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接面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6:57:01 2
一種焊接面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焊接面,其中,至少在一個焊接面上設有不少於兩個凸點,同一焊接面上的凸點高度一致,且高度不大於2mm。本實用新型突破了焊接面需要緊密貼合的傳統做法,利用焊接面凸點形成間隙,使得焊料進入間隙,增加焊接面與焊料的接觸面。同時,在電鍍時,由於焊接件的間隙存在,可以順利排除酸液,此法既增加了焊接面積,使焊接件更加牢固,同時也可順利排除酸液,防止酸液積存在焊縫處,攻克了反酸難題。
【專利說明】一種焊接面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接結構,特別涉及一種焊接面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焊接工藝中,當焊接件電鍍後,焊縫處反酸,會影響焊接件的美觀和牢固度。在現有技術中,為使焊接處牢固,尤其是承載大型設備的支架,其支撐架與底板往往緊密貼合後,輔以焊料進行焊接。為防止反酸現象,通常做法是:1,滿焊;2,壓縮空氣吹;3,烘乾;4,焊縫處描一層與鍍層顏色接近的油漆。
[0003]電鍍件的反酸問題是一個一直沒能很好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焊接面的結構,在保證焊接件牢固度的基礎上,能更好的排酸。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焊接面,其中,至少在一個焊接面上設有不少於兩個凸點,同一焊接面上的凸點高度一致,且高度不大於2mm。利用焊接面凸點形成焊縫,不但保證焊接面牢固,而且可以從焊縫順利的排除酸液,有效的解決了焊接件,
[0006]所述凸點的個數並不固定,可以根據焊接面的大小進行排布。如果是細長形的焊接面,可以將凸點設置成一排,適當間隔距離進行布置即可。
[0007]具體可以有兩個焊接面,所述一個焊接面為底板,另一個焊接面為支撐架的底部,在所述支撐架的底部上設有三個凸點。
[0008]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凸點的高度為0.5^1.5mm。理論上說,大於Omm小於等於2mm皆可行,但是凸點的高度不宜太高,因為凸點太高,可能會引起焊接件的傾斜,且增加焊料用量。
[0009]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在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還開有至少一個工藝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所述凸點重疊,所述工藝孔為橢圓形、圓形、方形中的任一形狀。
[0010]或者,有兩個焊接面,所述兩個焊接面為U型鋼的外側底面,其中一個焊接面上各設有兩個凸點,另一焊接面上設有三個凸點,所述凸點高度一致且不重疊。作為兩個U型鋼背靠背焊接時,焊接面的結構。
[0011]或者,有三個焊接面,其中兩個焊接面為U型鋼的外側底面,所述U型鋼的外側底面的焊接面上各有兩個凸點;第三個焊接面為底板的焊接面,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有六個凸點,各凸點高度一致且不重疊。作為兩個U型鋼背靠背焊接後,再焊接於底板上的結構。
[0012]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在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還開有至少一個工藝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所述凸點重疊,所述工藝孔為橢圓形、圓形、方形中的任一形狀。
[0013]本實用新型對於底板作為焊接面時,在所述底板的焊接面通過開設工藝孔,為電鍍後酸液的排流提供方便,因此工藝孔需要與焊接縫部分重疊,即使不重疊,也是越接近焊接縫越好。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突破了焊接面需要緊密貼合的傳統做法,大膽創新,利用焊接面凸點形成焊縫使得焊料進入焊縫,增大焊接面與焊料的接觸面。同時,在電鍍時,由於焊接件的間隙存在,可以順利排除酸液,此法既增加了焊接面積,使焊接件更加牢固,同時也可順利排除酸液,防止酸液積存在焊縫處,攻克了反酸難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中標號說明:
[0020]11——底板;12——支撐架;
[0021]13——凸點;14——焊料;
[0022]21——第一 U型鋼;22——第二 U型鋼;
[0023]231、232、233、234、235-凸點;
[0024]31——底板;32——U型鋼;
[0025]33——凸點;341、342——工藝孔;
[0026]41——底板;421、422——前、後U型鋼;
[0027]431、432——前、後U型鋼凸點;
[0028]433——底板焊接面的凸點;
[0029]441,442-前、後工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0]本實用新型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焊接面,至少在一個焊接面上設有不少於兩個凸點,同一焊接面上的凸點高度一致,且高度不大於2mm。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31]實施例1
[0032]如附圖1所示,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兩個焊接面,所述一個焊接面為底板11,另一個焊接面為支撐架12的底部,在所述支撐架12的底部設有一排三個凸點13 (由於附圖1為側視圖,三個凸點為一排設置,其它凸點未示出)。所述底板11的焊接面上無凸點。
[0033]凸點的高度為1.5_,所述凸點可以與底板11或支撐架12 —體。
[0034]如附圖所示,當將支撐架12焊接於底板11上時,輔以焊料14,由於凸點13使支撐架12和底板11之間存有間隙,當焊接時,焊料14可以進入該間隙處。較現有技術中的焊接連接面相比,使得支撐架12與底板11之間的焊接連接面增大,從而焊接更牢固。
