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6:44:31 1
專利名稱::數據轉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不同數據表示格式在兩個裝置之間進行數據交換。
背景技術:
:用以處理數據的任何裝置會將數據記錄在其存儲器中或者將數據以數據表示格式進行傳送,其中該數據表示格式具體指明數據在存儲器或者所認定的流中的位置、數據結構以及數據信息內容。表示格式必須由描述符格式化,以使外部用戶能夠訪問所需數據項。傳統上,描述符採用文檔的技術規範類型。因此,用於在外部裝置中使用數據的軟體程序的設計者可以識別有用數據(有效負載)項,並且開發關聯的接口功能以定位這些項、訪問這些項,並且進行有用讀取,即在了解其內容的情況下讀取。設計者由此可以有效滲入作為有用數據源的裝置「世界」,以便隨後將其翻譯成該設計者自己的「世界」,即該設·計者自己的數據表示格式。在本說明的以下內容中,應當看出,稱作數據存儲裝置的裝置可以是數據源或者是數據接收器。為了使本說明較為簡明,以下實例表示作為數據源的存儲裝置的情況。要解決此表示格式的轉換問題,存在許多可能的方法。使用寫入規範傳播的方法第一「適配」類型方法將適配責任留給接收和使用數據的「外部」裝置的設計者。源裝置的設計者所能做的是向用戶裝置的設計者提供數據表示規範。隨後,通過由此獲得的數據表示格式,用戶裝置的設計者就會開發一種使採用此格式表示的數據能夠進行處理的接口驅動器。缺點在於,用戶設計者必須隨著格式改進和發展重複進行使源格式適用的操作,並且必須針對包含該設計者所希望轉換的數據的每個源裝置進行這種重複操作。使用標準格式的方法第二「參考標準」類型方法提出,源裝置的設計者將開發一種接口功能以將其數據轉錄成標準表示格式。用戶裝置的設計者就其本身而言會開發一種面向此標準的接口功能。除了該標準常常導致信息丟失的情況之外,兩個設計者必須致力於使第三方標準格式適用並且使他們開發的接口功能及時更新。提供軟體驅動的方法第三「驅動器」類型方法提出,源裝置的設計者將開發一種接口功能以直接處理其導出的數據。該接口功能被包封在由用戶裝置的作業系統執行的程序中。缺點在於,需要針對每個作業系統開發專用程序,並且該程序必須廣播給潛在用戶。文檔EPO936788Al教不了一種格式轉換方法,其中源格式與第一轉換器可以處理的第一組目標格式進行比較。如果發生失敗,即如果第一組可用格式不包括最終目標用戶的可用格式,那麼源的數據項會被轉換成中間格式,該中間格式由第一組格式中的一個格式構成,可以由第二下遊轉換器識別。具有中間格式的數據項隨後以相同方式與第二轉換器的第二組格式進行比較,並且該過程會以確定的次數反覆地重複進行以試圖建立一種聯繫,從而最終轉換成目標格式。如果過程未成功進行,那麼就會宣告失敗。文檔EPO936788Al中呈現的教示的類型是第二方法的類型,即一種使用已知標準格式的方法。換言之,由于格式已進行量化和固定,因此不可能與標準格式發生偏離。因此,該教示涉及使用一個或多個級聯轉換器,而決不涉及創建與所提出的要求相適的轉換器。
發明內容本發明旨在方便具有用於各自數據表示的不同格式的兩個裝置之間實現必需的適配。為此,本發明首先涉及一種用於在按照預定源表示規範已存儲有源數據項的源裝置與具有用戶表示規範以使用用戶數據項的用戶裝置之間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徵在於-針對相應源和用戶表示規範建立一對相應機器可解釋源和用戶描述符;以及-在所述源描述符與所述用戶描述符之間進行比較,以從中確定用於建立用於由機器進行數據解釋的解釋塊的互不協調,所述塊包括用於控制源描述符和用戶描述符各自的對應數據元之間轉換的裝置。因此,所述裝置中的一個裝置「將其本身引入」另一裝置,即提供其自己的描述符。示例性地而非完整性地,上述互不協調可能涉及包括語義信息項、句法信息項、結構信息項以及關於包含關係的信息項的組中的元的至少一個元。與上文參考的文檔相比,本發明在解釋塊可能最初就對互不協調進行補償並且在無需任何級聯轉換器組甚至第一組轉換器的情況下進行這種補償時提供安全操作,因為解釋塊確保了必要的適配或升級。因此,這種適配並非是對可能適用的轉換器進行搜索,而是直接創建合適的轉換工具。本發明的方法的一種初始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可以在沒有人工操作員的情況下進行以使兩個新裝置產生關係,因為描述符是機器可解釋的。