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道的接收和發送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01:53:46 1
專利名稱:控制信道的接收和發送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控制信道的接收和發送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通信系統中,基站需要通過下行子幀發送對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該下行子幀的時頻資源被劃分為兩個區域,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區域和物理下行數據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tatistics Channel, PDSCH)區域。其中PDCCH 區域用於傳輸基站對用戶設備下行或上行數據傳輸的調度指示信令,包括數據信道的資源分配,調製編碼方式,多天線傳輸或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過程相關信息等;而I3DSCH區域用來承載具體的調度數據。
參考圖I所示,在一個下行子幀內,PDSCH區域和HXXH區域採取時分復用方式,PDCCH區域(即圖I中斜線填充的部分)佔用下行子巾貞的前N個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0FDM)符號,其中N是動態可變的,且小於等於3,PDSCH區域佔用剩餘的OFDM符號。基站對多個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可以復用在一個子幀中的HXXH區域,每個用戶設備對應的HXXH區域可以由1/2/4/8個控制信道單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 CCE)組成,這些組成分別對應不同的編碼碼率,這樣在下行子幀的HXXH區域中就通過CCE組成了不同用戶設備的roccH區域,從而承載基站對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用戶設備在接收基站發送的下行子幀時,並不知道該用戶設備對應的roccH區域由哪幾個CCE組成,這就需要用戶設備在公共搜索區間和特定搜索區間進行對應roccH區域的盲檢測,具體地是在接收的下行子幀中檢測所有可能CCE組合方式(即1、2、4和8個CCE)的控制信道,直到檢測到該用戶設備對應的roccH區域為止。為了提供更高的頻譜效率和小區邊緣用戶性能,在一種LTE系統的演進版本(Release, R)系統即Rll系統中,引入了多點協作(CoMP)和更加靈活的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 11 ip I e-0ut-put, ΜΙΜΟ)調度機制,使得小區同時服務的用戶設備數顯著增加,則基站發送的下行子幀中,用最大3個OFDM符號的HXXH區域無法滿足Rll系統的需求,需要定義新的F1DCCH資源,即擴展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xtend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E-PDCCH)區域,使用原來I3DSCH區域的部分時頻資源,且可以與PDSCH區域採用頻分復用或時頻分復用的方式進行復用。為了不增加用戶設備進行控制信道的盲檢測次數,現有的一種方案是限制基站對Rll系統的用戶設備的上下行調度信息只在E-PDCCH區域中傳輸,這樣就只需用戶設備在公共搜索區間和特定搜索區間進行E-PDCCH區域的盲檢測。但是如果LTE系統的非演進版本(R8/9/10)系統的用戶設備較少,使得HXXH區域沒有被完全佔用,而Rll系統的用戶設備也無法使用剩餘的HXXH區域資源,造成了資源利用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控制信道的接收和發送方法和裝置,使得在不增加控制信道檢測次數的基礎上,增加資源利用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包括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與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信道的發送方法,包括
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區域內以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以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還提供一種用戶設備,包括第一檢測單元,用於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第二檢測單元,用於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還提供一種基站,包括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區域內以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以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 可見,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在下行子幀的I3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都承載對Rl I系統的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這樣用戶設備需要分別在對應的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控制信道,使得Rll系統的用戶設備可以使用兩個區域的資源。且本發明實施例中由於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分別檢測類型不同的控制信道,則在HXXH區域內只檢測第一種類型的控制信道,而在進行E-PDCCH區域內檢測某種格式的另一種類型的控制信道,這樣相對於非演進版本系統的用戶設備需要進行所有可能類型控制信道的檢測來說,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方法並沒有增加控制信道檢測的次數。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現有技術中下行子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流程圖;圖3a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下行子幀的結構示意圖;圖3b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下行子幀的結構示意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對多個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復用在一個下行子幀中的HXXH區域的結構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下行子幀中roCCH區域的聚合格式的結構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控制信道的發送方法流程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應用於在控制信道接收的過程中,用戶設備對控制信道的盲檢測,本實施例的方法是Rll系統的用戶設備所執行的方法,流程圖如圖2所示,包括步驟101,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步驟102,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可以理解,基站可以將對用戶設備上行或下行數據傳輸的調度信息承載到下行子幀發送給用戶設備,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發送的下行子幀內包括roccH區域、PDSCH區域和E-DCCH區域,其中,PDSCH區域和TOCCH區域採取時分復用方式,PDCCH區域佔用下行子幀的前N個OFDM符號,PDSCH區域佔用剩餘的OFDM符號;而E-PDCCH區域使用原來I3DSCH區域的部分時頻資源,可以與I3DSCH區域採用頻分復用(如圖3a所示),也可以與H)SCH區域採用時頻分復用(如圖3b所示)。PDCCH區域中資源的基本組成單元是CCE,每個CCE映射於TOCCH區域內的一組特定時頻格點(Resource Element, RE),基站對多個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可以復用在一個下行子幀中的roCCH區域,每個用戶設備對應的HXXH區域可以由1、2、4或8個CCE的組合方式組成。例如,如圖4所示,CCEl到CCE4組成用戶設備(UE) I對應的PDCCH區域,CCE5和CCE6組成用戶設備2對應的HXXH區域,CCE7和CCE8分別組成用戶設備3和4對應的PDCCH區域。E-PDCCH區域中資源的基本組成單元是演進的CCE (E-CCE),每個E-CCE映射在E-PDCCH區域內的一組特定時頻格點上,該E-CCE的結構和大小可以與HXXH區域中CCE的結構和大小不同,也可以相同。基站分別採用不同類型的控制信道在下行子幀的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中承載對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比如基站在I3DSCH區域採用NI個CCE組合,及在E-PDCCH區域採用N2個E-CCE組合來傳輸基站對某一用戶設備下行或上行數據傳輸的調度指示信令。但是用戶設備並不知道該用戶設備對應的I3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分別是由哪些控制信道單元組成,這樣用戶設備在接收下行子幀時,需要對該用戶設備對應的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進行盲檢測。