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塵埃落定的讀後感

2023-07-13 14:36:19 3

篇一:《塵埃落定》讀後感 

  國慶長假在家把阿來的《塵埃落定》這本小說終於看完了。

  一進入小說,就被雪域高原的異域風情吸引,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從沒聽過的土司統治,一切都那麼神秘。小說始終以第一人稱傻子的語氣在描述著麥其土司家裡發生的一切,描述著土司之間的爭鬥。傻子不傻,有著超強的第六感官,他以一種超脫於時代和家族的思維方式洞察著浮華背後的一切。

  小說有幾條線索在交織著。麥其土司家內部的各種矛盾衝突;聰明的大兒子和傻子小兒子之間的鬥爭;土司與土司之間的衝突;這些都是明線。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大時代下國共之間的鬥爭,這一條暗線始終貫穿小說始末,也是土司官寨灰飛煙滅,舊制度土崩瓦解的根源。一切奢靡隨著紅色漢人的到來煙消雲散,只落下塵埃落定後的死寂。

  讀完這部小說,覺得和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所寫的小說《飄》有著一些相似地方。都是描寫在兩種制度交替下各種人物對命運的抗爭,所不同的是,《飄》的女主人斯嘉麗在南方的種植園奴隸制被北方新興的資產階級打敗後,她迅速轉型,也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而《塵埃落定》裡一切舊的制度,舊的掌權人在紅色政權到來時,全都灰飛煙滅。

 
篇二:《塵埃落定》讀後感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也在猶豫,這句話是否有意義呢?想了許久,結論是有的。那人生仿佛飄在空中的塵埃,終將落定。

  自古以來有多少豪傑勇士在歷史的石碑上鐫刻下自己的名字,又能有多少人享盡榮華富貴最終老有所終。其實,無論你是偉人抑或是罪人,無論你富有還是貧窮,也只會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留下自己的一雙淺淺的腳印,在歲月的侵蝕消磨中被世界所淡忘。李白和杜甫才高八鬥,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華美絢爛的詩篇,卻也只是在異鄉孤獨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詩人普希金點亮了俄國黑暗的夜空,卻倒在了情敵丹特的槍口下。拿破崙曾經馳騁歐洲,鞭及大海,卻無奈憂鬱地成為他人的俘虜。這樣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當然也不乏許多遺臭萬年得罪人,秦檜謀害忠臣嶽飛,卻也能安度晚年;本﹒拉登打破了世界的和平,而仍然下落不明,其實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總會有game over的時候,就看你怎樣享受這場遊戲的過程。

  阿來筆下的主人公便已看透了世間的爭鬥,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是傻子,但他實際上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他生活在一個如此動蕩不安的時代,他愛好和平,不願與他人爭鋒相對,這使周圍的土司對他俯首稱臣;他寬容大度,面對自己不忠的妻子,仍能和好如初;他重仁重義,把兩個奴隸看成自己的朋友;他珍惜愛情可以為愛情赴湯蹈火。最重要的是,他看破紅塵,輕視生死,對待自己的仇人如朋友。所以當一切如塵埃落定時,他可以坦然面對,不留下一絲遺憾。

  有人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那些最傻的人,其實的確如此。當一個人放棄了權利、金錢的時候,也就是最幸福的時候。因此享受過程比獲得結果更重要。

  現如今,面對如此多的誘惑,為什麼不拋棄欲望,愛自己所愛的人,幹自己想幹的事,追求自由和夢想呢?畢竟一切終將塵埃落定,你說呢?


篇三:《塵埃落定》讀後感 

  農曆臘月十九,據電視上說是50年不遇的大雪。回家的心被大雪土封在了他鄉,學生本在這一天到校分析試卷,只得吩咐家長陪同孩子連同成績單一起拿回家,這是一個孩子半年來的收穫。

  作為我,早就已經很無聊了,總想找點事做做,於是從圖書館借回幾本書便回家了,它們是《塵埃落定》、《西廂記》、《漂亮老師與壞小子》。上篇日記提到了塵埃落定,只知其表,不知其內,還理所當然搬上自己的日記,覺得心裡挺慚愧的,想到先人也寫這些東西,他們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嗎?總想看看。

  打開書,便如饑似渴的看了起來,心簡直提到了嗓子口了,因這作者在第一節便描繪到大雪,和我眼前看到的是多麼的一致!

