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16:35:36 1
專利名稱: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涉及紡織工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中的合成纖維生產領域,特別涉及滌綸短纖維的生產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麻紡織品成為市場的熱點,麻紡織釺維一般使用天然纖維和粗旦纖維,當前市場上的一種扁平閃光纖維截面為一字型,具有反光作用,但是纖維本身較細,製成的織物沒有仿麻感。現已開發出可以生產出圓型纖維原料和三角型纖維原料的異形絲孔的噴絲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該噴絲板,經配套的紡絲和後牽伸工藝而生產出其截面呈啞鈴型的纖維產品;由該纖維產品紡制出的新型面料有仿麻感、具粗放感,又具有毛茸感,並且還帶有運動的閃光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噴絲板絲孔截面設計是二個圓體型和中間一個細條體型組合連接起來的啞鈴型絲孔;整個噴絲板上設計均布有200~300個絲孔,均勻布置在噴絲板的板面上;絲孔兩端二個圓體型的尺寸分別為0.3~0.6mm,絲孔中間細線體型的寬度是0.1~0.3mm,絲孔孔型的總長度為0.5~3mm;為保證紡絲冷卻成型後的均勻性,啞鈴型絲孔在噴絲板上的幾何位置的確定是,絲孔兩圓圓心與中間細條體型的中心軸線與絲孔兩端圓體型3的圓周面切點5與相對的圓體型2的圓周面切點6和噴絲板圓心「O」的連線的角度為10~30度;噴絲板上均布200~300個啞鈴型絲孔。
根據天然麻纖維的截面形狀,結合粗旦滌綸短纖維生產中熔體膨化的原理,設計的啞鈴型絲孔的孔型可以使紡絲成型後纖維的總體截面呈天然麻的扁形效果,而中間連接的細線則呈現折光和閃光的效果一般粗旦纖維為8~12.22dtex;紡製成紡織品後粗旦纖維浮現在織物的表面而產生一種既有仿麻、粗放感,又有毛茸感,並且還帶有運動的閃光效果。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噴絲板的絲孔的孔型及位置示意圖圖中絲孔1、圓體型2、圓體型3、細條體型4、噴絲板圓心「O」、切點5、切點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生產12.22dtex短纖維時,其噴絲孔的具體尺寸如下兩端二個圓體型的直徑分別為0.45mm;細條體型的寬度為0.2mm;絲孔的總長度為2.2mm;絲孔的幾何位置確定所述的啞鈴型絲孔在噴絲板上的幾何位置是絲孔兩端兩圓圓心與中間細條體型的中心軸線與絲孔兩端圓體型3的圓周面切點5與相對的圓體型2的圓周面切點6和噴絲板圓心「O」的連線的角度為15度。
噴絲板上的絲孔數為288孔。
噴絲板的加工技術為普通現有技術。
實施例2生產8.89dtex短纖維時,其噴絲孔的具體尺寸如下兩端二個圓體型的直徑分別為0.45mm;細條體型的寬度為0.2mm;絲孔的總長度為2.0mm;絲孔的幾何位置確定所述的啞鈴型絲孔在噴絲板上的幾何位置是絲孔兩端兩圓圓心與中間細條體型的中心軸線與絲孔兩端圓體型3的圓周面切點5與相對的圓體型2的圓周面切點6和噴絲板圓心「O」的連線的角度為18度。
噴絲板上的絲孔數為288孔。
噴絲板的加工技術為普通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其特徵是噴絲板上的絲孔(1)孔型呈兩端圓體型(2)和(3)與中間的細條體型(4)組合而成,啞鈴型絲孔在噴絲板上的幾何位置是絲孔兩端兩圓體型圓心與中間細條體型的中心軸線的連線與絲孔兩端圓體型(3)的圓周面切點(5)與相對的圓體型(2)的圓周面切點(6)和噴絲板圓心「O」的連線的角度為10度~30度。
2.如權利要求1的一種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其特徵是所述的啞鈴型絲孔(1)的尺寸大小是,該噴絲板絲孔(1)兩端二個圓體型(5)和(6)的直徑為0.3~0.6mm;絲孔中間細條體型(4)的寬度為0.1~0.3mm;絲孔(1)的總長度為0.5~3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其特徵是所述的噴絲板上均布200~300個啞鈴型絲孔(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啞鈴形絲孔的噴絲板涉及紡織工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中的合成纖維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為生產有仿麻、粗放感,又具有毛茸感,並且還帶有運動閃光效果的新型的纖維原料,本實用新型開發出啞鈴型絲孔的噴絲板,確定了該噴絲板絲孔兩端二個圓球體型的直徑量;絲孔中間細條體型的寬度量;絲孔的總長度量;所述的啞鈴型絲孔在噴絲板上的幾何位置是絲孔兩圓球圓心與中間細條體型的中心軸線與絲孔兩端圓球型3的圓周面切點5與相對的圓球型2的圓周面切點6和噴絲板圓心「0」的連線的角度量及在噴絲板上的絲孔數量。
文檔編號D01D5/00GK2771226SQ20042011474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4日
發明者馮忠耀, 解德誠, 張根敏, 沈在紅, 楊衛忠, 姜粉根, 賀聿金, 王企章 申請人: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