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英四大經典片段(羅家英就這樣改寫了自己的結局)
2023-07-11 09:43:06 1
「唐僧」最近攤上事了。
周星馳電影的黃金綠葉羅家英,近日因言論失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原文如下:
由於輿論批評聲很大,羅家英最後也不得不發視頻道歉。
明星在一些涉及祖國情感的問題上引發網友爭議,最後再公開解釋的,今年已經是第三次,而且個個都是著名藝人。
在這中間,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是7月1日,張學友因為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時,話語中沒有提及祖國,被輿論聲討。
最後不得不公開說明和致歉。
然後還有上海封控期間,發短視頻爆紅全國的李立群。
返回臺灣接受採訪言論不當,短視頻停更大半個月後,數次重申自己的立場。
仔細解剖這些爭議,除開張學友比較冤枉外。
其餘兩人說話的內容,都值得商榷。
比如這次鬧翻天的羅家英。
留下了三個疑問:
一、他真正錯在哪裡?在羅家英發文中,主要引發爭議和討論的是這一句:
「香港在他(英女王)的蔭庇下,人間福地」。
香港算不算人間福地?
我有幾位香港朋友,常和他們聊天,對多數港人來講,這座城市除了房價太高,停車位緊張等土地資源矛盾外。
他們非常享受香港的繁榮、穩定、廉政以及社會福利,並引以為傲。
香港在當今這個動蕩的地球裡,絕對算是一方福地(全中國都算一方福地)。
但問題也來了。
這是誰的功勞?
電影《甜蜜蜜》
1997年之前,英國殖民地眾多,為什麼僅香港成了發達經濟體。
新加坡曾經在馬來西亞手裡,鳥不拉屎。
華人去了,如今這個以70%華人後裔為主體的國家,成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中國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如今是世界第二。
中國臺灣,自上世紀80年代也是一點就燃。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印象,無論多繁華的中國城市,但裡面凡有塊荒地,時間一久就總會有人把它種滿了蔬菜。
中國人勤奮,眼裡有活。
儘管香港經濟崛起始於英據時代。
但歸根結底還是靠香港人作為中國人的勤勞和聰明,自己創造出來的。
電影《喜劇之王》
1997年回歸之後,更是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持下,成功渡過97年亞洲金融危機,投機大鱷索羅斯一生勝績,首敗香港。
要知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經此一劫,直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未脫困。
香港當年在危機中的定力,功勞顯然也不屬於英國人。
經典股市題材港劇《大時代》
如果再往歷史長河探索一下,過去英國人以不平等條約從清政府手裡割據香港島,更是一塊中華民族的傷疤。
所以羅家英把香港今天的繁榮,字面意思簡單歸於英女王和英國,一是未能足夠尊重現實,二也忽略了民族感情。
電影《鴉片戰爭》
錯是肯定錯了。
但是,據此能看出羅家英的立場真有問題嗎?
「蔭庇」兩個字,根據《新華字典》的解釋,通常用來比喻尊長照顧晚輩或祖宗保佑子孫。
結合羅家英字裡行間的情緒,不難看出他本意應該更多是發自內心緬懷英國女王這位逝去的老人,把她當做了長輩。
因此如果細看這個錯誤,會發現一個更值得我們深究的疑問。
他為什麼會如此發自肺腑去緬懷英國女王,甚至還用上了「蔭庇」這樣的詞?