本發明的方法的另一種初始特徵在於,與使用標準或規範的方法的上述第二情況相比,第三方參考僅位於相關描述符的層級上,而絕不位於要轉換的數據的表示格式的層級上。在數據層級上的參考涉及對考慮的數據進行應用的領域,其中每個領域存在相應標準,而在描述符層級上的參考僅涉及對數據轉換進行應用的領域,其中可能創建單獨標準。因此,可以通過大量通信來聯繫起兩個分離的世界,這些通信在這兩個世界的邊界兩側上進行,並且能夠建立一種混編(交叉互換)關係,這種關係使得能夠在兩個描述符之間進行比較,並且使得能夠建立一種轉化方法。提供的描述符因此是一種教示元,其使得連接的裝置能夠識別並且使其可以遵循其特徵方面的任何更改,以便進行所需適配。所述方法的步驟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在一個裝置中執行或者在用作工具的另一個裝置中執行。在第一情況中,假定數據項在根據本發明的以下數據傳輸方法的上下文中通過用於精心製作轉換器的當前方法而進行有效傳輸,在請求或者自發進行的情況下,源裝置發送出數據,根據本發明,數據的這些片段仍存在。這種類型的運行模式可以稱作高級PUSH,即源裝置不會考慮用戶裝置的具體特徵源裝置以本機模式並且「另外地」導出其數據導出,源裝置詳細指明這些數據的結構、句法以及關聯的語義。因此,源裝置只在精心製作轉換器的方法的開始時進行幹擾,以便只給出其自身的描述符以及其數據的內容。用於製作轉換器的方法的餘下步驟因此將另外使用用戶表示規範來執行。然而,由於轉換器是一種工具,因此為了使用戶可以利用數據,則無法排除以下情況用戶裝置可能放棄利用此工具的所有或部分的可能性,並且將其描述符傳輸給由此負責在數據轉換期間使用該描述符的源裝置。第二情況是第一情況的對偶或二進形式,即由源裝置處理用於精心製作轉換器的方法的步驟,隨後,使用此工具並且根據具體情況將其傳輸到用戶裝置。無論是哪種情況下,在精心製作轉換器期間,每個裝置均是主機,因為裝置的描述符會在精心製作轉換器期間使用。因此,這是一種雙命令。相反,在根據本發明的數據傳輸方法進行數據傳輸期間,用戶裝置將在第一情況下受到限制,因為其將使用取決於源裝置的轉換器。然而,源裝置將僅是虛擬主機,因為其僅在上遊層,即用於精心製作由轉換器構成的工具的層進行幹擾,而根本不會在下遊層,即使用工具以傳輸數據的層進行幹擾。優選地,解釋塊可以通過在其中建立和集成以下項來製作-第一塊,用於通過解釋所述源描述符中包含的有關源數據元結構的信息項來控制源數據元的讀出,-第二塊,其屬於所述用於控制對應數據元之間轉換的裝置,方法是相互地拉近包含在所述規範的所述描述符中的語義和/或句法信息段,以及-第三塊,用於通過解釋所述用戶描述符中包含的有關已轉換的數據元結構的信息項來控制所述已轉換的數據元的寫入。因此,所述格式描述符之間的第二轉換塊用作在源側上進行讀出與在用戶側上進行寫入之間的適配器中樞。如有必要,在解釋塊下遊,建立參數轉換表。轉換表將兩個裝置中的對應數據元聯繫在一起。轉換表設定出專用於數據項並且尤其是數據元的單位、其存儲地址以及轉換所需的語義和句法算法的一組參數。方便的是,為了拉近語義信息項,應當建立語義圖以表示源裝置和用戶裝置的相應兩個主題詞表之間的聯繫。因此,建立可以標示路線的樹,以便找出從一個裝置的一個數據元到位於另一個裝置中的相同數據元的路徑。例如,車輛速度可以在一個裝置中由「Car_Speed」標記指示,並且在另一個裝置中由「vitessejShicule」標記指示。語義圖將使得路徑能夠建立在兩個項之間並且能夠表徵此聯繫。在此情況下,優選地,根據語義圖建立語義層轉換算法並且將所述語義層轉換算法集成到解釋塊中。該算法在各項相等時是簡單等式,但其可以更為複雜。例如,如果數據元「car_speed」表示為「米/時」,那麼數據元「ViteSSe_V6hiCule」可以表示為「千米/時」,並且轉換算法將由乘數構成。因此,語義圖通常使得能夠搜索相等項或同源項,這種搜索是通過使用軟體程序實現的。有利地,建立源數據的結構方案,以便用於製作解釋塊。因此,該結構方法使得能夠定位數據元以從中提取源數據,並且隨後解釋和轉換該源數據的句法以在用戶數據中對其進行寫入。優選地,分別基於源裝置和用戶裝置的一對相應結構方案,建立句法層轉換算法並且將所述句法層轉換算法集成到解釋塊中。例如,如果數據元「Car_Speed」採用「純」二進位格式進行編碼,而數據元「vitesse_v6hicule」採用文本格式進行編碼,那麼轉換算法將由二進位到文本轉化構成。