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保管箱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4:22:06 2
專利名稱:車用保管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存放物品的保管箱,具體涉及一種安裝於汽車上的保管箱。
背景技術:
保管箱通常用來存放貴重物品,如珠寶、錢幣、重要文件等,根據體積來分,可大致
分為小型可攜式的和大型儲藏式的,小型可攜式要求輕便,易於人們隨身攜帶,而大型儲藏
式則正好相反,通常設計為笨重型的,使之不易於被人搬動,提高了安全性。 隨著機動車家庭擁有量的增長,私家車在城市中已變得越來越普遍,家人出外旅
遊或是在外辦事時,難免會攜帶一些比較貴重的物品,隨身攜帶又覺得不太方便,而直接放
在車上一來沒地方可放,兩來又覺得車停放在路邊從車窗內便可看清楚車內放置的物品,
因而不夠安全。車主們希望能在車上設置一保管箱,以此來解決目前存放物品的困難。 然而,以目前的保管箱來看,若直接放置於車內,一方面佔用有限的車內空間,另
一方面也太為明顯,降低了保管箱的安全性,同時安裝時箱體與車體固定,必將破壞到車內
內飾的美觀性,因而無法將保管箱安裝於車內使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保管箱,使用該結構可方便車主在車上存放貴重 物品,且不佔車內空間,安裝使用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用保管箱,包括一箱體, 箱體前面板上設有箱門,箱門上設有鎖結構,包括一連接機構,所述箱體經該連接機構安裝 於車內備胎輪轂一側凹腔內,所述連接機構由一螺柱、一定位螺母及一固定於所述箱體內 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組成,所述螺柱一端與車內固定備胎的備胎架上螺孔配合,並經所述 定位螺母與所述備胎架固定連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貫穿所述輪轂凹腔底部端蓋上的螺絲 孔及開設於所述箱體後面板上的連接孔,延伸至所述箱體內與所述鎖扣結構扣合連接,形 成所述箱體與所述備胎及備胎架的固定連接。 上文中,所述備胎通常被放置於汽車後備箱的底板的下面,由備胎架固定,防止其 隨車運動而晃動,當車輛在行駛途中突然出現爆胎或是其他需要更換輪胎的問題時,便需 要取出備胎將有問題的輪胎替換掉,因此每輛車都有一備胎,而輪胎輪轂中間一側存在一 凹腔,用於容納車輪驅動軸,另一側凹腔的底部為輪轂的端蓋,用於與輪驅動軸相連接。上 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箱體安裝於備胎的輪轂凹腔內,通過一貫穿箱體後面板上的連接孔、端 蓋上的螺絲孔以及備胎架上的螺孔的螺柱連接固定箱體,所述定位螺母用於固定螺柱與備 胎架間的相對位,使螺柱穿過備胎端蓋及箱體後面板後頂端與所述銷扣結構配合,將箱體 鎖扣於備胎輪轂凹腔內。 一方面,由於備胎通常的放置位置為後備箱底板下方,存放位置隱 蔽,另一方面,通過螺柱的連接,將箱體鎖扣於備胎輪轂凹腔內,並固定於備胎架上,要取出 箱體必須先打開箱門,從箱體內打開位於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才能實現,因而箱體安裝於 備胎輪轂凹腔內是符合保管箱安裝位置的要求(隱蔽且牢固),同時不佔用車內有限空間,
3不破壞車內內飾,使用也較為方便,不影響備胎的正常使用。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鎖扣結構包括一與所述後面板固定的底座、一扳手及一扣 環,所述扳手一端與所述底座鉸接,另一端為按壓自由端,與底座上的設置的卡槽配合,所 述扣環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扳手近轉軸端上,另一端為自由端,與設置於所述螺柱延伸至 箱體內端部上的環形凹槽鎖扣配合。使用時,按壓扳手的自由端,使扳手脫離底座上的卡 槽,扳手轉動,設置於扳手上的扣環便從螺柱頂端的環形凹槽內鬆脫出來,從而實現鎖扣結 構的解鎖,箱體便可從輪轂凹腔內取出;相反的,扳手轉動,自由端卡於卡槽內後,便將扣環 拉緊,鎖於環形凹槽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箱體外殼呈長圓體狀,其兩端弧形邊與所述輪轂凹腔壁配 合,其上、下兩直線邊與輪轂凹腔壁間設有用於取出箱體的空隙,待鎖扣結構打開後,使用 者可通過輪轂與箱體間的空隙,手伸入空隙將箱體取出。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1、由於本實用新型安裝於備胎輪轂凹腔內,通過螺柱貫穿箱體、備胎輪轂端蓋及
備胎架,由定位螺母固定螺柱與備胎架間的相對位置,再經箱體內側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
與螺柱端部鎖緊連接,當備胎需要使用時,打開箱門,從箱體內部打開鎖扣結構,便可取出
箱體,不影響備胎的正常使用,實現保管箱在車內的安裝,且不佔用車內有限空間,不破壞
車內內飾; 2、通過設置於箱體內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固定箱體,提高箱體安裝的安全性,且
