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出賣江姐(出賣江姐的叛徒)
2023-07-11 01:06:26 1
戰爭時代,湧現出了無數英雄,當然還充斥著一些叛徒。
無論是國民黨反動派還是日本帝國主義,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嚴刑拷打」,有些久經革命考驗的戰士能夠從容應對,甚至不惜身死。
而一些人卻在關鍵時刻選擇充當叛徒的角色,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同志。
歸根結底,無非三個字:沒信仰。
作為一部經典的紅色文學著作,《紅巖》的大名還是如雷貫耳,後來,它還被編劇改編後登上銀幕,最終成為一步優秀的電影。
劇照
作品內容主要講述了上世紀40年代後期,國民黨頑固派依舊囂張跋扈,妄想著能夠有辦法改變最終的結局,窮途末路之下,他們的手段也更加殘忍。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依舊堅守在一線,特別是一些未解放城市的地下黨成員,正是由於他們的不懈努力,人民終於看到了曙光。
小說中,有一個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叫浦志高。
《紅巖》中,他是一位重慶地下黨員,對外身份為「銀行會計」,說通俗一點,地下黨的活動經常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掩蓋身份,而浦志高就會通過工作的掩護為地下黨籌備資金。
由於雙重身份,浦志高每天都需要跟不同的人物打交道,時間久了,就對於「小資」情調情有獨鍾。
物質生活的腐蝕,令他原本堅定革命的心有了動搖。
後來,浦志高不慎被反動派抓住,他擔心自己的生命會從此「走遠」,同樣也擔心擁有的一切會被國民黨剝奪掉,內心變得無比軟弱。
所以,敵人稍加威逼利誘,他就徹底喪失了政治底線,一步步滑向深淵。
其實,這個人物並不是作者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有一定人物原型。
在歷史中,解放戰爭期間曾出現過幾大叛徒,他們分別是任達哉、劉國定、冉益智、蒲華輔等人,在「浦志高」這個形象的塑造過程中,作者在這些叛徒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調整,最終創造了成品中浦志高的人物形象。
在小說中,浦志高是一個擅長在複雜環境中生活的人,在被捕叛變後,他親自帶著特務闖入許雲峰、江姐等地下黨領導人處,最終被「雙槍老太婆」這一人物給截住。
關於浦志高的結局,小說中並沒有明確交代,而在電影中,浦志高被「雙槍老太婆」當場擊斃。
只能說,小說來源於現實,例如特務追捕許雲峰的故事,其實就是現實中由任達哉「帶路」追捕許建業的事情。
而且,「浦志高」原型中的五人,都是在黨內享有較高地位的五人,特別是冉益智,江姐最終成為烈士,跟此人密不可分。
1947年剛到下半年,黨為了加強萬縣地區的工作效率,因此決定成立川東地委。
10月的時候,由於重慶市委改組,組織從萬縣中抽出了冉益智,由他擔任組織部長,分管學運相關事宜。
1948年4月,重慶發生了《挺進報》事件,劉國定和冉益智等一大批中共地下黨員被捕。
在冉益智被捕後,一大批特務將他帶到了附近的空旅館內,用棉被蒙住了他的頭,狠狠抽打了一番,此時的冉益智已經扛不住了。
為了活命,冉益智只好對特務們說:「我全部都說。」
冉益智
他當然知道當一個叛徒會被世人唾棄,所以此時的他還是在不斷勸著自己,企圖只說一點矇混過關。
可狡猾的特務既然能抓到冉益智,就代表他們手裡還是有點情報的,所以,在冉益智僅僅承認自己是一位「候補黨員」的時候,他被敵人抓到了特務機關去。
他聽說過反動派的殘暴,但面對著那些血淋淋的刑具,本就不堅定的內心直接崩潰了,還沒有上刑,他就主動交代了自己真實姓名不叫「張德明」,而正是對方要找的冉益智。
為了能保全自己,他供出了劉國定及許建業等人的真實黨內職務。
