,並可提高施工效率。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預製壓頂2之間留有伸縮縫3,以防止壓頂熱脹冷縮引起清水磚牆牆面開裂。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伸縮縫3內設置有浙青麻絲嵌縫層,並由黑色矽酮膠勾縫,嵌縫層為可起到軟連接的作用,即可改善外觀,又可增加壓頂的牢固程
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預製壓頂2長度不大於I米,以保持每塊壓頂的重量較輕,便於施工時安裝。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ー種圍牆壓頂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牆體(I)、沿縱向並列鋪設於牆體(I)頂端且首位相接的多個預製壓頂(2),所述預製壓頂(2)上設置有用於牆體(I)頂端嵌入的通槽(2a)。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圍牆壓頂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製壓頂(2)之間留有伸縮縫(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圍牆壓頂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縫(3)內設置有浙青麻絲嵌縫層,並由黒色矽酮膠勾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圍牆壓頂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製壓頂(2)長度不大於I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圍牆壓頂結構,包括牆體、沿縱向並列鋪設於牆體頂端且首位相接的多個預製壓頂,所述預製壓頂上設置有用於牆體頂端嵌入的通槽,採用模塊化的預製壓頂,可將壓頂使用模具製作完成後再進行安裝,工藝簡單,施工效率高,且可有效改善壓頂的表面觀感效果;另外,通過伸縮縫軟連接,可有效防止壓頂熱脹冷縮引起清水磚牆牆面開裂;將預製壓頂的長度控制在1米以內,也可保證其重量較輕,便於進行安裝。
文檔編號E04H17/00GK202401824SQ20112045718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餘曉, 蔣旭輝 申請人:重慶電力建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