則在用戶設備進行盲檢測的過程中,檢測的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具體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多個屬性中的至少一個屬性不同,該多個屬性包括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和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等。其中(I)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是一種樹狀結構的控制信道單元組合方式,具體地,如圖5所示,將控制信道單元進行編號,PDCCH區域由序號連續的控制信道單元組成,並用控制信道單元組成的數量(即級別)來表示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記為f e {1,2,4,8},則每個PDCCH區域可以表示為i*f(i = 0,1,2.......)。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可以包括至少一種聚合格式,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也可以包括至少一種聚合格式,則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不同是指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與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則用戶設備在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進行檢測時所檢測的控制信道單元的組合方式完全或部分不同,包括控制信道單元的組合數量(即控制信道的聚合級別)和/或控制信道單元的格式完全或部分不同,比如控制信道單元的大小或結構等不同。(2)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是指傳輸調度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具體內容等。如·果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不同,則用戶設備在ro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進行檢測時所檢測的控制信道的具體內容不同,具體地,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的控制信道傳輸不同下行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DCI format具體可以包括第一 DCI format組,第二 DCI format組,和第三DCI format組等,其中第一 DCI format組包括格式a和格式b,而第二第一 DCI format組包括格式c和格式d。(3)搜索區間類型是指用戶設備搜索下行子幀的傳輸資源範圍,包括公共搜索區間類型和用戶特定搜索區間類型,其中在公共搜索區間用於傳輸公共控制信息(如,系統廣播消息、尋呼消息、和隨即接入消息等)的調度指示信令;在用戶特定搜索區間用來傳輸用戶設備上下行數據傳輸的調度指示信令。一般情況下,公共搜索空間固定包含O到15的控制信道單元,而用戶特定搜索空間的起始由用戶標識(ID)和HXXH的聚合格式決定。如果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不同,則用戶設備在ro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的控制信道所在搜索區間不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步驟101和102沒有絕對的順序關係,圖2中所示的只是一種具體例子。可見,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在下行子幀的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都承載對Rl I系統的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這樣用戶設備需要分別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控制信道,使得Rll系統的用戶設備可以使用兩個區域的資源。且本發明實施例中由於在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分別檢測類型不同的控制信道,則在PDCCH區域內只檢測一種類型的控制信道,而在E-PDCCH區域內檢測另一種類型的控制信道,這樣相對於非演進版本系統的用戶設備需要進行所有可能類型控制信道的檢測來說,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方法並沒有增加控制信道檢測的次數。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用戶設備進行檢測的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可以由基站側來配置,基站可以通過預定義或廣播的方式發送配置信息給用戶設備,該配置信息用於指示該用戶設備進行檢測的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且該配置信息可以是通過廣播消息,或高層信令通知等消息進行發送。
且基站可以配置多個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或E-PDCCH區域)內檢測的控制信道類型相同,也可以配置各個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或E-PDCCH區域)內檢測的控制信道類型不同。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如果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時,則用戶設備在I3DCCH區域檢測的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在E-PDCCH區域內檢測的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具體地,(I)如果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時假設有N中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即{&,f1; f2,......,fN_1; },在PDCCH區域可由
fi(i = 0,...N-1)個 CCE 組成,在 E-PDCCH 區域內控制信道可由 fji = 0,...N-1)個 E-CCE組成。則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內進行檢測時,檢測聚合格式為& (O彡i SN1)的控制信道,在E-PDCCH區域內進行檢測時,檢測聚合格式為^(N1 < i ^ N)的控制信道。 且用戶設備檢測的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中,i可以取O到N中的任意一個或多個值,且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時,所取的i值沒有交集。例如,下表I所示出聚合格式完全不同的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則Rll系統的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內檢測聚合格式為{1*CCE,2*CCE}的控制信道,且檢測次數為N1+N2 ;而在E-PDCCH區域內檢測聚合格式為{4*E_CCE,8*E_CCE}的控制信道,且檢測次數為N3+N4。則Rll系統的用戶設備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進行檢測的總次數N1+N2+N3+N4,相對於非演進版本系統的用戶設備在TOCCH區域內檢測聚合格式為{2*CCE,1*CCE,4*CCE,8*CCE}的控制信道的次數沒有增加。
權利要求
1.一種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 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與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多個屬性中的至少一個屬性不同,所述多個屬性包括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和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包括至少一種聚合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包括至少一種聚合格式;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與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不同具體包括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與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與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具體包括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級別,和/或控制信道單元的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的資源大小,不小於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的資源大小。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不同具體包括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 DCI format 不同。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不同具體包括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上行調度U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下行調度D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 或,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下行調度D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上行調度U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不同具體包括 如果兩種DCI format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包括其中一種DCI format ;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 包括其中另一種 DCI format。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為公共搜索區間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為用戶特定搜索區間的控制信道。
