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方法
2023-08-10 12:57:41
專利名稱: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方法,屬土壤改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在我國境內鹽鹼地和沙化地佔地面積範圍廣大,尤其在石油 產地更為明顯,這些土地多發生板結,只生長一些鹽鹼草,不生長莊稼,是一 種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近幾年有很多人,在治理鹽鹼地和沙化地上想盡了很
多方法,經檢索發現,ZL200510016634.7《一種治理改造利用鹽鹼地的方法》 該方法主要通過在鹽鹼土地上採取局部挖溝,蜀部設置隔離層,少量澆水,種 植枝蔓植物的辦法治理改造利用鹽鹼土地;ZL011M293.8《一種鹽鹼土壤改良 劑》用水解聚馬來酸酐和水組成,去治理鹽鹼地等 ,上述諸多方法,經我
們親自試驗和實踐都不盡滿意,有的周期較長,見效慢,有的反彈情況嚴重, 鹽鹼容易返出。有的方法單一,工作量大,機械無法實現,不能大面積推廣應 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經我們多年反覆多次實際實驗和實踐,提供一 種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方法,它注重治本,投資少,效率髙,操作簡便, 適合大面積推廣,對鹽鹼地、沙化地進行土壤改良還可防沙、固沙,效果很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藉助機械的力量和專用工具 (另案申請)在鹽鹼地、沙化地先開出一條規格的溝,所述規格的溝視鹽鹼、 沙化的深淺程度而定,鹽鹼、沙化較嚴重的地可將深度加深,該溝形根據機械
而定,將土分堆在溝的另一側不管,這時該溝為空溝,在緊挨溝的另一惻面有
一個隔離層,然後再挖開另一條溝,該溝的最上層土和隔離層上皮的土層翻倒 在上一個溝的最底層,下層的新土倒置在最上層,再依次挖下一個溝和隔離層, 同樣將最上層和隔離層上皮的土層倒入上一個溝的最底層,該層的新鮮土倒置 在最上層,就這樣循環往復,以此進行直至整塊鹽鹼地、沙化地完了,就這樣 依次挖整的土地,新挖的地溝上形成壠臺,隔層的部位就形成了壠溝,還可以 起到排鹽鹼的作用。按其耕作規律,在壠臺上進行播種農作物第一茬以大豆最 好,該方法以利用春、秋播種間隙實施土壤改良為宜,因春季是返鹽、沙化季 節,可扼製鹽鹼返到地面沙化,春季改良,當年即可種植,秋季改良,次年種 植,秋季改良有益於土壤通透性的提商,達到調整土壤結構分子,吸取肥源, 增加水分和養分的目的,這樣當年改良,當年見效,周期短,如果再施以相應 的追加農家肥和酸性化肥加入土壤改良,連續三年即可恢復土地植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從經濟效益計算,根據多年實踐分析、累計計算 每平方米鹽鹼、沙化地需機械油料費、人工費加綜合成本費合計每平方米為0.12 元,每千平方米需120元,新改良的鹽鹼、沙化地每千平方米可產大豆56.3公 斤,每公斤單價2.80元可收入156.64元,當年即可回收全部成本有餘;從操作 上看,簡便易行,藉助一臺農用拖拉機做牽引,再加上一個挖溝填埋專用裝置, 一機兩用,可完成全部操作,省力、省時、省工,適合在鹽鹼、沙化的土地上 大面積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發明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中標號
1、挖掘廢土 2、第一道溝 3、隔離層
4、第二道溝 5、壠臺 6、隔離上層挖掘部分
7、壠溝 8、鹽鹼地、沙化地地平上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首先挖掘第一道溝(2)挖掘廢土 (1)放置一側,再挖掘第二 道溝(4),第一道溝(2)和第二道溝(4)中間有隔離層(3)將第二道溝(4) 的上層土和隔離層(3)的上層土填充在第一道溝(2)的底部,其餘新鮮土填 充在第一道溝(2)的上端,再將下一道溝挖掘,其上層土和隔離層的上層土用 同樣方法填充在第二道溝(4〉內,以此往後類推,形成一大片,然後用農用機 械製成壠臺(5)和壠溝(7)隔離上層挖掘部分(7)為壠溝的一小部分;壠臺 (5)、壠溝(7)在鹽鹼地、沙化地地平上線(8)的上端。
權利要求
1、一種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徵是首先挖掘第一道溝(2)挖掘廢土(1)放置一側,再挖掘第二道溝(4),第一道溝(2)和第二道溝(4)中間有隔離層(3)將第二道溝(4)的上層土和隔離層(3)的上層土填充在第一道溝(2)的底部,其餘新鮮土填充在第一道溝(2)的上端,再將下一道溝挖掘,其上層土和隔離層的上層土用同樣方法填充在第二道溝(4)內,以此往後類推,形成一大片,然後用普通的農用耕種機械製成壠臺(5)和壠溝(7)隔離上層挖掘部分(7)為壠溝的一小部分;壠臺(5)、壠溝(7)在鹽鹼地、沙化地地平上線(8)的上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鹽鹼地、沙化地土壤改良的方法,本方法投資少,效率高,操作方便;先在鹽鹼、沙化地上挖溝,其深淺視鹽鹼、沙化的程度而定,溝與溝之間留有隔離層,把溝中和隔離層上層的鹽鹼、沙化的土壤翻倒入前一個挖好的溝中,再繼續挖溝將新鮮的土壤把前一個溝填平並高出地平面形成壠臺,而隔離層的部位就變成了壠溝;該方法利用春、秋播種間間隙實施土壤改良,春季改良,可扼製鹽鹼和沙化返到地面;秋季改良,次年種植,有益於土壤通透性的提高,調整土壤結構分子,吸取肥源;這樣當年改良,當年見效,周期短,再相應的施以農家肥和酸性化肥加入土壤改良,連續三年可恢復土地植被,對鹽鹼地、沙化地的土壤改良還可防沙、固沙。
文檔編號A01B79/00GK101176401SQ200710072650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8日
發明者碩 張, 張恩賢, 張福安 申請人:張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