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在源裝置和用戶裝置之間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數據轉換器通過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而精心製作,-在源裝置與用戶裝置之間建立連接,以及-傳輸數據,其中通過所述數據轉換器進行轉換。如上所述,可以在用戶裝置發送出讀出請求之後進行傳輸,或者這種傳輸可以是數據的自發廣播。有利地,數據傳輸方法的步驟的至少一部分在源裝置的前端邏輯塊和/或用戶裝置的前端邏輯塊中執行。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對根據本發明的數據轉換方法的應用,其中訪問機動車輛區域網的數據。例如,因此,通用可攜式測試機可以訪問汽車車輛的區域網的總線,以便讀出某些數據項或者相互關聯地在合適的位置且根據合適的格式寫入新的數據項,並且因此無論車輛是哪種型號或品牌,均可以進行上述操作。根據另一個實例,一種遊牧裝置可以檢索來自汽車車輛區域網的數據,從而通過GPS輔助驅動和導航來改進其軟體應用,其中這些數據有關油量表水平、驅動車輪的速度和位置。應注意,在此應用以及在其他應用中,數據傳輸鏈路可以具有任何物理性質,例如,發射機應答器等的導線範圍、光學範圍、無線範圍、短程距離。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對根據本發明的數據轉換方法的應用,其中用於讀出標記等標識裝置的讀數器項通過根據所述方法進行的轉換來對標識裝置的內容進行識別。因此,讀出器是通用的,因為其可以讀出採用多種數據格式並且具有多種存儲架構的標記。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對根據本發明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應用,其中作為遠程控制命令源的裝置將遠程控制命令傳送給用戶裝置,傳送的遠程控制命令由數據轉換器進行轉換,以便可以使用。遠程控制用戶裝置因此是通用的。它可以控制任何類型的裝置,例如,家用裝置或工業用裝置。例如,家用裝置可以包括各種類型的電視機、高保真系統、烤爐、洗碗機、洗衣機、空調以及門或窗拉手裝置。工業用裝置可以包括,例如,變速器或編程自動機。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實施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精心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的設備,包括-用於存儲分別針對源和用戶規範的一對機器可解釋描述符的裝置,所述一對機器可解釋描述符即分別是源描述符和用戶描述符,以及-比較器裝置,布置用於在源描述符與用戶描述符之間實現比較,並且從中確定用於建立由機器進行數據轉換的塊的互不協調,所述塊包括用於控制源描述符與用戶描述符各自的對應數據元之間轉換的裝置。有利地,所述設備包括關聯裝置,所述關聯裝置布置用於建立所述語義圖和針對語義層和/或句法層轉換的算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可以通過通信網絡下載和/或記錄在計算機可讀媒介和/或由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包括程序代碼指令,以便在所述程序由計算機執行時,實施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精心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存儲電腦程式的計算機可讀數據存儲媒介,所述電腦程式包括一組可以在計算機上執行的指令,以便實施根本發明的用於精心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通過下文對本發明概念的各種變體的說明將更為清楚地理解本發明,其中本發明概念即用於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在嵌入汽車的網絡中使用此方法的一個應用的數據傳輸方法、用於實施數據轉換器製作方法的裝置、計算機軟體產品以及與本發明的方法中的一個方法或另一個方法相適的數據存儲裝置。