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06:00:16 3
專利名稱: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正、負氣壓轉換裝置。具體說,是為油麵筋球夾持機構實施對油麵筋球的夾持與鬆開用的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
為實現油麵筋球的塞餡自動化,就需設計一臺能對油麵筋球實施夾持與鬆開的油麵筋球夾持器。這種夾持器是利用其四個柔性夾持半球同時處於正壓或同時處於負壓來實現對油麵筋球的夾持與鬆開的。要實現其四個夾持半球能同時獲得正氣壓或負氣壓,就需要有正、負氣壓轉換裝置。否則,就無法實現油麵筋球的塞餡自動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這種轉換器,可同時對油麵筋球夾持器的四個柔性夾持半球提供正氣壓或負氣壓,可實現油麵筋的塞餡自動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包括外套軸、氣室軸和固定板。氣室軸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外套軸的上段內圓直徑大於下段內圓直徑,以形成臺階。外套軸下段內圓直徑與氣室軸下段外圓直徑相適應,以方便外套軸套在氣室軸上。外套軸上段內圓與氣室軸外圓間有軸承。氣室軸的外圓上有上、下兩個臺階,下臺階與外套軸內圓上的臺階相對應。氣室軸的上段套有擋圈,該擋圈的上、下端分別與固定板的下表面和軸承內圈上端相抵。外套軸的上端固定有軸承蓋,其中下部一段開有徑向通孔,通孔內安裝有通氣管。氣室軸的中下部一段為空腔,空腔的中間有用以將該空腔分隔成正、負壓氣室的隔板。正、負壓氣室的外壁中間開有水平通氣槽,該通氣槽與外套軸中下部一段上的徑向通孔相對應。氣室軸的下端有壓氣口和抽氣口,該壓氣口和抽氣口分別與正、負壓氣室相通。所說的外套軸的徑向通孔上、下側內圓上均開有周向凹槽,凹槽內嵌有密封圈。
外套軸的上端形成有從動輪,下端固定有轉盤。該轉盤處於通氣管之下,轉盤上開有若干呈圓周布置的定位孔。氣室軸的下端固定有環形導軌,該環形導軌處於轉盤之下。所說的環形導軌上有一斷口,該斷口的一側接有向下傾斜的斜導軌。
採用上述方案,能使通氣管中的氣壓隨氣室軸內兩氣室的壓力大小產生周期性的變化。這樣,在工作狀態下,本實用新型的通氣管與油麵筋球夾持器相接後,可為油麵筋球夾持器的四個柔性夾持半球同時提供正氣壓或負氣壓,實現對油麵筋球的夾持與鬆開和整個塞餡過程自動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剖視示意圖;圖2是
圖1的A-A剖視示意圖;圖3是
圖1的B-B剖視示意圖4是去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
圖1的C-C剖視示意圖;圖5是圖4的D-D剖視示意圖;圖6是圖4的E-E剖視示意圖。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包括一外套軸10、氣室軸11和固定板5,氣室軸11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紋,藉助於上固定螺母7使氣室軸11上端固定在固定板5上。外套軸10上段內圓直徑大於其下段內圓直徑,以便形成臺階。外套軸10下段內圓直徑與氣室軸11下段的外圓直徑相適應,以能使外套軸10套在氣室軸11上後二者間呈活動配合。外套軸10的上段即臺階以上的一段與氣室軸11的外圓間安裝有軸承4。氣室軸11的外圓上加工有上、下兩個臺階,使其上、中、下三段自上而下逐漸變粗。其中的下臺階與外套軸10內圓上的臺階相對應,即處於同一高度。氣室軸11的上段套一筒狀擋圈18,該擋圈的上、下端分別與固定板5的下表面和軸承4的內圈上端相抵。外套軸10的上端固定一軸承蓋8,該軸承蓋為一圓圈狀平板,其下表面形成有環形凸筋,環形凸筋的下端與軸承4的外圈上端相抵。外套軸10的下端加工有徑向通孔,每個徑向通孔內均安裝一個通氣管3,該通氣管在工作狀態下與油麵筋球夾持器相連接。通氣管3的數量,視與其配合使用的油麵筋球夾持器的數量而定。
見圖5和圖6,氣室軸11的中下部一段即與外套軸10下段相對應的一段為空腔,空腔的中間形成有一隔板17,該隔板處於氣室軸11的中心線上,以便將空腔分隔成兩個氣室即正壓氣室22和負壓氣室23。所說的正、負氣壓室的外壁中間均開有水平通氣槽15,該水平通氣槽與外套軸10下段上的徑向通孔相對應。氣室軸11的下端車有壓氣口24和抽氣口20,該壓氣口和抽氣口分別與正、負壓氣室22和23相通。所說的外套軸10下段徑向通孔上、下側內圓上各開有兩個周向凹槽,每個凹槽內均嵌有一個橡膠密封圈19,以防止正、負壓氣室22和23內的氣體從外套軸10與氣室軸11間漏出。
見