[0035]另外在電鍍後,由於支撐架12和底板11之間的間隙存在,使得酸液快速排出,不留積液,克服了焊縫反酸的情況。
[0036]實施例2
[0037]如附圖2所示,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兩個焊接面,所述兩個焊接面為第一、第二 U型鋼21、22的外側底面,其中,第一 U型鋼21的焊接面上各設有兩個凸點231、232,第二 U型鋼22的焊接面上設有三個凸點233、234、235,上述的各凸點不重疊,且凸點的高度為2mm且各凸點與各U型鋼一體成型。
[0038]作為兩個U型鋼21、22背靠背焊接時,凸點231、232、233、234、235使第一、第二 U型鋼21、22之間存有間隙,當焊接時,焊料(圖中未示)可以進入該間隙處,使得焊料與焊件的連接面增大,從而焊接更牢固。
[0039]在電鍍後,由於上述間隙存在,使得酸液排液快速,酸液排盡後,即不會發生焊縫反酸的情況。
[0040]實施例3
[0041]如附圖3所示,在實施例1技術相近,將實施例1中的支撐架替換成U型鋼32,在所述U型鋼32的底部焊接面上設有五個凸點33,五個凸點依U型鋼32與底板31的焊接面勻布。所述底板31的焊接面上無凸點。凸點的高度為1.0mm。
[0042]與實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於,所述底板31上還開有兩個圓形的工藝孔341、342,該工藝孔341、342的開設位置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所述凸點重疊。由於工藝孔341、342的設計主要為電鍍後酸液的排流而設置,因此工藝孔需要與焊接縫部分重疊,即使不重疊,也是越接近焊接縫越好。
[0043]如果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本實施例中的圓形工藝孔341、342還可設置成一個橢圓形工藝孔,該橢圓形的工藝孔面積可以是兩個圓形工藝孔面積之和,設置方向既可以是縱向也可以是橫向。
[0044]在焊接時,焊料(圖中未示)可以進入由凸點形成的焊接間隙,使得焊接連接面增大,從而焊接更牢固。
[0045]另外在電鍍後,由於上述間隙存在,使得酸液排液快速,酸液排盡後,即不會發生焊縫反酸的情況。
[0046]實施例4
[0047]如附圖4所示,本實施例類似於實施例2與實施例3的組合。
[0048]具體地說,一種焊接面結構,有三個焊接面,其中兩個焊接面為第一、第二 U型鋼421,422的外側底面,第三個焊接面為底板41上表面,其中,前U型鋼421的外側底面的焊接面上有兩個前U型鋼凸點431,後U型鋼422的外側底面的焊接面上有兩個後U型鋼凸點432,所述底板41上表面上有六個底板焊接面的凸點433,各凸點的布置方式如圖所示。
[0049]上述前、後U型鋼凸點431、432的高度為1.7mm ;上述底板焊接面的凸點433的高度為0.7_。
[0050]此為前、後U型鋼421、422背靠背焊接後,再焊接於底板41上的焊接結構。
[0051]所述底板41上還開有兩個圓形的前、後工藝孔441、442,該前、後工藝孔441、442為通孔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凸點位置重疊。工藝孔441、442為橢圓形。
[0052]在焊接時,可以先將前、後U型鋼421、422背靠背焊接,焊料(圖中未示)可以進入由凸點431、432形成的焊接間隙,使得焊接面增大,從而使U型鋼421、422焊接更牢固。
[0053]之後,再將上述已焊接完成的U型鋼與底板41上表面進行焊接,焊料(圖中未示)可以進入由凸點433形成的焊接間隙,使得背靠背U型鋼與底板41的焊接面增大,焊接更牢固。
[0054]另外在電鍍後,由於上述間隙和工藝孔的存在,使得酸液排液快速,酸液排盡後,即不會發生焊縫反酸的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焊接面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焊接面,其特徵在於,至少在一個焊接面上設有不少於兩個凸點,同一焊接面上的凸點高度一致,且高度不大於2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有兩個焊接面,所述一個焊接面為底板,另一個焊接面為支撐架的底部,在所述支撐架的底部上設有三個凸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點的高度為0.5^1.5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還開有至少一個工藝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所述凸點重疊,所述工藝孔為橢圓形、圓形、方形中的任一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有兩個焊接面,所述兩個焊接面為U型鋼的外側底面,其中一個焊接面上各設有兩個凸點,另一焊接面上設有三個凸點,所述凸點高度一致且不重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有三個焊接面,其中兩個焊接面為U型鋼的外側底面,所述U型鋼的外側底面的焊接面上各有兩個凸點;第三個焊接面為底板的焊接面,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有六個凸點,各凸點高度一致且不重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面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板的焊接面上還開有至少一個工藝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與焊接縫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工藝孔的開設位置不與所述凸點重疊,所述工藝孔為橢圓形、圓形、方形中的任一形狀。
【文檔編號】B23K33/00GK203918253SQ20142034806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林年盛 申請人:上海新奇五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