該說明將參考附圖進行描述,其中圖I是根據本發明的數據源裝置的必需部件的方框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數據用戶裝置的必需部件的方框圖,圖3是這兩個裝置的邏輯功能塊的方框圖,這些功能塊進行合作以使數據能夠從一個功能塊傳輸到另一個,其中根據本發明進行轉換,以使這些數據有用,圖4是示出用於轉換的功能塊的更為詳細的局部圖解,圖5是指示初始化邏輯連接的步驟的流程圖,其中假定數據在其傳輸之後進行轉換,圖6是示出轉換表的製作順序的流程圖,圖7是示出製作可用轉換數據元的步驟的流程圖,圖8是對應於汽車的嵌入式網絡中的消息發送系統本體的示意圖,圖9展示了用於兩個對應數據元的轉換表摘錄,以及圖10展示了來自車輛的區域網的數據幀的結構。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表示數據源裝置1,數據源裝置包括由存儲程序11以及由控制自動機12驅動的處理器10。處理器10連接到操作存儲器13,操作存儲器包括用於語義圖的存儲器區131、用於結構方案的存儲器132,在此實例中,還有用於驗證密鑰的存儲器區133。處理器10在輸入端處連接到內部數據鏈路10D,在此情況下,用於訪問構成車輛區域網的構架的數據總線10B,並且通過同樣連接到控制自動機12的物理層控制器15的埠連接到外部數據鏈路9。圖2表示數據用戶裝置2,數據源裝置包括由存儲程序21驅動並且與控制自動機22關聯的處理器20。處理器20連接到操作存儲器23,操作存儲器包含用於語義圖的存儲器區231、用於結構方案的存儲器232以及用於驗證密鑰的存儲器區233。連接到處理器20的緩衝存儲器24包括用於相應元的單位的存儲器區241、用於相應元各自的尋址的存儲器區242、用於將相應元聯繫在一起的語義層算法的存儲器區243以及用於將相應元聯繫在一起的句法層算法的存儲器區244。處理器20在輸入端處通過同樣連接到控制自動機22的物理層控制器25連接到外部數據鏈路9。圖3示出了多個功能塊,這些功能塊進行協作以使鏈路9上交換的數據能夠進行轉換,方法是根據本發明建立教示連接。源裝置I具有採用以「人類」語言寫入的文檔形式的關聯的源表示規範16,從而能夠建立在鏈路9上發送的數據表示格式的源描述符17(採用電子形式)。相稱地,用戶裝置2與採用以「人類」語言寫入的文檔形式的用戶表示規範26關聯,從而能夠建立用戶裝置2能夠處理的數據格式的電子用戶描述符27。參考標號40標記的是描述符規範,該描述符規範指明源描述符17和用戶描述符27彼此兼容,即這些描述符相互可理解,從而可以進行比較。源描述符17和用戶描述符27是機器可解釋的,這樣,這兩個描述符的比較可以使解釋單元28得到精心製作,以便建立在兩個規範16、26之間進行轉化的方法。在此實例中,本發明還以轉換表29的形式建立轉換參數塊。通過建立轉換表29,因此,可以提供此處需要的轉換元以製作數據轉換器30,以便將連接到內部鏈路IOD的源裝置I的源數據(原始數據)存儲器18連接到用戶裝置2的數據存儲器31。上述比較操作是一種較高級改組或混編操作,即從用戶描述符27到源描述符17或相反的物理和主要邏輯操作,具體取決於用於建立數據轉換器30的操作是通過用戶裝置2還是源裝置I完成。這種混編操作根據描述符17和27之間通過源描述符17的機器可解釋教示(machine-interpretabledidactic)獲知的差異或關聯完成。教示命令性改組(didacticallycommandedshuffling)使用戶裝置2能夠搜索源描述符17中的所需轉換信息,並且因此創建用於在這兩個描述符之間進行適配的轉換工具。換言之,由數據轉換器30進行升級的用戶描述符17是源裝置I的模擬器。這種比較由處理器20進行,即請求數據的裝置2負責查詢指令,以供由提供給潛在用戶的源表示符17表示的源裝置I使用。如上所述,逆方法是可行的,其中用戶裝置2提供其描述符27,並且請求應當由源裝置I創建數據轉換器30。一般而言,由數據轉換器30構成的工具可以由已解釋兩個描述符17、27的任何裝置製作,並且該工具隨後提供給兩個裝置1、2中的一者,以在發送或接收時在數據上實現所需轉換。圖4給出塊28、29和30的詳細視圖。