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溢奶的預防和處理操作方法(溢奶是怎麼回事)
2023-08-10 07:44:21
很多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總是出現溢奶的情況,而且溢奶很是嚴重,有的時候甚至是從鼻子裡面流出奶水,這讓媽媽們非常焦慮。
溢奶是怎麼回事,經常溢奶的寶寶怎麼餵養?
發生原因: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小嬰兒胃容量較小,呈水平位置,且具有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點,使6月齡內的小嬰兒常常出現溢奶;②餵養方法不當導致吞入氣體過多或過度餵養亦可發生溢奶。緩解方法:溢奶很難完全避免,緩解溢奶的主要方法是「拍嗝」。餵奶後宜將嬰兒頭靠在母親肩上豎直抱起,輕拍背部,可幫助排出吞入空氣而預防溢奶。嬰兒睡眠時宜右側臥位,可預防睡眠時溢奶而致窒息。若嬰兒溢奶嚴重且頻繁經指導後溢奶症狀無改善,或體重增長不良,應及時轉診。
發生溢奶的情況時,媽媽們要注意自己的餵奶量是否過量了。寶寶吃進肚子裡的奶水量太多了,無法全盤吸收,所以才會漫出來。餵養時要適量,不要生怕寶寶會不夠吃而拼命地餵奶,只要寶寶不覺得餓,這個量就足夠了。
當寶寶吃完奶後打嗝時,把寶寶豎著抱起來,然後輕輕拍拍他的後背,有助於幫寶寶把吃奶的過程中吸入的氣體排除。這樣也能改善溢奶的狀況。
家長要護理好吐奶的寶寶,儘量避免寶寶吐奶從鼻子裡出來,如果奶水從鼻子裡出來,也及時把寶寶抱起來,清理寶寶鼻子,讓寶寶呼吸通暢。
在給寶寶餵奶時,如果他們吃得太急,容易發生溢奶、嗆奶的情況,所以媽媽最好採取剪刀式哺乳方法,用手壓住乳腺管,使得乳汁流出來的速度減慢,讓寶寶慢慢飲食。如果採用奶瓶給寶寶餵奶,家長要注意奶嘴的孔洞大小,而且要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奶嘴。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餵奶姿勢,這樣寶寶不容易發生溢奶情況。正確的餵奶姿勢應該是家長抱起寶寶,讓寶寶身體處於45°傾斜狀態,然後稍微側身,讓乳汁能夠順利流過胃部進入腸道。而且,寶寶喝完奶水,家長要給寶寶拍背,將寶寶體內空氣排出,避免寶寶吐奶。
有些寶寶吐奶也有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所導致的,比如說寶寶出現了腸道感染、肺炎或者腦膜炎等,這些疾病問題都可能導致寶寶吐奶,所以當寶寶出現頻繁吐奶時,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做一下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