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溶氣水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20:36:36 1
專利名稱:一種溶氣水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環境保護領域使用的設備,特別是用於對汙水淨化處理中氣浮溶氣水製備的一種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作為對汙廢水進行氣浮處理的裝置,一般由溶氣水製備系統(包括空壓機、多級泵、溶氣罐等)、刮泥機、溶氣水釋放器和汙水進水系統等部件組成。通過空壓機將壓縮空氣與多級泵注入的清水在溶氣罐內逆向接觸,在壓力的作用下製備成溶氣水,然後進入汙水槽,通過釋放器產生大量的微氣泡,將絮凝後汙水中的懸浮物浮出水面進行固液分離,浮渣則由刮泥機刮入排泥槽,淨化後的水經集水管排出。這種固液分離系統適用於各種懸浮物含量較高的汙水淨化處理。
上述的氣浮處理裝置,結構複雜,操作麻煩,易損件多,耗電量大,佔地面積大,造價高。此外,產生的微氣泡穩定性差,懸浮物的去除率較低。
實用新型《一體式自吸高效氣浮機》,專利號00237331.9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能產生過飽和溶氣水的單體式氣浮機。
它將電動機置於汙水處理槽的上方,電機輸出軸向下,通過空心軸與置入水槽中泵的上端相連接,壓力罐則連接在泵的下端並開有溶氣水釋放口,泵由兩組葉輪構成,其上端為全開葉輪,下端為水氣分配葉輪,水氣分配葉輪倉與進水管連通,進水管內置於壓力罐中,兩者間的空腔即進水管外壁與壓力罐內壁之間的空腔形成溶氣水通道。空心軸上開有進氣孔,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軸連接;在空心軸外還有一套管,該套管連接電機與泵。電機帶動泵工作,葉輪的高速旋轉使泵體內產生負壓,空氣由空心軸從上而下吸入,水則從進水管自下而上進入,水氣分配葉輪控制將進入倉內的水和氣的比例,由全開葉輪將它們粉碎混合,形成溶氣水並通過釋放口釋放。
該實用新型一體式自吸高效氣浮機將以往的多個設備組成的系統裝置改進為單體式結構,降低造價,使安裝、運輸及維修變得簡便快捷,用戶使用時不用再調試,效率高、降低能耗,佔地面積小,結構緊湊合理,在較短的時間內即能形成大量微小直徑氣泡的溶氣水,這種過飽和溶氣水可提高除汙效果。
但是,該技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該電機置於水槽的上部,進水口在水槽的底部,運動件的重心在上,安裝、加固的難度較大,電機轉動時。在上方易產生較大震動。電機通過聯軸器、長度較長的空心軸、再連接輸送到泵,動力傳遞的距離較長、穩定性較差,尤其在高速旋轉中易出現不穩定現象。由於有此空心軸伸向水中傳動,在空心軸與套管之間,上端的全開葉輪與空心軸之間均須設有多組旋轉軸承和防洩漏密封件,由此,部件加工工藝與結構複雜,製造成本較高,故障相對容易出現。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擬提供單體式氣浮機,即既具有《一體式自吸高效氣浮機》技術的優點,又能避免其結構上不穩定、較複雜和機械易磨損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如此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是與現有技術《一體式自吸高效氣浮機》的整體形式相倒置的結構,將電機與泵置入水槽底部,由於動力部分,主要裝置的重心部分處於水槽底部位置,使整個機構安裝較容易、裝配較穩定,即使裝置起動運行,也不會造成大的震動和不穩定現象。
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向上方,電機向上驅動泵,泵的徑向是進水口,泵葉輪的進水側有進氣管射口,進氣管射口的後部是長管狀的進氣管,進氣管的尾部與大氣相通的端部是進氣調節閥。
泵的排液出口通過過渡管接到穩壓筒,穩壓筒是園柱狀耐壓罐筒,下沿開設排水口,穩壓筒的上方有放氣閥和顯示穩壓筒的壓力表。上述進氣管的進氣調節閥高度須超過穩壓筒的上平面,該進氣管既可設置在穩壓筒的軸心中央部,也可沿穩壓筒的側面引向下方。
為了增加泵出口溶氣水的混合程度,提高溶氣水釋放後的吸附汙絮的能力,在過渡管的截面處,設置一塊在平板上均勻分布許多小孔的均布板。
為了降低成本,精簡結構,同樣的原理可將電機與泵製成一體,即採用目前市場銷售的潛水泵,因此製造和配件均較容易,成本更低。將進氣管的進氣管射口接入潛水泵的泵葉輪進水側。
電機直接驅動泵,這樣的結構,使得電機動力直接傳給泵,輸送距離極短,極大地減少了動力傳送中的不穩定因素,當然也減少了原來傳送中空心長軸需要的多個軸承和密封件的不足了。
當電機起動,直接帶動泵,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水從進水口高速吸入,使泵的進水口側產生高真空負壓,由高速流體的引射原理,將空氣由進氣調節閥、進氣管、進氣管射口被吸入泵內。進入泵內混合區的氣水混合液在泵葉輪的高速旋轉得到充分混和,並在泵出口較高壓力下,形成溶氣水。溶氣水進入過渡管,過渡管內均布大量小孔的均布板,又一次提高了溶氣水的氣水混合程度。為了提高對汙水的處理效果,在泵的進水口可加置過濾網,過濾去除較大的雜質。在進氣管的進氣口上設置調氣閥,通過進氣調氣閥可以調節氣與水的混合比例。泵出口的氣水混合液通過過渡管進入穩壓筒,當穩壓筒內的溶氣水達到一定壓力和液位時,將溶氣水從穩壓筒的下部出水孔,經過管路送到氣浮槽中進行釋放,由於氣浮槽為常壓,高壓的混合液溶氣水通過釋放器被釋放成微小直徑的氣泡。氣泡比重輕,表面積大。將汙水中的懸浮物被附著在氣泡表面向上浮起,然後用刮板等工具將懸浮物除去,達到處理汙水的目的。穩壓筒上方的調壓閥可以調節穩壓筒中的貯液壓力,壓力越高空氣溶入量越大,但壓力越高泵的流量越小。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溶氣水裝置,由2~3千瓦功率的電機驅動,穩壓筒直徑約0.3m,高度為0.74m,每小時可生產5~10立方米溶氣水量。
