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訪問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與流程
2023-08-09 23:20:51

本發明涉及終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頁面訪問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用戶使用移動網際網路進行網際網路業務的訪問處理。
為了方便用戶在移動終端上訪問網際網路業務,網際網路業務的提供商向用戶提供兩種訪問業務的用戶界面,一種是移動應用軟體(application,app)的客戶端提供的原生界面(view),另一種是基於h5技術的全球資訊網(web)頁面。
當用戶在網際網路業務a的原生界面中點擊需要通過web頁面方式訪問的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時,由於網際網路業務a的app無法獲取在web頁面訪問方式下進行網際網路業務b的身份認證所需的帳戶信息,因此,在打開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對應的web頁面時,用戶需要重新輸入帳戶和密碼,因而對用戶來說執行這些操作非常麻煩,而且導致查看web頁面的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頁面訪問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能夠簡化在應用中查看web頁面的操作,從而提高查看操作的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頁面訪問方法,終端獲取來自於應用的頁面訪問請求,所述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
響應所述頁面訪問請求,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
接收所述帳號伺服器發送的攜帶有所述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
向所述應用發送所述用戶參數,以使所述應用根據所述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頁面訪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帳號伺服器接收終端發送的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
所述帳號伺服器向所述終端發送攜帶有所述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頁面訪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接收終端上的應用發送的登陸會話請求,所述登陸會話請求包括用於訪問所述web伺服器的web頁面的用戶參數,所述用戶參數為所述終端從帳號伺服器獲取的;
所述web伺服器向所述應用發送登陸會話響應,所述登陸會話響應包括所述用戶參數對應的登陸會話,以使所述應用根據所述登陸會話訪問所述web頁面。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
第一收發模塊,用於獲取來自於應用的頁面訪問請求,所述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
第二收發模塊,用於響應所述頁面訪問請求,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以及,用於接收所述帳號伺服器發送的攜帶有所述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
所述第一收發模塊,還用於向所述應用發送所述用戶參數,以使所述應用根據所述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
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任一種所述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第六方面,本發明實施例一種帳號伺服器,所述帳號伺服器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第七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全球資訊網伺服器,所述帳號伺服器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第八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任一種、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終端獲取來自於應用的頁面訪問請求,所述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接收攜帶有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向所述應用發送所述用戶參數,以使所述應用根據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使得用戶不需要手動輸入密碼,就能夠在應用的原生view中訪問需要認證的web頁面,提升了用戶在應用中查看web頁面時的操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可選的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硬體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應用場景的用戶界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實施流程的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網絡結構的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用戶界面示意圖;
圖4c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頁面訪問方法中數據交互和調用關係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中的頁面訪問方法中數據交互和調用關係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帳號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全球資訊網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六中頁面訪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現在將參考附圖1來描述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在後續的描述中,使用用於表示元件的諸如「模塊」、「部件」或「單元」的後綴僅為了有利於本發明的說明,其本身並沒有特定的意義。因此,"模塊"與"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動終端可以以各種形式來實施。例如,本發明中描述的終端可以包括諸如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筆記本電腦、數字廣播接收器、個人數字助理(pda)、平板電腦(pad)、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導航裝置等等的移動終端以及諸如數字tv、臺式計算機等等的固定終端。下面,假設終端是移動終端。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除了特別用於移動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構造也能夠應用於固定類型的終端。
圖1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可選的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硬體結構示意。
移動終端100可以包括無線通信單元110、音頻/視頻(a/v)輸入單元120、用戶輸入單元130、感測單元140、輸出單元150、存儲器160、接口單元170、控制器180和電源單元190等等。圖1示出了具有各種組件的移動終端,但是應理解的是,並不要求實施所有示出的組件,可以替代地實施更多或更少的組件,將在下面詳細描述移動終端的元件。
無線通信單元110通常包括一個或多個組件,其允許移動終端100與無線通信系統或網絡之間的無線電通信。例如,無線通信單元可以包括廣播接收模塊111、移動通信模塊112、無線網際網路模塊113、短程通信模塊114和位置信息模塊115中的至少一個。