  「這天早晨下了雪,是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雪。只有春雪才會如此滋潤綿密,不至於一下來就被風給颳走了,也只有春雪才會鋪展得那麼深遠,才會把滿世界的光芒都匯聚起來。

  滿世界的雪光都匯聚在我床上的絲綢上面。我十分擔心絲綢和那些光芒一起流走了。心中竟然湧上了惜別的憂傷。……」寫得多好!

  作者以一個傻子的身份描繪了新中國成立前藏族地區土司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作者以傻子為本書的主人翁是本書的精妙所在,土司的大少爺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聰明人,二少爺是個眾所周知的傻子,但更多的時候,傻子做事卻比聰明人好很多,戰爭期間,投機取巧,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得到了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妻子,而聰明的哥哥卻打了敗仗。它說明了一個問題:不要把傻子當真傻,也正像齊白石老人家說的:「糊塗,難得湖塗」;不要以聰明自居,更不要自作聰明。

  書中的主人翁傻子是個愛僧分明的人物。對他的「老師」他一直有好感,不管她多麼老了,是不是別人老婆;對自己漂亮的妻子一直視為掌上明珠,儘管對他不忠;雖是自己家族的仇人,隨時都可能殺他,但卻能夠成為自己的朋友。土司制度最終被推翻,他的死不是逼不得已,漢人(紅軍)沒有要了他的命,而是曾經的土司(他爸)的個仇人,他朋友來尋了仇,他沒有逃避,他覺得理所當然。

  書中多次提到一個場面,說到傻子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問:「我在哪裡,我是誰。」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傻子真正需要問的問題,而是作者提醒我們每個人時刻都應該提醒自己的問題:不要迷失了自我。一個傻子都不停在反醒,我們聰明的人能有幾個有這樣深刻的認識。

  一個聰明的人說自己傻,其實他不傻。

  一個聰明的人說自己不傻,其實他不一定聰明。

  一個傻子說自己傻,其實他不一定傻。

  一個傻子說自己不傻,可能他真的很傻,很傻……


篇四:《塵埃落定》讀後感  

  《塵埃落定》作者是阿來,這本書沒有過多的介紹這個作者,或者說根本 就沒有這個作者的介紹,這部書入選了共和國作家文庫,當然我 也不知道共和國作家文庫是個什麼東西,只是聽著怪怪的,這本 書寫的還是可以的,讓人讀了雖然感覺也是有種怪怪的味道,但 卻能一直吸引人讀下去,讀的過程中也還是有些感覺的。

  這裡面的主人公是一個傻子,一個以第一人稱寫作出來的傻 子,我記得在哪本書或者哪篇文章裡看到過,說用第一人稱寫作 是比較困難的,不像是一第三人稱寫作那麼容易讓人揮灑自如, 但是真本書寫的還是不錯的, 雖然裡面人物的對話或者說情節總 是讓人感覺怪怪的,像是做夢一樣,但是我認為這不是瑕疵,而 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手法, 因為作者對於主人公的定義就是個傻子, 一個傻子的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像夢一樣的。這裡面的主 人公我也忘了叫什麼名字了,書中有很多的稱呼,但都是一些代 稱,比如傻子就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一個。

  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一些那個時期的事情,讓我看到了那 個時候的土司是個什麼東西,傻子,用傻子的思想在想問題,但 是那真的是傻子的思維嗎?也許他是個先知, 先知想問題也是不 跟常人一個樣的,但是我們常人,或者說是書中傻子思想裡面的 聰明人,總是愛把傻子和先知混為一潭,傻子做了很多常人理解 不了的事情,但是最後都能證明傻子的做法是正確的,包括他最 後的死去,他如果是個常人,他完全可以不用死的,但那還是這 個傻子嗎,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看到了那個時 期,他經歷了那個時期,往下的日子還需要他嗎?

  不需要了,因 為這個地方有了新的統治者了,或者說是有了新的土司了。 傻子從小生活在一個讓人羨慕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那個 地位真的讓人羨慕嗎,他沒有什麼害怕,沒有恐懼,但這從根本 上來講對於常人本身就是一種恐懼,包括我們現在的人,我們現 在也像他那樣,不用擔心我們會被誰無緣無故的殺死,但是我們 就沒有恐懼了嗎, 我們有了更多的恐懼, 他也一樣, 他是上等人, 但是他們的恐懼一點都不比常人少,他們有的是寂寞的恐懼,是 無聊的恐懼,是沒有事情做的恐懼,他們不停的找事兒,就是為 了掩飾自己的恐懼或者說是減少恐懼對他們的影響。 在傻子的世界裡,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他等到了,他等到 了,他有著常人所沒有的定力,常人都愛浮躁,都愛用聰明的思 想去想問題,但最後聰明的人反而更加的愚蠢。那一個個的土司 不就是這樣的人嗎。 傻子經歷了很多的女人,桑吉卓瑪、兩個塔娜,還有一些不 知名的女子,這些女人的命運怎麼樣呢,他們壞嗎,他們的壞最 後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這些懲罰是傻子做的嗎?