正是由於冉益智出賣了組織,接下來仿佛是打翻了一張「多米諾骨牌」,敵人根據他的招供又分別提審了許建業和劉國定。
許建業展現出了英雄氣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從始至終沒有透露半個字。
而另一邊的劉國定就「定不住」了,承認自己正是川東臨委委員和市委書記,還招供出了大量的名單。
到了6月,冉益智出賣了越來越多的人,其中就包括地委書記塗孝文和江竹筠等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江竹筠,就是眾人熟知的「江姐」原型。
江竹筠
隨即,特務們便開始了自己的「圍捕」行動。
6月12日,萬縣工委書記雷震被敵人逮捕,江姐和雷震算是鄰居,所以一天過後,江姐發現雷震始終沒有回家的痕跡,就感覺到他已經遭遇了不測,所以便做好了轉移的準備。
當月14日,她給自己的同學寫下了一封信,裡面清楚記錄著江姐當時「想回川大」。
警惕的她在寫下了信後,等於變相給地委委員唐虛谷提個醒,讓他隨時注意,做好轉移的準備。
可是,由於有叛徒帶路,特務們很快便找到了江姐的蹤跡。
在法院街的石板路上,後面突然有人喊了一聲:「江姐!」
她回頭一看,此人正是冉益智。
由於兩人此前見過面,江姐一看是自己人,也因此放鬆了警惕,可重慶的情況十分危機,這個冉益智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江姐也沒有細想下去,便問道:「你怎麼來這裡了?」
冉益智便回答道:「老王叫我來的。」
這個老王,正是川東臨委的書記。
其實,從這句話開始,便引起了江姐的懷疑,地下黨有非常瑣碎的規矩,其中的「重中之重」 的一點便是不能在大街上直接談論跟黨內有關的事項。
江姐沒有再說話,繼續朝著前方行走,就當一切沒有發生過。
不過,冉益智此時已經徹底叛變,從地下黨員變成了敵人,他死死抓住江姐的手,不讓她走,也並沒有給出理由。
就這樣,江姐落入了敵人的手中。
在敵人的「審訊室」中,特務們甚至用上了最殘忍的刑罰,江姐還是沒有鬆口,別說具體職務,連她是共產黨員這件事都不願去承認,敵人從她的嘴裡沒有收穫到半點有用的線索。
敵人為了斬草除根,在1949年11月14日,將江竹筠押到歌樂山電臺嵐埡刑場處決。
劇照
而冉益智就不一樣了,由於他給出的名單,特務們先後抓住了大量地下黨員,還被授予了特務中校軍銜,所幸,新中國成立後,冉益智並未能逃脫追捕。
1951年2月,冉益智被判處死刑,臨刑前,要求將其屍體棄之荒郊,與草木同腐。
可在背叛當時,嘗到點甜頭後,冉益智為了繼續「邀功請賞」,博取自己新主子的信任,又說出了川康特委負責人「老鄭」的真實姓名,他就是蒲華輔。
蒲華輔
蒲華輔一樣做了叛徒,更加令人不齒同為「浦志高」的原型人物,蒲華輔的做法更加令人唾棄。
1949年1月的一天,他從家中走出來,準備和線人接頭,討論「川康特委擴大會議」的有關事項。
可在兩人剛剛坐下之時,便感覺到了身邊有眼神正盯著他們。
為了儘快甩掉特務,蒲華輔慌不擇路,乾脆跑到了草市街另一位共產黨員的家中,結果特務已經跟了上來,蒲華輔這個舉動還直接連累了共產黨員韓三思一同被捕。
劇照
在刑訊室中,特務們對蒲華輔等人進行了一場極為殘酷的刑訊,特別是韓三思,敵人將燒紅的木炭放在煤油桶當中,再將煤油桶背在韓三思的身上。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韓三思依舊抗住了折磨,守口如瓶。
反觀蒲華輔,壓根沒有魄力。
當特務們剛將用在韓三思身上的「火背簍」給拿了過來,他便害怕地向特務們求饒,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黨內職務,並且出賣了一批組織上的同志。
要知道,蒲華輔當時的職務是中共地下組織省委級別的特委書記,他手上掌握的資料,足以將地下黨摧毀大半。
最令人不齒的是,他向特務們出賣了自己的妻子。
這種叛徒,其實國民黨在榨乾了他的價值後,他也註定成為一顆「棋子」。