廣播接收模塊111經由廣播信道從外部廣播管理伺服器接收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廣播信道可以包括衛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廣播管理伺服器可以是生成並發送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的伺服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並且將其發送給終端的伺服器。廣播信號可以包括tv廣播信號、無線電廣播信號、數據廣播信號等等。而且,廣播信號可以進一步包括與tv或無線電廣播信號組合的廣播信號。廣播相關信息也可以經由移動通信網絡提供,並且在該情況下,廣播相關信息可以由移動通信模塊112來接收。廣播信號可以以各種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數字多媒體廣播(dmb)的電子節目指南(epg)、數字視頻廣播手持(dvb-h)的電子服務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通過使用各種類型的廣播系統接收信號廣播。特別地,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通過使用諸如多媒體廣播-地面(dmb-t)、數字多媒體廣播-衛星(dmb-s)、數字視頻廣播-手持(dvb-h),前向鏈路媒體(mediaflo@)的數據廣播系統、地面數字廣播綜合服務(isdb-t)等等的數字廣播系統接收數字廣播。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被構造為適合提供廣播信號的各種廣播系統以及上述數字廣播系統。經由廣播接收模塊111接收的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可以存儲在存儲器160(或者其它類型的存儲介質)中。
移動通信模塊112將無線電信號發送到基站(例如,接入點、節點b等等)、外部終端以及伺服器中的至少一個和/或從其接收無線電信號。這樣的無線電信號可以包括語音通話信號、視頻通話信號、或者根據文本和/或多媒體消息發送和/或接收的各種類型的數據。
無線網際網路模塊113支持移動終端的無線網際網路接入。該模塊可以內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終端。該模塊所涉及的無線網際網路接入技術可以包括wlan(無線lan)(wi-fi)、wibro(無線寬帶)、wimax(全球微波互聯接入)、hsdpa(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塊114是用於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塊。短程通信技術的一些示例包括藍牙tm、射頻識別(rfid)、紅外數據協會(irda)、超寬帶(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塊115是用於檢查或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塊。位置信息模塊115的典型示例是全球定位系統(gps)。根據當前的技術,gps的位置信息模塊115計算來自三個或更多衛星的距離信息和準確的時間信息並且對於計算的信息應用三角測量法,從而根據經度、緯度和高度準確地計算三維當前位置信息。當前,用於計算位置和時間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顆衛星並且通過使用另外的一顆衛星校正計算出的位置和時間信息的誤差。此外,gps的位置信息模塊115能夠通過實時地連續計算當前位置信息來計算速度信息。
a/v輸入單元120用於接收音頻或視頻信號。a/v輸入單元120可以包括相機121和麥克風122,相機121對在視頻捕獲模式或圖像捕獲模式中由圖像捕獲裝置獲得的靜態圖片或視頻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處理後的圖像幀可以顯示在顯示單元151上。經相機121處理後的圖像幀可以存儲在存儲器160(或其它存儲介質)中或者經由無線通信單元110進行發送,可以根據移動終端的構造提供兩個或更多相機121。麥克風122可以在電話通話模式、記錄模式、語音識別模式等等運行模式中經由麥克風122接收聲音(音頻數據),並且能夠將這樣的聲音處理為音頻數據。處理後的音頻(語音)數據可以在電話通話模式的情況下轉換為可經由移動通信模塊112發送到移動通信基站的格式輸出。麥克風122可以實施各種類型的噪聲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發送音頻信號的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或者幹擾。
用戶輸入單元130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命令生成鍵輸入數據以控制移動終端的各種操作。用戶輸入單元130允許用戶輸入各種類型的信息,並且可以包括鍵盤、鍋仔片、觸摸板(例如,檢測由於被接觸而導致的電阻、壓力、電容等等的變化的觸敏組件)、滾輪、搖杆等等。特別地,當觸摸板以層的形式疊加在顯示單元151上時,可以形成觸控螢幕。
感測單元140檢測移動終端100的當前狀態,(例如,移動終端100的打開或關閉狀態)、移動終端100的位置、用戶對於移動終端100的接觸(即,觸摸輸入)的有無、移動終端100的取向、移動終端100的加速或減速移動和方向等等,並且生成用於控制移動終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號。例如,當移動終端100實施為滑動型行動電話時,感測單元140可以感測該滑動型電話是打開還是關閉。另外,感測單元140能夠檢測電源單元190是否提供電力或者接口單元170是否與外部裝置耦接。感測單元140可以包括接近傳感器141將在下面結合觸控螢幕來對此進行描述。
接口單元170用作至少一個外部裝置與移動終端100連接可以通過的接口。例如,外部裝置可以包括有線或無線頭戴式耳機埠、外部電源(或電池充電器)埠、有線或無線數據埠、存儲卡埠、用於連接具有識別模塊的裝置的埠、音頻輸入/輸出(i/o)埠、視頻i/o埠、耳機埠等等。識別模塊可以是存儲用於驗證用戶使用移動終端100的各種信息並且可以包括用戶識別模塊(uim)、客戶識別模塊(sim)、通用客戶識別模塊(usim)等等。另外,具有識別模塊的裝置(下面稱為"識別裝置")可以採取智慧卡的形式,因此,識別裝置可以經由埠或其它連接裝置與移動終端100連接。接口單元170可以用於接收來自外部裝置的輸入(例如,數據信息、電力等等)並且將接收到的輸入傳輸到移動終端100內的一個或多個元件或者可以用於在移動終端和外部裝置之間傳輸數據。
另外,當移動終端100與外部底座連接時,接口單元170可以用作允許通過其將電力從底座提供到移動終端100的路徑或者可以用作允許從底座輸入的各種命令信號通過其傳輸到移動終端的路徑。從底座輸入的各種命令信號或電力可以用作用於識別移動終端是否準確地安裝在底座上的信號。輸出單元150被構造為以視覺、音頻和/或觸覺方式提供輸出信號(例如,音頻信號、視頻信號、警報信號、振動信號等等)。輸出單元150可以包括顯示單元151、音頻輸出模塊152、警報單元153等等。
顯示單元151可以顯示在移動終端100中處理的信息。例如,當移動終端100處於電話通話模式時,顯示單元151可以顯示與通話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發、多媒體文件下載等等)相關的用戶界面(ui)或圖形用戶界面(gui)。當移動終端100處於視頻通話模式或者圖像捕獲模式時,顯示單元151可以顯示捕獲的圖像和/或接收的圖像、示出視頻或圖像以及相關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時,當顯示單元151和觸摸板以層的形式彼此疊加以形成觸控螢幕時,顯示單元151可以用作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顯示單元151可以包括液晶顯示器(lcd)、薄膜電晶體lcd(tft-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柔性顯示器、三維(3d)顯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種。這些顯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構造為透明狀以允許用戶從外部觀看,這可以稱為透明顯示器,典型的透明顯示器可以例如為toled(透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等等。根據特定想要的實施方式,移動終端100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顯示單元(或其它顯示裝置),例如,移動終端可以包括外部顯示單元(未示出)和內部顯示單元(未示出)。觸控螢幕可用於檢測觸摸輸入壓力以及觸摸輸入位置和觸摸輸入面積。
