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6:53:41 5
專利名稱: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振動噪聲控制技術,尤其是對空調外機固定架振動噪聲控制改造,防止結構振動固體傳播噪聲的技術。
背景技術:
空調外機的主要振動是因壓縮機與風扇電機運轉時產生機械不平衡振動。電動機軸承的振動與電動機構成材料的共振、潤滑不良產生振動噪聲、風扇的機械不平衡振動。轉動電機傳動系統的振動屬自激振動,影響電機幹擾頻率的因素主要是電機的轉速及電機的極數。由於空調外機主要通過安裝架直接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上,空調外機的振動通過安裝架與外牆建築結構的剛性連接傳遞的低頻結構振動噪聲。低頻結構振動在建築結構中波速高,振動衰減小,當傳遞至房間內經過結構福射,振動轉變為空氣聲,影響房間內的聲環境。特別是由於空調外機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上,較少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使用一定時間後,振動加大,房間內的振動噪聲就日益嚴重。目前控制空調外機振動的措施有,在安裝架與空調外機底座之間加裝橡膠墊。但是,為了防止空調外機的傾斜,往往使用底腳螺栓穿過安裝架、橡膠墊、空調外機底座將其固定。由此,底腳螺栓形成振動的傳遞途經,導致隔振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發明內容為了保證空調外機既要安裝牢固,又不能與房間外牆牆面有剛性連接的矛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該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不僅能滿足空調外機安裝牢固的要求,而且能有效阻隔空調外機振動噪聲通過與房間外牆結構的剛性連接的傳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由隔振安裝架及限位平衡構件組成。隔振安裝架由剛性承力架及複合隔振墊組成,限位平衡構件由設置調整長圓孔的支撐杆及設置調整螺栓的隔振限位塊組成。複合隔振墊是由三層材料複合製成,中間是高彈性吸振層,上、下面均為彈性阻尼層。中間是高彈性吸振層的高彈性係數可降低複合隔振墊的固有頻率,阻隔低頻振動的傳遞,提高隔振、吸振效果,下面是彈性阻尼層有利於複合隔振墊與剛性承力架的均衡接觸,有利於複合隔振墊的整體受力均勻。同時,阻尼係數高,將振動的動能轉化為熱能,阻隔振動的傳遞。所述的高彈性吸振層可以是高彈性橡塑板、高彈性聚氨酯板、高彈性海綿板也可以是高彈性複合膠粒板;所述的彈性阻尼層可以是橡膠板也可以是聚氨酯膠板及有機矽膠板。剛性承力架與房間外牆牆面通過固定螺栓作剛性連接,複合隔振墊鋪設在剛性承力架與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之間,在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的弧形底座下使用螺栓將複合隔振墊安裝在剛性承力架上,將位於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固定孔下的複合隔振墊去掉中間的高彈性吸振層、下面的彈性阻尼層,使用螺栓將上面的彈性阻尼層與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固定孔安裝固定。解除空調外機與房間外牆之間的硬連接聲橋,複合隔振墊可有效地衰減通過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傳遞的振動,消除低頻振動通過建築結構傳遞的結構噪聲。隔振限位塊由L型定位鋼板、調整螺栓、高彈性吸振層及彈性阻尼層構成,調整螺栓焊接在L型定位鋼板一側的中部,L型定位鋼板內粘連高彈性吸振層、彈性阻尼層。支撐杆安裝在剛性承力架上部,支撐杆在空調外機上部,隔振限位塊通過調整螺栓安裝在支撐杆的調整長圓孔,隔振限位塊分別在空調外機內外側,隔振限位塊的彈性阻尼層直接緊靠空調外機頂部內外側,通過調整隔振限位塊的調整螺栓在支撐杆長圓孔的位置調節空調外機的豎向垂直度。隔振限位塊可有效地衰減通過空調外機傳遞的振動的固體傳播,彈性阻尼層直接緊靠空調外機頂部內外側,既有利於保護空調外機殼體,也可防止空調外機傾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既有效地控制結構振動固體傳播的現象,同時,保證空調外機安裝牢固。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面構造圖。圖2是
圖1的正視面構造圖。圖3是
