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用膠塞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8:42:21 3
輸液用膠塞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所述膠塞本體分為冠部和頸部,冠部底面於頸部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配合時,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嵌設於該定位槽內,從而增強膠塞與輸液瓶的密合強度,防止膠塞被戳入瓶內。
【專利說明】輸液用膠塞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用膠塞。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輸液瓶都是用橡膠塞密封的,由於橡膠塞彈性比較大,在往橡膠塞內插輸液器時,操作起來十分麻煩、費時費力。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輸液用膠塞上往往會設置穿刺凹穴,以降低橡膠塞穿刺部分的厚度,便於輸液器插入,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護士每天工作量十分大、輸液注射頻率也十分高,其往橡膠塞內插輸液器時,並不會完全找準穿刺凹穴後再進行插入,而且由於操作慣性,一般輸液器插入是,是與瓶體呈一傾斜角度插入的,這樣膠塞很容易隨著輸液器的插入而隨之被戳入輸液瓶內,這樣不僅膠塞的密閉性就會受到影響、出現液漏的情況,而且膠塞的外露面進入輸液瓶會對瓶體內藥液造成汙染,對病人產生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輸液用膠塞,其在與瓶體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上設置一圈定位槽,通過定位槽與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配合而增強膠塞與輸液瓶的密合強度,防止膠塞被戳入瓶內。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所述膠塞本體分為冠部和頸部,冠部底面於頸部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配合時,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嵌設於該定位槽內。
[0006]進一步的,所述膠塞本體的冠部表面設有凹陷的穿刺凹穴。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08]1.本實用新型在與輸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上設置一圈定位槽,通過定位槽與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配合而增強膠塞與輸液瓶的密合強度,防止膠塞被戳入瓶內。
[0009].本實用新型通用性較廣,不僅可與特定的具有凸環的輸液瓶配合使用,還可與普通輸液瓶配合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輸液瓶組裝時的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3]其中:1膠塞本體;11冠部;12頸部;13配合面;14定位槽;15穿刺凹穴;
[0014]2輸液瓶;21凸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不,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I,所述膠塞本體I分為冠部11和頸部12,冠部11底面於頸部12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2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13,所述配合面13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14,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2配合時,輸液瓶2上口沿的凸環21嵌設於該定位槽14內。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膠塞本體I的冠部11表面設有凹陷的穿刺凹穴15。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槽14與輸液瓶2上口沿的凸環21配合而增強膠塞與輸液瓶2的密合強度,防止膠塞被戳入瓶內。本實用新型通用性較廣,不僅可與特定的具有凸環的輸液瓶配合使用,還可與普通輸液瓶配合使用。
[0018]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範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1),所述膠塞本體(I)分為冠部(11)和頸部(12),冠部(11)底面於頸部(12)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2)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13),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合面(13)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14),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2)配合時,輸液瓶(2)上口沿的凸環(21)嵌設於該定位槽(14)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用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膠塞本體(I)的冠部(11)表面設有凹陷的穿刺凹穴(15)。
【文檔編號】A61J1/14GK204050332SQ201420490862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莊聖平 申請人:盛州橡塑膠(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