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大奇案的演員(電影無名紀念英烈陳默)
2023-07-13 02:14:55 2
電影取名《無名》,靈感來自於矗立在北京西山的無名英雄紀念碑。
國難深重的年代,在隱蔽戰線上有無數先烈們出生入死。其中有些人犧牲了,卻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可是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值得被後人所銘記。
整部影片無時無刻不在展現一種信仰的力量,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復興,一群隱姓埋名的英雄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慷慨赴死!
他們逝去後,雖然聲名無人記起,但是精神永世長存!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熱淚盈眶。之所以要紀念先烈陳默,因為我在何主任(梁朝偉飾演)和葉秘書(王一博飾演)身上看到了太多他的影子。他們做驚天大事,過沉默人生。就連名字看起來都有著莫名的聯繫,無名與陳默(沉默)!黑暗的陰影之地 ,他們卻在閃閃發光。
上海—東方間諜天堂在抗日戰爭時期,上海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東方世界的間諜天堂。
上海是長江的入海口,與內地通行的不凍航道長達3萬餘裡,遠洋輪船也可以輕鬆駛入上海港。其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以及大量的人口,奠定了上海國際大都市的地位。
1936年數據統計:上海工廠5000餘家,佔全國36%,貿易量佔比達55%,而流通資金更是高達60%以上。
商行、銀行、公司、影院、歌廳、領事館、電報局……除了硬體設施非常先進,上海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十分發達……再加上上海租界的特殊性,使得上海成了東方間諜的天堂。
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國共兩黨……數不清的中外特工,在這片狹小而繁榮的城市裡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暗戰!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由於兩次大規模會戰,上海華界區域遭到極大破壞。然而英、法等國控制的上海租界內依舊歌舞昇平,這也為各國間諜的活動提供了最好的隱蔽場所。
抗戰期間,日本在上海的諜報活動十分猖獗,建立的諜報組織多達10餘個:
1、通原洋行。日本諜報機關偽裝成普通商行,借中日之間正常貿易為掩護,以日僑的身份伺機刺探中國各地的軍事、經濟情報。
2、同文書院。表面上是日本人在上海建立的雙語學校,實際上就是專門培養日諜的機構。讓學生們儘快掌握中國話,熟悉中國人的習慣,以便於實施間諜活動。
3、巖井公館。以文化交流活動為名,結交中國知名文化演藝界人士,以便於搜集中國的戰略級情報。(民國期間,權貴大多喜歡附庸風雅。因此,文化人就成了這些人的座上賓,他們也能打聽到某些重要的情報。)
還有井上、青木、六條、兒玉公館等等……除了這些偽裝成民間機構的特務機關外,還有正式的諜報機構:特高科、梅機關、蘭機關、竹機關以及菊機關……
面對日益囂張的日本間諜活動,國共兩黨隨之展開了反擊。無數中國特工不畏犧牲,投入到這場驚心動魄的暗戰中,而陳默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根正苗紅,天生的鬥士1913年,湖北梅嶺陳氏家族老宅中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陳默的父親是老同盟會會員,他跟隨中山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不幸的是,在反袁反帝的鬥爭中,犧牲在上海。
父親死後,孤兒寡母靠親戚的救助,在上海浦東頭橋鎮經營一家小吃店謀生。
因為生活拮据,陳默只上了四年學堂,就不得不輟學到一家醫館當學徒。
白天努力幹雜活,晚上自學小學課程。幾年後,陳默把賺到的錢都投入到夜校的學習中。
憑著聰明和刻苦,陳默不僅紮實了自己的國學底子,還練就了出口成章的好口才。
曙光中學是陳默的母校,校長林鈞(林少白)成了他的紅色領路人。
1929年,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陳默毅然加入了共青團。如果按部就班的走下去,陳默會奔向中央蘇區,最終成長為一名戰功卓著的將領。
一次意外,讓陳默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從一介書生,轉變為令日偽膽寒的「頂尖殺手」。
被捕失聯,結識青幫大佬1930年,陳默因積極上進,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在一次公開演講時,他被敵人盯上,隨即被捕了。因為人贓俱獲(身上搜出一支手槍),他被判刑12年。
幸運的是,在全國上下日益高漲的抗日呼聲下,作為抗日愛國學生傑出代表的陳默,服刑僅3年就被釋放出獄。
1934年,陳默失去了與黨組織的聯繫。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努力考入了上海法政學院讀書,期望將來能以大法官的身份拯救這個墮落的社會。
當時,上海百姓自發罷工、停市,抵制日貨等抗日活動此起彼伏。
有一天,陳默和同學們一起參加抗日活動。途中,遭到巡警的追捕。陳默機警地躲進了一家大宅院,宅子的管家不僅沒驅趕他,還將他藏了起來。
事後,陳默才知道,宅子名叫「杜公館」,管家名叫萬墨林,宅子的主人就是上海灘青幫大亨杜月笙。
對於讀書人,杜月笙頗有禮遇。尤其聽到陳默一口的浦東話,這讓杜大亨倍感親切,就時不時地請陳默參加杜公館的文人聚會。
張靜江、章士釗、于右任等文化界名人都很欣賞這個年輕的後生,甚至贈其字畫示好。於是,上海灘都在流傳一個小道消息:陳默是杜老闆的得意門生!