圖1的俯視面構造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複合隔振墊構造示意圖。圖中1.空調外機,2.牆面,3.隔振安裝架,4.限位平衡構件,5.剛性承力架,6.複合隔振墊,7.長圓孔,8.支撐杆,9.調整螺栓,10.隔振限位塊,11.高彈性吸振層,12.彈性阻尼層,13.固定螺栓,14.底座安裝架,15.弧形底座,16.安裝孔,17. L型定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2、3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空調外機(I)隔振安裝結構,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2),由隔振安裝架(3)及限位平衡構件(4)組成。隔振安裝架(3)由剛性承力架(5)及複合隔振墊(6)組成,限位平衡構件(4)由設置調整長圓孔(7)的支撐杆(8)及設置調整螺栓(9)的隔振限位塊(10)組成。複合隔振墊(6)是由三層材料複合製成,中間是高彈性吸振層(11),上、下面均為彈性阻尼層(12)。剛性承力架(5)與房間外牆牆面(2)通過固定螺栓(13)作剛性連接,複合隔振墊(6)鋪設在剛性承力架(5)與空調外機(I)底座安裝架
(14)之間,在空調外機(I)底座安裝架(14)的弧形底座(15)下使用固定螺栓(13)將複合隔振墊(6)安裝在剛性承力架(5)上,將位於空調外機(I)底座安裝架(14)安裝孔(16)下的複合隔振墊(6)去掉中間的高彈性吸振層(11)、下面的彈性阻尼層(12),使用固定螺栓
(13)將上面的彈性阻尼層(12)與空調外機(I)底座安裝架(14)安裝孔(16)安裝固定。支撐杆(8)安裝在剛性承力架(5)上部,支撐杆(8)在空調外機(I)上部,隔振限位塊(10)通過調整螺栓(9)安裝在支撐杆(8)的調整長圓孔(7),隔振限位塊(10)分別在空調外機(I)內外側,隔振限位塊(10)的彈性阻尼層(12)直接緊靠空調外機(I)頂部內外側,通過調整隔振限位塊(10)的調整螺栓(9)在支撐杆(8)長圓孔(7)的位置調節空調外機(I)的豎向垂直度。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隔振限位塊(10)由L型定位鋼板(17)、調整螺栓(9)、高彈性吸振層(11)及彈性阻尼層(12)構成,調整螺栓(9)焊接在L型定位鋼板(17) —側的中部,L型定位鋼板(17)內粘連高彈性吸振層(11)、彈性阻尼層(12)。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做出多種組合及改變。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由隔振安裝架及限位平衡構件組成,其特徵是隔振安裝架由剛性承力架及複合隔振墊組成,限位平衡構件由設置調整長圓孔的支撐杆及設置調整螺栓的隔振限位塊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其特徵是複合隔振墊是由三層材料複合製成,中間是高彈性吸振層,上、下面均為彈性阻尼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的高彈性吸振層可以是高彈性橡塑板、高彈性聚氨酯板、高彈性海綿板也可以是高彈性複合膠粒板;所述的彈性阻尼層可以是橡膠板也可以是聚氨酯膠板及有機矽膠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其特徵是剛性承力架與房間外牆牆面通過固定螺栓作剛性連接,複合隔振墊鋪設在剛性承力架與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之間,在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的弧形底座下使用螺栓將複合隔振墊安裝在剛性承力架上,將位於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固定孔下的複合隔振墊去掉中間的高彈性吸振層、下面的彈性阻尼層,使用螺栓將上面的彈性阻尼層與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固定孔安裝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其特徵是隔振限位塊由L型定位鋼板、調整螺栓、高彈性吸振層及彈性阻尼層構成,調整螺栓焊接在L型定位鋼板一側的中部,L型定位鋼板內粘連高彈性吸振層、彈性阻尼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其特徵是支撐杆安裝在剛性承力架上部,支撐杆在空調外機上部,隔振限位塊通過調整螺栓安裝在支撐杆的調整長圓孔,隔振限位塊分別在空調外機內外側,隔振限位塊的彈性阻尼層直接緊靠空調外機頂部內外側,通過調整隔振限位塊的調整螺栓在支撐杆長圓孔的位置調節空調外機的豎向垂直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外機隔振安裝結構,安裝在房間外牆牆面,由隔振安裝架及限位平衡構件組成。隔振安裝架由剛性承力架及複合隔振墊組成,限位平衡構件由設置調整長圓孔的支撐杆及設置調整螺栓的隔振限位塊組成。剛性承力架與房間外牆牆面通過固定螺栓作剛性連接,複合隔振墊鋪設在剛性承力架與空調外機底座安裝架的之間。支撐杆安裝在剛性承力架上部,支撐杆在空調外機上部,隔振限位塊通過調整螺栓安裝在支撐杆的調整長圓孔,隔振限位塊分別在空調外機內外側,隔振限位塊的彈性阻尼層直接緊靠空調外機頂部內外側。既有效地控制結構振動固體傳播的現象,同時,保證空調外機安裝牢固。
文檔編號F24F13/24GK202835598SQ20122050897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7日
發明者林嘉祥, 楊錦勇, 江世強, 卓建文, 林蒙生, 王聖光 申請人:廈門嘉達環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