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的翻蓋及其製造方法
2023-07-06 15:47:16 1
專利名稱:行動裝置的翻蓋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行動裝置的翻蓋,且特別是關於一種以二次注塑成型法所製造的行 動裝置的翻蓋。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製造方法中,行動裝置翻蓋的組件(例如聽筒接收器、接收器兩側的保護蓋) 需與基座一同經過塑料的多次注塑成型的步驟,才能塑形成為一體。因此,聽筒接收器及保 護蓋等組件必須使用耐高溫的金屬材料,才能符合製造過程的高溫的要求。而此限制進而限 制了上述組件材料的選擇,使其無法使用塑料等較便宜的材料,造成成本的提高。此外,金屬材質的組件之間僅能以焊接的方式來組裝,造成組裝上的不易。除造成量產 良率低外,亦提高維修難度。更無法配合客戶的需求,提供多種材質的選擇或不同的外觀效 果。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種以二次注塑成型製造的行動裝置翻蓋及其製造方法,用以 改善組件材料上的限制,並降低製造過程的繁複。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種以二次注塑成型製造的行動裝置翻蓋。此行動裝置翻 蓋包含一基座,其具有貫穿的一孔洞。基座上則設有至少一導線,導線上依序可劃分為連結 部、固定部與纏繞部。導線前端的連結部系突出於基座的孔洞內,導線中央的固定部則被基 座包覆,而導線後端的纏繞部則環繞基座側邊。而在基座側邊,更設有一外框,使導線的纏 繞部介於基座及外框間。此外, 一接收器設於基座的孔洞中,並與導線的連結部相接,以作 為聽筒之用。接收器上下方各設有一上蓋與一下蓋,上蓋與下蓋互相嵌合以保護接收器。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此行動裝置翻蓋的基座在遠離孔洞的一側,則具有一凸出部,可 作為行動裝置翻蓋開合時的樞軸,而導線的纏繞部末端則突出於凸出部的側邊。在基座的凸 出部外,更設有一翻蓋固定件,以與一行動裝置主體連接。此外,基座及外框的材質系分別 為聚碳酸酯類(Polycarbonate, PC)透明材料,上蓋及底蓋至少其中之一的材質係為塑料材
料,例如可濺鍍的PC或可電鍍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 ABS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種以二次注塑成型製造的行動裝置翻蓋的製造方法。首 先,提供至少一導線,其包含前端的連結部、中央的固定部以及後端的纏繞部。接著,利用 注塑成型的方式,製造具有貫穿孔洞的基座,並使該基座包覆導線中央的固定部,而導線的 連結部則突出於孔洞內。然後將導線的纏繞部環繞基座側邊。接著,再以注塑成型的方式, 製造包圍基座側邊的外框,而導線的纏繞部則介於基座及外框間。再來,將接收器與導線的 連結部連接。最後,分別將上蓋及底蓋固定於接收器的上下兩側,作為保護接收器之用。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蓋及底蓋二者至少其中之一系以塑料材料製成,例如,可濺鍍 的PC或可電鍍的ABS, 二者並可利用超音波焊接、卡勾嵌合的方式固定。此外,接收器與 導線的連結部系以焊接的方式連接。而製造基座及外框的材料則為聚碳酸酯類透明材料。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在基座遠離孔洞的一側亦可設置一翻蓋固定件,用以連接此行 動裝置翻蓋與行動裝置主體。由於本發明系採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製造行動裝置翻蓋,且在完成基座後,再組裝剩 餘組件。因此組件材料的選擇將不再受限,可使用非金屬材料(例如塑料),進而大幅降低成 本。此外,本發明行動裝置翻蓋的製造方法,可降低組件以及基座間注塑成型的次數,故可 提高量產良率,降低生產要求以及後續的維修成本和難度。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詳細說 明如下圖1 -圖6系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行動裝置翻蓋的製作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6,系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透明行動裝置翻蓋製作流程。首先參照圖1,可將至 少一導線102放入基座模具中,以注塑成型的方式製造基座104,並使完成的基座104包覆 導線102中央的固定部120,而導線102前端的連結部118則突出於基座l(M的孔洞106之 內。製造基座104的材料可為聚碳酸酯類透明材料。此外,在基座104遠離孔洞106的一側, 則具有凸出部124,可作為行動裝置翻蓋開合時的樞軸。接著,如圖2所示,將導線102後端的纏繞部122沿基座104的側邊環繞,纏繞部122 的末端則突出於凸出部124的至少一側邊。 繼而參照圖3,再以注塑成型的方式,製造外框108,使外框108包覆基座104的側邊。 如圖所示,纏繞部122則介於基座104及外框108間。同上述,外框108的材料亦可為聚碳 酸酯類透明材料。在圖4中,則將接收器110焊接於導線102的連結部118上,以作為聽筒之用。 然後如圖5所示,分別在接收器110的上下兩側,設置上蓋112及底蓋114,除作為裝飾 外,更用以保護接收器IIO。