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攻絲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4:47:31 2
專利名稱:螺紋攻絲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機械加工用具。
目前,人們在使用鑽床等設備對工件進行螺紋攻絲時,由於沒有專門的用具,都是將螺紋絲錐直接地夾持在鑽床的鑽夾頭上。在鑽床主軸轉動的同時,對鑽床進給手柄作進給操作,使絲錐攻入工件。由於普通的鑽床,其主軸不能依靠機械驅動而反向旋轉,故當絲錐攻入工件一定位置時,需立即關機,再用手工方式,將絲錐從工件中反轉退出。使用這種方法攻絲,不僅生產效率較低,而且還可能因鑽床關機不及時,或因機械旋轉的慣性作用,使絲錐過多地攻入工件,造成絲錐或工件的損傷。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螺紋攻絲器。在鑽床上利用該攻絲器攻絲時,只需通過對鑽床進給手柄的操作,即可控制絲錐的攻入或退出。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通過以下方式完成的轉軸及移動軸分別從攻絲器的兩端伸出,轉軸的軸心線與移動軸的軸心線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兩軸均可轉動。其中的一個軸裝夾在鑽床主軸上,另一個軸上安裝螺紋絲錐。轉軸上的轉軸輪、同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同向輪、反向輪及移動軸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統,移動軸可軸向移動。當移動軸朝轉軸方向軸向移動後,在同向驅動輪等部件的作用下,移動軸的旋轉方向與轉軸的轉向相同,即螺紋絲錐與鑽床主軸的轉向相同,絲錐攻入工件。當移動軸朝轉軸相反方向軸向移動後,在反向驅動輪等部件的作用下,移動軸的轉向與轉軸的轉向相反,即螺紋絲錐與鑽床主軸的轉向相反,絲錐由工件中退出。通過對鑽床進給手柄的進退操作,使工件對絲錐產生壓力或拉力,可達到控制移動軸軸向移動的目的。
移動軸上設有離合結構,同向輪及反向輪上也有與之相配的結構,以分別組成離合器。當移動軸處於不同的軸向位置時,可使移動軸實現與同向輪接合,與反向輪分離,或者與同向輪分離,與反向輪接合的兩種狀態。移動軸與同向輪及反向輪組成的離合器,可為嵌合式離合器,也可為摩擦式離合器。嵌合式離合器的具體結構,可為鍵式、牙嵌式、齒式及棘輪式等。摩擦式離合器的具體結構,可為摩擦錐式、摩擦片式及摩擦塊式等。此外,為簡化結構,也可將移動軸與同向輪固定為一體,當移動軸軸向移動時,同向輪也隨之一起移動,並分別與同向驅動輪及反向驅動輪嚙合。組成傳動系統的同向驅動輪、反向驅動輪、同向輪及反向輪,可為圓柱形的齒輪或摩擦輪,也可為圓錐形的齒輪或摩擦輪。
攻絲器的外殼連有一個擋杆,利用鑽床床身對該擋杆的阻擋,可防止攻絲器外殼旋轉。
由於上述方案,可使螺紋絲錐依靠鑽床的機械力正轉或反轉,且操做方法簡便,故使鑽床的螺紋攻絲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三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所示的螺紋攻絲器,一端伸出轉軸(1),另一端伸出移動軸(2),外殼(8)連有一個擋杆(9)。轉軸(1)裝夾在鑽床主軸上,螺紋絲錐(12)安裝在移動軸(2)上。轉軸(1)的轉軸輪(7)、同向驅動輪(3)、反向驅動輪(4)、同向輪(5)、反向輪(6)及移動軸(2)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統。通過傳動系統的傳動,同向輪(5)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同,反向輪(6)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反。轉軸輪(7)固定在轉軸(1)上,同向驅動輪(3)安裝在小軸(10)上,可以轉動。移動軸(2)可軸向上下移動。移動軸(2)上固定有兩個鍵(11),同向輪(5)及反向輪(6)上各有兩個與鍵(11)相配的鍵槽,使移動軸(2)分別與同向輪(5)及反向輪(6)組成嵌合式離合器。當移動軸(2)受壓軸向上移後,(見
圖1),移動軸(2)與同向輪(5)接合,與反向輪(6)分離,此時移動軸(2)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同,螺紋絲錐(12)攻入工件。當移動軸(2)受拉軸向下移後,該軸與同向輪(5)分離,與反向輪(6)接合,此時移動軸(2)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反,絲錐(12)由工件中退出。
圖中的同向驅動輪(3)、反向驅動輪(4)、同向輪(5)、反向輪(6),為圓柱形的齒輪或摩擦輪。通過選定各傳動輪間的傳動比,可得到合適的攻入及退出的絲錐轉速。當絲錐(12)攻入時的轉速與轉軸(1)的轉速相同時,也可以將上述攻絲器的結構作如下簡化拆除轉軸輪(7),並將轉軸(1)的位置下移,在轉軸(1)的原安裝轉軸輪(7)位置處,用同向輪(5)代替轉軸輪(7),將同向輪(5)與轉軸(1)固定,這樣,當移動軸(2)上移與同向輪(5)接合後,移動軸(2)的轉速與轉軸(1)的轉速相同。
