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及其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0:42:31 2

本發明涉及自動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及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房間布置了很多座椅,便於開會的人使用,而且目前的座椅多為滾輪式座椅,便於使用者可以隨時移動該座椅。然而目前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會議結束後各個座椅散亂地位於房間裡的各個角落,有礙房間的整潔,需要清潔人員人為的搬動座椅,將其擺放到原有位置,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改善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及其控制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包括椅背、椅座、底座,底座與椅座之間通過支撐杆連接,底座的底部設有萬向輪,還包括藍牙4.0裝置及差動驅動輪,藍牙4.0裝置設置於椅背,用於傳輸信號;差動驅動輪設置於底座的底部,用於帶動底座移動。
優選地,上述智能移動座椅還包括超聲波裝置,超聲波裝置設置於支撐杆上。設置超聲波裝置後,可以利用超聲波裝置實現障礙物檢測,避免智能移動座椅在移動過程中觸碰到障礙物而影響智能移動座椅的移動及對智能移動座椅造成的損傷。
優選地,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於椅座的內部。通過設置壓力傳感器可以判別智能移動座椅上是否坐有人,當有人請求使用座椅時,方便於將空閒的智能移動座椅移動至請求者位置供其使用,請求者只需要通過移動終端發送一個請求就可以實現座椅自動移動到自己的位置供自己使用,給請求者帶來極大的便利,即使請求者在房間裡移動到任何位置,都有座椅供其使用。
本發明實施例同時提供了一種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控制系統,包括多個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的智能移動座椅,還包括設置於房間內的藍牙4.0終端基站,及帶藍牙4.0模塊的移動終端;在移動終端發出指令後,多個智能移動座椅上的藍牙4.0裝置與藍牙4.0終端基站相互感應,藍牙4.0終端基站根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上的藍牙4.0裝置發出的信號,確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相對於藍牙4.0終端基站的位置,繪製以藍牙4.0終端基站為中心的相對位置地圖,確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的目標位置及到達目標位置的路徑,智能移動座椅根據藍牙4.0終端基站提供的路徑移動到目標位置。
優選地,上述系統中,藍牙4.0終端基站以最短路徑算法確定每各智能移動座椅的路徑。
優選地,上述系統中,所述的智能移動座椅還包括超聲波裝置,超聲波裝置設置於支撐杆上,用於檢測預警距離內是否有障礙物,並將檢測信號通過藍牙4.0裝置發送至藍牙4.0終端基站;藍牙4.0終端基站根據該檢測信號實時更改該智能移動座椅的路徑,該智能移動座椅依照實時更改的路徑移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智能移動座椅及其控制系統,安裝於會議室,可以實現智能移動座椅自動歸位,避免了人工擺放座椅的麻煩,節省了人力,也保持了會議室的整潔。同時該智能移動座椅具有方便、實用、節約成本、便於推廣的優勢。另外,基於藍牙4.0技術實現信號的傳輸,其技術成熟,傳輸速度快,傳輸穩定,建立以藍牙4.0終端基站為中心的相對位置地圖,不需要與衛星進行時時信息交換,完全可以規避gps衛星定位的缺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
智能移動座椅10;椅背11;椅座12;底座13;支撐杆14;萬向輪15;差動驅動輪16;藍牙4.0裝置17;超聲波裝置18;壓力傳感器19;藍牙4.0終端基站20;移動終端3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10,包括椅背11、椅座12、底座13、藍牙4.0裝置17及差動驅動輪16,底座13與椅座12之間通過支撐杆14連接,底座13的底部設有萬向輪15,藍牙4.0裝置17設置於椅背11,用於傳輸信號;差動驅動輪16設置於底座13的底部,用於帶動底座13移動,支撐杆14上設置有超聲波裝置18,用於檢測前方是否有障礙物,椅座12的內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9,用於檢測椅座12上所承受的壓力值,根據壓力值判斷椅座12上是否坐有人。