上蓋112及底蓋114系利用塑料材料製成,例如可濺鍍的PC或 可電鍍的ABS。而上蓋112及底蓋114可以使用卡勾嵌合、超音波焊接等方式,將其固定於 接收器110上。最後,再如圖6所示,在基座104的凸出部124外,附加翻蓋固定件116,以與行動裝 置主體連接。由於本發明的透明行動裝置翻蓋,僅基座104、導線102及外框108需經過注塑成型的 步驟來組裝,而上蓋112、底蓋114及接收器110,則是在注塑成型後,再與基座組裝。不同 於傳統製程中,所有組件皆需經過多次的注塑成型才能組裝在一起,故材料的選擇,將不再 囿限於耐高溫金屬,可大幅使用非金屬材料(例如塑料)。不再受限於材質曲面的平緩性,提 供更多的外觀造型。此外,本發明的行動裝置翻蓋除了能達到市面上的透明效果外,由於製作方式降低了組 件及基座間注塑成型的次數,故可提高量產良率,並降低生產要求以及後續的維修成本和難度。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 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變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的 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二次注塑成型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行動裝置翻蓋至少包含一基座,該基座具有貫穿的一孔洞;至少一導線,設置於該基座上,該導線前端的一連結部系突出於該孔洞內,該導線中央的一固定部被該基座所包覆,該導線後端的一纏繞部則環繞該基座的側邊周緣;一外框,設置於該基座的側邊周緣,使該導線後端的該纏繞部介於該基座及該外框之間;一接收器,與該導線的該連結部相接,作為聽筒之用;一上蓋,設於該接收器上方;以及一底蓋,設於該接收器下方,與該上蓋嵌合以保護該接收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基座的材質係為聚碳酸酯類透 明材料。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外框的材質係為聚碳酸酯類透明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上蓋及該底蓋至少其中之一的 材質係為塑料材料。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塑料材料係為聚碳酸酯或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基座更具有一凸出部,該凸出 部系位於該基座遠離該孔洞的一側,以作為該行動裝置翻蓋開合時的樞軸。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導線的該纏繞部末端系突出於 該凸出部的至少一側邊。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動裝置翻蓋,其特徵在於,該基座更具有一翻蓋固定件,設 置於該凸出部外,以與一行動裝置主體連接。
9、 一種二次注塑成型的行動裝置翻蓋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製造方法至少包含 提供至少一導線,其中該導線包含前端的一連結部、中央的一固定部以及後端的一纏繞部;以注塑成型法製造一基座包埋該導線的固定部,該基座具有貫穿的一孔洞,該導線的該 連結部突出於該孔洞內;將該導線的該纏繞部環繞該基座側邊周緣; 以注塑成型法製造一外框,使該外框包圍該基座側邊周緣,且該導線的該纏繞部介於該 基座及該外框之間;將一接收器連接於該導線的該連結部上;以及 將一上蓋及一底蓋分別固定於該接收器的上下兩側。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基座更包含一翻蓋固定件以與一 行動裝置主體連接,該翻蓋固定件位於遠離該孔洞的一側。
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接收器與該導線的該連結部系以 焊接的方式連接。
12、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上蓋及該底蓋系利用超音波焊接 或卡勾嵌合的方式固定。
13、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上蓋及該底蓋至少其中之一系以 塑料材料製成。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塑料材料係為聚碳酸酯或丙烯腈 -丁二烯-笨乙烯共聚物。
15、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製造該基座的材料係為聚碳酸酯類透明材料。
16、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製造該外框的材料係為聚碳酸酯類 透明材料。
全文摘要
一種行動裝置的翻蓋,其先分別以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製造基座及外框,之後再組裝接收器、上蓋及底蓋等組件,以減少多次注塑成型的步驟。
文檔編號B29C45/00GK101106875SQ20061002883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2日
發明者關天升 申請人:英華達(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