全民抗戰,加入軍統1937年,盧溝橋事變導致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不久,上海燃起戰火。
因為杜月笙和戴笠關係莫逆,經過杜老闆的極力推薦,陳默加入軍統,成為蘇浙別動隊第2大隊中校大隊長。
11月,中日淞滬會戰結束。中國軍隊慘敗,陳默率領2大隊殘部撤到漢口休整。
當時,除了租界,上海已經完全淪陷。
因為時間倉促,留在上海區的軍統特工人數不足。因此,戴笠下令專業特工搞情報,軍事行動(刺殺、除奸)由別動隊和杜門青幫子弟執行。
由於在淞滬會戰敢打敢拼的優異表現,陳默成為新成立的上海「特別行動組"組長。
據抗戰檔案記載:4年內,上海軍統實施的刺殺和鋤奸行動400餘次,針對的目標包括日本軍官和民族敗類共計150餘人,而其中超過80%的行動是由陳默領導的「行動組"實施的。
最讓陳默引以為傲的行動有兩起:
1、刺殺上海灘「三大亨」之一的偽浙江省長張嘯林。
2、剷除為日本人賣命的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
跌宕起伏的除奸行動能在魚龍混雜的上海灘混出偌大名聲,張嘯林是個厲害人物。他靠義氣起家,卻死於叛國。
青幫三大亨按照輩分排行:黃金榮最高,張嘯林次之,最後才是杜月笙。3人勢力龐大,互相扶持,被外人視為同氣連枝。
直到上海淪陷後,三大亨在抗日態度上產生重大分歧,黃金榮表明態度,決不會為日本人做事;杜月笙為抗日出人出力;然而張嘯林野心很大,他想趁機一統上海灘。於是,抱上了日本人大腿的張嘯林開始「飛黃騰達」。
從「新亞和平促進會」會長做起,張嘯林賣國求榮一心一意地幫助日本人收購軍需物資,殺害抗日義士。因為功勞卓著,他被日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任命為偽浙江省省長。
為了打擊民族敗類的囂張氣焰,提振國民抗戰信心,軍統先後實施了3次鋤奸行動:
1、1939年,陳默率領行動組在張嘯林回家的必經之路設伏。他們控制了路口的紅綠燈,在張嘯林停車等綠燈時,數人開槍掃射。可惜因為防彈玻璃的緣故,刺殺行動失敗!
2、1940年,陳默收到情報,張嘯林與親家約定去看京劇名角的演出。那天,張嘯林突然有事沒到場。行動組大失所望,就將其親家抓去「教育」了一頓。事後,張嘯林穿上了防彈背心,並請求日本人協助保護其安全。
3、經歷了數次刺殺,張嘯林已經膽寒。他高薪聘請10名保鏢看家護院,其中有一個叫林懷部的山東小夥,因為槍法如神、百發百中,被聘請為張的貼身保鏢。
1940年8月,經過萬墨林的穿針引線,陳默對林懷部宣傳民族大義,並許以5萬銀元的高額獎金,最終誘使林懷部成功刺殺了張嘯林。
關於刺殺傅筱庵一事,有些史料記載是由軍統上海區區長陳恭澍策劃執行的,其實這裡面也有陳默行動組的功績。
因為手刃傅筱庵之人,正是陳默尋找的傅家廚師朱升源。
除了針對日軍軍官和民族敗類的刺殺行動,陳默率領的行動組還對日軍的軍事設施展開破壞。
一天夜晚,行動組敢死隊員悄悄摸上日軍運輸船「唐山丸"號,一舉燒毀價值200多萬元的軍事物資。接下來的兩年中,陳默還策劃燒毀了「順丸"、「沅江丸"、「音戶丸"等十餘艘日軍運輸船。
功成身退,慷慨赴死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特工與日偽特務進行了慘烈搏殺。上海灘,也成為了中日諜戰最血腥的戰場。
一開始,中方佔優。直到汪偽建立「76號」後態勢逆轉,大量軍統、中統特工被捕後投敵。隨著軍統上海區區長陳恭澍投靠日偽,軍統特工幾乎全軍覆沒。
1941年12月,日軍展開大搜捕。情勢危急之下,陳默奉命回到重慶。
1943年,經過兩年的培訓,陳默秘密潛回上海,出任上海抗日先遣總隊總隊長。此後,他率領發展的400餘部屬,在浦東地區襲擾日軍。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陳默以「通共」罪名再次入獄。經好友解救出獄後,陳默出任淞滬警備司令部「經檢組」組長。
藉助職務便利,陳默對運往解放區的急需物資大開方便之門。不久,東窗事發,陳默被當局懸賞通緝。
1949年,解放前夕,陳默接受了黨組織交給的任務。他秘密潛回上海勸降海巡大隊長封企曾時,被告密出賣。
1949年4月,陳默被秘密槍殺,年僅36歲。
就義前,陳默給愛妻留下絕筆信:吾今必死,36年人生,有意義的時間多……無法看到魂牽夢縈的新中國……你不要難過和悲傷,拿出勇氣好好活下去。顧好自己,看好孩子。永別了,潔妹!
信中沒有膽怯後悔之情,只有慷慨就義的平靜。
陳默的一生,曾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因為信仰,他義無反顧、不畏生死。
為了祖國的復興,為了民族的解放,像陳默這樣默默奉獻的英烈們,值得國人永遠銘記。
電影《無名》刻畫的人物,就是這樣一群人。光陰雖然可以改變很多人,但是對信仰的熱愛和追求可以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