圖1、圖2和圖3,外套軸10上端固定一從從動輪9,該從動輪為槽輪,加工時該槽輪與外套軸10上端外沿形成為一體。外套軸10的中下部即通氣管3之下固定一轉盤12。氣室軸11的下端固定有一環形導軌1。所說的從動輪9周向等間距地加工有供傳動用的撥杆槽,每相鄰的兩撥杆槽間均加工有定位圓弧。工作狀態下,藉助於撥杆槽和該定位圓弧,可帶動轉盤12進行定時、定距的間隙運動。所說的轉盤12上加工有若干呈周向布置的定位孔14,定位孔14的數量與外套軸10上的通氣管3數量相對應,本實施例中為十個。工作狀態下,該定位孔用於安裝油麵筋球夾持器。所說的環形導軌1處於轉盤12之下,用下固定螺母13固定在氣室軸11的下端,其上有一斷口,該斷口的一側即沿順時針旋轉方向的前側焊有一向下傾斜的斜導軌2。
在工作狀態下,轉盤12上的每個定位孔14內都分別安裝一個由固定夾持器和活動夾持器組成的麵筋球夾持器,每個活動夾持器之下均有一個滾輪,該滾輪置於環形導軌1的軌道內。當活動夾持器之下的滾輪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到環形導軌1的斷口後側時會向下旋轉90°使被夾持的油麵筋球釋放、下落。然後,活動夾持器之下的滾輪會在斜導軌2的迫使下強行運動到環形導軌1的軌道上,使其恢復原狀。
為隨時監測正、負壓氣室22和23內的正、負壓氣體的壓力大小,在氣室軸11的上端加工兩個孔,該兩個孔的上端分別安裝有正、負壓氣表21和6,其下端分別與正、負壓氣室22和23相通。
為使氣室軸11的空腔一段有足夠強度,在每個水平通氣槽15的中間都增設兩個縱向連筋16。該縱向連筋的寬度應小於通氣管3的內圓直徑,以確保正、負壓氣室22和23內的正、負壓氣體能順暢排出。
權利要求1.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外套軸(10)、氣室軸(11)和固定板(5);氣室軸(11)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5)上,外套軸(10)的上段內圓直徑大於下段內圓直徑,以形成臺階;外套軸(10)下段內圓直徑與氣室軸(11)下段外圓直徑相適應,以方便外套軸(10)套在氣室軸(11)上;外套軸(10)上段內圓與氣室軸(11)外圓間有軸承(4);氣室軸(11)的外圓上有上、下兩個臺階,下臺階與外套軸(10)內圓上的臺階相對應;氣室軸(11)的上段套有擋圈(18),該擋圈的上、下端分別與固定板(5)的下表面和軸承(4)內圈上端相抵;外套軸(10)的上端固定有軸承蓋(8),其中下部一段開有徑向通孔,通孔內安裝有通氣管(3);氣室軸(11)的中下部一段為空腔,空腔的中間有用以將該空腔分隔成正、負壓氣室(22和23)的隔板(17);正、負壓氣室(22和23)的外壁中間開有水平通氣槽(15),該水平通氣槽與外套軸(10)中下部一段上的徑向通孔相對應;氣室軸(11)的下端有壓氣口(24)和抽氣口(20),該壓氣口和抽氣口分別與正、負壓氣室(22和23)相通;所說的外套軸(10)的徑向通孔上、下側內圓上均開有周向凹槽,凹槽內嵌有密封圈(19);外套軸(10)的上端形成有從動輪(9),下端固定有轉盤(12);該轉盤處於通氣管(3)之下,轉盤(12)上開有若干呈圓周布置的定位孔(14);氣室軸(11)的下端固定有環形導軌(1),該環形導軌處於轉盤(12)之下;所說的環形導軌(1)上有一斷口,該斷口的一側接有向下傾斜的斜導軌(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氣室軸(11)的上端有兩個孔,該兩個孔的上端分別安裝有正、負壓表(21和6),其下端分別與正、負壓氣室(22和23)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水平通氣槽(15)內有縱向連筋(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縱向連筋(16)的寬度小於通氣管(3)的內圓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有從動輪、轉盤和導軌的正、負氣壓轉換器,它包括外套軸、氣室軸和固定板。氣室軸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其中下部一段為正、負氣壓室,該正、負氣壓室與安裝在外套軸上的通氣管相通。外套軸上端加工有從動輪,從動輪上有撥杆槽。外套軸的中下部固定有轉盤,轉盤上有定位孔。氣室軸的下端固定有環形導軌。本實用新型用於為油麵筋球塞餡機上的油麵筋球夾持器提供正、負氣壓,可實現油麵筋球的塞餡自動化。
文檔編號A23P1/08GK2456482SQ0024119
公開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8日
發明者康守清, 康裡 申請人:康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