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9:52:56
專利名稱: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泡燈座,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
現有燈泡燈座的調光器一般與燈座分體,不僅影響整體美觀性、多佔空間且不便操作。
圖1所示的是一種在燈座B上一體設置有旋轉開關A的燈泡燈座,操作旋轉開關A控制其內的凸輪轉動,再通過碰觸彈片控制燈座B的開啟或關閉狀態,是沒有調光功能的。
圖2所示的燈座1是具有調光功能的,以旋轉開關控制旋轉凸輪2,旋轉凸輪2上固定設置一T型接觸片21,該T型接觸片上三個互成90度的接觸端與互成90度設置的燈座彈片11、電源彈片12、輔助彈片13之間至少成兩個方位的碰觸狀態,以控制具有雙燈絲L1、L2的燈泡L作燈光調變。
圖2中燈泡L的第一燈絲L1,一端接電燈泡尾端L11,另一端接燈頭L0。燈泡L的第二燈絲L2,一端接於電燈泡尾端L11與燈泡頭L0之間的導電隔層L21,而另一端也接燈頭L0。燈泡尾端L11、導電隔層L21及燈泡頭L0之間互為絕緣。燈座1的中心處上下固定設置一燈座彈片11,於燈座彈片11下方設置旋轉凸輪2,該旋轉凸輪2上固定設置一T型接觸片21,該T型接觸片21的三個接觸端互成90度。旋轉凸輪2上未涵蓋T型接觸片21的部位是旋轉凸輪2的缺口22。旋轉凸輪2受旋轉開關B的控制(圖2中未示出,見圖1)。電源彈片12設置在旋轉凸輪2的右側,並與電源線B1連接。輔助彈片13設置在旋轉凸輪2的左側,其接觸點延伸至燈頭座體3內,但成非接觸狀態。燈頭座體3固定於燈座1上端,且與另一電源線B2連接。在燈泡L的燈頭L0旋入燈頭座體3內定位後,該燈頭L0直接與燈頭座體3接觸,而燈泡尾端L11則與燈座彈片11碰觸,且輔助彈片13的延伸接觸點與燈泡L的導電隔層L21碰觸。
結合參見圖3,當T型接觸片21分別碰觸電源彈片12、燈座彈片11及輔助彈片13時,電源經由電源線B1、電源彈片12、T型接觸片21而同時與第一及第二燈絲L1、L2的一端連接,並形成並連迴路,再經燈頭L0由燈頭座體3接至另一電源線B2,而形成一完整的並連連接的電流通路,使雙燈絲燈泡L成全亮狀態。若使旋轉凸輪2旋轉90度,使T型接觸片21的兩端分別與燈座彈片11及電源彈片12碰觸,而輔助彈片13則處於斷電狀態,此時第一燈絲L1得電導通,而第二燈絲L2斷電,產生全亮狀態時的2/3亮度。再轉動旋轉凸輪2使T型接觸片21同時與電源彈片12及輔助彈片13碰觸,燈座彈片11斷電,則第二燈絲L2得電導通,產生全亮狀態時的1/3亮度。再將旋轉凸輪2轉至T型接觸片21同時與燈座彈片11及輔助彈片13碰觸,但電源彈片12因不碰觸T型接觸片21(如圖2中所示的位置),而使T型接觸片21處於斷電狀態,則雙燈絲L1、L2均斷電關閉。上述過程實現了雙燈絲燈泡的分段調光功能。
但使用雙燈絲燈泡的成本較高,給消費者增加了經濟負擔,且雙燈絲燈泡不是隨處都可購到的,一旦燒毀將會嚴重影響用戶使用。由於燈座的規格也比較特殊,若換用一般的單燈絲燈泡,則需一併更換燈座,造成物不能盡其用。若不小心在該燈座上換用了單燈絲燈泡,則由於無導電隔層L21,會造成輔助彈片13的延伸接觸點同時碰觸燈頭尾端L11與燈頭L0,即電源線B1、電源彈片12、燈座彈片11、輔助彈片13及另一電源線B2相互連通而產生短路現象,導致燈座爆炸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在現有的調光燈座結構的基礎上稍作改進,不必使用雙燈絲燈泡,用一般的單燈絲燈泡就可在燈座上直接獲得三段式調光作用,以利於節省成本和方便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包括燈座和設置在燈座中的旋轉凸輪、固定發置在旋轉凸輪上的T型接觸片、設置在旋轉凸輪周圍的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燈座內的燈座彈片與輔助彈片間串接有二極體。
所述T型接觸片的三個接觸端間互成90度,所述的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間互成90度。
上述燈座可使用單燈絲燈泡,輔助彈片不會與燈泡的燈頭碰觸,電源線一端仍與電源彈片連接,燈座彈片直接與單燈絲的一端連接,單燈絲的另一端則與另一電源線端連接,由於在燈座彈片與輔助彈片間跨接有二極體,在T型接觸片的三接觸端分別碰觸電源彈片及輔助彈片,而同時燈座彈片恰位於旋轉凸輪的缺口處時,二極體導通,燈泡獲得半波整流的電源功率,而控制燈泡為一半亮度。燈泡的全亮及全滅狀態則同現有技術燈座中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燈座通過設置二極體,而無需設置雙燈絲燈泡,就可實現三段式調光,節省成本,且能保留燈座與調光器合為一體的優點。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