音頻輸出模塊152可以在移動終端處於呼叫信號接收模式、通話模式、記錄模式、語音識別模式、廣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時,將無線通信單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儲器160中存儲的音頻數據轉換音頻信號並且輸出為聲音。而且,音頻輸出模塊152可以提供與移動終端100執行的特定功能相關的音頻輸出(例如,呼叫信號接收聲音、消息接收聲音等等)。音頻輸出模塊152可以包括揚聲器、蜂鳴器等等。
警報單元153可以提供輸出以將事件的發生通知給移動終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鍵信號輸入、觸摸輸入等等。除了音頻或視頻輸出之外,警報單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輸出以通知事件的發生。例如,警報單元153可以以振動的形式提供輸出。警報單元153也可以經由顯示單元151或音頻輸出模塊152提供通知事件的發生的輸出。
存儲器160可以存儲由控制器180執行的處理和控制操作的軟體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暫時地存儲已經輸出或將要輸出的數據。
存儲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種類型的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包括快閃記憶體、硬碟、多媒體卡、卡型存儲器、隨機訪問存儲器(ram)、靜態隨機訪問存儲器(sram)、只讀存儲器(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磁性存儲器、磁碟、光碟等等。而且,移動終端100可以與通過網絡連接執行存儲器160的存儲功能的網絡存儲裝置協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動終端的總體操作。例如,控制器180執行與語音通話、數據通信、視頻通話等等相關的控制和處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於再現(或回放)多媒體數據的多媒體模塊181,多媒體模塊181可以構造在控制器180內,或者可以構造為與控制器180分離。控制器180可以執行模式識別處理,以將在觸控螢幕上執行的手寫輸入或者圖片繪製輸入識別為字符或圖像。
電源單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電力或內部電力並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組件所需的適當的電力。
這裡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計算機軟體、硬體或其任何組合的計算機可讀介質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這裡描述的實施方式可以通過使用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數位訊號處理裝置(dspd)、可編程邏輯裝置(pld)、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被設計為執行這裡描述的功能的電子單元中的至少一種來實施,在一些情況下,這樣的實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實施。對於軟體實施,諸如過程或功能的實施方式可以與允許執行至少一種功能或操作的單獨的軟體模塊來實施。軟體代碼可以由以任何適當的程式語言編寫的軟體應用程式(或程序)來實施,軟體代碼可以存儲在存儲器160中並且由控制器180執行。
至此,已經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動終端。下面,為了簡要起見,將描述諸如摺疊型、直板型、擺動型、滑動型移動終端等等的各種類型的移動終端中的滑動型移動終端作為示例。因此,本發明能夠應用於任何類型的移動終端,並且不限於滑動型移動終端。
如圖1中所示的移動終端100可以被構造為利用經由幀或分組發送數據的諸如有線和無線通信系統以及基於衛星的通信系統來操作。
本發明的移動終端能夠操作的通信系統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層。例如,由通信系統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碼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特別地,長期演進(lte))、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等等。作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統,但是這樣的教導同樣適用於其它類型的系統。
基於上述移動終端硬體結構以及通信系統,提出本發明方法各個實施例。
以網際網路業務a的app為即時聊天應用為例進行說明,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應用場景的用戶界面示意圖,如圖2中所示,用戶點擊即時聊天應用app1的圖標(參見圖2中的a圖),以打開即時聊天應用app1的原生界面,並與自己的好友小明進行聊天。小明向用戶發送一條消息為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用戶可在app1的原生界面中點擊需要通過web頁面方式訪問的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參見圖2中的b圖);但是,由於app1無法獲取在web頁面訪問方式下進行網際網路業務b的身份認證所需的帳戶信息,因此,用戶需要重新輸入帳戶和密碼(參見圖2中的c圖);當輸入登陸信息後,app1打開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對應的web頁面(參見圖2中的d圖)。相關技術中用戶打開網際網路業務b的url對應的web頁面時需要輸入帳戶和密碼,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之後,能夠從圖2的b圖直接跳轉至圖2的d圖,從而無需用戶輸入帳戶和密碼,進而提高用戶查看web頁面的效率較低。
實施例一
本發明實施例的執行主體為終端。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實施流程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
s101:獲取來自於應用的頁面訪問請求,該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應用(application,app)可以位於所述終端上,也可以位於所述終端之外的其他終端上。舉例來說,app可以是通過應用程式安裝包預先安裝在終端上的。在設置有安卓作業系統的終端中,app可以是通過安卓安裝包(andriodpackage,apk)安裝在終端上的。示例性地,該app可以是微信、qq、瀏覽器等,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參考圖2中b圖,頁面訪問請求可以是由用戶在app中的操作觸發的,也可以是由app中的關聯指令觸發的。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獲取頁面訪問請求的方式,可以是由app採集到頁面訪問請求之後發送給終端的,也可以是終端通過作業系統檢測到用戶操作或者檢測到app中的關聯指令獲取的。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頁面可以是基於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實現的網頁(webpage)。示例性地,web頁面可以是用於呈現新聞內容、相片內容等信息內容的web頁面。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頁面可以是基於h1-h5(html的第一次至第五次重大修改的html標準)技術實現的。示例性地,基於h5技術實現的web頁面可以在支持網絡視圖(webview)的app中呈現。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app在檢測到頁面訪問請求之後,可以向web伺服器請求加載所述web頁面,web伺服器可以根據app中存儲的與該web伺服器或者與該web頁面相關的用戶參數,向app返回與用戶參數對應的web頁面。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參數可以是用戶標識(useridentity,uid)、用戶名和暱稱中至少一種。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參數可以存儲在app的webview對應的帳號系統中。示例性地,app的webview對應的帳號系統可以採用小型文本文件(cookie)的形式存儲在app中,以供app在webview中加載web頁面時讀取,並根據該用戶參數向web伺服器請求加載web頁面。