解釋塊28包括三個實體,也就是用於對源裝置I的描述符17進行結構解釋實體281,即用於命令對相關數據區進行讀出的實體;用於在兩個裝置1、2之間拉近語義和句法項的實體282,即提供合適的轉換命令的實體;以及用於對用戶裝置2的描述符27進行結構解釋的實體283,即控制在合適區中進行寫入的實體。通過對應方式,轉換表29具有三個實體,也就是用於源裝置I的結構數據實體291、包含用於針對兩個裝置1、2拉近語義和句法項的數據的實體292以及用於用戶裝置2的結構數據實體293。數據轉換器30類似地具有三個實體,也就是用於讀出源裝置I的數據存儲器18中的數據的實體301、用於轉換交換數據的實體302以及用於將轉換的數據寫入成用戶裝置2的數據存儲器31的實體303,這些實體301、302、303受到相應實體281、282、283控制。操作在三個階段中建立教示連接。第一階段對應於連接初始化,源裝置I可能在通過源裝置I標識用戶裝置2,即驗證之後將源描述符17傳輸到用戶裝置2。第二階段涉及製作轉換表29,在該階段中,源描述符17由用戶裝置2進行分析,以從中得出所需有用數據,並且從中得出轉換表29的內容。第三操作階段包括在對通過第二階段定位的相關存儲器區進行尋址之後,通過提取而從來自源裝置I的源數據中讀出所需有用數據。此第三階段還包括轉換此有用數據,以及將其寫入源裝置2的用戶存儲器區中。對於第一階段,圖5是說明用於通過鏈路9初始化邏輯連接的步驟的流程圖。在鏈路9已經在物理層上建立之後,在通信協議的標識符上進行檢查,該標識符可以在源描述符17中找到。源描述符17可以從管理鏈路9的埠的物理層的控制器15進行訪問,或者集成到該控制器中,以便檢驗源裝置I是否配有教示連接。最終,可以檢查出,用戶裝置2可以將其數據的語義圖231與源裝置I的語義圖131連接起來,其參考可以在源描述符中17中表明。因此,這是一種用於檢驗所存在的最小協調程度的比較。可以計劃的是,教示連接將使得能夠通過下載來獲得外部語義圖。因此,功能塊51表示用於評估情況的開始點,即搜索用作工具的上述元的存在,以便在步驟52處讀出和轉換數據。在附圖的所有步驟中,包括測試,否定響應會使過程停止。如果步驟52處是肯定響應,那麼過程通向用戶裝置2的驗證步驟53,以便在步驟54處針對用戶裝置進行檢查,以了解用戶裝置2是否傳輸所需數據以檢驗其對源裝置I的訪問權限,尤其是對該源裝置包含的數據的訪問權限。如果用戶已傳輸所需數據以檢驗訪問權限,那麼在步驟55處,將檢查數據項的內容的相關性,以在步驟56處確定這些數據項是否具有相關的可接受層級,並且源描述符17將在步驟57處傳輸到用戶裝置2。對於第二階段,圖6是示出圖5所示步驟的後續的流程圖,即用於製作轉換表29的順序。教示連接穿過源語義圖,以相互地拉近存在於用戶裝置2的語義圖231中的數據元的單位與存在於源裝置I的語義圖131中的數據元的單位。如果「拉近」操作的層級高於可以得到的最小閾值,那麼教示連接設定出轉換表29中要拉近的兩種所述單位。通過語義圖131、231並且通過源和用戶結構方案132、232,教示連接得出相應語義和句法層的關聯轉換算法243、244,並且在轉換表29中設定這些算法。因此,初始步驟61涉及用戶裝置2有用的元的標識,即請求的元的單位。在隨後的步驟62處,開始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可以使屬於用戶裝置2的語義圖231的單位與屬於源裝置I的語義圖131的單位相互地拉近。如果這種情況可以發生,那麼在步驟63處進行語義檢驗,以在步驟64處確定轉換是否可行。如果可行,那麼在不受65處開始句法檢驗,以在步驟66處,檢查轉換是否可行。如果可行,那麼操作通向輸入步驟67,以將由此製作的轉換表25輸入緩衝存儲器24中。對於第三階段,圖7是示出用於提供所述轉換的數據元,即有用數據的步驟的流程圖。教示連接從源結構方案132提取所需數據片段的存儲器區的開始和結束地址,以便對數據進行讀出和轉換。因此,初始步驟71開始對存儲器21中的程序進行檢查,以便在步驟72處,檢測用於提供已轉換的數據元的請求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麼在步驟73處,在源數據存儲器18的所需區中提取考慮的元,並且在步驟75處,通過數據轉換器30對其進行轉換,以將該元存儲在數據存儲器31中。教示連接的功能架構教示連接由兩方形成,分布在兩個裝置I和2之間。本文中,連接初始化功能分配如下源裝置I提供用於標識連結的裝置並且在控制器15處執行驗證功能。