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10:53:21 3
專利名稱: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具體涉及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
技術背景
坦克、裝甲車和方艙等車輛在軍事演習及作戰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隨著 技術的發展更新及其車輛系統的升級,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機-環技術協調與優化,所以在 坦克、裝甲車和方艙車輛等配套有改善艙內環境的空調,其中蒸汽壓縮式製冷空調作為改 善艙室內工作環境的空調之一近年來得到了大量運用。
但由於受到艙內空間結構的限制,艙用空調面臨著小型化、高效、節能、環保、舒適 和相關綜合技術的提升的難題,如空調一味的追求小型化,則空調製冷量往往不能滿足艙 內需求,達不到改善艙內環境的目的。而且,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的高強度顛簸、振動、衝 擊或爬坡,往往會使空調的冷凝水濺出或溢出水槽,造成艙內滲水影響了艙內環境。另一方 面,該類型艙用空調一般用車載直流電源,其風機多數為離心式,壓頭較高(一般300Pa以 上),而這類艙室一般沒有複雜的高風阻風道,往往造成空調出風口風壓過大,出現噪聲增 大或吹水等不利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要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製冷量大、結構緊湊外形小的艙用空調的 換熱系統,有效地改善艙內環境。
為了達到上述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包括換熱器與風 機,所述換熱器的下部設在深水槽內,換熱器是由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通過各自邊板 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所述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的中間上部設有折流板,第二蒸發器 的上端設有擋板。
所述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是尺寸相同的翅片式換熱器,其管簇為三角形叉 排,總排數和總列數基本相當,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由相應連管焊接成一個整體的換 熱器,其中間留有折流板厚度的空隙即可,如當縫隙較大時可填充材料,以避免流道短路。
為了改善局部換熱,所述折流板中部設有通風孔。
所述檔板是由折流板一體折彎成的L型薄板。直接將直角L型折流板插入第一蒸 發器與第二蒸發器的上部,將它們上半部分隔開。
所述風機設置於所述換熱器的上方或前後方。當風機置於換熱器前後時,實現對 空調高度的控制,成為超薄型頂置式空調,以適應低矮型艙內空間;當風機置於換熱器的上 方時,實現空調寬度的控制,成為超薄型壁掛式空調,以適應狹窄型艙內空間。
上述方案的優選方案是,所述深水槽與折流板的高度均不小於所述換熱器高度的一半。
所述深水槽的外周設有保溫層,深水槽的內部設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上設有流 水孔;所述換熱器置於所述隔離層的上端面。蒸發器上產生的冷凝水通過流水孔能快速流 入深水槽的底層,同時減少流道短路現象。
本發明由於折流板與深水槽的兩個面形成3個折流面,使換熱通道變成波型流 道,強化換熱、加快換熱速度;再將兩個相同的蒸發器並聯成一個整體的換熱器,增加空調 的製冷量;另外風機置於換熱器的上方或前後方,使空調結構緊湊而實現局部小型化。所 以本換熱系統因製冷量大、體積小,而適用於坦克、裝甲和方艙等移動艙室內特殊空間的需 要,具有很大的市場應用價值。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折流板與深水槽的兩個面形成3個折流面,使換熱通道變成波型流道,強化換 熱、加快換熱速度;再將兩個相同的蒸發器並聯成一個整體的換熱器,增加空調的製冷量, 使其滿足優化艙內環境的要求。
2、將兩個相同的蒸發器並聯成一個整體的換熱器,而且風機置於換熱器的上方或 前後方,使空調結構緊湊而實現局部小型化,相比一般裝甲空調室內機體積可減小25%以 上。
3、換熱器的下半部設於深水槽內部,深水槽可滿足大傾角工作,避免冷凝水濺出 或溢出水槽。
4、在無風道或風道風阻小的艙室內,高壓頭離心式風機能克服緊湊式換熱器帶來 的風阻影響,從而改善出風狀態。
5、本發明成本低,安裝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換熱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換熱器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第一種情況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第二種情況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中深水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深水槽,11-隔離層,12-流水孔,2-換熱器,21-第一蒸發器,22-第二蒸 發器,3-折流板,4-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圖2、圖3所示,換熱器2的下部設在深水槽I內,換熱器2是由第一蒸發器21 與第二蒸發器22通過各自邊板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第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的中 間上部設有L型折流板3,折流板3的水平段置於第二蒸發器22的上端面而避免流道短路,折流板3的垂直段置於第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的上部中間而將它們分隔開,折流 板3的垂直段上還設有通風孔來改善局部換熱。深水槽I與折流板3的高度均略大於換熱 器2的一半高度。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是本發明換熱系統的第一種情況結構示意圖,換熱器2的下部設在深水槽 I內,換熱器2是由第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通過各自邊板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第 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的中間上部設有L型折流板3,折流板3的水平段置於第二蒸 發器22的上端面而避免流道短路。風機4置於換熱器2的後方,即位於第二蒸發器22的 一側,從而實現對空調高度的控制,成為超薄型頂置式空調,以適應低矮型艙內空間。
當然,風機4還可置於換熱器2的前方,即位於第一蒸發器21的一側,同樣實現對 空調高度的控制,成為超薄型頂置式空調,以適應低矮型艙內空間。
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是本發明換熱系統的第二種情況結構示意圖,換熱器2的下部設在深水槽 I內,換熱器2是由第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通過各自邊板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第 一蒸發器21與第二蒸發器22的中間上部設有L型折流板3,折流板3的水平段置於第二 蒸發器22的上端面而避免流道短路。風機4置於換熱器2的上方,從而實現空調寬度的控 制,成為超薄型壁掛式空調,以適應狹窄型艙內空間。
實施例四如圖6是本發明中深水槽的結構示意圖,深水槽I的外周設有保溫層,深水槽I的內部 設有隔離層11,隔離層11上設有流水孔12。換熱器置於隔離層的上端面,這樣蒸發器產生 的冷凝水通過流水孔12就能快速流入深水槽I的底層,同時減少流道短路現象。
以上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所有基於本發明的基本思想而進行修 改或變動的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包括換熱器與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器的下部設在深水槽內,換熱器是由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通過各自邊板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所述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的中間上部設有折流板,第二蒸發器的上端設有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是尺寸相同的翅片式換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折流板中部設有通風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檔板是由折流板一體折彎成的L型薄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設置於所述蒸發器的上方或前後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深水槽與折流板的高度均不小於所述換熱器高度的一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深水槽的外周設有保溫層,深水槽的內部設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上設有流水孔;所述換熱器置於所述隔離層的上端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艙用小型空調的換熱系統,包括換熱器與風機,所述換熱器的下部設在深水槽內,換熱器是由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通過各自邊板並聯組成的一個整體;所述第一蒸發器與第二蒸發器的中間上部設有折流板,第二蒸發器的上端設有擋板。本發明利用折流板與深水槽的兩個面形成3個折流面,使換熱通道變成波型流道,強化換熱、加快換熱速度;再將兩個相同的蒸發器並聯成一個整體的換熱器,使空調結構緊湊減小體積並增加其製冷量,深水槽避免冷凝水濺出或溢出而汙染艙內環境。
文檔編號B60H1/00GK102997393SQ20121038155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許文增, 王偉, 金從卓, 許永峰, 趙貝 申請人:合肥天鵝製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