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14:51:17 1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鎖具的裝配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鎖具,例如摩託車套鎖、家具鎖、電瓶車鎖、汽車鎖等。葉片鎖主要由鎖套、小壓簧、葉片,鎖芯、鑰匙及彈性擋圈組成,其特徵在於鎖套內部一側有一條寬通槽,與該寬通槽相對應的一側有兩條窄通槽,兩條窄通槽與寬通槽的徑向中心線相對稱,兩條窄通槽的相鄰兩條邊與該中心線相平行,另外兩條邊與中心線成2°~10°的防撥角,在鎖芯內側有4~8條葉片槽,在每條葉片槽內,可對稱平放兩個葉片,每個葉片上端一側有7°~10°的防撥角,在每個葉片一側的凸肩下各裝一個小壓簧,鎖芯裝入鎖套內,鎖芯端部的圓臺與鎖套端部的凹槽相配合,彈性擋圈卡入鎖芯的前端部,裝配好的鎖芯的鎖套裝在鎖孔內,其鎖芯的前端與開關連接件相固定,鑰匙主體由一塊金屬板製成,在金屬板的兩側都有齒形(牙花),一把鑰匙形成4~8對齒,有3~4種齒形,每種齒形對應一種鎖片,不同的鑰匙齒形排列不同。
由於鎖芯裝配時要最少需裝配4片葉片,有的更甚要裝8片葉片,且每把鎖芯葉片放置順序不同(鑰匙齒形不同),同一種鑰匙齒形,可能要裝配1~4種的各式鎖芯,目前全國各大制鎖公司鎖芯種類繁多,而市場上的葉片鎖葉片自動裝配設備裝配鎖芯時,需要每一種鎖芯對應每一種固定鎖芯夾具,大大加大了的生產成本。
因此,研製開發一種葉片鎖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以適應其多種類、大批量生產、低成本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裝配迅速、出錯率低、適用性廣的葉片自動裝配設備上的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用於裝配鎖芯時進行鎖芯定位夾持,所述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包括鑰匙齒尖移動定位機構、鎖芯通用夾具、識別光纖;
所述鑰匙齒尖移動定位機構包括移動裝置、鑰匙模具、調節固定座,用於固定鑰匙模具,調整鎖芯接片位置;所述移動裝置安裝在葉片自動裝配鎖芯設備的機架底部,移動裝置能前後移動插入鎖芯的鑰匙模具,用於把插好的鎖芯移動到接片位置;所述鑰匙模具能插入鎖芯,用於方便調節鎖芯接片的位置(鑰匙模具是用鑰匙插入鎖芯內部部分的外觀尺寸來設計的鐵條);所述調節固定座包括調節固定組件、接近開關;調節固定組件包括調節固定鑰匙模具塊和調節固定移動裝置塊,調節固定鑰匙模具塊安裝在調節固定移動裝置塊上,用於調節鑰匙模具伸出的長度和左右移動,使鑰匙模具插入鎖芯後,移動到接片位置時,鎖芯接片槽(用於盛放葉片,槽間距剛好對應鑰匙插入鎖芯後的齒形位置)位置和集片器接片槽(與鎖芯接片槽之間的中心間距一樣,用於收集選好的葉片)位置一致;調節固定移動裝置塊安裝在移動裝置上,能通過長孔進行上下調節,使插好的鎖芯的中心高度和鎖芯通用夾具夾持中心高度一致,且能隨著移動裝置進行前後移動;接近開關安裝在調節固定鑰匙模具塊上,用於識別鎖芯是否已經插到鑰匙模具的指定位置(是電氣程序正常執行的關鍵);
所述鎖芯通用夾具包括固定端、活動端,用於固定裝好彈簧的鎖芯,並定位鎖芯位置;固定端包括上連接座、下連接座、導向零件和兩個限位塊,下連接座(用四顆螺釘)緊固在葉片自動裝配鎖芯設備的機架底座上,導向零件(通過定位孔)安裝在下連接座上,兩個限位塊(通過螺釘)緊固在下連接座上,用於限制上連接座通過導向零件實現活動端上下移動時的最高位置;所述活動端包括薄型氣爪、指夾、彈性元件,薄型氣爪安裝在上連接座上,用於利用氣壓夾持鎖芯;指夾安裝在薄型氣爪上,能利用薄型氣爪提供的力夾持固定住鎖芯;彈性元件安裝在導向零件上,用於配合固定端的導向零件實現活動端上下移動;
所述識別光纖包括管針光纖和固定座,管針光纖通過固定座安裝在薄型氣缸支架上,管針光纖用於檢驗程序是否完成,以及鑰匙插入鎖芯後,鎖芯通用夾具中的指夾是否鬆開。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管針光纖採用反射式光纖。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移動裝置採用滑臺氣缸,滑臺氣缸能通過氣壓實現前後移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接近開關採用磁性常開型接近開關。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鎖芯通用夾具固定端上的導向零件採用兩根圓柱銷實現。