用戶裝置2驗證教示連接的存在並且提供驗證碼字。製造轉換表29的功能分配如下源裝置I提供源數據的源描述符17。用戶裝置2下載源描述符I並且,針對每個有用且可轉換的數據元,從源描述符17得出轉換參數,從而補充轉換表29,其中結構、句法和語義數據項因此得以收集。數據提取功能分配如下就其本身而言,源裝置I傳輸源數據存儲器的內容,其中包含原始源數據,並且該源裝置I在源數據對應於數據流的情況下以所需間隔刷新傳輸。用戶裝置2通過本發明的方法提取並轉換所有有用數據元,並且其還可以只處理屬於來自程序存儲器21的請求的目標的那些元。源裝置I的架構教示連接通過以下功能呈現在源裝置I中-提供交換協議的參數,即連接標識符和驗證密鑰133,-傳輸包含源語義圖131和源結構方案132的源描述符17,以及-傳輸源數據存儲器18的內容,其中包含要廣播的源數據。源管理器控制器管理用於提供信息的順序。處理器重新格式化其中的數據項,以便將這些數據項傳輸到物理層控制器15,並且根據具體情況,物理層控制器15可以與源管理器控制器相重合。控制器15負責提供源描述符17,並且負責管理驗證功能,即用作前端單元。源裝置I集成用於存儲源描述符17的所需存儲器裝置(13)以及用於傳輸源數據的那些裝置(18)。用戶裝置2的架構教示連接通過以下功能呈現在源裝置2中-檢驗教示連接是否存在,可能在語義圖131的層級上進行檢驗,並且提供驗證碼字,-下載源描述符17,標識有用數據元,並且通過收集的轉換參數對轉換表29進行初始化,-同時或順序提取所有有用數據元。因此,用戶裝置2具有用於存儲交換協議的參數和用戶描述符27的所需存儲裝置(23)以及用於存儲轉換表29所需的裝置(24)。處理器20具有涵蓋大部分轉換情況的預定例程。用戶裝置基於轉換表29建立這些例程,並且如有必要,通過轉換表29包含的轉換參數來補充這些例程。因此,處理器20在來自源數據的元上執行轉換例程,例如解壓縮、截斷,並且在數據存儲器31中提供結果。對於轉換而言,控制器25向處理器20發送與提取的數據片段關聯的轉換指令。因此,處理器20執行解壓縮、截斷等轉換例程,並且在數據存儲器31中提供結果。讀出和轉換功能與使用提供的數據的軟體應用程式關聯。訪問消息發送系統這是具有對數據總線的消息發送系統進行掃描功能的本發明的一種應用,在此汽車車輛的情況下,目的在於提供可攜式GPS導航裝置的知識庫。因此,此裝置配有的教示連接使得無需開發適用於汽車的每個品牌的每個型號的特定驅動器。因此,可以計劃形成配有教示連接的接口模塊,以將車輛的消息發送幀以及來自嵌入式網絡的數據提供給源描述符17。設備,即GPS導航遊牧裝置隨後可以通過物理鏈路連接到接口模塊,所述物理鏈路例如,USB類型的鏈路或者短程無線鏈路。最初,車輛的消息發送系統的內容的主題詞表在語義圖中進行描述,在語義圖中,其連接到一個或多個通用主題詞表。源語義圖131的文件可以集成在上述模塊內,或者引用到模塊的描述符中。·隨後,每個幀(圖10)的結構在結構方案132中進行描述。每個幀以及提取位置和該幀包含的每個數據元的句法一起在後續流中通過位於結構方案中的標識符進行識別。最後,USB控制器經配置以選擇最適合於以解釋語言發送的傳輸模式。因此,構成語義圖131和結構方案132記錄在車輛的接口模塊的描述符中。導航裝置包含一個描述符,其中對其有用的數據在語義圖231中連接到汽車消息發送系統的通用主題詞表。圖8展示了汽車車輛的嵌入式網絡中的消息發送系統本體。此本體由兩個不同的語義圖描繪,即車輛語義圖88和遊牧裝置語義圖89,以便處理公共元或單獨元。在圖88中,塊81表示根據具體格式詳細說明有關特定速度單位的信息項,這些信息項與對應測量結果關聯(圖8中未圖示),汽車製造商將這些測量結果以英制傳統單位表示,即m/h。塊81是根據製造商的規範(在此情況下為英語製造商規範)具有用於車輛區域網總線的本體的個體。通過相等鏈路82,塊81控制用於此特定速度單位的源標準規範(也是英語的)的塊83,並且所述塊83仍關聯以所述未更改的英制單位表示的相同測量結果。通過進行轉換的鏈路84,源標準規範塊83控制速度標準單位塊85,在此情況下是法語塊,其與用於法語字詞的塊83等同。用戶標準單位塊85關聯(圖8中未圖示)以MKSA單位,即km/h表示的已轉換的速度測量值。通過相等鏈路86進行作業的用戶標準單位速度塊85控制塊87,該塊87是用於法語製造商的總線的本體(圖89)之中的個體。車輛的接口模塊包含覆蓋塊81和83的語義圖88,而可攜式GPS導航裝置的語義圖89包含塊83、85和87。