  不是,傻子 什麼也沒有做,他只是默默的等待,他等到了,他等到了。 傻子的兩個忠誠的小廝,索郎澤郎、小爾依,他們對主子是 無盡的忠誠,他們就像傻子的兩條狗,但是傻子卻沒有真正的把 他們當狗看,在他的世界裡,他們並不是奴才,而是真真正正的 人,所以他們才會對傻子更加的忠誠,最後他們也許也認識到了 自己的命該結束了, 他們便最終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像傻子一樣。 傻子的世界跟正常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他的思維也是不一 樣的,他的思維是沒有界限的,不像常人總是有那麼多的規矩在 裡面,他更像是水。 傻子是在裝傻嗎?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直到現在我明白了,他不是裝傻,他是真傻,但傻怎麼了?

  傻跟聰明真的就有那麼大的差距嗎?傻其實才真是一種智慧, 一種大 智若愚的智慧, 傻子這個詞是不好聽, 但他的思想是真正的好的。 傻子能做對的事兒,只是他不說,傻子才是真真正正的聰明人。 也許有的時候我們真的該像傻子一樣了,學學他的冷靜,學 學他的單純,學學他的思想,試著讓自己也裝一裝傻,其實沒什 麼,因為到最後大家才會真正的知道誰是聰明人,誰是傻子。


篇五:《塵埃落定》讀後感 

  過年期間百無聊賴,就讓小Z給我找本小說看看,於是他拿來以前他在讀書時代讀過且喜歡的小說——《塵埃落定》給我看。

  這部小說我早有耳聞,講述西藏異域風情故事的,還聽說得過茅盾文學獎,但這些名頭不至於提起我的閱讀興趣,所以也就一直都沒翻過。這次是小Z又一次推薦,他知道我對西藏比較感興趣,尤其對藏傳佛教感興趣,所以就推介這本給我。

  我自認為對藏傳佛教的基本教理算是有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對西藏文化民俗也比較感興趣,但我更傾向於從信徒視角去了解西藏的民俗風情,而不喜歡從一個世俗眼光來觀察西藏,所以那些尤其是漢地遊客以獵奇心態描繪西藏的文字我很少深入地去看,覺得那些太過浮光掠影。而關於西藏民俗風情的小說在M老師的推薦下也看過一本《五智喇嘛彌伴傳奇》,這本書雖然在文壇沒什麼名氣,但比較這兩本,我更喜歡《五》這本書,相比而言,《五》無論是在人物塑造,還是故事選材、情節設計、人性洞察等方面,都比《塵》的深刻、豐富和生動,即便是小說語言《五》也絕不遜色。

  首先,我很納悶這部小說為啥被選入高中語文標準必讀叢書系列?從故事內容來說很不適宜,就語言來說比這部小說更有美感和啟發的小說要多得多。對於正值青春期發育的少年來說,讀這本書估計其中較多的性愛描寫會令青春期更加躁動不安,當然也許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現在的小孩和我們那個時代環境大不相同了,心靈和感官體驗感受以及免疫能力也許都相差甚遠。作為一部展示時代畫卷的小說總少不了愛情這一永恆的主題,愛情在這部小說中多以極具色彩渲染和感官覺受的性愛描寫來表現,我覺得相比之下,還是《五》那部主要以傳統方式的人物心理描寫表現愛情更為純淨美好,尤其對青春期的少年來說更是如此。這部小說的愛情更基於人的原始欲望,生動體現的是人的動物性的一面,欲望的描寫在這部小說中極具張力和感染力,而人性的一面也僅僅從人的審美角度區別了動物,否則人在絢爛的罌粟花叢中野合與豬在豬圈裡交媾其實又有什麼不同呢?愛情的人性一面在這部小說最突出體現的倒是社會性的一面,即權力!無論是未來將擁有這片所轄土地的最高權力者還是現行持有最高權力的土司,都是憑藉手中的權力才能如此任由性情的尋歡作樂,女人不過是她們取樂的對象,又哪裡有什麼愛情可言呢?對於這部小說的女人更是如此,女人在男權至上的環境中只能通過性來分取權力大鍋中一杯湯羹,從土司太太到土司的姨太太還有傻子少爺所尋歡的幾個女人,甚至出身高貴遠嫁英國的土司女兒莫不是通過性或是金錢和地位贏得所謂的愛情。不過好在藏地這種環境裡沒有貞操文化,相比漢地的男權社會藏地女人倒是多了一份純粹的肉體感官的歡愉,漢地用貞操將女人這點兒快樂都給抹上一層心靈陰影!