在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通電,宣布自己下野,並且重新將目光鎖定在了和談的方向。
而這也就導致了蒲華輔出賣的黨員中有一些與死神擦肩而過,八十多人的名單中只有少部分被捕。
但不論如何,他的行為,給川康特委帶來了深重的危害。
還有很多堅貞不屈的革命幹部,最終犧牲在黎明前的血腥屠殺之中。
馬識途後來都說過:「蒲華輔的腐化問題,就是他貪圖享受和怕死而導致的。」
馬識途
他在工作期間,由於表面上的工作原因,所以他能夠和一位國民黨政府科長居住在同一個公館當中。
期間有其他同志覺得這樣做並不妥當,還提出了意見,讓他早點換個地方住。
可是,他工作了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舒適萬分的公館,現在搬到其他地方去,恐怕也是住不習慣了,所以他始終沒有選擇更換居住地。
其實,在這一系列叛變中的血雨腥風之中,蒲華輔是完全有機會撤離的,不過舒適的公館已經讓他徹底忘乎所以,故而不願意就這麼白白搬走,這也最終導致了他的叛變。
從被捕的細節上來看,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有大量地下黨員慘遭逮捕,這個時候蒲華輔作為特委書記,依舊要堅持召開所謂的「特委擴大會議」,如果這不是逞英雄的行為,就是他的頭腦中壓根就不清醒,分不清問題的主次。
而他的妻子郭德賢,最終倖免於難。
郭德賢
當時他們被關在重慶「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館監獄之中,回憶起當時的事情,老人總是會流下淚水。
她說:「當年革命者們在漆黑的牢房中,用紅色背面製作了一片紅旗,他們將繡花拆掉,還用黃色的紙製作了五角星,貼在了上面。」
在眾人的原計劃中,當重慶解放後,被關押在此處的地下黨同志們將用這面紅旗去迎接到來的黨。
不過,200多個同志還是倒在了血泊之中,這面紅旗,是用鮮血染紅的。
1949年11月27日,敵人已經宛若困獸之鬥,也沒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性。
他們喪心病狂,對牢房中被關押的革命者開始分批屠殺,這場血腥的屠殺一直從下午四點鐘到深夜。
白公館的牢房中,有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和郭德賢在內的19人,原本,這19人也是在劫難逃的。
羅廣斌
不過,由於事發突然,僅僅相聚五公裡的渣滓洞內還有兩百多名被關押的革命者,那裡的特務害怕重慶隨時都有可能被解放,所以緊急向白公館的特務們求援,讓他們過來參與屠殺。
於是,原本在白公館的最後一批19人,就被先行交給特務們看管。
此時,這十幾人已經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什麼機會再倖存下去,就安安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還好,在這個緊要的關頭,駐守在門口的警衛也知道,國民黨的頹勢已成定局,自己如果做一些善事,說不定還能將功補過。
看守們見到特務們已經走遠,便主動打開了牢門,包括郭德賢在內的十九人才最終逃離了這裡,而那面在獄中縫製的紅旗,也在他們的手中。
相比於很多被捕的同志來說,郭德賢算是十分幸運的,解放後一直在重慶市廣電局工作,一直到1985年退休,還會儘自己的努力去輔導不少中小學生的功課。
那段因丈夫出賣而被捕的歷史,一直是老人心中難以釋懷的過去。
而蒲華輔,也因為最後沒有配合特務的工作,倒在了特務的槍口之下。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始終沒有交代,所以倍感羞愧,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他最終還是想要回頭,只可惜,他犯下的錯誤,已經不可饒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