本發明的方法使得可以通過兩個圖88、89中存在的速度單位規範的源標準規範塊83來相互地拉近模塊中裝置的有用數據元。圖9提供關於圖8中展示的速度數據單位元的轉換表29的一部分的實例。功能塊91、92包含分別針對用戶裝置2(速度,以米為單位)以及針對源裝置I(速度,但採用傳統英制單位)的數據元單位。功能塊93包含用於從米到千米的語義轉換的算法。功能塊94包含用於二進位到文本句法轉換的算法。圖10展示了用於傳輸所述數據元的包或幀100。幀100具有標題欄位101,其包含具體幀面以識別幀100,標題欄位之後是判優欄位102,其包含幀標識符,判優欄位之後是控制欄位103。隨後,包具有針對數據元的內容的有用數據(有效負載)欄位104,例如,該欄位可以是針對以km/h表示的速度而從O到180範圍內選擇的一個數字。該欄位之後是CRC欄位105,並且隨後是確認欄位(ACK)和幀結束欄位。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在按照預定源表示規範(16)已存儲有源數據項的源裝置(I)與具有用戶表示規範(26)以使用用戶數據項的用戶裝置(2)之間製作數據轉換器(28、30)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徵在於-針對相應源和用戶表示規範(16、26),建立一對相應源和用戶機器可解釋描述符(17)和(27);以及-在源描述符(17)與用戶描述符(27)之間進行比較,以從中確定用於建立由機器進行數據解釋的塊(28)的互不協調,所述塊包括用於控制所述源描述符(17)與所述用戶描述符(27)各自的對應數據元之間的轉換的裝置(28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解釋塊(28)通過在其中建立和集成以下項製成-第一塊(281),用於通過解釋所述源描述符(17)中包含的有關源數據元結構的信息項來控制所述源數據元的讀出,-第二塊(282),其屬於所述用於控制對應數據元之間轉換的裝置,方法是相互地拉近包含在所述規範的所述描述符(17、27)中的語義和/或句法信息段,以及-第三塊(283),用於通過解釋所述用戶描述符(27)中包含的有關已轉換的數據元結構的信息項來控制所述已轉換的數據元的寫入。3.根據權利要求I和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解釋塊(28)下遊,建立參數轉換表(29)。4.根據權利要求I到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源數據(132)的結構方案,以供在製作所述解釋塊(28)時使用。5.根據權利要求2到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為了拉近語義信息項,建立語義圖(131、231)以表示所述源裝置(I)和所述用戶裝置(2)的相應兩個主題詞表之間的聯繫O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所述語義圖(131),建立語義層轉換算法(242)並且將所述語義層轉換算法集成到所述解釋塊(28)中。7.根據權利要求I到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別基於所述源裝置(I)和用戶裝置(2)的一對相應結構方案(132、232),建立句法層轉換算法(243)並將所述句法層轉換算法集成到所述解釋塊(28)中。8.—種在源裝置(I)與用戶裝置(2)之間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數據轉換器(28、30)通過根據權利要求I到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於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製作,-在所述源裝置(I)與所述用戶裝置(2)之間建立連接,以及-傳輸數據,其中通過所述數據轉換器(28、30)進行轉換。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數據傳輸方法的步驟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源裝置(I)的前端邏輯塊(15)和/或所述用戶裝置(2)的前端邏輯塊(25)中執行。