  其次,說說人物塑造,與《五》那部主人公是轉世智者不同的是,《塵》的主人公是土司的兒子——大家公認的傻子,這個傻少爺具有未卜先知的天賦,以及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能審時度勢地判斷出土司制度必將瓦解被新的制度取代,而他對人性的洞察倒是沒見出什麼睿智來,這是小說缺乏深度之處,但卻成了很多讀者的吹捧要點,啥中國的阿甘或是大智若愚等,我覺得傻少爺並不阿甘,大智若愚得也不合情理,傳奇得太過突兀,不知道為啥這樣的人物會贏得讀者的讚譽?!這篇小說裡也穿插了宗教內容,同《五》那本小說一樣以藏傳佛教為主,同時也對基督教的教理和在藏地的傳播有一定深度的觀察,不過《塵》的深度和廣度都要遜色得多,我印象中兩部小說主要描寫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差不多,都不是西藏核心的拉薩地區,而是西藏和漢地接壤的邊境,此地以寧瑪巴教法最為興旺,但我記得《五》裡面好像也提到格魯巴教法的傳播,但具體情節記不清楚了。《塵》裡面的寧瑪巴的上師在這部小說裡被塑造過於世俗了,或者也許在藏地尤其這些藏地邊境地區寧瑪巴教派的本來面目就是如此吧,這個我沒去過,也不得而知,但我還是相信這世上有智慧卓越不被俗利所擾的上師,但畢竟是少數,多數就如同小說裡的所描述的向世俗諂媚,漢地也是如此啊。這部小說裡的格魯巴狂熱傳教人雖然沒有向土司諂媚,但也沒有去中興教法,而成了無聲的歷史紀錄者(他被土司先後兩次割了舌頭),不知道作者為啥這樣設計情節,沒看明白用意如何。其中還有寧瑪巴的活佛和這個格魯巴的傳教者的魚死網破的教法之爭,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爭奪還是很血腥的,怪不得有宗薩不分教派運動。總之,看後對西藏民俗還是又增加些了解,我也更加感覺到漢地的信徒過於尊重西藏的民俗習慣了,甚至將他們的民俗習慣上升到宗教儀式的高度來重視和實踐,真是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神秘阿,這種異域民俗習慣居然都成了我們漢地信徒推崇備至的地方,看到這我總是不禁想起C老師。

  最後,不談其他只說說這名字吧,這部小說語言還是不錯的,有那麼幾句印象較為深刻,就說這名字吧,作者是感慨歷史的舊頁無論多麼複雜多彩終究要被翻過去,一切終歸如初,大意如此吧。而此之前,看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裡的一片小短文,寫的是關於她所住公寓同一個大間的鄰居steve老頭,很有才華的一筆是,這個古怪的老頭似乎已經悄無聲息的死在了公寓裡,直到大家發現屍臭味才想起他,如今他一切光怪陸離的行徑都是在以倒敘的方式向大家講述著他的故事。這種對時間和事件的體驗比起「塵埃落定」的表達要生動得多阿。如今我自己也有這種切身感受,很多大事的前夕的風雨都仿佛是回放的片斷,上演的是倒敘的歷史。

同类文章
給爸爸洗腳作文400字

給爸爸洗腳作文400字

篇一:給爸爸洗腳  寒假的時候,學校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給父母親洗一次腳。今天,我準備給媽媽洗腳,可媽媽說:「爸爸每天很辛苦,你還是給爸爸洗腳吧!」  洗腳開始了,我讓爸爸坐到沙發上,幫爸爸把鞋子脫掉,然後打來一盆溫水,讓爸爸把腳放入水中。首先我幫爸爸搓腳,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隨便在腳趾縫裡搓了一兩
第一次打桌球作文400字

