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頻爐換爐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8:57:1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頻爐,特別涉及一種中頻爐換爐開關。
背景技術:
隨著中頻爐領域中中頻電源進線電壓不斷提高,輸出電壓也相應提高,其產生的感應電壓也在不斷提高,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工操作的安全電壓36V。鑑於此,在有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裝置上加裝接地裝置是必須的。中頻電源上所用中頻爐換爐開關正處於高電壓、大電流、強磁場區域,其上會產生很高的感應電壓,這樣對於其及與其連接件的維護就比較危險,所以維護時必須接地。
現有的中頻爐換爐開關如圖1和圖2所示,主要包含上下兩極,即上下兩層,每極又包括電氣輸出公共母排5,A/B爐活動母排34、44及連接到爐體電纜的A/B爐不相連短母排30、40。其初始工位為上下兩層A/B爐活動母排34、44均處於斷開工位,即活動母排30、40處於懸空狀態,這樣A/B爐爐體電纜均未連接到電氣輸出公共母排5,即都處於非工作狀態。如A爐體需要工作,則將上下兩層A活動母排34壓合,B爐活動母排仍處於懸空狀態,不變。如B爐體需要工作,則將上下兩層B爐活動母排44壓合,A爐活動母排斷開,處於懸空狀態。
目前的中頻爐換爐開關接地方式通常為手工接地,採用人工通過手工的方式接地經常會出現中頻爐爐體及其連接件維護時,由於忘記接地導致維護時出現人身傷害,或者是在中頻爐爐體及其連接件維護完成後進入工作模式時,忘記及時將中頻爐換爐開關斷開接地,從而導致中頻爐爐體等設備無法及時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中頻爐換爐開關採用傳統的手工接地方式時控制不準確,容易出現爐體及中頻爐換爐開關維護時忘記接地出現人身傷害,而爐體正常工作時又忘記及時切斷接地導致爐體無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及時、可靠控制接地的中頻率換爐開關。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中頻爐換爐開關,其特點在於,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分別對應兩個爐體的第一開關部和第二開關部;所述第一開關部包括上下相對的兩極,以及設於所述第一開關部的兩極間的第一短母排,所述第一短母排與所述第一開關部的兩極不相連;所述第一開關部的兩極分別包括依次連接的長度調節部、支架、絕緣板和活動母排,所述第一開關部的兩極的所述長度調節部一個與所述上框架固接,另一個與所述下框架固接;所述第二開關部包括上下相對的兩極,以及設於所述第二開關部的兩極間的第二短母排,所述第二短母排與所述第二開關部的兩極不相連;所述第二開關部的兩極分別包括依次連接的長度調節部、支架、絕緣板和活動母排,所述第二開關部的兩極的所述長度調節部一個與所述上框架固接,另一個與所述下框架固接;所述第一開關部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所述第一接地杆的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第一接地杆的所述活動端設有第一接地觸頭,所述第一接地觸頭的朝向為正對所述第二短母排;所述第二開關部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所述第二接地杆的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第二接地杆的所述活動端設有第二接地觸頭,所述第二接地觸頭的朝向為正對所述第一短母排。
本方案中,當第一開關部對應爐體為工作爐,第二開關部對應爐體為待維護爐時,將第一開關部的兩極活動母排通過調節第一開關部的長度調節部與第一短母排壓合,此時第一開關部的支架帶動第一接地杆使得第一接地觸頭壓接於第二短母排上,使得待維護爐對應的第二短母排及待維護爐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可靠接地,從而保證維護時的安全。與此同時,待維護爐對應的第二開關部的兩極上的兩個活動母排處於斷開位置,則第二開關部 的支架上固接的第二接地杆及第二接地觸頭與第一開關部上的第一短母排不相接觸,使得工作爐對應的第一短母排及工作爐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切斷接地,所以第一開關部控制工作爐正常工作。如果第二開關部對應爐體為工作爐,第一開關部對應爐體為維護爐時則過程相反。
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觸頭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觸頭為彈性接地觸頭。
本方案中,彈性接地觸頭有利於第一接地觸頭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觸頭更好的與對應的第二短母排和/或第二短母排壓接。
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和/或所述第二接地杆為L形接地杆。
