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用精確定位及可視化管理的雲終端管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15:03:0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雲終端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教育系統用精確定位及可視化管理的雲終端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雲終端作為一個使用虛擬桌面的標準入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對於雲終端系統的管理問題,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雲終端管理系統,此系統通常能對雲終端進行統一的軟體配置更新,遠程控制雲終端的啟動和關機,也能對雲終端進行實時監控,確保雲終端可用,但是雲終端的精確定位問題仍不能很好的解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雲終端管理平臺提示雲終端出現故障時,維護人員需要到實際場地對雲終端進行修復或更換。
目前的教育管理系統基本上只會指出雲終端所在的辦公場地或教室,比如某樓層某房間,並沒有具體指出此雲終端在教室中的具體位置,導致維護人員根據云終端管理系統的提示到達有問題的雲終端的教室後,會面對少則五十臺,多則上百臺的雲終端,需要逐臺雲終端進行檢查,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最終確定有問題的雲終端的位置,極大提高了雲終端維護的人力成本,也延長了故障恢復的時間。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可精確定位的雲終端管理系統,能夠具體指明雲終端在教室中的位置,方便對其進行監控和維護,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高效可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教育系統用精確定位及可視化管理的雲終端管理系統,通過採用位置信息收集裝置和位置信息錄入裝置,可以在雲終端管理系統中得到每一個雲終端的精確位置,並通過採用顯示裝置,可以對每個位置的雲終端狀態進行顯示,實現可視化管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教育系統用精確定位及可視化管理的雲終端管理系統,包括:
位置信息收集裝置,用於收集每一個雲終端區域(例如一間教室)內各個雲終端的精確位置;
位置信息錄入裝置,用於將位置信息收集裝置收集的信息上傳到雲終端控制器;
雲終端控制器,用於存儲上述位置信息,將信息發送到人機互動裝置,以及接收人機互動裝置傳送的命令;
人機互動裝置,用於輸入命令,以及對外展示每個雲終端區域中各個雲終端的狀態。
優選的,所述人機互動裝置包括輸入裝置,輸入裝置為鍵盤、觸控螢幕、語音識別裝置中的任意一種。通過人機互動裝置,可以增加、刪除或編輯某個雲終端的數據。
優選的,所述人機互動裝置包括用於顯示雲終端區域結構以及該雲終端區域中各個雲終端狀態信息的顯示器。
優選的,所述位置信息收集裝置為一手持的數據採集終端,該數據採集終端包括第一處理器,以及與第一處理器相連的第一存儲器和第一輸入模塊。管理人員手持該終端,對每一個雲終端區域內雲終端的位置進行登記、收集。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一存儲器採用EEPROM或者快閃記憶體卡,在收集完成後,與信息錄入模塊連接。
作為另一種優選,所述數據採集終端設有無線傳輸模塊,與信息錄入模塊無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位置信息錄入裝置包括無線接收模塊,和/或數據讀取埠。
優選的,所述雲終端區域包括三種結構:一是豎列式,二是橫列式,三是點圓式。
優選的,所述位置信息存儲格式為:物理場所的名稱,使用的雲終端區域結構,每個雲終端的ID,所屬的教學樓、樓層、教室、組、行/列、點。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位置信息收集裝置收集雲終端在雲終端區域中的精確位置,能幫助維護人員更快地定位出現問題的雲終端的精確位置,方便其進行物理維護操作,極大地減少了維護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了故障恢復的時間,保證了整個系統的穩定高效可用。
2、本實用新型顯示器同時顯示雲終端區域結構以及該雲終端區域中各個雲終端狀態信息,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將雲終端的精確位置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監控更加直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硬體連接關係圖。
圖2(a)-(c)是雲終端區域的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教育系統用精確定位及可視化管理的雲終端管理系統,包括位置信息收集裝置、位置信息錄入裝置、雲終端控制器、人機互動裝置,見圖1。
本實施例定義一個教室(雲終端區域)包含了組、行、列、點四個基本單位。行由水平的點組成,列由垂直的點組成,組則可以包含點。一間教室可以由多個組構成,也可以只包含行和列。雲終端部署完成後每個雲終端擁有一個獨有ID,用於識別其身份,並可將其註冊到雲終端管理系統中進行管理。
本實施例把雲終端區域簡單分為3種結構:一是豎列式,二是橫列式,三是點圓式。教室中所有的組之間都是按行列式排列,不同點在於:若用豎列式結構,則一個組包含的點按列式排列;用橫列式結構,則一個組包含的點按行式排列;用點圓式的結構,則一個組包含的點按圓形排列,具體布局見圖2(a)-(c)。
本實施例中,位置信息收集裝置為一手持的數據採集終端,該數據採集終端包括第一處理器,以及與第一處理器相連的第一存儲器和第一輸入模塊,第一存儲器採用快閃記憶體卡。在需要採集時,管理人員手持該終端,對每一個雲終端區域內雲終端的位置進行登記、收集。在進行信息輸入時,管理人員可以先確定雲終端區域的結構,然後根據不同的結構採用不同的位置信息存儲格式。
例如,對於圖2(a)所示的豎列式結構,可以採用表1的存儲格式。
表1 豎列式結構的位置信息存儲格式
對於圖2(b)所示的橫列式結構,可以採用表2的存儲格式。
表2 橫列式結構的位置信息存儲格式
對於圖2(c)所示的點圓式結構,可以採用表3的存儲格式。
表3 點圓式結構的位置信息存儲格式
本實施例中,位置信息錄入裝置為數據讀取埠,在快閃記憶體卡插入到該埠後,可以自動讀取數據,並將數據上傳到雲終端控制器。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位置信息收集裝置和位置信息錄入裝置之間也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方式進行數據的傳送,這裡不再詳述。
本實施例中,雲終端控制器接收並保存位置信息錄入裝置輸入的信息。人機互動裝置為一觸控螢幕,如果管理人員需要了解雲終端的狀態,可以輸入命令到雲終端控制器,然後雲終端控制器顯示雲終端區域結構以及該雲終端區域中各個雲終端狀態信息。當然,如果生成的結果不符合需要或者後來布局進行了調整,也可以通過觸控螢幕進行手工調整,根據實際部署的位置進行增加,刪除或編輯某個雲終端的數據。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