需要說明的是,基於帳號安全性的考慮,app的原生view對應的帳號系統與app的webview對應的帳號系統可以是相互隔離的。以所述app為app1為例,即使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已經存儲了與請求訪問的web頁面有關的用戶參數,app1仍不能在加載該web頁面時使用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存儲的用戶參數。類似地,同樣基於帳號安全性的考慮,不同的app之間的帳號系統也可以是相互隔離的。同樣以所述app為app1為例,即使app2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存儲了與請求訪問的web頁面有關的用戶參數,app1也同樣無法在加載該web頁面時使用app2中存儲的用戶參數。
因此,可以在s101之後,判斷app1的小型文本文件中未存儲有訪問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需要的用戶參數時執行s102,以避免用戶需要手動輸入登陸該web頁面所需的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來查看需要認證的web頁面中的內容。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也可以在每次獲取到來自app1的網頁訪問請求後執行s102,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
s102: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該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
s103:接收帳號伺服器發送的攜帶有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需要說明的是,用戶參數可以是帳號伺服器預先從web伺服器獲取的,或者,用戶參數可以是帳號伺服器根據與web伺服器預先協商的用戶參數的生成規則生成的,從而保證app1根據從帳號伺服器接收的用戶參數,能夠訪問web伺服器上需要認證的web頁面。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可以根據預設的帳號信息,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相應地,帳號伺服器可以根據帳號信息和用戶參數生成規則生成帳號信息對應的用戶參數。或者,終端也可以根據預設的帳號信息的帳號認證憑據(token),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相應地,帳號伺服器可以根據帳號認證憑據和用戶參數生成規則生成帳號信息對應的用戶參數。需要說明的是,終端可以在s102之前,向帳號伺服器發送帳號認證請求,帳號認證請求中攜帶預設的帳號信息,帳號伺服器可以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成功,則帳號伺服器可以向終端發送帳號信息對應的帳號認證憑據。
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終端可以將經過加密的帳號信息或者帳號認證憑據攜帶在用戶參數請求中發送給帳號伺服器。示例性地,加密算法可以採用高級加密標準(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aes)的對稱加密算法。本發明實施例對加密算法不做限制。相應地,終端可以與帳號伺服器預先協商加密算法以及密鑰等加密處理需要使用的配置參數。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信息可以是終端的標識,或者,帳號信息可以包括一組用戶名和密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信息可以是在s101之前預先存儲在終端或者app1上的。
在一示例中,該預設的帳號信息可以是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存儲的用戶名和密碼。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在s102之前,終端可以從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獲取帳號信息。需要說明的是,app1的安裝包中可以嵌入用於向終端提供帳號的軟體開發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sdk)工具,該帳號sdk工具可以用於app1向終端提供交互帳號信息,以及終端向app1提供用戶參數的接口。示例性地,sdk工具可以由帳號伺服器的提供商提供。
採用這種從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提取帳號信息的方式,當web伺服器與app1對應相同的業務提供商時,可以利用app1的原生view的帳號系統中存儲的帳號信息,來獲取訪問web頁面的用戶參數。
另一示例中,該預設的帳號信息可以是終端上的預設的帳號app中存儲的帳號信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伺服器可以是與帳號app對應的服務端,也即帳號app與帳號伺服器可以對應相同的服務提供商,則帳號伺服器可以根據自身存儲的帳號資料庫對帳號app中存儲的帳號信息進行認證校驗。
採用這種從帳號app獲取帳號信息的方式,當web伺服器與app1對應不同的業務提供商時,可以利用帳號app中存儲的帳號信息,來獲取訪問web頁面的用戶參數。
s104:向應用發送用戶參數,以使應用根據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從帳號伺服器獲取到用戶參數後,將用戶參數發送給app1。則在s104之後,app1可以將用戶參數存儲於cookie中,從而在通過app1的webview加載web頁面的過程中,向web伺服器發送攜帶cookie中存儲的與web伺服器有關的用戶信息的頁面訪問請求。其中,app1的webview與web伺服器可以基於uc.php接口進行通信。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s104之後,app1也可以根據web伺服器的登陸網址將用戶參數發送給web伺服器以獲取登陸會話,該登陸會話可用於指示web伺服器允許訪問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然後,app1可以將登陸會話寫入cookie中,從而在加載web頁面的過程中,向web伺服器發送攜帶cookie中存儲的與web伺服器有關的用戶信息的的頁面訪問請求。
app可以採用上述兩種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訪問web頁面,本發明對此不做限制。本發明實施例中僅需保證,用戶參數由帳號伺服器根據與web伺服器預先協商的用戶參數生成規則生成的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執行的s101-s104中的步驟均可以由帳號app提供的程序實現相應地處理流程。示例性地,帳號app在獲取到用戶參數之後,可以利用app1中的帳號sdk工具向app1傳遞用戶參數。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終端獲取來自於應用的頁面訪問請求,所述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接收攜帶有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向所述應用發送所述用戶參數,以使所述應用根據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使得用戶不需要手動輸入密碼,就能夠在應用的原生view中訪問需要認證的web頁面,提升了用戶在應用中查看web頁面時的操作效率。
實施例二
下面採用交互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頁面訪問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交互式的頁面訪問方法,在介紹該方法之前,先提供一種網絡架構,圖4a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網絡架構的示意圖。參見圖4a所示,該網絡架構包括:web伺服器41、app142、終端上的帳號app43、帳號app伺服器44和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45,在實現的過程中,圖4a所示的網絡架構是邏輯上的架構,而非實體架構,例如,圖4b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用戶界面示意圖,如圖4b所示,帳號app43和app142可以在終端上實現,又如,帳號app伺服器44和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45可以位於同一個伺服器實體上,也可以位於不同的伺服器實體上。