第一次打桌球作文400字

篇一:桌球比賽  再過兩天就要比賽桌球了,今天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去打桌球。到了場館,上一節課還沒下課呢!當時就聽見桌球「乒桌球乓」落地的聲音和拍子碰到桌球的聲音,很熱鬧。  過了十分鐘,該我上課了。這節課我還是練接發球。「石頭、剪刀、布」的時候,我是第一名。以前媽媽總嫌我老輸,這回我是贏了。我在打球的
打陀螺作文400字

打陀螺作文400字

篇一:打陀螺  我經常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常玩的一些遊戲,丟沙包、跳皮筋、跳方格、打陀螺、踢毽子……可是我都沒太玩過。周末,外婆、外公帶給我一個陀螺,我看見了又開心又好奇,這是什麼呀?一根繫著長長 繩子的細棍子,一塊底部尖尖有個小鋼珠的、有點像倒著的圓錐樣子的木塊,原來這就是陀螺。後來,爸爸教我怎麼玩。
踢毽子作文400字

踢毽子作文400字

篇一:我會踢毽子  今天,我放學回家有幾個大姐姐在踢毽子。我跑到爸爸身邊問爸爸:「爸爸,爸爸,我想買一個毽子。」爸爸看也不看我,就說:「好,我買。」我高興得又蹦又跳,滿臉笑容。  一回到家,我就開始踢毽子。媽媽教我,先拿毽子,把腳抬起來。再把毽子往上一扔,再用腳接住,然後不要停下來,接著再踢一下。這
我和媽媽去買菜作文400字

我和媽媽去買菜作文400字

篇一:我和媽媽去買菜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省政府菜場去買,菜場不大,但是卻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菜,人也很多。  和媽媽一起走進菜市場,我就覺得身邊都是人,有的人在問價格,有的人在那挑挑撿撿,有的人邊走邊看,有的人在付錢,、、、、、、賣菜的人可忙了,嘴裡不停地說話,手裡不停地拿菜收錢 。我跟著媽媽圍著菜攤
學溜冰作文400字

學溜冰作文400字

篇一:學溜冰  每當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在溜冰場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溜冰時,總有一種羨慕的感覺湧上心頭。瞧!他們多自在呀,有的順溜,有的倒溜,還有的一邊喝著飲料,一邊張開雙臂,猶如輕盈的燕子 在空中翱翔。而我,只能傻傻地呆在一旁看著看著……  暑假的一天,表姐來到我家,她把我拖到一邊,神秘地說:「
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篇一:發生在教室裡的一件事  今天,老師精神抖擻的進了教室,就神秘兮兮的說:「今天我要考驗一下你們,看看你們昨天晚上有沒有寫作業。」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裡就炸開了鍋。有的同學恍然大悟地說:「哦,對呀!昨天晚上老師沒有發作業。」老師拍了拍桌子,兇巴巴的說:「現在檢查圈生字和組詞,如果寫了,就把手舉起
校園裡的新鮮事作文400字

校園裡的新鮮事作文400字

篇一:校園裡的新鮮事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在一般人的記憶中,學校是與寧靜聯繫在一起的,的確,生於80年代的我也是從這樣的校園環境中走出的。但是,現在我所在的這所學校就不再是印象中的校園風貌了。所在的學校 是區裡一所普通的街道小學,校園不大,但歷史悠久,處處都透著歷史沉積而獨有的靈氣,溫馨而精緻。  
貼對聯作文400字

貼對聯作文400字

篇一:貼對聯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日了,一個生龍活虎的新年即將來臨,每當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貼春聯,於是,我呢,就和我老媽買了幾副春聯,終於, 大年三十那天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 們,全家人都來到了奶奶家,不一會,我們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  開始,我拿來了膠水、凳子,我先從一個個小福字
做遊戲作文400字

做遊戲作文400字

篇一:做遊戲  今天,我和媽媽做了一個很有趣的遊戲——猜硬幣。遊戲規矩是這樣的:我或媽媽把一元錢稍稍向上空扔起,在它還沒有平穩之前,迅速用塑料碗蓋上,然後猜是有字的那一面還是沒字的那一面,誰猜 對了就加一分。看誰先滿三分,誰就獲勝。假如兩人都猜對了,則兩人都加分。  我vs老媽大賽開始了。  首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