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7:52:11 1
專利名稱: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的保護設施,特別涉及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在石油、化工、煉油、發電、煤化工、礦業、核電、水利發電等行業運行的
大型壓縮機、發電機、汽輪機在生產運行中,當主油泵出現問題時,輔助副油泵在3. 5秒時間才能啟動起來,為了確保大型機組在事故停車中,轉運設備和運行機件不受損傷,保證大型運行機組潤滑油系統不斷流,達到正常潤滑條件,通過潤滑油保護系統用以確保大型機組正常停車和正常潤滑,有足夠的潤滑油量來保護大型機組。傳統的潤滑油保護系統採用膠皮囊充壓、膨脹來保護機組,當潤滑油壓力下降時補充能量,它的缺陷和不足是膠皮囊一次性破損,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必須馬上進行拆卸更換膠皮囊,會產生對正在運行的機組保護系統安全生產的隱患;增加了維修時間;增加了潤滑油的損耗。
發明內容本發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通過採用金屬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在潤滑油容器中起到密封和隔離阻斷氮氣的作用,保證油氣不混,不串,提供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本發明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內容簡述本發明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是由碟式密封浮漂、密封面、 下部密封面、潤滑油主管線、氮氣保護器和視鏡組成,在潤滑油儲油罐體的上部設有氮氣保護器,下部設有潤滑油主管線,碟式密封浮漂設置在潤滑油儲油罐體內,碟式密封浮漂是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碟式密封浮漂的下面是密封面,密封面採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耐油橡膠製成,潤滑油儲油罐體內設置下部密封面,在潤滑油儲油罐體上設置兩個對開的視鏡。本發明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通過採用金屬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在潤滑油容器中起到密封和隔離阻斷氮氣的作用,保證油氣不混,不串,避免了運行機組保護系統安全生產的隱患;減少了維修時間。
圖1是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碟式密封浮漂、2是密封面、3是下部密封面、4是潤滑油主管線、5是氮氣保護器、6是視鏡、7是潤滑油儲油罐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是這樣實現的,
以下結合附圖做具體說明。 見圖1,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是由碟式密封浮漂1、密封面2、下部密封面3、潤滑油主管線4、氮氣保護器5和視鏡6組成,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的上部設有氮氣保護器5,下部設有潤滑油主管線4,碟式密封浮漂1設置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內,碟式密封浮漂1是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碟式密封浮漂1的下面是密封面2,密封面2採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耐油橡膠製成,潤滑油儲油罐體7內設置下部密封面3,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上設置兩個對開的視鏡6,通過視鏡6觀察潤滑油儲油罐體7內碟式密封浮漂1的浮重和密封情況。 本發明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在全停電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行,保證主油泵副油泵都不能工作情況下,發揮了重大作用,使潤滑油通過單項閥流入潤滑油主管線, 保護機組轉動部件不受損傷。在潤滑油主油泵事故停泵時,輔助潤滑油油泵還沒有啟動前, 碟式密封浮漂1自動下降將罐內潤滑油送到主油泵出口,保證在輔助潤滑油泵沒有開啟前能夠維持系統潤滑油壓力,使壓縮機正常運行。潤滑油儲油罐體內設置的下部密封面3,當罐內的潤滑油下降到最低點時,碟式密封浮漂1和下部密封面3接觸,等於關閉了潤滑油儲油罐體7出口,可有效阻止氮氣串入主油泵出口系統。
權利要求1. 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是由碟式密封浮漂(1)、密封面 (2)、下部密封面(3)、潤滑油主管線(4)、氮氣保護器(5)和視鏡(6)組成,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的上部設有氮氣保護器(5),下部設有潤滑油主管線(4),碟式密封浮漂(1)設置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內,碟式密封浮漂(1)是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碟式密封浮漂(1)的下面是密封面(2),密封面(2)採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耐油橡膠製成,潤滑油儲油罐體(7)內設置下部密封面(3),在潤滑油儲油罐體(7)上設置兩個對開的視鏡(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是由碟式密封浮漂、密封面、下部密封面、潤滑油主管線、氮氣保護器和視鏡組成,在潤滑油儲油罐體的上部設有氮氣保護器,下部設有潤滑油主管線,碟式密封浮漂設置在潤滑油儲油罐體內,碟式密封浮漂是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碟式密封浮漂的下面是密封面,密封面採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耐油橡膠製成,潤滑油儲油罐體內設置下部密封面,在潤滑油儲油罐體上設置兩個對開的視鏡。本實用新型大型機組潤滑油自動保護裝置,通過採用金屬鋼浮球體碟式密封浮漂,在潤滑油容器中起到密封和隔離阻斷氮氣的作用,保證油氣不混,不串,避免了運行機組保護系統安全生產的隱患;減少了維修時間。
文檔編號F16N39/00GK202195257SQ20112029544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3日
發明者於永紅, 張連友, 趙廣澤 申請人:鞍山鋼製壓力容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