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鎖芯通用夾具活動端上的彈性元件採用壓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將鎖片正確有序地安裝在鎖晶片槽內,同齒數的鑰匙和鎖芯不需要重複調整位置,夾具為通用夾具,不需要更換,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以及裝配精度,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操作工的要求明顯下降,因此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為:1鑰匙齒尖移動定位機構;11移動裝置;111滑臺氣缸;12鑰匙模具;13調節固定座;131調節固定組件;132接近開關;2鎖芯通用夾具;21固定端;211上連接座;212下連接座;213導向零件;214限位塊;22活動端;221薄型氣爪;222指夾;223壓簧;3識別光纖;31管針光纖;32固定座;33薄型氣缸支架;4鎖芯;51掛杆;52步進電機;53滾珠絲槓副;54集片器;55導向塊;56筆型氣缸;57橫向滑道;58氣管;59弧形滑道;60縱向滑道;61光纖傳感器;7總推裝置;71薄型氣缸;72推動推桿;8光纖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一種葉片自動裝配鎖芯定位夾持裝置,包括鑰匙齒尖移動定位機構1、鎖芯通用夾具2、識別光纖3,用於裝配鎖芯4時進行鎖芯4定位夾持。
鑰匙齒尖移動機構1包括移動裝置11、鑰匙模具12、調節固定座13,用於固定鑰匙模具12,調整鎖芯接片位置。移動裝置11優選滑臺氣缸111,滑臺氣缸111能通過氣壓實現前後移動。調節固定座13包括調節固定組件131和接近開關132,調節固定組件131安裝在滑臺氣缸111上,是調節鑰匙模具12插入鎖芯4後,鎖芯接片的前後位置和通用夾具夾持的中心位置,使鎖片準確推入鎖晶片槽。接近開關132是識別鎖芯4是否已經插到鑰匙模具12的指定位置,是電氣程序正常執行的關鍵;接近開關132優選磁性常開型接近開關。
鎖芯通用夾具2包括固定端21和活動端22,用於固定裝好彈簧的鎖芯4,定位鎖芯4位置。固定端21包括上連接座211、下連接座212、導向零件213和兩個限位塊214;上連接座211固定薄型氣爪221,下連接座212固定在葉片自動裝配鎖芯設備的機架9上;導向零件213為兩根圓柱銷,用於實現活動端22在兩個限位塊214的限制下的上下移動。活動端22包括薄型氣爪221、指夾222、壓簧223;薄型氣爪221安裝在上連接座211上,用於利用氣壓夾持鎖芯4;指夾222安裝在薄型氣爪221上,用於利用薄型氣爪221提供的力夾持固定住鎖芯4;壓簧223作為彈性元件,配合圓柱銷實現活動端22上下移動。
識別光纖3包括管針光纖31、固定座32,用於檢驗電氣程序是否完成,鑰匙插入鎖芯4後,鎖芯通用夾具2中指夾222是否鬆開。管針光纖31通過固定座32安裝在薄型氣缸支架33上,用於檢驗電氣程序是否完成,以及鑰匙插入鎖芯4後,鎖芯通用夾具2的指夾222是否鬆開。管針光纖31優先於反射式光纖。
使用時,先把鎖片串在兩組掛杆51上,步進電機52驅動滾珠絲槓副53移動帶動集片器54移動至初始位置,使集片器54上前面兩個矩形槽與導向塊55上的兩個矩形槽對齊。同時根據鑰匙齒形選片裝置上的左右兩組氣缸56先推出一正一反兩片鎖片,鎖片快速進入橫向滑道57內,同時氣管58內吹出氣流,鎖片被瞬間吹起,沿弧形滑道59進入縱向滑道60,再通過導向塊55進入集片器54,由於扭簧的存在,鎖片被擱置在集片器54內,當裝在導向塊55上的光纖傳感器61檢測到鎖片未卡住後,步進電機52再次驅動滾珠絲槓副53往前移動Xmm(2倍鎖芯相鄰兩葉片槽距離),由於集片器54上相鄰兩矩形槽中心距離與鎖芯上相鄰兩葉片槽距離相等,移動後集片器54上之後兩個矩形槽與導向塊55上的兩個矩形槽對齊,選片裝置再次推出與鑰匙之後兩齒形相一致的一正一反兩片鎖片,鎖片再次被吹入集片器54內擱置在扭簧上。
若鑰匙齒形數量為偶數個N,則選片,推片,吹片,集片,絲槓前移要經過N/2次循環,且每次循環都是選兩個葉片;若鑰匙齒形數量為奇數個M,則選片,推片,吹片,集片,絲槓前移要經過(M+1)/2次循環,但有一次選片選擇一片葉片,這一循環一般設置在最後一個循環,當然也可放在第一次選片上。當所有選片結束後,集片器54內的鎖片數量應該與待裝配鑰匙齒形數量一致。之後步進電機52再驅動滾珠絲槓副53前移集片器54,前移距離儘量減小(減少機器裝配時間),待鎖片與鎖芯葉片槽一一對應,在上述過程同時,只要程序開始啟動,操作工將鎖芯4插入鑰匙模具12中,接近開關132感應到後,立即把鎖芯4移動到之前設置好的接片位,指夾222夾緊鎖芯4,總推裝置7上的薄型氣缸71推動推桿72將所有集片器54內的鎖片推入鎖芯4內,插入此次識別的鑰匙,用拿鑰匙的手的手背感應一下管針光纖31,指夾222立即鬆開,即可拔出鑰匙插入的鎖芯4,薄型氣缸71回縮,步進電機52驅動滾珠絲槓副53後期集片器54至光纖傳感器8檢測位置。
上述為一把鎖芯4裝配過程,當選齒下一把鑰匙時,上述步驟重複動作,完成裝配。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