基於圖4a所示的網絡架構,下面提出本發明實施例的交互式的頁面訪問方法,圖4c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參見圖4c所示,該方法包括:帳號認證、用戶參數獲取,以及web頁面訪問三個階段的步驟。其中,本實施例中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步驟可以用於實現圖3所示的s101至s104。本實施例中的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用於獲取s102中所需的帳號認證憑據。本實施例中的web頁面訪問階段的步驟可以用於實現在s104之後,app1根據用戶參數訪問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的過程。
可參考圖4c,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401:帳號app向帳號伺服器發送認證請求,認證請求攜帶帳號信息。
其中,在本實施例提供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中,預設的帳號信息可以是預先存儲在帳號app中的。該帳號app可以是通過應用程式安裝包預先安裝在所述終端上的。帳號信息可以包括用戶名和密碼。帳號app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加密帳號信息。
s402:帳號伺服器校驗帳號信息,若校驗失敗執行s403,若校驗成功執行s404。
其中,帳號伺服器可以採用預先協商的密鑰對經過加密的帳號信息進行解密,再根據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通過,帳號伺服器可以獲取用戶名對應的uid。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名對應的uid也可以是用戶名本身。
s403:帳號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認證失敗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s403不是本發明實施例必須執行的步驟。
s404:帳號伺服器根據uid和加密算法,生成帳號認證憑據。
其中,帳號伺服器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根據隨機數、時間戳和uid生成帳號認證憑據(token)。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隨機數可以是根據uid產生的隨機數。
s405:帳號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攜帶有帳號認證憑據的認證響應。
需要說明的是,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在s406之前執行,也可以在s406之後執行,但需要保證在s408之前執行。
採用這種利用存儲在帳號app中的帳號信息獲取用戶參數的方式,終端廠商可以在終端上預裝帳號app,並提供帳號伺服器來提供獲取用戶參數的配套認證服務,由於這種方式能夠幫助用戶更快捷的訪問web頁面,從而使得web伺服器的提供商有意願與終端廠商進行配合,允許直接使用終端廠商的帳號訪問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並且,當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能夠為更多的web伺服器提供配套認證服務時,終端廠商提供的帳號信息的可應用範圍更大,進而能夠促使消費者更有意願購買和使用終端廠商提供的終端。同時,還可以推動更多不同的app1內嵌終端廠商提供的帳號sdk工具。
可參考圖4c,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406:app1向帳號app發送網頁訪問請求,攜帶第一url。
其中,app1可以在檢測到用戶在原生view中點擊了指向web伺服器的web頁面的第一url之後,向帳號app發送網頁訪問請求。示例性地,第一url可以為「www.163.com/topnews.html」。在本發明實施例中,app1可以通過內置一個由帳號app提供商發布的sdk工具,實現與帳號app的通信。
s407:帳號app根據第一url獲取登陸接口url。
其中,舉例來說,帳號app可以預先存儲有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該登陸接口url可與用戶參數配合實現用戶登陸web伺服器。示例性地,帳號app可以將「www.163.com/login.html」確定為與第一url「www.163.com/1.html」對應的登陸接口url。上述登陸接口url僅為示例,本發明實施例對登陸接口url的具體網址不做限制。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app上預先存儲的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可以是帳號app預先從所述至少一個web伺服器中的各個web伺服器獲取的。
s408:帳號app向帳號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攜帶帳號認證憑據和登陸接口url。
其中,帳號認證憑據token可以是s405中獲取的。
s409:帳號伺服器校驗帳號認證憑據,若校驗成功,解析帳號認證憑據得到uid。
s410:帳號伺服器根據uid獲取用戶參數,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中,得到第二url。
其中,用戶參數例如可以是用戶名和暱稱等。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和uid生成用戶參數。舉例來說,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以構造第二url。所述第二url用於獲取登陸所述web伺服器的登陸會話。需要說明的是,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預先從web伺服器獲取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從而使得web伺服器在獲取到攜帶在第二url的用戶參數時能夠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反向解析得到終端對應的uid。
s411:帳號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用戶參數響應,攜帶第二url。
s412:帳號app向app1發送包含用戶參數的第二url。
其中,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app可以通過利用app1的內置sdk工具提供的通信接口向app1發送第二url。app1可以利用該sdk工具提供的同步登陸接口,調用帳號app以獲取用於實現同步登陸的第二url。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對於終端的作業系統上的app1的原生view端對應的帳號體系無法與基於h5頁面的webview端的帳號體系實現後臺同步登陸的問題,採用將用於實現登陸web伺服器的第二url攜帶用戶參數的方式,提供了一種實現app1的原生view端與webview端的帳號同步登陸的解決方案。即app1隻需訪問第二url即可實現webview端的帳號登陸。從而避免用戶手動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操作,提升了查看web頁面的操作效率。
並且,採用這種在app1中內置由帳號app的提供商提供的sdk工具實現的同步登陸方式,實現app1的原生view端與webview端的帳號同步登陸,不需要改變現有的原生view的帳號體系和webview的帳號系統的存儲方式和訪問權限控制方式,即可快速實現app1與帳號app的對接,進而實現同步登陸功能。這種方式對於app1來說實現簡單,更容易被app1的提供商接受。
另外,採用將帳號認證憑據和登陸接口url攜帶在用戶參數請求中發送給帳號伺服器,以獲取用於實現登陸web伺服器的第二url,其中第二url攜帶用戶參數的方式,也能夠避免新增app1和web伺服器之間消息接口,即app1隻需要直接訪問第二url,即可將用戶參數發送給web伺服器,而不需要新增專門用於發送用戶參數的消息。
可參考圖4c,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頁面訪問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413:app1訪問第二url。
其中,第二url中可以攜帶經過加密的用戶參數。舉例來說,app1可以在後臺訪問指向web伺服器的第二url,該第二url可以指向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網址。所述第二url用於獲取登陸所述web伺服器的登陸會話。
