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
2023-07-11 16:54:31 2
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該配方為:酵母菌、蔗糖、海藻糖、半乳糖、抗壞血酸、0.05mol/L磷酸緩衝液;該方法為:採用NYDB液體培養基,將酵母菌株4-4A活化後,取兩環接種於50ml種子培養基中;將培養好的酵母發酵液裝入5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15min,倒掉上清液,用無菌水清洗兩次,所得的沉澱加入0.05mol/L的磷酸緩衝液製成菌懸液;選用蔗糖,半乳糖,海藻糖作為保護劑,用磷酸緩衝液配製溶液;取溶液各21.6ml,加入109CFU/ml的酵母母液2.4ml,充分混勻,分裝到1.5ml的離心管中;酵母製劑中活菌數的測定。本發明可以有效減少芒果採後炭疽病的發生率,在初花期至採收期施用4次~6次防治芒果炭疽病,發病率和嚴重度分別下降了64%~67%和89%~90%,提高了對病害的防治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生防菌劑製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炭疽病在採前和採後危害芒果,造成很大的產量和品質損失,是芒果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主要為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Penz.&Sacc.)。長期以來,該病害的田間防治主要依賴化學殺菌劑,隨著苯並咪唑類化學藥劑的長期大量使用,膠孢炭疽菌已經對該類殺菌劑產生了抗藥性,使得防效下降。病原菌的潛伏侵染會造成芒果在採後流通過程中的大量損失,採後炭疽病的防治也需要化學藥劑,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研發更加安全、環保的芒果炭疽病採前採後防治新技術,如生物防治,顯得更加迫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芒果炭疽病 防治使用化學殺菌劑提高了病菌的抗藥性,不利於環境的保護和食品安全性的問題。
[0004]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包括:酵母菌、蔗糖、海藻糖、半乳糖、抗壞血酸、0.05mol/L磷酸緩衝液。
[0005]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採用NYDB液體培養基,將酵母菌株4-4A活化後,取兩環接種於50ml種子培養基中,28°C培養24h,取100 ill種子液接入發酵培養基中,28°C下,200r/min搖床培養48h ;
[0007]將培養好的酵母發酵液裝入5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15min,倒掉上清液,用無菌水清洗兩次,所得的沉澱加入0.05mol/L的磷酸緩衝液製成菌懸液,使酵母的濃度為 lX109CFU/ml,備用;
[0008]選用蔗糖,半乳糖,海藻糖作為保護劑,用磷酸緩衝液配製溶液,其中Vc的濃度為
0.01% ;取溶液各21.6ml,加入IO9CFUM的酵母母液2.4ml,充分混勻,分裝到1.5ml的離心管中,每管1ml,將每種保護劑所分裝的24管分為四組保存到-201:,41:,101:,251:中;
[0009]酵母製劑中活菌數的測定,製劑中初始的活菌數通過系列稀釋塗板確定。25°C保存的製劑每IOd取一管測定活菌數,一 20°C,4°C,10°C每月取樣測定活菌數,統計製劑中酵母的存活率。
[0010]進一步,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製備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使用方法為:
[0011]採前寄主對病原菌比較敏感的抽梢期、花期和幼果期時使用生防酵母,先接種生防酵母在葉片和果實傷口處迅速消耗掉營養並佔領生存空間;[0012]從開花期開始每月噴施一次,在初花期至採收期施用4次~6次防治芒果炭疽病。
[0013]進一步,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可以與低劑量的農藥配合使用。
[0014]本發明提供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及製備方法,通過酵母4-4A的富集培養,酵母4-4A液體劑型的製備,酵母製劑中活菌數的測定製備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從開花期開始每月噴施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芒果採後炭疽病的發生率,在初花期至採收期施用4次~6次防治芒果炭疽病,發病率和嚴重度分別下降了 64%~67%和89%~90%,另外,可以將生防酵母與低劑量的農藥配合使用,提高對病害的防治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流程圖;
