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3:49:31 4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驗布機是服裝行業生產前對棉、毛、麻、絲綢、化纖等特大幅面、雙幅和單幅布進行檢測的一套必備的專用設備。驗布機在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進行上布和下布的工作,即需要將輸送完布料的芯輥從支撐架上取下,然後換裝上繞有布料的芯輥,同時還要將繞滿布料的芯輥從收卷架上取下,並且換裝上空的芯輥,以將放置在支撐架上的芯輥上的布料經過驗布臺的檢驗,繞卷到該放置在收卷架上的芯輥上,以此循環。現有技術中,由於上述操作均為人工執行,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存在著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實現對芯輥的有效卸取、傳送以及收集,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程序,以增加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包括支撐架、芯輥傳送槽、收卷架和芯輥收集框,所述芯輥傳送槽設於支撐架和收卷架之間,所述芯輥收集框設於收卷架背向芯輥傳送槽的一側,所述支撐架上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連接有第一傳動源,所述第一轉軸上設置有第一撥杆,所述第一撥杆可將架設在支撐架上的芯輥撥落至芯輥傳送槽中,並將芯輥傳送至收卷架處;所述收卷架上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連接有第二傳動源,所述第二轉軸上設有第二撥杆,所述第二撥杆可將架設在收卷架上的芯輥撥落至芯輥收集框中。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撥杆和第二撥杆可將架設在支撐架和收卷架上的芯輥有效的撥落,從而節省了工作人員將芯輥從支撐架以及收卷架上取下的過程;芯輥傳送槽可實現對從支撐架上撥落下來的芯輥進行傳送,使得該芯輥有效的被運送至收卷架處,該過程中,既對從支撐架上撥落下來的芯輥起到了收集的作用,同時由於該芯輥被傳送至收卷架處,所以又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空的芯輥的拿取以將其放置到收卷架上;同時芯輥收集框可將從收卷架上撥落下來的芯輥進行直接的收集,從而節省了工作人員的收集工作。
優選的,還包括驗布臺,所述芯輥傳送槽設於驗布臺的下方。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芯輥傳送槽設於驗布臺的下方,可節省本發明在車間中的實際佔用面積。
優選的,所述芯輥傳送槽包括進口側和尾側,所述進口車貼合支撐架設置,所述尾側延伸至收卷架處。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進口側貼合支撐架設置,可使得芯輥從支撐架上被撥落後,能夠穩定的進入到芯輥傳送槽中,並傳送至收卷架處,以供工作人員對空的芯輥的拿取。
優選的,所述進口側的高度高於尾側的高度。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進口側的高度高於尾側的高度,可使得芯輥進入到芯輥傳送槽後,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便能夠自行滾動至收卷架處,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優選的,所述第一撥杆和第二撥杆均設置有兩根。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兩個撥杆來撥動芯輥,可增加芯輥滾動時的穩定性,從而使得芯輥能夠穩定的落入芯輥傳送槽中或是芯輥收集框中。
優選的,所述芯輥收集框的底部設有滾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該滾輪能夠方便芯輥收集框的移動。
優選的,所述芯輥收集框和收卷架之間設有定位導向杆。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該定位導向杆既能對從收卷架上撥落下來的芯輥起到導向作用,又可對芯輥收集框起到定位作用,使其固定在收卷架的側邊。
優選的,所述定位導向杆上設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別卡合於芯輥收集框的側壁和收卷架上的橫杆。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可實現卡合的作用,即利用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將芯輥收集框的側壁和收卷架的橫杆進行卡合固定,從而對芯輥收集框起到固定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第一傳動源和第二傳動源均為電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電機既方便對其控制,又方便其對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驅動。
優選的,還包括有光電開關,所述光電開關與第一傳動源和第二傳動源電性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光電開關檢測到驗布臺上的布料檢測完後,便控制第一傳動源和第二傳動源啟動,以將支撐架上的芯輥和收卷架上的芯輥撥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的另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圖1至圖4對本發明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用於驗布機的芯輥傳送裝置,包括支撐架1、芯輥傳送槽4、收卷架6和芯輥收集框7,支撐架1成對設置,且支撐架1的頂面設有滾輪,用於供芯輥放置,且轉動,所述芯輥傳送槽4設於支撐架1和收卷架6之間,所述芯輥收集框7設於收卷架6背向芯輥傳送槽4的一側。所述支撐架1上設有第一轉軸2,所述第一轉軸2連接有第一傳動源,以帶動第一轉軸2轉動。所述第一轉軸2上螺接或是插接有第一撥杆3,第一撥杆3與第一轉軸2相互垂直設置,當第一轉軸2轉動時,帶動第一撥杆3轉動,第一撥杆3在轉動的過程中,撞擊到架設在支撐架1上的芯輥,從而使得芯輥脫離支撐架1,落至芯輥傳送槽4中,並將芯輥傳送至收卷架6處;同理的所述收卷架6上設置有第二轉軸9,所述第二轉軸9連接有第二傳動源,所述第二轉軸9上設有第二撥杆10,所述第二撥杆10可將架設在收卷架6上的芯輥撥落至芯輥收集框7中。
進一步的,還包括驗布臺即驗布機5,所述芯輥傳送槽4設於驗布臺的下方,即設置於驗布機5的支腳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芯輥傳送槽4包括進口側41和尾側42,所述進口車貼合支撐架1設置,所述尾側42延伸至收卷架6處,所述進口側41的高度高於尾側42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撥杆3和第二撥杆10均設置有兩根,分別沿第一轉軸2和第二轉軸9的軸向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芯輥收集框7的底部設有滾輪。
進一步的,所述芯輥收集框7和收卷架6之間設有定位導向杆8,該定嚮導向杆設置有兩根,所述定位導向杆8上設有第一卡口81和第二卡口82,第一卡口81和第二卡口82均有兩塊卡塊組成,且分別位於定位導向杆8的兩端位置處,所述第一卡口81和第二卡口82分別卡合於芯輥收集框7的側壁和收卷架6上的橫杆。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動源和第二傳動源均為電機,電機通過齒輪或是皮帶帶動第一轉軸2和第二轉軸9轉動,同時該電機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還包括有光電開關,該光電開關安裝於驗布機5上,當光電開關檢測到驗布機5上的布料傳送檢驗完時,光電開關便控制電機通電,以驅動第一轉軸2和第二轉軸9轉動,從而將支撐架1上的芯輥和收卷架6上的芯輥撥落,以提升本發明的自動化程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