s414:web伺服器解析第二url中的用戶參數,根據用戶參數獲取uid、用戶名和暱稱,生成登陸會話。
其中,登陸會話session可以是web伺服器生成的允許訪問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的登陸憑據。
s415:web伺服器向app1發送登陸會話。
s416:app1將登陸會話存入小型文本文件。
其中,app1可以將該登陸會話存入與該web伺服器對應的小型文本文件中。
s417:app1根據小型文本文件訪問第一url。
其中,app1可以在自身的webview中加載第一url對應的web頁面。
採用這種將登陸會話存儲在app1的小型文本文件中的方式,app1可以利用自身的webview對應的小型文本文件,訪問相同的web伺服器上的web頁面,而不需要在每次獲取到網頁訪問請求時向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請求用戶參數。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app伺服器可以設置同步登陸接口,可用於從終端上的帳號app獲取用於請求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請求。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設置一帳號認證加密接口,用於根據從帳號app伺服器獲取的用戶參數請求發送用戶參數響應。app1中可以集成一帳號sdk工具,則app1可以通過調用帳號sdk的各個消息接口與帳號app交互各種信息。
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作為s406的一種替代方式,app1也可以在獲取到請求訪問第一url的網頁訪問請求後,根據第一url獲取web伺服器對應的登陸接口url,並將攜帶由登陸接口url的網頁訪問請求發送給帳號app。採用這種方式,帳號app可以不用預先存儲各個web伺服器對應的登陸url,只需直接根據帳號認證憑據和登陸接口url生成用戶參數請求即可。
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作為s407的一種替代方式,帳號app可以直接根據帳號認證憑據和第一url生成用戶參數請求發送給帳號伺服器。由帳號伺服器根據預先獲取的登陸接口url和用戶參數生成第二url。需要說明的是,帳號伺服器可以預先從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獲取對應的登陸接口url。採用這種方式,app1和帳號app均可以不需要預先存儲各個web伺服器對應的登陸url。
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和技術效果與圖3所示方法類似。
實施例三
圖5a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與圖4c所示方法不同的是,如圖5a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帳號app伺服器和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用於執行圖4c所示實施例二中的帳號伺服器所執行的步驟,其中,本實施例中的s501至s505可以作為圖4c中s401至s405所示的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一種替代方式,本實施例中的s507至s512可以作為圖4c中的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s408至s411一種替代方式。
可參考圖5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501:帳號app向帳號app伺服器發送攜帶帳號信息認證請求。
其中,帳號信息可以包括用戶名和密碼。帳號app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加密帳號信息。圖5b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數據交互和調用關係示意圖,可參考圖5b中的d501。
s502:帳號app伺服器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失敗執行s503,若校驗成功執行s504。
其中,帳號app伺服器可以採用預先協商的密鑰對經過加密的帳號信息進行解密,再根據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通過,帳號app伺服器可以獲取用戶名對應的uid。示例性地,用戶名對應的uid也可以是用戶名本身。
s503:帳號app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認證失敗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s503不是本發明實施例必須執行的步驟。
s504:帳號app伺服器根據uid和加密算法,生成帳號認證憑據。
其中,帳號app伺服器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根據隨機數、時間戳和uid生成帳號認證憑據token。舉例來說,該隨機數可以是根據uid產生的隨機數。
s505:帳號app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攜帶有帳號認證憑據的認證響應。
其中,可參考圖5b中的d502。
需要說明的是,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在s506之前執行,也可以在s506之後執行,但需要保證在s508之前執行。
可參考圖5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506:app1向帳號app發送網頁訪問請求,攜帶第一url。
其中,app1可以在檢測到用戶在原生view中點擊了指向web伺服器的web頁面的第一url之後,向帳號app發送同步登陸請求。示例性地,第一url可以為「www.163.com/1.html」。舉例來說,app1可以通過內置一個由帳號app提供商發布的sdk工具,實現與帳號app的通信。可參考圖5b中的d505。
s507:帳號app根據第一url獲取登陸接口url。
其中,舉例來說,帳號app可以預先存儲有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該登陸接口url可與用戶參數配合實現用戶登陸web伺服器。示例性地,帳號app可以將「www.163.com/login.html」確定為與第一url「www.163.com/1.html」對應的登陸接口url。上述登陸接口url僅為示例,本發明實施例對登陸接口url的具體網址不做限制。舉例來說,帳號app上預先存儲的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可以是帳號app預先從所述至少一個web伺服器中的各個web伺服器獲取的。
s508:帳號app向帳號app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攜帶帳號認證憑據和登陸接口url。
其中,帳號認證憑據token可以是s505中獲取的。
s509:帳號app伺服器校驗帳號認證憑據,若校驗成功,解析帳號認證憑據得到uid。
s510:帳號app向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攜帶uid和登陸接口url。
s511: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校驗uid,若uid校驗成功,根據uid獲取用戶參數,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中,得到第二url。
其中,用戶參數例如可以是用戶名和暱稱等。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和uid生成用戶參數。舉例來說,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以構造第二url。需要說明的是,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預先從web伺服器獲取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從而使得web伺服器在獲取到攜帶在第二url的用戶參數時能夠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反向解析得到終端對應的uid。可參考圖5b中的d503和d504。
s512: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用戶參數響應,攜帶第二url。
其中,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通過帳號app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用戶參數響應。