圖1是帶有旋轉開關的燈座組合結構示意圖圖2是具有調光功能且使用雙燈絲燈泡的燈座組合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燈座的等效電路圖圖4是本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的等效電路圖圖5是本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於全亮狀態時的各部件位置示意圖圖6是本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於全滅狀態時的各部件位置示意圖圖7是本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於半亮狀態時的各部件位置示意圖圖1至圖3的說明前已述及,不再贅述。
參見圖4、圖5,本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採用圖2所示燈座1的基本結構,可使用單燈絲(L1)燈泡L。不同之處是輔助彈片13』在燈座1內被阻斷,不延伸至燈頭座體3的內部,因此輔助彈片13』不會與燈泡L的燈頭L0及燈泡尾端L11接觸。
電源線B1直接與電源彈片12連接,燈座彈片11則直接與單燈絲L1的一端連接,單燈絲11另一端與另一電源線B2連接,二極體D跨接於燈座彈片11與輔助彈片13』間。當位於燈座彈片11、電源彈片12與輔助彈片13』間的旋轉凸輪2被控制旋轉時,其上T型接觸片21的三個接觸端中,至少有兩端與各彈片11、12、13』接觸,控制單燈絲燈泡L為半亮、全亮及關閉狀態。
當通過旋轉開關控制旋轉凸輪2轉動時,其上T型接觸片21的一接觸端與電源彈片12接觸,另兩接觸端分別與燈座彈片11及輔助彈片13』接觸,並連接電源線一端B1及燈絲L1一端,燈絲L1另一端連接電源線另一端B2,此時為全亮狀態,燈座1內各部件位置如圖15中所示。
參見圖6,將旋轉凸輪2轉至其上的T型接觸片21同時與燈座彈片11及輔助彈片13』碰觸,而電源彈片12則對著旋轉凸輪2的缺口22,由於電源彈片12未碰觸T型接觸片21,而使T型接觸片21處於斷電狀態,則燈泡L為全滅。
參見圖7,將旋轉凸輪2轉至其上的T型接觸片21同時與電源彈片12及輔助彈片13』碰觸,而燈座彈片11則對著旋轉凸輪2的缺口22,由於在與燈絲L1連接的燈座彈片11與輔助彈片13』間跨接有二極體D,使電源通過T型接觸片21中的兩接觸端並通過二極體D接通燈絲L1,導通二極體D,獲得半波電源,使通過燈絲L1的功率減半,燈泡呈一半的亮度。
本實用新型改進結構的三段式燈座,利用一般燈座中僅供開啟及關閉的旋轉開關控制旋轉凸輪轉動,利用燈座內與燈絲連接的燈座彈片及只與旋轉凸輪上的T型接觸片碰觸的輔助彈片,並在兩彈片間串接二極體,使電源在通過T型接觸片中的兩接觸端同時碰觸電源彈片與輔助彈片且燈座彈片恰位於旋轉凸輪的缺口處時,導通二極體,燈泡獲得半波功率,而實現燈泡半亮。在轉動旋轉凸輪使T型接觸片中的兩接觸端同時接觸電源彈片與燈座彈片,而輔助彈片恰位於旋轉凸輪的缺口處,則電源直接經由T型接觸片並通過燈座彈片導通燈絲,使燈絲獲得全波功率而全亮。而在旋轉凸輪的缺口處恰位於電源彈片處時,燈泡因斷電而全滅,從而實現三段式調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現有調光燈座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在燈座彈片與輔助彈片間串接二極體,而實現了單燈絲燈泡的三段調光,無需搭配特殊的雙燈絲燈泡,可節省成本及避免因使用錯誤而發生不安全事故,還能保留調光器與燈座一體式結構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包括燈座和設置在燈座中的旋轉凸輪、固定設置在旋轉凸輪上的T型接觸片、設置在旋轉凸輪周圍的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燈座內的燈座彈片與輔助彈片間串接有二極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其特徵在於所述T型接觸片的三個接觸端間互成90度,所述的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間互成9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三段式調光燈座,包括燈座和設置在燈座中的旋轉凸輪、固定設置在旋轉凸輪上的T型接觸片、設置在旋轉凸輪周圍的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和串接在燈座彈片與輔助彈片間的二極體。T型接觸片的三個接觸端間互成90度,電源彈片、燈座彈片及輔助彈片間也互成90度。T型接觸片的三個接觸端與三個彈片中的至少兩個彈片接觸,實現燈泡的全亮、半亮及全滅的三段控制。可應用於一般的燈泡。
文檔編號H01R33/955GK2379949SQ9921699
公開日2000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19日
發明者趙文興 申請人:趙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