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轉軸(1)及移動軸(2)分別從攻絲器的兩端伸出,攻絲器外殼(8)連有一個擋杆(9)。轉軸(1)裝夾在鑽床主軸上,螺紋絲錐(12)安裝在移動軸(2)上。轉軸(1)的轉軸輪(7)、同向驅動輪(13)、反向驅動輪(15)、同向輪(14)、反向輪(16)及移動軸(2)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統。同向驅動輪(13)安裝在小軸(10)上,經該輪傳動後,同向輪(14)的旋轉方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同。經反向驅動輪(15)傳動後,反向輪(16)的旋轉方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反。移動軸(2)可軸向移動。在移動軸(2)上,有圓錐形結構,同向輪(14)及反向輪(16)上有與該圓錐相配的錐孔,使移動軸(2)與同向輪(14)及反向輪(16)組成摩擦式離合器。當移動軸(2)軸向上移後,(見圖2),移動軸(2)與同向輪(14)接合,與反向輪(16)分離,此時移動軸(2)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同,絲錐(12)攻入工件。當移動軸(2)軸向下移後,該軸與反向輪(16)接合,與同向輪(14)分離,此時移動軸(2)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反,絲錐(12)從工件中退出。圖中的同向驅動輪(13)、反向驅動輪(15)、同向輪(14)及反向輪(16)為圓錐形的齒輪或摩擦輪。
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三個實施例。轉軸(1)及移動軸(2)分別從攻絲器的兩端伸出,攻絲器外殼(8)連有一個擋杆(9)。轉軸(1)裝夾在鑽床主軸上,螺紋絲錐(12)安裝在移動軸(2)上。轉軸(1)的轉軸輪(7)、同向驅動輪(3)、反向驅動輪(4)、同向輪(5)及移動軸(2)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統。移動軸(2)可軸向移動。移動軸(2)與同向輪(5)固定為一體。當移動軸(2)軸向上移後,(見圖3),在同向驅動輪(3)的作用下,移動軸(2)的轉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同,此時絲錐(12)攻入工件。當移動軸(2)軸向下移後,同向輪(5)與反向驅動輪(4)嚙合,此時移動軸(2)的旋轉方向與轉軸(1)的轉向相反,絲錐(12)從工件中退出。
依據本發明的工作原理,還可有其它的具體實施方案,在此不一一細述。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鑽床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轉軸(1)及移動軸(2)分別從攻絲器的兩端伸出,轉軸(1)的轉軸輪(7)、同向驅動輪(3)(13)、反向驅動輪(4)(15)、同向輪(5)(14)、反向輪(6)(16)及移動軸(2)等部件組成傳動系統,移動軸(2)可軸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移動軸(2)與同向輪(5)(14)、反向輪(6)(16)組成嵌合式離合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移動軸(2)與同向輪(5)(14)、反向輪(6)(16)組成摩擦式離合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移動軸(2)與同向輪(5)固定為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反向驅動輪(4)(15)、同向驅動輪(3)(13)、反向輪(6)(16)及同向輪(5)(14)可以是圓柱形的齒輪或摩擦輪,也可以是圓錐形的齒輪或摩擦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攻絲器,其特徵在於攻絲器外殼(8)連有一個擋杆(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鑽床等設備的螺紋攻絲用具。它由伸出兩端的兩個軸及數個傳動輪組成的傳動系統構成,一個軸裝夾在鑽床主軸上,另一個軸用來安裝螺紋絲錐。其中的一個軸可以軸向移動,通過對鑽床進給手柄的進退操作,可使該軸處於不同的軸向位置,從而控制軸上的螺紋絲錐依靠鑽床動力正轉攻入或反轉退出。本攻絲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使利用鑽床進行螺紋攻絲的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
文檔編號B23G3/00GK2347709SQ9824425
公開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23日
發明者李振林 申請人:李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