二、英國女王憑什麼「豪橫」?羅家英出生在祖國內地,7歲那年跟隨父親著名粵劇醜生羅家權移居香港。
也就是說,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種中西文化融合的社會裡渡過。
恰好,二戰之後出於「意識形態」,整個西方文明,尤其實盎格魯撒克遜文明(英、美為代表)開始不遺餘力,向全世界瘋狂輸出自己的「現代文化」。
他們成功撬動了一種叫「共情」的東西。
舉個例子,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表演。
從莎士比亞到憨豆先生。
奧運開幕表演憨豆先生
從披頭四樂隊《Hey Judy》的全球大合唱,再到經典電影《烈火戰車》的澎湃旋律。
保羅麥卡特尼獻唱《Hey Judy》
最後,007護送英國女王從天而降。
倫敦奧運開幕式會遠沒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規模震撼、文化深遠,卻有世界範圍內更多人熟悉的現代流行文化元素。
雖然英國早就從「日不落」變成了二流強國。
但不可否認無論是詹姆斯·邦德,還是託爾金的《指環王》,阿加莎的神探波洛,卷福的「夏洛克·福爾摩斯」。
英國在現代流行文化層面,依舊擁有巨大話語權和影響力。
英劇《神探夏洛克》
甚至連英國女王,也成了一種英國現代文化符號。
在位70年,政界、文化界和輿論界聯手打造出一個典雅、誠實、沉靜的女王人設。
整個英國王室在女王的光環下都被「浪漫化」,你搞不清關於他們的新聞究竟該屬於政治板塊還是娛樂板塊。
再加上《唐頓莊園》和《王冠》等英劇不斷向全球科普英國貴族的精緻生活方式。
由王室輸出帶動的包括吃、穿、用、度等周邊產品,因此風靡全球。
比如某豪華越野汽車品牌,雖然已被印度人收入囊中,但在英王室光環加持下,依舊是中國土豪身份象徵的不二之選。
英劇《唐頓莊園》
所以,回到羅家英身上。
很多香港人都有一種複雜感情。
既有身為中國人的傳統感情認知,卻又非常推崇現代西方的文明,至少潛意識深受其影響。
1975年英國女王首次訪問香港,4天3夜,熱情的港人把整個漆鹹道都擠爆了。
1986年香港歸屬問題塵埃落定,女王二次造訪。
張國榮與張學友、陳百強、羅文等人代表香港文藝界唱了一首《這是我家》,其中有句歌詞:
「中與西結伴一起闖,奔向幸福快樂情誼長」
既有回歸喜悅,也有對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期待。
整個西方社會成功的文化輸出,恰好也暴露了中國現代文化在對外輸出上的相對力度不夠。
再舉個例子。
同樣是主旋律動作片,同樣票房炸裂。
為什麼《戰狼2》就是走不出國門,美國的《壯志凌雲2》卻能風靡全球?
吳京與阿湯哥之間的差距背後,是中國文藝工作者對激發「人類共情」的方法掌握不夠。
美國人很擅長把暴力隱藏在悲情勵志的英雄形象之下。
而我們則缺乏這種藝術表達的技巧,或者說「雞賊」。
電影《壯志凌雲2》
三、羅家英的結局已經註定?文西(羅家英著名角色)還回得去嗎?
如果細看羅家英過去數十年的表態和作為,你很難說他不是一位愛國者。
有網友考古出十年前羅家英對國際局勢的觀點,講到中國,用詞都是非常鮮明的「我們國家」。
2019年面對香港社會的一些挑戰,他同樣態度堅決,支持港府行動,支持法制與穩定。
即便是在外網社交平臺上,他也會明確表態支持打疫苗,痛批那些不打疫苗的人。
所以,這次羅家英被罵並不冤枉,但他愛國也應該不假。
可是輿論不一定會就此選擇原諒。
原因是近年來我們在網絡上,習慣於把複雜事情簡單化定義,最後演變成一種輕易貼標籤的行為。
無論曾經表現是如何,只要當下失當,很可能被一棍子打死,甚至包括他過去的作品。
所以羅家英的口碑「一片葉子不沾」全身而退,並不容易。
《大話西遊》
當然,另一方面作為公眾人物,也要反思和約束自己的言行。
畢竟社會過去給予你如此大的關注,你也要對得起這份關注。
羅家英作為一位資深藝人,留下經典作品無數,希望他能在未來用行動表態,讓國人消氣。
畢竟,誰也不希望如《大話西遊》這樣的現象級文化作品,有一天真讓孫悟空覺得「整個世界清靜了」。
最後,愛國對於中國人來講,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情感和道德認知,並不是什麼高標準的要求。
所以少喊一點愛國口號,多一點真正理性的愛國行為,國家理所當然會越來越好。
文/範西裡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