本裝置結構明顯簡單,滑動、密封部件減少,重心降低、驅動穩定,提高了除汙效果,降低了裝置和運行成本。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溶氣水發生器的結構主剖視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溶氣水發生器配置在汙水處理槽中的總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2.進氣管射口,3.排水口,4.穩壓筒,5.進氣管,6.放氣調節閥,7.進氣調節閥,8.過渡管,9.泵出口,10.泵體,11.泵葉輪,12.泵進水口,13.均布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採用與現有技術《一體式自吸高效氣浮機》的整體形式相倒置的結構,將電機(1)與泵體(10)置入水槽底部,電機(1)的動力向上傳送。泵葉輪(11)高速旋轉,將水從泵的徑向泵進水口(12)吸入泵內,高速流動的液體形成射流效應,將空氣從進氣管(5)、進氣管射口(2)與水一起進入泵體內,又被高速旋轉的葉輪所混合、粉碎,從泵出口(9)通過過渡管(8)、均布板(13)輸送到穩壓罐(4),穩壓罐(4)的下沿周向開設若干排水口(3),混合液從排水口(3)及管路接入汙水槽,進行釋放、漂浮、刮板清除漂浮物等處理工序,達到處理汙水的目的。穩壓罐(4)上方的放氣閥(12)可以調節穩壓罐(4)中的貯液壓力,以控制混合液在釋放罐中氣化泡沫的直徑。穩壓罐(4)的上表面設置放氣調節閥(6)和壓力顯示錶。從超出穩壓罐(4)的底面高度,配置一進氣管(5),此管一直向下引向泵(10)的進水泵葉輪(11)近軸部位置,該進氣管(5)既可設置在穩壓罐(4)的軸心中央部,也可沿穩壓罐(4)的側壁引向下方,進氣管(5)與大氣相通的端部有進氣調節閥(7)。過渡管(8)內的均布板(13)是均勻開設諸多小孔的平板結構,有利溶氣水進一步混合,及以下釋放後的吸附汙絮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溶氣水發生器,由電機(1)、泵(10)、過渡管(8)、穩壓筒(4)等部件組成,其特徵在於,將電機(1)置於水槽的底部,電機(1)的動力輸出軸向上,電機(1)動力輸出軸連接泵(10)的泵葉輪(11),泵(10)的徑向是泵進水口(12),泵葉輪(11)的進水側有進氣管射口(2),進氣管射口(2)向上依次是進氣管(5)、進氣調節閥(7),泵出口(9)通過過渡管(8)接到穩壓筒(4),穩壓筒(4)的下沿開設排水口(3),穩壓筒(4)的上方有放氣閥(6),進氣管(5)的進氣調節閥(7)高度超過穩壓筒(4)的上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溶氣水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電機(1)與泵(10)為一體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溶氣水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進氣管(5)、進氣調節閥(7)位於穩壓筒(4)的軸心中央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溶氣水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進氣管(5)、進氣調節閥(7)位於穩壓筒(4)的側壁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溶氣水發生器,其特徵在於,在過渡管(8)的內截面,設有在平板上均勻開設諸多小孔的均布板(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環境保護領域使用設備,特別是汙水處理氣浮系統中將水和氣進行混合的一種溶氣裝置。電機(1)置於水槽的底部,電機(1)動力輸出軸向上連接泵體(10),徑向是泵進水口(12),泵葉輪(11)的進水側、近軸部位有進氣管射口(2),向上依次是進氣管(5)、進氣調節閥(7)。泵出口(9)通過過渡管(8)接到穩壓筒(4),穩壓筒(4)的下沿開設排水口(3),穩壓筒(4)的上方有放氣閥(6),進氣管(5)的進氣調節閥(7)高度超過穩壓筒(4)的上平面。進氣管(5)既可位於穩壓筒(4)的軸心中央,也可位於其側壁。在過渡管(8)的內截面設有均布板(13)。電機(1)與泵(10)可為一體式結構。使用本方案,結構簡單,重心低、穩定,安裝容易,減少了軸承和密封部件,成本低,工作可靠。
文檔編號C02F1/24GK2734737SQ20042003765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6日
發明者陳平, 葉澄英, 周國順, 李自懷 申請人:上海輕工業環境保護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