方便用戶取出箱體,免去了複雜的固定安裝結構; 3、無需改變備胎及備胎架的現有結構,安裝使用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鎖扣結構與螺柱鎖扣狀態的示意圖; 圖5是圖4打開狀態的示意圖。 其中1、箱體;2、箱門;3、密碼鎖結構;4、備輪;5、用於取出箱體的空隙;6、螺柱; 7、定位螺母;8、底座;9、扳手;10、扣環;12、備胎架;13、輪轂端蓋;14、後面板;15、鎖扣結 構;16、螺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參見圖1至圖4所示,一種車用保管箱,包括一箱體l,箱體1前面板上 設有箱門2,箱門2上設有密碼鎖結構3,所述箱體1經一連接機構安裝於車內備胎4輪轂 一側凹腔內,箱體1外殼呈長圓體狀,其兩端弧形邊與所述輪轂凹腔壁配合,其上、下兩直 線邊與輪轂凹腔壁間設有用於取出箱體的空隙5。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機構由一螺柱6、一定位螺母7及一固定於所述箱體1內後 面板14上的鎖扣結構15組成,所述螺柱6底端與車內固定備胎4的備胎架12上螺孔螺接配合,並經所述定位螺母7與所述備胎架12固定連接,所述螺柱6的頂端貫穿所述輪轂凹 腔底部端蓋上的螺絲孔16及開設於所述箱體1後面板14上的連接孔,延伸至所述箱體1 內與所述鎖扣結構15扣合連接,形成所述箱體1與所述備胎4及備胎架12的固定連接。 如圖3、4所示,所述鎖扣結構15包括一與所述後面板14固定的底座8、一扳手9 及一扣環10,所述扳手9 一端與所述底座8鉸接,另一端為按壓自由端,與底座8上的設置 的卡槽配合,所述扣環10 —端轉動連接於所述扳手9近轉軸端上,另一端為自由端,與設置 於所述螺柱6延伸至箱體1內端部上的環形凹槽鎖扣配合。 使用時,通過定位螺母7定位螺柱6位於備胎架12上部的長度,備胎輪轂端蓋13 上的螺絲孔16對準螺柱6放入,最後將箱體1放入輪轂凹腔內,並使螺柱6頂端由箱體1 後面板14上的連接孔內穿過,將扣環10套於螺柱6上,按壓扳手9自由端,卡扣於底座8 上的卡槽內,扣環10鎖扣於螺柱6上的環形凹槽11內,完成箱體1的安裝。當備胎4需要 使用時,只需打開箱門2,按壓扳手9自由端,使扳手9脫離底座8上的卡槽,扳手轉動,扣環 10便從螺柱6頂端的環形凹槽內鬆脫出來,從而實現鎖扣結構15的解鎖,箱體1便可從輪 轂凹腔內取出,不影響備胎4的正常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車用保管箱,包括一箱體,箱體前面板上設有箱門,箱門上設有鎖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連接機構,所述箱體經該連接機構安裝於車內備胎輪轂一側凹腔內,所述連接機構由一螺柱、一定位螺母及一固定於所述箱體內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組成,所述螺柱一端與車內固定備胎的備胎架上螺孔配合,並經所述定位螺母與所述備胎架固定連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貫穿所述輪轂凹腔底部端蓋上的螺絲孔及開設於所述箱體後面板上的連接孔,延伸至所述箱體內與所述鎖扣結構扣合連接,形成所述箱體與所述備胎及備胎架的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保管箱,其特徵在於所述鎖扣結構包括一與所述後面 板固定的底座、一扳手及一扣環,所述扳手一端與所述底座鉸接,另一端為按壓自由端,與 底座上的設置的卡槽配合,所述扣環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扳手近轉軸端上,另一端為自由 端,與設置於所述螺柱延伸至箱體內端部上的環形凹槽鎖扣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保管箱,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外殼呈長圓體狀,其兩端 弧形邊與所述輪轂凹腔壁配合,其上、下兩直線邊與輪轂凹腔壁間設有用於取出箱體的空 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用保管箱,包括一箱體,箱體前面板上設有箱門,箱門上設有鎖結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連接機構,所述箱體經該連接機構安裝於車內備胎輪轂一側凹腔內,所述連接機構由一螺柱、一定位螺母及一固定於所述箱體內後面板上的鎖扣結構組成,所述螺柱一端與車內固定備胎的備胎架上螺孔配合,並經所述定位螺母與所述備胎架固定連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貫穿所述輪轂凹腔底部端蓋上的螺絲孔及開設於所述箱體後面板上的連接孔,延伸至所述箱體內與所述鎖扣結構扣合連接。本實用新型通常連接機構將箱體安裝於備胎輪轂凹腔內,實現保管箱在車內的安裝使用,且不佔用車內空間,同時不影響備胎的正常使用。
文檔編號B60R5/04GK201446919SQ200920048280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
發明者蔡秀郎, 陳俊傑 申請人:吳江金太陽安防產品有限公司