10.一種對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數據轉換方法的應用,其中訪問機動車輛區域網(IOB)的數據。11.一種對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應用,其中用於讀出標識裝置的讀數器項通過根據所述方法進行的轉換對標識裝置的內容進行識別,方法是讀出存儲在所述標識裝置中的源數據。12.—種對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數據轉換方法的應用,其中作為遠程控制命令源的裝置向用戶裝置傳送命令,傳送的遠程控制命令由所述數據轉換器(28、30)進行轉換,以便可以使用。13.一種用於實施根據權利要求I到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設備,包括-用於存儲分別針對源和用戶規範(16)和(26)的一對機器可解釋描述符的裝置,所述一對機器可解釋描述符即分別是源描述符(17)和用戶描述符(27),以及-比較器裝置(10、20),其布置成用於在所述源描述符(17)與所述用戶描述符(27)之間實現比較,並且用於從中確定用於建立由機器進行數據轉換的塊(28)的互不協調,所述塊包括用於控制所述源描述符(17)與所述用戶描述符(27)各自的對應數據元之間轉換的裝置(282)。14.根據從屬於權利要求6的權利要求13所述的設備,包括關聯裝置,所述關聯裝置布置成用於建立所述語義圖(131、231)和/或所述語義層轉換算法(243)。15.一種可以通過通信網絡下載和/或記錄在計算機可讀媒介和/或由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包括程序代碼指令,以便在所述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時,實施根據權利要求I到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於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16.一種存儲電腦程式的計算機可讀數據存儲媒介,所述存儲電腦程式包括一組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指令,以便實施根據權利要求I到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於製作數據轉換器的方法。17.—種可以通過通信網絡下載和/或記錄在計算機可讀媒介和/或由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其包括程序代碼指令,以便在所述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時,實施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18.一種存儲電腦程式的計算機可讀數據存儲媒介,所述電腦程式包括一組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指令,以便實施根據權利要求8和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全文摘要根據一種用於在按照預定源表示規範已存儲有源數據項的源裝置(1)與具有用戶表示規範(26)以使用用戶數據項的用戶裝置(2)之間製作數據轉換器(28、30)的方法,針對相應源和用戶表示規範(16、26),建立一對相應源和用戶機器可解釋描述符(17)和(27);以及在源描述符(17)與用戶描述符(27)之間進行比較,以從中建立用於通過機器進行數據解釋的塊(28)。文檔編號H04L29/06GK102934108SQ201180020908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優先權日2010年3月25日發明者康構隆構·亞歷山德拉·穆白申請人:Creages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