[0016]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海藻糖作為保護劑液體劑型中酵母的存活率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半乳糖作保護劑液體劑型中酵母的存活率示意圖;
[0018]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酵母在緩衝液和水中的存活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0021]本發明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包括:酵母菌、蔗糖、海藻糖、半乳糖、抗壞血酸、0.05mol/L 磷酸緩衝液(PBS, pH=6.5)。
[0022]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SlOl:採用NYDB液體培養基,將酵母菌株4-4A活化後,取兩環接種於50ml種子培養基中,28°C培養24h,取100 ill種子液接入發酵培養基中(50ml/250ml ),28°C下,200r/min搖床培養48h ;
[0024]S102:將培養好的酵母發酵液裝入5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15min,倒掉上清液,用無菌水清洗兩次,所得的沉澱加入0.05mol/L的磷酸緩衝液製成菌懸液,使酵母的濃度為lX109CFU/ml,備用;
[0025]S103:選用蔗糖,半乳糖,海藻糖作為保護劑,用磷酸緩衝液配製溶液,其中Vc的濃度為0.01% ;取上述溶液各21.6ml,加入109CFU/ml的酵母母液2.4ml,充分混勻,分裝到1.5ml的離心管中,每管1ml,將每種保護劑所分裝的24管分為四組保存到_20°C,4°C,
10。。,25。。中;
[0026]S104:酵母製劑中活菌數的測定,製劑中初始的活菌數通過系列稀釋塗板確定。25°C保存的製劑每IOd取一管測定活菌數,-20°C,4°C,10°C每月取樣測定活菌數,統計製劑中酵母的存活率。
[0027]本發明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28]第一步,酵母4-4A的富集培養
[0029]先採用NYDB液體培養基,將酵母菌株4_4A活化後,取兩環接種於50ml種子培養基中,28°C培養24h,取100 ill種子液接入發酵培養基中(50ml/250ml),28°C下,200r/min搖床培養48h,發酵培養基按下述比例配製:牛肉膏8g/L,酵母浸膏5g/L,海藻糖10g/L,121 °C,滅菌 2Omin ;
[0030]第二步,酵母4-4A液體劑型的製備
[0031]將培養好的酵母發酵液裝入5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15min,倒掉上清液,用無菌水清洗兩次,所得的沉澱加入0.05mol/L的磷酸緩衝液製成菌懸液,使酵母的濃度為 lX109CFU/ml,備用;
[0032]表1酵母液體劑型的保護劑和濃度
【權利要求】
1.一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其特徵在於,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配方包括:酵母菌、蔗糖、海藻糖、半乳糖、抗壞血酸、0.05mol/L磷酸緩衝液。
2.—種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採用NYDB液體培養基,將酵母菌株4-4A活化後,取兩環接種於50ml種子培養基中,28°C培養24h,取100 ill種子液接入發酵培養基中,28°C下,200r/min搖床培養48h ; 將培養好的酵母發酵液裝入50ml離心管中,4000r/min離心15min,倒掉上清液,用無菌水清洗兩次,所得的沉澱加入0.05mol/L的磷酸緩衝液製成菌懸液,使酵母的濃度為lX109CFU/ml,備用; 選用蔗糖,半乳糖,海藻糖作為保護劑,用磷酸緩衝液配製溶液,其中Vc的濃度為0.01% ;取溶液各21.6ml,加入IO9CFUM的酵母母液2.4ml,充分混勻,分裝到1.5ml的離心管中,每管Iml,將每種保護劑所分裝的24管分為四組保存到_20°C,4°C,10°C,25°C中; 酵母製劑中活菌數的測定,製劑中初始的活菌數通過系列稀釋塗板確定,25°C保存的製劑每IOd取一管測定活菌數,一 20°C,4°C,10°C每月取樣測定活菌數,統計製劑中酵母的存活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製備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使用方法為: 採前寄主對病原菌比較敏感的抽梢期、花期和幼果期時使用生防酵母,先接種生防酵母在葉片和果實傷口處消耗掉 營養並佔領生存空間; 從開花期開始每月噴施一次,在初花期至採收期施用4次~6次防治芒果炭疽病。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酵母菌液體生防菌劑可以與低劑量的農藥配合使用。
【文檔編號】A01N63/04GK103583576SQ20131054721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蒲金基, 喻群芳, 張賀, 張欣, 漆豔香, 陸英, 謝藝賢, 張輝強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