s513:帳號app向app1發送包含用戶參數的第二url。
其中,帳號app可以通過利用app1的內置sdk工具提供的通信接口向app1發送第二url。
可參考圖5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頁面訪問階段的步驟可以包括:
s514:app1訪問第二url。
s515:web伺服器解析第二url中的用戶參數,根據用戶參數獲取uid、用戶名和暱稱,生成登陸會話。
s516:web伺服器向app1發送登陸會話。
s517:app1將登陸會話存入小型文本文件。
s518:app1根據小型文本文件訪問第一url。
本發明實施例中訪問web頁面階段的步驟與圖4c所示訪問web頁面階段的步驟類似。
採用將帳號伺服器分離設置為帳號app伺服器和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的方式,能夠由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完成需要與外部的web伺服器預先協商用戶參數生成規則等信息的步驟,避免保存大量的帳號信息數據的帳號app伺服器與外部的web伺服器進行通信,從而保護帳號app伺服器上的帳號數據的安全可靠。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增加連接web伺服器和帳號app伺服器的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來實現帳號同步登陸的解決方案,能夠保證帳號數據在web伺服器和帳號app伺服器的完整一致性。
可參考圖示,app1中還內嵌有一webview模塊,可以用於app1與web伺服器通信,還可用於保存小型文本文件cookie數據。圖5a所示s501至s518涉及的應用與模塊之間、應用與應用之間、應用與伺服器之間數據交互和調用關係可參考圖示。
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和技術效果與圖3至圖4c所示方法類似。
實施例四
圖6a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中的頁面訪問方法的交互流程的示意圖。
與圖5a所示方法不同的是,預設的帳號信息可以為app1中存儲的帳號信息。則如圖6a所示,本實施例中的s600至s606可以作為圖5a中s501至s505所示的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的一種替代實現方式,本實施例中的s606可以作為圖5a中的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s506的一種替代實現方式。
可參考圖6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帳號認證階段的步驟可以具體包括:
s600:app1向帳號app發送攜帶帳號信息的認證請求。
其中,帳號信息可以包括用戶名和密碼。帳號app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加密帳號信息。舉例來說,app1可以通過內置一個由帳號app提供商發布的sdk工具,實現與帳號app的通信。
s601:帳號app向帳號app伺服器發送攜帶帳號信息的認證請求。
s602:帳號app伺服器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成功執行s603。
其中,帳號app伺服器可以採用預先協商的密鑰對經過加密的帳號信息進行解密,再根據對帳號信息進行校驗。若校驗通過,帳號app伺服器可以獲取用戶名對應的uid。舉例來說,用戶名對應的uid也可以是用戶名本身。
s603:帳號app伺服器根據uid和加密算法,生成帳號認證憑據。
其中,帳號app伺服器可以採用aes加密算法,根據隨機數、時間戳和uid生成帳號認證憑據token。舉例來說,該隨機數可以是根據uid產生的隨機數。
s604:帳號app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攜帶有帳號認證憑據的認證響應。
s605:帳號app向app1發送攜帶有帳號認證憑據的認證響應。
可參考圖6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戶參數獲取階段的步驟可以具體包括:
s606:app1向帳號app發送網頁訪問請求,攜帶第一url和帳號認證憑據。
其中,app1可以在檢測到用戶在原生view中點擊了指向web伺服器的web頁面的第一url之後,向帳號app發送同步登陸請求。示例性地,第一url可以為「www.163.com/1.html」。
s607:帳號app根據第一url獲取登陸接口url。
其中,舉例來說,帳號app可以預先存儲有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該登陸接口url可與用戶參數配合實現用戶登陸web伺服器。示例性地,帳號app可以將「www.163.com/login.html」確定為與第一url「www.163.com/1.html」對應的登陸接口url。上述登陸接口url僅為示例,本發明實施例對登陸接口url的具體網址不做限制。舉例來說,帳號app上預先存儲的至少一個web伺服器的登陸接口url可以是帳號app預先從所述至少一個web伺服器中的各個web伺服器獲取的。
s608:帳號app向帳號app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攜帶帳號認證憑據和登陸接口url。
s609:帳號app伺服器校驗帳號認證憑據,若校驗成功,解析帳號認證憑據得到uid。
s610:帳號app向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攜帶uid和登陸接口url。
s611: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校驗uid,若uid校驗成功,根據uid獲取用戶參數,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中,得到第二url。
其中,用戶參數例如可以是用戶名和暱稱等。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和uid生成用戶參數。舉例來說,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將用戶參數添加到登陸接口url,以構造第二url。需要說明的是,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預先從web伺服器獲取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從而使得web伺服器在獲取到攜帶在第二url的用戶參數時能夠根據用戶參數生成規則反向解析得到終端對應的uid。圖6b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中的頁面訪問方法中數據交互和調用關係示意圖。用戶參數生成規則的獲取路徑可參考圖6b中的d607和d608所示。
s612: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用戶參數響應,攜帶第二url。
其中,帳號同步認證伺服器可以通過帳號app伺服器向帳號app發送用戶參數響應。
s613:帳號app向app1發送包含用戶參數的第二url。
其中,帳號app可以通過利用app1的內置sdk工具提供的通信接口向app1發送第二url。
可參考圖6a,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頁面訪問階段的步驟可以具體包括:
s614:app1訪問第二url。
s615:web伺服器解析第二url中的用戶參數,根據用戶參數獲取uid、用戶名和暱稱,生成登陸會話。
s616:web伺服器向app1發送登陸會話。
s617:app1將登陸會話存入小型文本文件。
s618:app1根據小型文本文件訪問第一url。
當帳號信息為app1中預設的帳號信息時,本實施方式提供的頁面訪問方法中的應用與模塊之間、應用與應用之間、應用與伺服器之間的交互流程可參考圖6a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與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和技術效果類似。
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和技術效果與圖3至圖5b所示方法類似。
實施例五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70可以包括:
存儲器701、處理器702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701上並可在處理器702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圖7中未示出),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702執行時實現圖3至圖6b所示的任一種頁面訪問方法中終端執行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可參考圖3至圖6b所示實施例的描述。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帳號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帳號伺服器80可以包括:
存儲器801、處理器802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801上並可在處理器802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圖8中未示出),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802執行時實現圖3至圖6所示的任一種頁面訪問方法中帳號伺服器執行的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的帳號伺服器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可參考圖3至圖6b所示實施例的描述。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五中全球資訊網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全球資訊網伺服器90可以包括:
存儲器901、處理器902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901上並可在處理器902上運行的頁面訪問程序(圖9中未示出),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902執行時實現圖3至圖6所示的任一種頁面訪問方法中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執行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的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可參考圖3至圖6b所示實施例的描述。
實施例六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六中頁面訪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0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70可以包括用於執行帳號app的程序指令的第一收發模塊711和第二收發模塊712。帳號伺服器8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塊811和第一發送模塊812。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塊911和第二發送模塊912。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收發模塊711,用於獲取來自於app1的頁面訪問請求,所述頁面訪問請求用於請求訪問存儲在全球資訊網web伺服器90上的web頁面。第二收發模塊712,用於響應所述頁面訪問請求,向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接收模塊811發送用戶參數請求,所述用戶參數請求用於請求訪問所述web頁面時所需的用戶參數;以及,用於接收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發送模塊812發送的攜帶有所述用戶參數的用戶參數響應。第一收發模塊711,還用於向app1發送所述用戶參數,以使所述應用根據所述用戶參數訪問所述web頁面。
需要說明的是,終端70上還可以包括用於執行app1的程序指令的原生view模塊721、帳號sdk模塊722和webview模塊723。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收發模塊711可以與帳號sdk模塊722之間建立有通信連接,第二收發模塊712與帳號伺服器80之間建立有通信連接。webview模塊723可以與web伺服器90之間建立有通信連接。則在上述方案中,原生view模塊721,可以用於獲取頁面訪問請求,並將頁面訪問請求通過帳號sdk模塊722發送給第一收發模塊711。相應地,第二收發模塊712可以具體通過帳號sdk模塊722向webview模塊723發送所述用戶參數。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webview模塊723可以用於向第二接收模塊911登陸會話請求,所述登陸會話請求包括用於訪問全球資訊網伺服器90的web頁面的用戶參數,所述用戶參數為所述終端從帳號伺服器獲取的。第二發送模塊912,用於向webview模塊723發送登陸會話響應,所述登陸會話響應包括所述用戶參數對應的登陸會話,以使webview模塊723根據所述登陸會話訪問所述web頁面。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收發模塊712,可以具體用於在終端70向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接收模塊811發送第一請求之前,向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接收模塊811發送攜帶有預設的帳號信息的帳號認證請求;以及用於接收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接收模塊811發送的帳號認證響應,所述帳號認證響應包括所述帳號信息在帳號伺服器80上對應的帳號認證憑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頁面訪問請求可以包括指向所述web頁面的第一統一資源定位符url,則第二收發模塊712,還可以用於根據預設的帳號信息和所述第一url向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接收模塊811發送所述用戶參數請求;以及,用於接收帳號伺服器80的第一發送模塊811發送的攜帶有第二url的用戶參數響應,所述第二url中的用戶參數為根據所述帳號信息獲得的,所述第二url用於獲取登陸web伺服器90的登陸會話。
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70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帳號伺服器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可以用於執行圖3至圖6b所示任一種的頁面訪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的其他技術方案細節可參考圖3至圖6b所示實施例的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圖3至圖6b所示終端執行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圖3至圖6b所示帳號伺服器執行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頁面訪問程序,所述頁面訪問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圖3至圖6b所示全球資訊網伺服器執行的頁面訪問方法的步驟。
可選的,在上述各種實施例中的終端可以包括諸如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筆記本電腦、數字廣播接收器、個人數字助理(pda)、平板電腦(pad)、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導航裝置等等的移動終端以及諸如數字tv、臺式計算機等等的固定終端。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該終端如果具有作業系統,該作業系統可以為unix、linux、windows、macosx、安卓(android)、windowsphone等等。應用軟體(application,app)是智能終端的第三方應用程式,用戶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應用軟體進行辦公、娛樂、獲取信息等等,其格式包括了如ipa、pxl、deb、apk等等格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實施例方法可藉助軟體加必需的通用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體,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如rom/ram、磁碟、光碟)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計算機,伺服器,空調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