應用上述智能移動座椅10可以實現座椅的自動歸位。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提供的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10控制系統中,包括多個上述基於藍牙4.0的智能移動座椅10、帶藍牙4.0模塊的移動終端30及藍牙4.0終端基站20,均布置於會議室內,藍牙4.0終端基站20可以布置在會議室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布置在會議桌上,移動終端30是指使用者所持有,用於發出指令或請求。
容易理解的,此處僅以會議室作為一個應用場景的舉例,並非用於限定上述控制相應只能用於會議室,可以用於任何需要布置座椅的房間,例如教室,辦公室等。
當會議結束,參會人都離開後,(任何一個人,例如管理者)通過移動終端30通過藍牙4.0模塊發出指令,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上的藍牙4.0裝置17與藍牙4.0終端基站20相互感應,藍牙4.0終端基站20根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上的藍牙4.0裝置17發出的信號,確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相對於藍牙4.0終端基站20的位置,繪製以藍牙4.0終端基站20為中心的相對位置地圖,確定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的目標位置及到達目標位置的路徑,並向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發送控制信號,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根據藍牙4.0終端基站20提供的路徑移動到各自的目標位置。如果智能移動座椅10本身就在目標位置上,那麼路徑為空,該智能移動座椅10無需做任何移動。
優選藍牙4.0終端基站20以最短路徑算法確定每各智能移動座椅10的路徑。智能座椅歸位的最短路徑(理想狀態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實際情況可能需要進行相應的一些修正),確定返回目標位置需要移動的最短路徑後,智能移動座椅10以一個確定的速度(已設定好,使用者可以自主設定)開始沿設定好的路徑運動。
為了便於多個智能移動座椅10在移動過程中避免發生碰撞,可以通過控制不同智能移動座椅10分時(即按先後順序在不同時刻)移動的方式移動到各自的目標位置,也可以採用同時移動但隨時更改移動路徑的方式控制各個智能移動座椅10歸位到各自的目標位置。若採用更改路徑的方式,那麼智能移動座椅10上的超聲波裝置18需要實時檢測預警距離(根據智能移動座椅10的移動速度設定)內是否有障礙物(例如其他智能移動座椅10),並將檢測信號通過藍牙4.0裝置17發送至藍牙4.0終端基站20;藍牙4.0終端基站20根據該檢測信號實時更改該智能移動座椅10的路徑,該智能移動座椅10依照實時更改的路徑移動。
藍牙4.0終端基站20確定及更改各個智能移動座椅10的路徑的方法,可以採用如下方式:
通過藍牙4.0構建一幅會議室區域內的二維柵格地圖(m*n個方格),再對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進行模糊抽象,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的位置用方格的頂點坐標表示。
一個個方格組成了一個個神經網絡,神經網絡的節點分為四類:智能移動座椅10所在位置的節點(活躍度為0)、與智能移動座椅10所在位置節點的相鄰節點(活躍度為1)、屬於多個智能移動座椅10相鄰節點的節點(活躍度為0)、其餘節點(活躍度為2)。
進行全局的搜索,確定離每一個智能移動座椅10距離最近的目標(即每個智能移動座椅10的目標位置)。
避障規則:每一個智能移動座椅10都有一個初速度(確定方向與目標位置),當超聲波裝置18探測到移動的方向有障礙物時,調用激活函數,根據內置隨機選擇算法,隨機選擇一個活躍度為2節點的路徑進行移動。
信息素規則:選擇活躍度大的節點運動,活躍度為0和1的節點可以認為智能移動座椅10不可達,活躍度為2的節點認為可達。
本實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動座椅10不僅能夠實現自動歸位,而且還可以實現自動追蹤使用者,滿足使用者隨時隨地(要求在會議室內)對座椅的需求。具體地,當使用者通過移動終端30發出請求後,藍牙4.0終端基站20接收移動終端30發出的請求,根據該請求繪製以藍牙4.0終端基站20為中心的當前相對位置地圖,確定移動終端30(即使用者)和各個智能移動座椅10的當前位置。各個智能移動座椅10上的壓力傳感器19檢測椅座12上所承受的壓力,並將檢測到的壓力信號通過藍牙4.0裝置17發送至藍牙4.0終端基站20;藍牙4.0終端基站20根據智能移動座椅10發送的壓力信號判斷該智能移動座椅10是否空閒,並控制空閒且距離移動終端30最近的一個智能移動座椅10移動至移動終端30的位置。
使用者可能是靜止的,也可能是在移動狀態。當使用者為靜止狀態時,智能移動座椅10隻需按照預先確定的速度移動至使用者的當前位置即可。如果使用者處於移動狀態,即移動終端30發出的信號為移動的信號時,藍牙4.0終端基站20根據實時接收到移動終端30發出的信號確定移動終端30的移動軌跡及平均移動速度,控制首次接收到移動終端30發出的請求時確定的空閒且距離移動終端30最近的一個智能移動座椅10,以大於所述平均移動速度的速度向移動終端30移動,直至到達使用者的當前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