較佳地,所述第一開關部的靠近所述下框架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所述第二開關部的靠近所述上框架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
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上設有第一接地線,所述第一接地線與所述下框架相連;所述第二接地杆上設有第二接地線,所述第二接地線與所述上框架相連;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均接地。
較佳地,所述活動母排為活動銅排。
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觸頭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觸頭為銅觸頭。
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和/或所述第二接地杆為不鏽鋼接地杆。
較佳地,所述長度調節部為千斤頂。
較佳地,所述支架為不鏽鋼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頻爐換爐開關通過第一接地杆和第二接地杆使得工作爐對應的短母排及工作爐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切斷接地,同時,待維護爐對應的短母排及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及時可靠接地,即有效額保證了待維護路維護時安全可靠接地,而工作爐工作時及時切斷接地,從而保證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中頻爐換爐開關能夠根據工作爐和待維護爐的不同工作位置,自動選擇接地工位,準確可靠,進而保證維護人員維護時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中頻爐換爐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中頻爐換爐開關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並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3所示,一種中頻爐換爐開關,包括有上框架1、下框架2和分別對應兩個爐體的第一開關部3和第二開關部4;第一開關部3包括上下相對的兩極,以及設於第一開關部3的兩極間的第一短母排30,第一短母排30與第一開關部3的兩極不相連;第一開關部3的兩極分別包括依次連接的長度調節部31、不鏽鋼支架32、絕緣板33和活動銅母排34,第一開關部3的兩極的長度調節部31一個與上框架1固接,另一個與下框架2固接;第二開關部4包括上下相對的兩極,以及設於第二開關部4的兩極間的第二短母排40,第二短母排40與第二開關部4的兩極不相連;第二開關部4的兩極分別包括依次連接的長度調節部41、不鏽鋼支架42、絕緣板43和活動銅母排44,第二開關部4的兩極的長度調節部41一個與上框架1固接,另一個與下框架2固接;本實施例中長度調節部為千斤頂。第一開關部3的靠近下框架2的不鏽鋼支架32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35,第一接地杆35的另一端為活動端,第一接地杆35的活動端設有第一彈性接地銅觸頭36,第一彈性接地銅觸頭36的朝向為正對第二短母排40;第二開關部4的靠近上框架1的不鏽鋼支架42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45,第二接地杆45的另一端為活動端,第二接地杆45的活動端設有第二彈性接地銅觸頭46,第二彈性接地銅觸頭46的朝向為正對第一短母排30。其中第一接地杆35和第二接地杆45均為L形不鏽鋼接地杆。第一接地杆35上設有第一接地線37,第一接地線37與下框架2相連;第二接地杆45上設有第二接地線47,第二接地線47與上框架1相連;上框架1和下框架2均接地。
本實施例中,第一開關部3對應爐體為工作爐A,第二開關部4對應爐體為待維護爐B,將第一開關部3的兩極活動銅母排34通過調節第一開關部3的長度調節部31與第一短母排30壓合,此時第一開關部3的不鏽鋼支架32帶動第一接地杆35使得第一彈性接地銅觸頭36壓接於第二短母排40上,使得待維護爐B對應的第二短母排40及待維護爐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可靠接地,從而保證維護時的安全。與此同時,待維護爐B對應的第二開關部4的兩極上的兩個活動銅母排44處於斷開位置,則第二開關部4的不鏽鋼支架42上固接的第二接地杆45及第二彈性接地銅觸頭46與第一開關部3上的第一短母排30不相接觸,使得工作爐A對應的第一短母排30及工作爐A爐體電纜、感應器等連接件切斷接地,所以第一開關部3控制工作爐A正常工作。本實施例中,彈性接地銅觸頭有利於更好地與對應的短母排壓接並導通接地。
本實施例中,如果第二開關部4對應爐體為工作爐,第一開關部3對應爐體為維護爐時則過程相反,在此不贅述。
另外,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地杆35也可以設置在靠近上框架1的不鏽鋼支架32上,同理,第二接地杆45也可以設置在靠近下框架2的不鏽鋼支架42上,並不影響最終的效果。還有,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地杆35和第二接地杆45的形狀除了L型外也可以是弧線形等其它形狀。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