10.如權利要求I至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在HXX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控制信道之前還包括 接收基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置信息是所述基站通過用戶設備特定UE-Specific信令,或通過小區特定cell-specific信令發送給所述用戶設備的。
12.如權利要求I至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HXXH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的次數,及在E-PDCCH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次數之和不大於預置的檢測次數。
13.—種控制信道的發送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區域內以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 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以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多個屬性中的至少一個屬性不同,所述多個屬性包括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和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包括至少一種聚合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包含至少一種聚合格式; 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不同具體包括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與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與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包括的聚合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具體為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聚合級別,和/或控制信道單元的格式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不同具體包括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不同。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不同具體包括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上行調度U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下行調度D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 或,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下行調度D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DCI format為上行調度UL_grant的控制信令格式。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傳輸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令格式DCI format不同具體包括 如果兩種DCI format的大小相等,則在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中傳輸其中一種DCIformat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中傳輸其中另一種DCI format的下行控制信息。
20.如權利要求13到1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 發送配置信息給用戶設備,所述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用戶設備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 且所述配置信息是通過用戶設備特定UE-specif ic信令,或通過小區特定cell-specific信令發送給所述用戶設備的。
21.一種用戶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檢測單元,用於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HXX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 第二檢測單元,用於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戶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檢測單元檢測的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檢測單元檢測的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多個屬性中至少一個屬性不同,所述多個屬性包括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和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
23.如權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用戶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配置單元,用於接收基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
24.—種基站,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區域內以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 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內以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發送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不同。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發送單元發送的調度信息所在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和第二發送單元發送的調度信息所在的第二類型的控制信道的多個屬性中至少一個屬性不同,所述多個屬性包括控制信道的聚合格式,控制信道傳輸的信令格式和控制信道的搜索區間類型。
26.如權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配置發送單元,用於發送配置信息給所述用戶設備,所述配置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用戶設備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occH區域內檢測第一類型控制信道,和在演進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區域檢測第二類型控制信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控制信道的接收和發送方法和裝置,應用於通信技術領域。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在下行子幀的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都承載對R11系統的用戶設備的調度信息,這樣用戶設備需要分別在PDCCH區域和E-PDCCH區域內檢測控制信道,使得R11系統的用戶設備可以使用兩個區域的資源。且用戶設備在PDCCH區域內只檢測第一類型的控制信道,而在進行E-PDCCH區域內檢測另一類型的控制信道,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方法並沒有增加控制信道檢測的次數。
文檔編號H04W72/12GK102905379SQ2011102138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
發明者劉昆鵬, 劉江華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